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 李志军,杨赵平,邱爱军等 科学出版社

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 李志军,杨赵平,邱爱军等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军,杨赵平,邱爱军等 著
图书标签:
  • 新疆
  • 塔里木盆地
  • 野生药用植物
  • 图谱
  • 药用植物
  • 植物学
  • 植物资源
  • 李志军
  • 杨赵平
  • 邱爱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诺鼎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99496
商品编码:2679407168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 作者 李志军,杨赵平,邱爱军等
定价 218.00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99496 出版日期 2014-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是作者在近10年来对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采集、鉴定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进展撰写而成的。《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共收录了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有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59科347种,其中包括南疆特有分布种5种、南疆新纪录种32种和南疆珍稀濒危物种18种等。这些野生药用植物既有新疆地产大宗常用中药材品种,亦有维吾尔药用常用药、哈萨克医用药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排,通过展示440余张植物生境、全株或主要器官的原色图片,介绍了野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特点、自然分布区、药用部位及功能主治。为便于读者查找方便,书后还附有物种的拉丁名索引和中文名索引。

   作者简介
李志军,教授,任职于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主持完成多个*和地方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子项目、中国-欧盟小项目便捷基金项目、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塔里木农垦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等。主持的中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欧盟小项目便捷基金项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于2007年获新疆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目前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有6篇研究论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二、三等奖。参编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编写校内使用辅助教材4部(主编)。2001—2002学年度获塔里木大学 “教学质量奖”一等奖,2004年获得自治区教师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塔里木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李志军老师2013年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名录》、《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图谱》两本著作。《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是其关于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资源的第三本著作,后续还有《新疆塔里木盆地特有种和濒危物种》,也将于今年年内出版。

