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陶渊明集校笺(全二册)(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
定价:168.00元
作者:陶渊明,龚斌 校笺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325847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首批推出四种足以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成就和古籍整理*水平的李白、杜甫诗和苏轼、辛弃疾词,向社庆献礼。典藏版甫一推出,就受到好评,故我们又推出第二批《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陶渊明诗、李清照词、纳兰词等六种以飨读者。
内容提要
《陶渊明集校笺》,作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〇一一年曾出过修订本,改正陶集正文中的个别错字和笺注中的几处错误。此次作为典藏版推出,作了系统性的增订,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恢复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十卷本的原貌。作者龚斌先生当年校笺陶集,以陶澍十卷本为底本。信陶澍说,以为卷八《五孝传》、卷九《圣贤群辅录》(一名《四八目》)上、卷十《圣贤群辅录》下是伪作。*近几年,经反复思考与论证,认为前人判断《五孝传》、《圣贤群辅录》是赝作,证据似是而非。故恢复陶澍十卷本的原貌,增补八、九、十共三卷,编次一依陶澍本其旧,并笺注《五孝传》和《圣贤群辅录》。
二、再次校勘陶集,修订校记。本书从初版至修订版至增订版,前后共校勘三次。这次再校,仍以清道光二十年陶澍本(《续修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宋刻递修本(汲古阁藏十卷本)、汤汉注《陶靖节集》四卷本、曾集刻本、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本、明万历吴兴凌蒙初刻、焦竑作序的《陶靖节集》八卷本。初版及修订版所用莫友芝题咸丰旌德李文翰影刻汲古阁藏十卷本(简称“咸丰本”),今次再校时直接釆用宋刻递修本(简称“汲古阁本”)。初版、修订版校记中的“咸丰本”,一律改作“汲古阁本”。 《陶渊明集校笺》,作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〇一一年曾出过修订本,改正陶集正文中的个别错字和笺注中的几处错误。此次作为典藏版推出,作了系统性的增订,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恢复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十卷本的原貌。作者龚斌先生当年校笺陶集,以陶澍十卷本为底本。信陶澍说,以为卷八《五孝传》、卷九《圣贤群辅录》(一名《四八目》)上、卷十《圣贤群辅录》下是伪作。*近几年,经反复思考与论证,认为前人判断《五孝传》、《圣贤群辅录》是赝作,证据似是而非。故恢复陶澍十卷本的原貌,增补八、九、十共三卷,编次一依陶澍本其旧,并笺注《五孝传》和《圣贤群辅录》。
目录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作者介绍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龚斌,上海市崇明县人。1947年5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陶渊明研究学会(筹)会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在中古文学及中古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用力勤。已出版的学术专著代表作有《陶渊明集校笺》、《陶渊明传论》、《世说新语校释》、《青楼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慧远法师传》、《鸠摩罗什传》等。
文摘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序言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拿到书后,我立刻将它放置在我书房里一个最显眼的位置,它与我书架上其他几本重要的魏晋文学选本形成了有趣的对话。与其说是为了方便随时取阅,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瞻仰。每次目光扫过,都会想起古代文人那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孤高与洒脱。这套书的重量感和精良的制作,使得它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像是一个精神寄托的实体符号。它提醒着我,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节奏极快的时代,仍然有这样一片宁静的港湾,可以让我卸下疲惫,去追寻那份跨越时空的、对生命本真的追问。这是一次极佳的投资,不仅是对知识的投资,更是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滋养。
评分阅读体验的舒适度,往往决定了一套书的“生命力”,而这套书在细节上的考量,着实让我感到惊喜。装帧的坚固性自不必说,但更重要的是内文的排布。页边距的处理恰到好处,既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供读者做批注(虽然我可能舍不得动笔),又保证了正文的视觉中心地位。字体选择上,兼顾了清晰度与古朴感,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度的疲劳。这让我有信心可以一口气读上几个小时而不觉厌倦。古人的精神世界,往往需要沉浸式的体验才能真正领会,而这套书的物理属性,恰恰提供了这种可能。它仿佛在说:“放慢你的脚步,细细品味,这里的每一笔,都凝聚着岁月的精华。”这种对阅读过程本身的尊重,才是真正体现典藏价值的地方。
评分我尝试着随便翻阅了几篇文字,其间对于篇章的考辨和注释的详尽程度,简直让我惊叹不已。要知道,古籍的阅读门槛向来不低,那些晦涩的词句和时代背景的缺失,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套书的校笺工作做得极其到位,每一个关键点、每一个疑难句,似乎都有着详尽的解释和旁证,如同高明的向导,在我迷失于历史烟云时,及时拉我一把。它不只是简单地把文字罗列出来,更是在背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术支撑体系。对于一个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整理工作,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却丝毫不减其学术的深度。这让我意识到,这套书绝非泛泛之作,而是倾注了校勘者心血的结晶,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现代读者与晋代文风的坚实桥梁,让人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感,又不失文学的愉悦感。
评分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典雅的装帧吸引住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果然名不虚传,从纸张的选择到印刷的精细度,都透着一股对经典的敬畏。我一直对魏晋风度心驰神往,陶渊明的诗文更是我心中那片远离尘嚣的理想乡。这套书厚实的分量,似乎就承载着千年的风霜与隐逸的清气。我翻开第一册,目录页的排版就让我感到一丝欣慰,清晰而有条理,为接下来的深入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光是摩挲着封面,想象着那位躬耕东篱、饮酒采菊的诗人形象,心中便涌起一股宁静的力量。我期待着能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寻得一份久违的、与古人神交的默契与慰藉。这不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份被精心保存下来的、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去体味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至高境界。
评分我通常会对比阅读不同版本的古典文献,以期获得更立体的理解。然而,面对这套校笺本,我发现它在某些关键的文本争议上,已经给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处理意见。校勘的工作,本质上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校勘者必须凭借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逻辑来裁决异文。从我初步翻阅的几处比对来看,龚斌先生(注:此处为校者信息,此处代指校勘者)的注释不仅给出了不同底本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他对选择哪个版本、采纳哪种说法的考量过程,都做了清晰的交代。这对于探究文学流变和文本定型的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它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这是正确的”,这种启发式的学术态度,远比生硬的结论来得更有价值和启发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