书 名:单簧管入门与提高(新版 附CD)
作 者:卿烈军
开 本:850x 1168 mm 1/16
定 价:50元
页 码: 242
净 重:530克
谱 号:五线谱
光 盘:CD1张
难 度:初、中级
属 性:单簧管教材
出 版 社:同心出版社
印 刷:2012年5月第2次印刷
内容简介
《入门与提高系列:单簧管入门与提高(新版)》的特点是把单簧管的学习同识谱结合在一起。开始学习是从左手的5个音孔开始的,然后加入右手3个音孔,进而增加到双手的9个孔键(即单簧管的基本孔键)。此时,识谱和乐曲的构成也随之由六度、九度扩大到十一度。程序由浅入深,节奏和音乐技术要求也由易到难。这就如同是在为学习者构筑一级级循渐进的“台阶”,使大家都能较省力气、较平稳地拾级而上。
《入门与提高系列:单簧管入门与提高(新版)》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一个单元的练习都有技术程度难易不同的练习曲并存,初学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进行练习。能力较强并肯下功夫的学习者,可选择较难的曲目练习;一些基础较好的学习者也可以跳跃前进。教师可视学生的情况决定是级进还是跳进。.
目录
吹奏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六度音程之内的练习
1.识谱练习
2.识谱练习
3.练习曲
4.练习曲
5.练习曲
6.练习曲
7.太阳
8.小星星
9.山歌
10.粉刷匠
奏法之一
第二章 九度音程之内的练习
1.识谱练习
2.音阶练习
3.练习曲
练习方法之一
4.练习曲(断音)
5.练习曲(断音)
6.练习曲(连音)
7.练习曲(连音)
8.练习曲(连音)
9.海螺(断音)
10.小燕子(连音)
11.练习曲(连音)
12.练习曲(连音)
13.练习曲(连、断音)
14.练习曲(两断两连)
15.种田歌(两连两断)
16.卖报歌
17.附点音符练习曲
18.切分音练习曲
第三章 十一度音程之内的练习
1.识谱练习
2.音阶练习
3.低音练习曲(连音)
4.练习曲(连音)
5.插秧曲(两连两断)
6.升号(#)练习曲
7.降号(b)练习曲
8.升降号练习曲
9.平安夜(附点)
10.练习曲(连音)
11.纤夫(连音)
12.练习曲(连音)
13.练习曲(连音)
14.骆驼的探戈(断、连音)
15.可爱的家乡
16.伐木歌
第四章 次高音练习
1.识谱练习
2.练习曲
3.库尔班节
4.练习曲
5.雪绒花
6.柳巴莎之歌
7.练习曲
8.小红帽
9.练习曲二首
10.我的吉他
……
第五章 高音练习
第六章 C大调练习
第七章 A小调练习
第八章 G大调练习
第九章 F大调练习
第十章 半音练习
第十一章 E小调练习
第十二章 D小调练习
第十三章 D大调练习
第十四章 B小调练习
第十五章 B大调练习
第十六章 g小调练习
第十七章 A大调练习
第十八章 f小调练习
第十九章 E大调练习
第二十章 七首音乐会小曲(品)
附:
附二:
我本来是个对《手工皮具制作指南:从零开始的皮艺入门与进阶》这本书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动手做皮具。但朋友推荐我看看,说里面的制作过程很有趣,我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翻了一下。结果,真的惊艳到我了!这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皮料选择、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到不同缝合技法的演示,再到皮革的染色、封边、抛光等细节处理,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完成一个又一个作品。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介绍,而是配了大量高清的步骤图,每一个动作都解释得非常到位,简直是手把手教学。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设计”的部分,它鼓励读者在掌握基础技法后,发挥创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皮具,比如钱包、卡包、钥匙扣,甚至是一些小型的包袋。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进阶的技巧,比如雕刻、压花等,让整个皮具制作过程充满了艺术感和个性化。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皮具的制作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动手欲望。感觉自己也可以通过双手,创造出实用又美观的皮具,这是一种非常 satisfying 的体验。
评分《旅行摄影的艺术:捕捉瞬间,讲述故事》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热爱旅行又想拍出好照片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旅行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眼前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旅途中的情感、故事和人文关怀融入画面。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没有一开始就讲复杂的相机设置,而是从旅行前的准备开始,比如如何规划拍摄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器材,以及如何观察和发现旅途中的独特视角。然后,它详细讲解了在不同旅行场景下的拍摄技巧,比如城市街拍如何捕捉人文气息,自然风光拍摄如何展现宏大壮丽,人文纪实拍摄如何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并获得信任。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讲故事”的理念,它教我如何通过一组照片来呈现一个完整的叙事,如何运用构图、光影和后期来强化照片的情感表达。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摄影师的真实旅行经历和心得,读起来非常生动有趣,让我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摄影师一起交流。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拍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如何用镜头去感受世界,去记录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
评分我之前对《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解构大师作品的黄金法则》这本书的期待值其实不高,以为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构图技巧。但拿到手才发现,它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三分法、对称构图、引导线这些基础理论,而是将这些理论拆解开来,结合大量西方和东方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了一场“视觉解剖”。他会分析每一张照片是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通过空间关系来营造画面的张力,如何利用光影来突出主体,甚至还会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构图的感知差异。我最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很多非常规的构图方式,比如“负空间”的运用,以及如何打破常规来制造视觉冲击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拍”,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拍”。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看”照片,如何去分析一张照片好在哪里,以及如何将这些分析内化成自己的创作语言。这本书绝对是我摄影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让我从一个“按下快门的人”变成了一个“懂得如何用画面说话的创作者”。
评分刚拿到这本《黑胶唱片收藏入门指南:从黑胶机选购到唱片鉴赏的完整手册》的时候,说实话,我对黑胶音乐还是比较陌生的。我平时听歌多是流媒体,对黑胶的印象还停留在复古和情怀上。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从最基础的黑胶唱机类型、避震、唱臂、唱头等部件的原理和选购建议,到如何正确地清洁、保养唱片和唱机,再到如何搭建一套适合自己的音响系统,讲解得都特别细致,简直是新手小白的福音。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唱头和唱针的部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动磁和动圈的区别,以及不同唱针的特性对音质的影响,还配了大量实物图片,我终于不再头疼那些密密麻麻的参数了。而且,书中还花了很大篇幅介绍如何辨别唱片版本的优劣,不同厂牌、不同时期的压碟声音效果差异,甚至是一些冷门但值得挖掘的唱片推荐,这让我觉得买黑胶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去追求更好的声音体验。这本书绝对是我开启黑胶之旅最正确的选择,让我对这种古老而迷人的音乐媒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的喜爱。
评分这本书《咖啡烘焙的科学与艺术:从生豆到风味轮的深度探索》真的太震撼了!我一直对咖啡充满热情,但之前停留在手冲和意式萃取的层面,对烘焙的理解一直是个黑洞。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咖啡烘焙的认知。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咖啡豆的化学成分、物理变化在烘焙过程中是如何发生的,比如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表现,以及水分流失对风味形成的关键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风味轮”的解读,将烘焙过程中的各种香气和风味进行系统化归类,并通过大量的烘焙曲线图和实操案例,演示了如何通过调整烘焙参数来“设计”出目标风味,这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调香师在创作属于自己的香水。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产区、不同处理法的生豆,在烘焙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和技巧,以及如何利用专业的烘焙设备进行精准控制。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咖啡的消费者,而是能够理解、甚至参与到咖啡风味创造过程中的“玩家”了。它让我对一杯好咖啡的诞生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