   目录

前言
编写说明
Contents
蕨类植物门
阴地蕨科 2木贼科3
扇羽阴地蕨 2问荆 3
铁角蕨科 2木贼 3
铁角蕨2节节草4
裸子植物门
麻黄科6单子麻黄 9
木贼麻黄6膜果麻黄10
中麻黄7细子麻黄11
被子植物门
香蒲科 14
长苞香蒲 14
水烛 14
宽叶香蒲 15
无苞香蒲 15
小香蒲16
眼子菜科 17
浮叶眼子菜 17
篦齿眼子菜 17
穿叶眼子菜 18
小眼子菜 18
泽泻科19
草泽泻19
膜果泽泻 20
东方泽泻 20
泽泻 21
水鳖科 22
苦草 22
禾本科 23
芨芨草 23
冰草 23
荩草 24
沿沟草 24
虎尾草25
狗牙根26
止血马唐 27
马唐 28
大画眉草 28
小画眉草 29
画眉草29
白草 30
芦苇 30
狗尾草31
莎草科 32
花穗水莎草 32
水莎草 32
水葱 33
荆三棱 34
浮萍科 35
浮萍 35
紫萍 35
百合科 36
新疆贝母 37
新疆黄精 37
毛蕊郁金香 38
鸢尾科 39
喜盐鸢尾 39
白花马蔺 40
天山鸢尾 42
卷鞘鸢尾 43
准噶尔鸢尾 43
兰科 44
小斑叶兰 44
紫点红门兰 44
宽叶红门兰 45
杨柳科 46
胡杨 46
荨麻科 47
麻叶荨麻 47
异株荨麻 48
蓼科 49
沙拐枣49
山蓼 50
两栖蓼51
萹蓄 52
水蓼 52
酸模叶蓼 53
春蓼 54
碱韭 36
习见蓼55
珠芽蓼 56
网脉大黄 57
天山大黄 58
水生酸模 59
皱叶酸模 59
长叶酸模 60
巴天酸模 61
披针叶酸模/欧酸模62
狭叶酸模 63
藜科 64
中亚滨藜 64
藜 65
刺藜 66
香藜 67
杂配藜 68
地肤 69
猪毛菜69
刺沙蓬70
苋科 71
凹头苋 71
反枝苋72
马齿苋科 73
马齿苋73
石竹科 74
甘肃雪灵芝 74
瞿麦 74
薄蒴草75
麦瓶草 77
蔓茎蝇子草 77
银柴胡 78
麦蓝菜78
毛茛科 79
多根乌头 79
圆叶乌头 79
粉绿铁线莲 80
东方铁线莲 82
西伯利亚铁线莲 83
甘青铁线莲 84
天山翠雀花 85
拟耧斗菜 87
钟萼白头翁 87
石龙芮88
小檗科 89
异果小檗 89
喀什小檗 89
红果小檗 91
罂粟科 92
白屈菜92
尼泊尔黄堇 92
直茎黄堇 93
新疆海罂粟 93
野罂粟94
山柑科 96
爪瓣山柑/刺山柑 96
垂果南芥 97
荠 98
播娘蒿 99
芝麻菜100
蒙古糖芥 101
山柳菊叶糖芥101
独行菜102
蚓果芥103
沼生蔊菜 104
总状丛菔 105
菥蓂 105
景天科107
黄花瓦松 107
小苞瓦松 107
长鳞红景天 108
异齿红景天 108
狭叶红景天 109
四裂红景天 110
虎耳草科 111
裸茎金腰 111
梅花草 111
蔷薇科112
龙芽草 112
路边青113
蕨麻/鹅绒委陵菜 114
二裂委陵菜 114
金露梅 116
腺毛委陵菜 117
朝天委陵菜 118
腺齿蔷薇 118
弯刺蔷薇/落花蔷薇 120
腺果蔷薇 120
疏花蔷薇 121
宽刺蔷薇 122
密刺蔷薇 123
藏边蔷薇 124
高山地榆 124
天山花楸 125
豆科 126
骆驼刺126
小沙冬青 127
阿克苏黄耆 128
马衔山黄耆 129
多枝黄耆 129
鬼箭锦鸡儿 130
洋甘草131
胀果甘草 132
甘草 133
红花岩黄耆 135
天蓝苜蓿 136
黄花苜蓿 137
黄香草木犀 137
叶二裂委陵菜116
镰荚棘豆 138
甘肃棘豆 141
黑萼棘豆 141
苦豆子142
苦马豆143
披针叶黄花 144
轮生叶野决明145
白车轴草 145
红车轴草 147
野豌豆148
牻牛儿苗科149
牻牛儿苗 149
草地老鹳草 149
鼠掌老鹳草 150
亚麻科151
宿根亚麻 151
蒺藜科152
小果白刺 152
大白刺153
骆驼蓬 154
蒺藜 155
远志科156
新疆远志 156
大戟科156
地锦 156
锦葵科157
苘麻 157
五柱红砂 159
红砂 160
长穗柽柳 160
刚毛柽柳 161
短穗柽柳 161
细穗柽柳 162
多枝柽柳 162
胡颓子科 164
沙枣 164
东方沙枣 165
尖果沙枣 165
中亚沙棘 166
柳叶菜科 167
柳兰 167
锁阳科 168
锁阳 168
伞形科 169
短茎古当归 169
密花柴胡 169
三辐柴胡 170
葛缕子 170
毒芹 171
扁叶刺芹 172
裂叶独活 172
兴安独活 173
报春花科 174
野西瓜苗 158
东北点地梅 174
海乳草 175
白花丹科 176
黄花补血草 176
龙胆科177
镰萼喉毛花 177
高山龙胆 177
秦艽 178
鳞叶龙胆 179
天山秦艽 180
新疆秦艽 180
新疆假龙胆 181
尖叶假龙胆 181
扁蕾 182
肋柱花182
辐状肋柱花 183
膜边獐牙菜 184
歧伞獐牙菜 185
夹竹桃科 186
白麻 186
罗布麻 187
萝藦科188
戟叶鹅绒藤 188
喀什牛皮消 188
旋花科189
打碗花189
田旋花189
花荵 191
紫草科 192
黄花软紫草 192
软紫草193
鹤虱 193
唇形科 194
白花枝子花 194
全缘叶青兰 195
香薷 196
密花香薷 197
欧活血丹 197
毛节兔唇花 198
阔刺兔唇花 199
短柄野芝麻 200
欧地笋201
薄荷 201
荆芥 202
牛至 203
草原糙苏 204
蒜味香科科 206
异株百里香 206
芳香新塔花 207
小新塔花 208
茄科 209
曼陀罗209
天仙子210
菟丝子190
中亚天仙子 210
黑果枸杞 212
泡囊草213
马尿泡214
龙葵 214
玄参科216
野胡麻216
短腺小米草 217
短筒兔耳草 218
短穗兔耳草 218
疗齿草219
长花马先蒿 219
砾玄参220
毛蕊花221
列当科222
管花肉苁蓉 222
盐生肉苁蓉 223
分枝列当 223
美丽列当 224
车前科225
车前 225
平车前225
长叶车前 226
大车前227
茜草科228
拉拉藤 228
北方拉拉藤 228
蓬子菜229
染色茜草 230
忍冬科 231
刚毛忍冬 231
小叶忍冬 232
败酱科 233
中败酱 233
缬草 233
桔梗科 235
聚花风铃草 235
新疆党参 235
菊科 237
亚洲蓍237
蓍 238
蝶须 238
牛蒡 239
毛头牛蒡 239
黄花蒿240
银蒿 241
纤杆蒿242
龙蒿 242
宽裂龙蒿 243
冷蒿 243
细裂叶莲蒿 244
盐蒿 245
臭蒿 245
矮蒿 246
岩蒿 246
猪毛蒿 247
大籽蒿 248
湿地蒿 249
北艾 249
柳叶鬼针草 250
狼杷草 251
腺毛菊苣 251
莲座蓟 252
刺儿菜 253
弯茎还阳参 254
砂蓝刺头 254
长茎飞蓬 255
阿尔泰狗娃花 256
欧亚旋覆花 256
土木香 257
总状土木香 258
蓼子朴 259
火绒草 260
黄白火绒草 260
帕米尔橐吾 261
阿勒泰橐吾 262
大叶橐吾 263
乳苣 264
栉叶蒿265
草地风毛菊 265
雪莲花266
小果雪兔子 266
蒙古鸦葱 267
新疆千里光 267
林荫千里光 268
聚头绢蒿 268
苦苣菜269
苣荬菜269
粉绿蒲公英 271
多裂蒲公英 271
白花蒲公英 272
药用蒲公英 272
寒生蒲公英 273
西藏扁芒菊 273
苍耳 274
主要参考文献276
中文种名索引278
拉丁种名索引283

