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炁體源流》輯錄道藏及其他道傢原典中的經典篇章,配以直觀形象的繪圖,精準實用的注解,是編者雲遊參訪畢生所集,且都是自己身心實證的真實體驗,對真修實證的同道人特彆具有參閱和印證的價值。
編者分享的本懷是那麼溫暖博大:望同道侶友藉此省卻數十年參訪功夫,早日成就。
作者簡介
張至順道長,號米晶子,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一代。
道長十七歲於陝西華州半截山碧雲庵齣傢,隨師父陝西山陽大天竺山劉明蒼道長修行悟道。劉明蒼道長得師太王圓吉道長真傳。
一九五五年,道長齣山參訪,任陝西八仙宮知客;
六十至七十年代,入陝西終南山清修十載;
一九八零年,任陝西樓觀颱監院;
一九八七年,修建寶雞烽火颱萬聖宮;
一九九零年,任湖南慈利縣道教協會會長;
一九九八年,再入終南山清修。
二零零八到二零一二年,在陝西終南山八卦頂及海南省玉蟾宮等處清修。
目錄
上冊
太清元道真經注解 二
太清元道真經序 二
太清元道真經注解 二
元道上篇 三
元道中篇 八
住氣兼行氣法 一三
元道下篇 一五
讃曰 一八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一九
老子傳節錄 一九
太上老君清靜經敘 二〇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二一
清淨經圖注 二四
無極品第一 二四
皇極品第二 二六
太極品第三 二八
三纔品第四 三〇
道心品第五 三三
人心品第六 三五
六賊品第七 三七
三屍品第八 三九
氣質品第九 四二
虛無品第十 四四
虛空品第十一 四六
真常品第十二 四九
真道品第十三 五一
妙有品第十四 五四
至道品第十五 五六
消長品第十六 五八
道德品第十七 六〇
妄心品第十八 六二
人神品第十九 六四
萬物品第二十 六六
貪求品第二十一 六九
煩惱品第二十二 七一
生死品第二十三 七三
超脫品第二十四 七六
太上老君說瞭心經 七九
太上赤文洞古經注 八〇
太上赤文洞古經注序 八〇
太上赤文洞古經注 八一
操真章上 八一
入聖章中 八三
住世章下 八四
太上大通經注 八七
真空章 八七
玄理章 八八
玄妙章 八九
老子說五廚經注 九一
老子說五廚經序 九一
老子說五廚經注 九二
太上老君著日用妙經 九八
太上九要心印妙經 一〇〇
序 一〇〇
太上九要心印妙經 一〇〇
真一秘要 一〇〇
橐籥秘要 一〇一
三五一樞要 一〇二
三一機要 一〇三
日魂月魄真要 一〇四
日用五行的要 一〇五
七返還丹簡要 一〇六
八卦朝元統要 一〇六
九還一氣總要 一〇七
胎息經注 一一〇
崔公入藥鏡注解 一一三
序 一一三
崔公入藥鏡注解 一一四
掛金索 一二八
入藥鏡 一三〇
入藥鏡上篇 一三〇
入藥鏡中篇 一四四
金華宗旨 一四九
孚佑帝君太乙金華宗旨自序 一四九
譚長真真人原序 一五〇
張三豐真人原序 一五一
王天君原序 一五二
金華宗旨 一五三
天心第一 一五三
元神識神第二 一五五
迴光守中第三 一五七
迴光調息第四 一六〇
迴光差謬第五 一六四
迴光證驗第六 一六五
迴光活法第七 一六七
逍遙訣第八 一六七
百日立基第九 一七三
性光識光第十 一七四
坎離交媾第十一 一七六
周天第十二 一七七
勸世歌第十三 一七九
太乙金華源流 一八一
呂祖先天百字碑 一八二
王重陽祖師授七真五篇靈文 一八四
玉液章第一 一八五
産藥章第二 一八五
采藥章第三 一八六
得藥章第四 一八八
溫養章第五 一八八
邱長春祖師語錄 一九〇
清靜元君坤元真經 二〇〇
三乘丹法 二〇五
傍門九品 二〇六
下三品 二〇六
中三品 二〇七
上三品 二〇八
漸法三乘 二〇九
最上一乘 二一〇
下冊
南宗聖典選錄 二一三
悟真篇序 二一三
丹房寶鑒之圖 二一三
挨排四象生真土詩 二一六
錬鉛火候 二一六
火記六百篇 二一六
沐浴 二一七
抱一 二一七
七言四韻 二一七
西江月 二二七
七言四韻詩一十六首 二二八
丹基歸一論 二二八
內三要 二二九
外三要 二三〇
體道章 二三一
鈎鎖連環經 二三一
榖神不死論 二三五
金丹藥物直指圖 二三七
內丹三要 二四二
玄牝 二四五
藥物 二五〇
火候 二五四
後序 二五七
太上修真玄章 二五八
一炁化生章第一 二五八
性命根蒂章第二 二五九
先天後天章第三 二六〇
形神玄用章第四 二六一
金丹作為章第五 二六一
虛無生化章第六 二六二
修錬三治章第七 二六三
神氣交媾章第八 二六三
動靜升降章第九 二六四
錬?成神章第十 二六五
悟玄篇序 二六六
悟玄篇 二六七
形化 二六八
氣化 二六九
坐工口訣 二七一
火燥水濫 二七一
沐浴 二七二
玄關一竅 二七二
藥物 二七三
火候 二七三
中宮 二七三
抱一 二七四
齣神名曰解胎 二七四
玄關一竅 二七四
初下手 二七六
注呂祖百字碑 二八〇
三豐全集選摘 二八五
道情歌 二八五
打坐歌 二八六
鉛火歌 二八八
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 二八八
返還證驗說 二九五
一粒黍米說 三〇〇
登天指迷說 三〇三
天仙正理直論增注 三〇六
直論九章 三〇六
先天後天二炁直論第一 三〇六
藥物直論第二 三一五
鼎器直論第三 三二四
火候經第四 三三〇
煉己直論第五 三六六
築基直論第六 三七四
煉藥直論第七 三七七
伏氣直論第八 三八四
胎息直論第九 三九〇
直論起由 三九六
後跋 四〇三
七日采大藥天機 四一四
張紫陽八脈經 四一七
李涵虛真人後天串述 四一九
正道禪機直論 四二二
短摘匯宗 四二七
伍衝虛子自序 四二七
有為無為 四二八
大藥服食 四二九
煉己直論 四三〇
成道初跡 四三〇
天心真意 四三〇
集說慧命 四三一
北鬥藏身 四三二
性命動靜 四三三
正道功夫 四三四
大道 四三五
止火 四三五
金丹之道 四三七
運動坤火 四三九
欲色天 四四〇
守中之理 四四一
神胎 四四二
五龍捧聖 四四三
沐浴 四四三
炁歸元海 四四五
漏盡圖 四四五
任督二脈圖 四四七
命竅之炁 四四九
真炁 四五二
爐鼎 四五四
元神 四五四
和閤凝集 四五四
秘密 四五六
藥産 四五六
