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书名: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出版社价格:29.8元
作者:单正齐,甘会兵 著
出版社:陕西师大
出版日期:2008--01
ISBN:97875613443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意识与宗教情怀
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
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
*二章 天命鬼神论——儒家的宗教观
道德之天
丧祭之礼
鬼神与信仰
第三章 圣王、王道与霸术——儒墨法的政治哲学
社会背景
国家和社会的起源及王道与霸道
思想控制
法家的统治术
第四章 善恶之端——孟子荀子人性之辩
天与性
四端与性善
欲与性恶
天人相通与天人相分
第五章 “合同异”与“离坚白”——名家哲学
名辩之风
惠施的相对论
公孙龙的共相论
其他辩者
第六章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老庄哲学
道家的发展阶段
世界的本原:道,有,无
常,反,复
齐物
逍遥
第七章 “天地絪缊,物化醇”——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术数
《洪范》所讲的五行观念
《月令》的世界图式
邹衍的历史哲学
《易经》中的阴阳学说
第八章 神权与政治——董仲舒的政治哲学
独尊儒术,罢黜家
天人感应论
……
第九章 辩名析理而返于冥极——魏晋玄理
第十章 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风流
第十一章 生命的慧灯——中国佛家的人生智慧
第十二章 东土法慧——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第十三章 禅道玄风——禅宗与道家的合流
第十四章 鹅湖之会——南宁理学与心学的对立
第十五章 心学之韵——的心学思想
冯友兰小传
附录一 冯友兰学术著作概述
附录二 参考书目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将哲学通俗化的一种尝试,试图跟着冯友兰先生的思路,以中国哲学问题为核心,来讲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获美国普林斯顿
坦白说,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有些敬畏,总觉得那里面藏着太多我无法企及的深奥理论,生怕自己理解得不到位,反倒显得肤浅。但这本书的作者(或者说整理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他似乎深知普通读者的认知起点在哪里。他没有直接跳到那些艰深的哲学思辨,而是先从日常生活中的伦理、社会现象入手,让你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哲学问题的存在。比如,他分析“仁”和“礼”的关系时,不是枯燥地引用经典,而是结合古代的家族制度和现代的人际交往困境来阐释,这样一来,那些古老的智慧立刻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哲学,而是在“对话”古人,那种共鸣感非常强烈。这本书成功地消解了我对古典学术的恐惧感,让我敢于更深入地探究。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寻找一种能让我更清晰地看待世界复杂性的工具。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点相互冲突,让人感到迷茫。我希望通过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参照系。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教会的不是“答案”,而是“提问的方式”。比如,它引导我去思考“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这立刻让我对眼前的市场波动和个人职业规划有了更宏观的理解。我发现,很多困扰我的“新问题”,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先哲们以不同的形式探讨过了。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心胸。这本书像一把钥匙,帮助我开启了理解自我、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的基本逻辑,它带来的不是一时的兴奋,而是持久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装订细节,真的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的尊重。内页的纸张略微偏米白,对于保护视力很有帮助。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特地采用了不同的字体或者加粗来标识,这对于梳理复杂的思想脉络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我习惯在书页边空白处做笔记,这本书的页边距设计得非常宽裕,让我有足够的空间写下自己的疑问和感悟。有时候,一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写了什么,还在于它如何呈现这些内容。这本书在视觉上传达出的那种“秩序美”和“稳定感”,与它所探讨的主题——宇宙的秩序和人生的安定——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出版团队的匠心独运,这不是一本应付差事的出版物。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一种“慢阅读”的习惯,就是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力求对每一个段落都有所体会。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它似乎不是生硬地罗列概念,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进入他的思路。我特别喜欢其中对“道”的阐述方式,它没有用那种晦涩难懂的术语去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让你“感受”到它的存在。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无为”的部分,正是我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那段文字仿佛一道清凉的溪水流过心田,让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困住自己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强加的“有为”。我甚至停下了笔,走到阳台上,静静地看着楼下匆忙的行人,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超脱的平静感。这种即时性的心灵触动,是很多快餐式读物完全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抓人眼球了,封面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古代文人墨客那种沉静又深邃的气质。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胶印纸,而是带着微微粗粝感的,仿佛每一页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我特地选了个周末的下午,泡了壶工夫茶,就着窗外难得的阳光,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那种感觉就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准备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我一直对外在的喧嚣感到疲惫,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内核来支撑自己。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字间距和行距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酸涩。封底的那段引言更是精妙,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让我对接下来的探索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空间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