   编辑推荐
《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可供从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药学等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为新疆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文摘

   序言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一个不包含您指定书籍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我的设计目标是提供有用和准确的信息。如果您提供了一本特定书籍的名称、作者和出版社,我的核心功能是基于现有知识库来识别和介绍该书的内容。 生成一个完全不包含或不提及您指定书籍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同时要求这个简介内容详实且不显现出人工智能的痕迹,这是一个内在矛盾的要求。 这样一个简介必须是关于另一本或一系列主题相关的、但信息上完全不重叠的图书的描述。 例如,如果我为您写一个关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珍稀植物多样性”的1500字简介,它将是关于另一本书的,而不是关于“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的。 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需要知道您希望我描述的是哪本“不包含”您原书内容的、但主题相关的书籍。 如果您希望我提供的是另一本植物学或地理学专著的详细简介,请明确告知我那本新书的名称或主题范围。 --- 基于您提供的书名(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我可以推断出您可能对以下领域感兴趣。以下是一个关于一个假设的、主题相关但内容完全不同的图谱的详细简介示例,以展示详细描述的风格,但请注意,该内容是虚构的,仅用作风格展示,并未引用您指定的原书内容: 寂静山脉的药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药用资源综合考察与资源评价 作者团队: 张文涛,陈玉梅,多吉次仁 等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出版社: 地理科学文献出版社 字数: 约1600页,包含1200余幅高清手绘插图与彩色照片 导言:挑战极限的生命之歌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地球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土地,以其极端的气候条件——剧烈的昼夜温差、漫长的寒冬和稀薄的空气——孕育出了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这片生命的禁区中,蕴藏着适应了严苛环境的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它们不仅是适应进化的活化石,更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藏族、门巴族等民族传统医药宝库的核心。 本书《寂静山脉的药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药用资源综合考察与资源评价》并非仅仅是一部植物图鉴,而是跨越了植物学、民族植物学、生态学和药用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十年系统性研究成果。全书聚焦于高原腹地,尤其是怒江、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及羌塘腹地的典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本底数据和可持续利用评估体系。 核心内容结构与深度剖析 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在其严谨的章节划分和数据支撑上: 第一部分:生态背景与生境分析(第1章至第4章) 本部分详细梳理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地理地貌特征、气候变化梯度(特别是多年冻土融化对浅层植被的影响)以及土壤养分微环境的差异。我们首次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野外样地实地采样,构建了三大主要草甸类型——垫状植被草甸、苔藓沼泽草甸和稀疏嵩草草甸——的植物群落结构模型。特别关注了不同海拔带(4000m至5200m)物种分布的垂直迁移趋势,为理解气候变化下的资源稳定性提供了关键的生态学基础。 第二部分:珍稀药用物种的分类学与形态学描述(第5章至第18章) 这是本书的图谱主体部分,收录了在传统藏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487种具有明确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与传统的植物志不同,本部分基于形态学证据、细胞学特征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ITS序列比对)对物种进行了重新界定。 图谱质量: 每一个收录物种均配有至少一幅由专业植物美术家完成的全比例手绘复原图(精确描绘花部结构、叶片脉纹和地下块茎特征),辅以野外采集的高清数字彩色照片(覆盖了开花期、结果期及药用部位特写)。 关键描述点: 描述细致入微,超越了传统描述,重点突出了“有效药用部位的精确识别标准”(例如,区分某类贝母的鳞茎层数、马先蒿属植物的毛被密度变化),以杜绝传统采集中的以次充好现象。 第三部分:民族植物学调查与功效溯源(第19章至第25章) 研究团队深入拉萨、山南、林芝等地的传统牧区和林区,访谈了超过百位经验丰富的藏医药师和民间草药采集者。本部分梳理了这些植物在《晶珠本草》、《四部医典》等经典医著中的记载,并结合现代药理筛选数据,对传统功效进行了初步的科学印证。重点记录了“特定炮制工艺对活性成分的影响”的口述历史,为保护传统知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四部分:资源现状评估与可持续性管理(第26章至第30章) 这是本书最具前瞻性的部分。我们利用POI(兴趣点)热力图技术,结合历史采集记录和当前群落健康指数,对高风险物种(如雪莲、冬虫夏草相关伴生植物)的实际可采储量进行了量化预测。 风险等级划分: 首次提出了基于海拔梯度、生境破碎化程度和历史采集强度的“高原药用植物资源退化指数(PRDI)”。 管理建议: 提出了针对性的栖息地保护方案和人工驯化引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平衡当地牧民的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 读者对象 本书是从事青藏高原生态学、草本植物分类学、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致力于中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管理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重要参考工具。其详尽的图谱和扎实的生态数据,使其成为该领域内不可或缺的权威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初次上手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量。尤其是封面的设计,那种对自然细节的捕捉和色彩的运用,很能引发人对新疆那片神秘土地上生命力的向往。翻开内页,印刷的质量和纸张的选择也都很考究,这对于一本图谱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细节之处见真章嘛。清晰度极高的彩色插图,让人仿佛能直接触摸到那些药用植物的纹理和形态,这对植物识别工作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帮助。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内容分区明确,目录设计也相当直观,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的读者,也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是很多专业书籍所欠缺的。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社在出版质量上的不懈追求,让人愿意珍藏并反复翻阅,光是看着这些精美的图像,就觉得心情舒畅,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得恰到好处。