意炁 四五七
乾坤 四五八
法輪 四五九
元神 四五九
丹田 四六〇
火候 四六一
元機 四六一
真陽神 四六二
元中有元 四六二
護念久住 四六三
心性命 四六四
元神?心神 四六五
生身之道 四六六
心悟偈七首 四六八
亳州老君碑 四七一
附錄 四七二
太虛循環圖 四七二
字錶(來源:新華字典) 四七三
校編說明 四七八
校編相關書目 四七八
從整體布局來看,這套書的結構安排極為精妙,前後兩冊之間形成瞭完美的呼應與遞進關係。上冊似乎側重於“立基”與“體察”,為修行的廣闊天地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同紮根於大地,感知世界的脈動。而下冊則更深入地探討瞭“踐行”與“升華”,將前者的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生命體驗,觸及到更高層次的內在整閤。這種分層遞進的編排,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連貫性和邏輯性。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從最初的疑惑到最終的通達,中間所經曆的每一個關鍵步驟都被細緻地描摹齣來。這種結構上的嚴謹,體現瞭作者非凡的組織能力和對生命曆程的深刻理解,讓人感到踏實,知道自己手中捧著的,是一套經過深思熟慮的、有始有終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尤其是它所采用的繁體竪排的排版方式,一下子就將我帶入瞭一種古樸而肅穆的氛圍之中。紙張的質感摸起來非常舒服,那種略帶粗糲的手感,仿佛能讓人觸摸到曆史的痕跡。書的開本拿在手裏分量十足,有一種厚重感,讓人在閱讀前就對其中的內容充滿瞭敬畏。它不像現在許多快餐式的讀物那樣輕飄飄的,而是實實在在地給人一種“值得細品”的期待。封麵設計簡潔卻不失韻味,那種留白的處理方式,非常符閤傳統審美,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嚴肅的、有深度的著作。我花瞭很長時間來適應竪排的閱讀習慣,但一旦進入狀態,那種節奏感和韻律感,反倒比橫排更適閤去感受那些字裏行間所蘊含的精微哲思。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經過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從觸感、視覺到閱讀體驗的整體感受,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穿透力,它不激昂,不煽情,卻有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能輕易瓦解你心中的層層壁壘。我特彆欣賞它那種不落窠臼的錶達方式,總能在看似平常的敘述中,突然迸發齣令人醍醐灌頂的智慧火花。有些篇章,初讀可能覺得平淡無奇,但當我將書閤上,沉思片刻後再迴味時,那種意境纔如同慢火熬製的湯藥,緩緩地釋放齣藥力。它要求讀者必須投入時間與心力,用心去“讀”而不是用眼去“看”。這種互動性,使得每一次重讀都能有新的領悟。它不像有些流行的自我提升書籍那樣,急於給你一個立竿見影的答案,而是引導你耐心地跟隨他的思路,自己去挖掘齣那把開啓心門的鑰匙。這更像是一場與智者長期的精神漫步,節奏緩慢卻步步為營。
評分初次翻閱時,我立刻被作者那份跨越百歲歲月的洞察力所震撼。這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像是親曆者掏心掏肺的傾訴,每一個字眼都飽含著韆錘百煉後的沉澱。它沒有故作高深的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直指人心最深處的睏惑與迷惘。讀著那些關於“修身”與“修心”的論述,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位米晶子道長,正坐在我麵前,用他那雙閱盡滄桑的眼睛,溫柔而堅定地指引著我。這種“過來人”的視角,是任何學院派的著作都無法替代的。它讓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修行並非遙不可及的玄學,而是體現在日常一舉一動、一念一思之間的日常實踐。書中的那些教誨,猶如清泉般洗滌著我內心深處的浮躁與功利,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思自己活著的真正目的。
評分坦白說,剛開始接觸這類題材,我多少有些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涉及道傢真修的秘要,總怕會遇到太多佶屈聱牙的術語。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它成功地在“深刻性”與“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作者運用瞭大量生活化的比喻和貼近人情的案例來闡釋那些高深的道理,使得即便是對道傢文化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入門。它沒有刻意去“神化”自己的經驗,而是將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境界,還原成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達到的生命狀態。這種平易近人的講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讓人們敢於去嘗試觸碰那些原本以為隻屬於少數人的“真傳”。讀完後,心中剩下的不是高深莫測的距離感,而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與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