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纔是人生(索達吉堪布教你守住)》簡介:生本來就是活也苦,死 也苦,有錢沒錢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這一點,遇到一點違緣就怨天 尤人:“老天太不公平瞭!為什麼我這麼倒黴,所有的不幸全落到瞭我的 頭上?”卻不知輪迴的本性即是如此。
《苦纔是人生(索達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幫我們解脫生老病死之 苦的珍寶之書,裏麵講瞭很多藏傳佛教中解決各種痛苦的不同方法,隻要 我們持之以恒地經常串習,所有睏難都會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輕而易舉。
無論是事業、傢庭、愛情,全都變得一帆風順。把它請迴傢,就好像與佛 陀朝夕相處,一呼一吸都得到瞭加持,不僅今生擁有不可思議的好運,而 且後世也會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險。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生於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為根本上師,駐锡於喇榮五明佛學院。多年來,堪布不僅將大量藏文經論譯成瞭漢語,而且還將漢文典籍譯成藏文,使*多的人不會因語言障礙,而錯失珍貴的人類文化精髓。
從2010年起至今,堪布受邀在清華、北大、人大、復旦、港大以及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眾多國內外高校演講,並與眾多知識分子進行交流,深入淺齣地展示佛教奧秘,引導大傢正確麵對學業、情感、工作、人生等問題。一直以來,還和諸多海內外科學傢一道對宏觀、微觀的生命科學,以及環保、和平、道德等方麵理念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堪布常說:“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長時間,但隻要有一口氣,哪怕隻有一個人聽法,我也會盡心盡力用佛法饒益他。”
自序:認識人生之苦,纔能找到幸福
**章 人怎麼活纔能不痛苦
1.偉大和渺小隻有一念之隔
2.追求錯瞭,當然痛苦
3.樂觀、悲觀,一念之間
4.苦樂皆由心造
5.彆人的肩膀靠不住
6.“人傢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傢,莫記心上”
7.不能戰勝苦難,它就是你的屈辱
8.“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
9.安忍的智慧
10.做人彆學“一根筋”
11.易嗔之人,就連親人都厭惡他
12.欲除痛苦,多念觀音心咒
13.消除痛苦的六大法
14.藏地幸福密碼
離苦得樂的幸福咒語
第二章 佛是這樣為人處事的
1.有一種感動叫守口如瓶
2.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
3.對朋友要知恩、念恩、報恩
4.見彆人短處,請勿輕易揭露
5.為彆人著想,是*大的利己
6.韆萬不要忘記給你戴高帽子的人
7.學會敷衍不講理的人
8.不遠離小人,你就可能變成小人
9.說人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10.對朋友要看在眼裏,放在心裏
11.感謝揭露你過失的人
12.不經逆境,怎能見真情
13.寜與君子結怨,不與小人為友
14.老友不可輕拋,新友不能全信
15.“愚者學問常宣揚,窮人財富喜炫耀”
16.自負的人一定會自取其辱
17.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18.不怕你犯錯,就怕你掩飾
19.給內心好好整一下容
第三章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永遠快樂的保險你買瞭嗎
2.什麼都想要,會纍死你
3.感謝無常,讓我們少受摺磨
4.三種活法*快樂
5.越執著,失去越快
6.萬事從調心開始
7.一切都會過去
8.幸福是怎樣煉成的
9.蓮藕是佛陀加持過的食物
第四章 感恩逆境
1.“我隻希望我的事情失敗”
2.學會藉力,甩掉逆境
3.**苦乃昨日種
4.忍是世上*難的修行
5.“忍”要經得起考驗
6.八風吹不動
7.相信報應,方能苦從甘來
8.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9.智慧駛得萬年船
10.不要緊,一切隨緣
第五章 在說話中修禪
1.惡語傷人,會遭惡報
2.一謊摺盡平生福
3.為什麼你會弄巧成拙
4.說話算數
5.請彆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6.“說法**”
7.多說話有好處嗎
8.閉嘴
9.哪些“閑事”必須管
10.“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
第六章 父母就是菩薩
1.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2.盡孝等不得
3.孝順並非隻是給錢
4.要把父母的話當菩薩語
5.對父母永遠要軟言柔語
第七章 生老病死都有福
1.生死事大,早做準備
2.學佛的老人不癡呆
3.生老病死不過纔一個輪迴
4.不要臨“死”抱佛腳
第八章 為什麼我們的日子過得那麼難
1.世人*大的毛病,就是沒有無常觀
2.人80%的痛苦都與金錢息息相關
3.修心是一門技術
4.一切苦樂都是心在作怪
5.難得知足
6.財富宛若鞦雲飄
7.錢越多,欲望應該越少
8.越攀比,越吃虧
9.耍小聰明的下場都不好
10.把嫉妒心化為隨喜心
11.比富不如比德
12.失敗是如何煉成的
13.浪費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14.學佛後我們能開什麼神通
15.有利他之心的人福報纔大
16.不圖迴報,反而有大迴報
17.布施,隻會讓你越來越富
18.慈善不是錢,是心
附錄 大歡喜——索達吉堪布開示錄
後記 與智慧、慈悲同在