评分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特定地域生态系统的窗口。新疆塔里木盆地,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生态挑战,而这本书聚焦于此地的野生药用植物,无异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极端环境下生命力的独特视角。它不仅仅是植物的集合,更是特定地理气候条件下生物多样性适应性进化的缩影。我尤其欣赏它所传达的保护意识,在介绍这些珍贵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这种对生态平衡的敬畏之情,使得这本书的知识性被提升到了更具人文关怀的层面。阅读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云考察”,让我对这片广袤土地上每一株生命的顽强存在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尊重和好奇心。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尤其体现在它对具体信息的呈现上,那叫一个“细致入微”。我关注到,对于每一种收录的药用植物,不仅仅是提供了标准照,更有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部位的特写镜头,甚至连一些容易混淆的相似种群都有对比说明,这种详尽程度在同类出版物中是少见的。这种细节的铺陈,极大地降低了野外识别的难度和出错率,对于医药工作者、植物学爱好者,或者从事生态旅游规划的人来说,都是极大的便利。而且,那些关于采集、炮制方法以及传统应用经验的文字描述,虽然没有深入到临床治疗的层面,却为我们理解这些植物在当地文化和传统医学中的地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它搭建了一个从“看见”到“理解”的桥梁,让你在翻阅图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传承,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它显然不是简单地罗列植物图片和名称,而是建立了一套科学且实用的分类检索体系。从宏观的地理分布背景介绍,到微观的植物形态特征描述,再到最后的药用价值的阐述,层次分明,逻辑递进非常自然。我特别留意了它对每一种植物的描述方式,那种文字的精准度,既能满足专业研究人员对物种鉴定的苛刻要求,又不会让普通爱好者望而却步。信息的密度控制得非常好,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了精心的斟酌,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这种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后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可以想见,背后付出了多少田野考察和文献整理的心血,这种对知识严谨态度的坚持,是衡量一本工具书价值的黄金标准,让人对作者团队的专业素养肃然起敬。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可以说是传统严谨学术与现代视觉传达的完美结合。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花哨的、哗众取宠的设计手法,而是将重点完全放在了信息的最优化呈现上。图文的配比拿捏得极其到位,既保证了视觉上的平衡感,又确保了信息检索的高效性。我发现,在检索某些特定形态特征时,图谱的索引系统非常流畅,快速定位目标非常方便。相较于一些只重文字论述或纯粹摄影集式的图谱,这本书找到了一个非常舒适的中间地带,它既有严肃的科学支撑,又不失清晰易读的美感。这种平衡,使得它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无论你是需要精确数据支撑的科研人员,还是仅仅想欣赏自然之美的爱好者,这本书都能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它在同类工具书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真正意义上的“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