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浙江商人
定价:24.00元
作者:冯筱才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7-01
ISBN:9787806814895
字数:251000
页码:3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资产阶级,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然而,这个词语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呢?想象出来的幻影,还是历史的实像,近代中国历史上城镇里大大小小的生意人,他们真的构成了一个有政治企图的阶级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他们与政治间的关系,本书以作者自己的构建的解释框架为轴心,对此一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目录
章 绪论
一、文献评论
二、概念与论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晚清以降江浙区域社会变迁中的商人
一、晚清国内政治、经济的演化
二、从轻商到重商:商人地位的嬗变
三、经济民族主义与私有产权制度
四、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江浙商人
五、小结
第三章 有秩序的革命:辛亥革命前后江浙商人政治行动的重新考察
一、商人对革命的态度:一个事前的分析
二、革命爆发:商人的反应与“参与”
三、革命的“背离”
四、小结
第四章 江浙商人与地区社会变乱:以“齐卢之战”为中心
一、江浙商人与东南和平运动:1920-1924
二、战乱中江浙商人的损失
三、江浙战争的爆发与商人的应对
四、商人与战事结束及善后
五、小结
第五章 民族主义运动中的江浙商人:以“五四”、“五*”为例
一、辛亥革命后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运动发生与商人罢市
三、罢市的维持与结束
四、抵货运动的开展
五、抵货运动中各方利益分合与态度变化
六、抵货运动中矛盾的激化与运动的结束
七、小结
第六章 民初江浙商人的政治参与与政治地位
一、动荡政治中的商人应变
二、责任群体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三、官商关系与民初江浙商人的政治地位
四、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介绍
冯筱才,江西都昌人,1970年1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浙江大学任教7年,2001年至2003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9月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副教授。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史与经济史,尤其集中于近世商人与社会政治变动之关系。出
文摘
序言
从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对读者的智力投入要求不低,但其回报也是丰厚的。它不像那些追求“快餐式”阅读的畅销书那样,用简单的口号和结论来取悦读者。相反,它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对话,作者抛出问题,引导读者自己去寻找、去构建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思考某些概念的内涵,或是回溯前文的论据来验证当下的推断。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参与感和知识的内化程度。对于那些对社会变迁动力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高质量的思维训练场。它挑战了我们对“商人”这一身份的刻板印象,揭示了其复杂性、适应性乃至某种宿命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又不失力量感的深蓝色调,辅以烫金的书名字体,在书架上显得既有分量又不失现代感。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厚实而细腻,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被尊重的愉悦感。翻开书页,版式设计也体现了出版社的专业水准,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密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种对实体书细节的考究,无疑为内容本身的深度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不像有些当代出版物那样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了阅读体验,而是展现出一种对知识载体应有的敬畏之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本在物理层面就精雕细琢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间接传递出一个信号:作者和出版社对所呈现的内容是极其认真的。我甚至觉得,如果将它作为礼物送给对商业史或区域经济感兴趣的朋友,都会是非常体面的选择,因为它在外在的精致中,已经预示了内在的扎实与深刻。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逻辑脉络。它似乎没有遵循传统的时间线索,而是采取了一种主题式的章节划分,这种安排非常有利于读者建立起多维度的理解框架。每一章都像是一块精心打磨的宝石,独立来看光彩夺目,但放在整体的脉络中,又能与其他章节产生复杂的、相互印证的光影效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时期、不同行业案例时的跳跃性和穿插性,这恰恰模拟了真实商业世界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发展。这种结构上的巧妙设计,避免了叙事上的疲劳感,同时也促使读者不断地在宏观环境与微观决策之间进行思维的往复运动。可以说,这本书的“骨架”搭建得极其稳固,支撑起了其对复杂议题的探讨雄心。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便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纵深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他并没有采用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梳理,而是巧妙地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微观的个体命运编织在一起。文字间流淌着一股冷静的洞察力,仿佛一位经验老到的观察者,站在历史的岔路口,冷静地剖析着商业行为背后的伦理选择与生存智慧。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关键的历史转折点时,那种对复杂人性在压力下异化的描摹,读来令人深思。这种叙事风格,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充满了文学的张力,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沉重的议题变得鲜活和引人入胜。它不是简单地记录“发生了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在那样的大变局下,商人们是如何重塑自我身份的”。
评分总体而言,这本书散发出一种罕见的、历经沉淀后的成熟气质。它没有浮于表面的热闹,而是扎根于对社会肌理的深刻挖掘。它成功地将区域经济学、社会学观察和商业史研究熔于一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理论视角。读完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被授予了一把理解特定商业群体的钥匙。这种钥匙不仅适用于解读过去,对于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商业格局演变,也具有强大的启发意义。它不仅是一部关于“过去”的记录,更像是一面映照“现在”和“未来”的镜子,让人在历史的回响中,对当下的商业决策和政治生态有了更为审慎和全面的认知。这是一种重量级的、值得反复品味的学术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