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督教文化译丛·圣经导读:解经则(第三版)
:40元
作者:[加] 戈登·菲,[美] 道格拉斯·斯图尔特 著;游冠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208119420
字数:
页码:261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三版序言
版序言
章 绪论:解释的需要
读者乃解释者
圣经的性质
项工作:解经
学习解经
第二项工作:释经
第二章基本工具:一本好的译本
翻译学
一些问题
如何选择一种圣经译本
第三章 书信;学习根据情境来思想
书信的性质
历史背景
《哥林多前书》一章的历史背景
文意脉络
再复习一次
难解的经文
第四章 书信:释经的问题
我们共同的释经法
基本规则
第二项规则
引申应用的问题
情况无法相比的问题
文化关联的问题
事工神学的问题
第五章 旧约叙事:它们的适当用途
叙事的性质
希伯来叙事的特点
"字里行间"的阅读
几点*后的忠告
解释叙事的则
第六章 《使徒行传》:历史先例的问题
《使徒行传》的解经
《使徒行传》的释经
第七章 福音书:一个故事,许多方面
福音书的性质
历史背景
文意脉络
一些释经的见解
第八章 比喻:你了解重点吗?
比喻的解释史
比喻的性质
比喻的解经
释经的问题
第九章 律法书:给以色列人的契约规定
什么是律法
基督徒与旧约律法
律法在以色列和圣经中的功用
旧约律法与其他古代的法典
旧约律法对以色列人的益处
总结:一些"要"与"不要"
第十章 先知书:在以色列执行盟约
预言的性质
预言的功用
解经的工作
一些释经方面的建议
第十一章 《诗篇》:以色列人和祷告
一些初步的解经见解
诗篇在古代以色列的用途
诗篇的类型
解经范例
对"咒诅诗篇"的特别说明
一些释经的结论
第十二章 智慧书:过去和现在
智慧的性质
《箴言》中的智慧
一些释经的则
《约伯记》中的智慧
《传道书》中的智慧
《雅歌》中的智慧
第十三章 《启示录》:审判与希望之意象
《启示录》的性质
解经之必要
历史背景
文意脉络
释经的问题
注释 书的评估与使用
注释书的评估
旧约注释书
新约注释书
圣经书卷缩写表
英文圣经译本缩写及中译名
编后记
内容提要
《基督教文化译丛·圣经导读:解经则(第三版)》由两位著名的圣经学者联手合著。书中概述了圣经著作的主要文学类型,并且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解释则。作者在每一部分都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实例分析,帮助读者学会解读圣经的方法。
文摘
《基督教文化译丛·圣经导读:解经则(第三版)》:
因此人人都知道它们并不适用于现代,我们至多只能常间接地从其中得到某种则(例如,把保罗的外衣从特罗亚的加布家中带来)。(3)虽然其他经文也完全受1世纪的环境限制,但神对他们所说的话可以转用于新的、可以相比的环境。(4)因此,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即还有一些经文,虽然好像有可以相比的情况,却因受1世纪的环境限制而必须转用于新的环境,否则就只能被留在1世纪?
几乎所有的基督徒——至少在有限的程度上——确实把圣经经文转用于新的环境。虽然21世纪福音派基督徒没有用这样的方式将圣经的意义清楚地表达出来,但他们把“为了你胃口的缘故稍微用点酒”留在1世纪,不坚持今日的妇女要蒙头或留长发,也不实行“圣洁的亲吻”,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不过,当有人根据同样的理由为妇女在教会里教导人(当男人也在场时)而辩护,这些福音派的基督徒之中有许多人就退缩了;当有人根据同样的理由为同性恋辩护时,他们却愤愤不平。
经常有一些人想要完全拒*文化关联的观念,这种做法使他们多少主张要完全采纳1世纪的文化作为神的标准。但这种拒*通常不大成功。他们可能把女儿留在家里,不让她们受教育,由父亲安排她们的婚姻,但他们通常允许她们学习读书,而且在公共场合出现时不戴面纱。问题是在这些方面很难做到前后一致,因为世上并没有神所规定的文化这一回事。事实上许多文化是各不相同的,不但从1世纪到21世纪,而且在21世纪中我们所能想到的每一方面都各不相同。
我们认为,承认——而拒*——某种程度的文化关联,才是正确的释经过程,而且也是书信应时性质必然产生的结果。不过我们也相信,释经必须按照可以被承认的则来做,才会有效。
因此,我们建议以下的则,以区别哪些是在文化上相关的事项,哪些事项来的环境而成为历代所有基督徒的规范。我们不会主张这些则是“地交给圣徒”的,但它们确实表达我们现在的想法,我们也鼓励更多的讨论和交换意见[这些则有许多是和我们以前的同事戴维·肖勒(David M.Scholer)一起研究出来的]。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0123456789这本书的使用体验是极其流畅和直观的,这得益于它强大的辅助功能设计。索引的编排细致入微,无论是按主题、按人名还是按地理位置查找,都能迅速定位到相关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更贴心的是,在每章的末尾或关键段落旁,通常会附带有简短的“思考提示”或“应用建议”,这些小小的提示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耳边轻声提醒,立刻将理论知识拉回到了现实生活或个人灵修的层面。这种无缝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设计,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即时的相关性和紧迫感,使得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学术行为,而是与生命实践紧密结合的转化过程。
评分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在处理信息时的那种细致入微的学术态度。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真正深入到文本的语境和历史背景中去挖掘其深层含义。很多先前我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的经文,经过作者层层剥茧的剖析后,突然间就变得豁然开朗,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术语的溯源和辨析,处理得非常到位,既有足够的严谨性,又不会让非专业读者望而却步。这种将高深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清晰、可操作的阅读指导的能力,是极其难得的。它不仅仅是在“告诉你”该怎么看,更是在“教你如何去思考”如何看待这些神圣文本,提供的工具箱是立竿见影且具有长久价值的。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导读类的书籍抱持着一丝怀疑的态度,总觉得它们难免会流于表面,无法提供真正有深度的见解。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设。它在保持宏观视野的同时,对于关键章节的微观解读也做得极为扎实,根本没有为了追求篇幅的覆盖面而牺牲内容的密度。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阅读框架,这对于习惯了碎片化信息接收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重建系统性思维的绝佳帮手。我发现,自从开始使用它提供的逻辑框架来梳理我的学习路径后,我对整部经典作品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逻辑自洽的宏大叙事体系,这种提升是质的飞跃。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棒了,封面选用的材质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刻就能感受到它非同寻常的分量。内页的纸张也选得恰到好处,既不反光,阅读起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视觉上的舒适度也维持得很好。排版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经过精心的调整,使得即使是复杂的经文段落也能清晰明了地呈现在眼前,边距留得也很充分,方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标记和注释。很多工具书的排版常常让人感到拥挤和压抑,但这本在视觉美感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完全对得起它所承载的深刻内容,拿在手里不光是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都会被这种用心打磨的细节所打动,让人对接下来要进行的研读更加充满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神学和解经学发展的爱好者,我必须指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不同解经学派观点的包容性和平衡性。它不像某些出版物那样带有明显的个人偏向性,而是非常公正地呈现了主流的几种解释路径,并引导读者思考每种路径的优势和局限。这种非教条式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批判性思维。我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变成了主动的比较和选择者。每当遇到有争议性的主题时,作者总是会引出不同的观点,然后给出清晰的分析矩阵,这使得我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非单纯的记忆任务。它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而非仅仅“授人以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