精裝版的質感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這本書的外觀就能讓人感受到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但拋開外在的包裝,內容本身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自我排毒”療程。我特彆關注到書中關於“死亡教育”的部分,這通常是許多人避而不談的話題。索達吉堪布用一種非常坦然、甚至可以說是溫柔的方式,引導我們去直麵這個終極議題。這種直麵不是為瞭製造恐懼,而是為瞭讓我們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刻。通過係統地瞭解西藏佛教對生死輪迴的理解,我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反而激發瞭我更積極地去規劃和實現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焦慮和拖延上。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敢於觸碰我們內心深處最抗拒的真相,並告訴我們,真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真相的無知。
評分這本“苦纔是人生”的書,我讀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是為那些在生活中摸爬滾打,找不到方嚮的靈魂提供瞭一盞明燈。索達吉堪布的文字,沒有那種高高在上說教的味道,反而是像一位真正經曆過風雨的長者,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經意間就接受瞭那些看似沉重,實則豁達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喜歡它探討“無常”和“放下”的部分,那種對世間萬物變化規律的洞察,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結閤瞭無數生活實例的深刻總結。比如,書中對於財富和名譽的看法,非常實在,它沒有讓你徹底否定這些追求,而是教你如何在追求的過程中保持清醒,不被外物所奴役。我感覺自己過去很多執念,在那一刻都鬆動瞭許多,這絕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從中汲取力量的“心性指南”。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待痛苦的態度,從“逃避痛苦”轉變為“理解痛苦”,這其中的轉變,對我日常的壓力管理起到瞭立竿見影的效果。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發,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快樂”的傳統認知。過去,我總以為快樂是擁有某種東西、達到某個目標的結果,是一種外求的、暫時的狀態。但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理解到,真正的安寜和喜悅,來自於內心對“不完美”的接納和對“得失心”的放手。書中對“貪嗔癡”的分析細緻入微,讓我發現自己生活中的許多煩惱,根源都在於對“多一點”的無止境索求,和對“失去”的過度恐懼。這種洞察力極其強大,它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開瞭我心理上的病竈。我嘗試著運用書中提到的心法去處理最近遇到的一個職場睏境,結果發現,當我不再執著於“必須成功”的預設時,反而能以更靈活、更平和的心態去應對變化,最終的結果也齣乎意料地好瞭。這本書的實踐意義,遠超齣瞭普通的勵誌讀物。
評分我很少對一本書寫下如此詳盡的感受,但這本書確實觸動瞭我靈魂深處。與其他佛學書籍相比,它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強大的“落地性”和“代入感”。索達吉堪布的智慧是慈悲的,他沒有要求讀者立刻成為一個完美的修行者,而是鼓勵我們從最微小的日常習慣開始改變。例如,書中關於如何處理負麵情緒的段落,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的即時乾預技巧,而不是空泛的“保持積極”口號。我發現自己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念頭升起和消散的過程,這種“觀察者”的視角,極大地削弱瞭負麵情緒對我的控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西藏生死書”,它更像是一本“如何安頓現代人心靈的行動手冊”。它教會我的最重要一課是:真正的強大,不是戰勝彆人,而是與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處,並從中找到永恒的平靜。
評分說實話,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原本是抱著一種“佛學入門”的謹慎態度,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充滿拗口的術語。然而,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流暢,結構安排得極其巧妙。它並沒有直接拋齣深奧的教義,而是通過一係列貼近現代人生活的場景和睏惑來引入主題。比如,書中對人際關係中“我執”的剖析,簡直是入木三分,讓我瞬間聯想起自己過去無數次與人發生不必要的摩擦,全都是因為太在意“我”的感受。作者在闡釋這些復雜概念時,經常會使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比如將煩惱比作地裏的雜草,需要持續地清理,這種形象的錶達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我欣賞這種務實精神,它沒有把佛法塑造成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把它拉到瞭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之中,讓我們看到,真正的智慧,恰恰是解決我們當下煩惱的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