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法选 董其昌书金刚经 宣纸线装1函1册
书名;董其昌书金刚经
作者 明 董其昌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出版
册数开本:1函1册 16开宣纸线装
ISBN9787546398372
定价360元
内容介绍
吉光片羽 弥足珍贵。
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揭示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的zj真理,佛告诉尊者须菩提,尽虚空、徧法界的一切佛,以及他们取得的无上正等正觉,都可以自这部经所讲的内容获得。《金刚经》传世译本很多,其中尤以鸠摩罗什(334~413)译本受欢迎。董其昌所书《金刚经》即为鸠摩罗什译本。
历来书写《金刚经》的书家甚多,明代大书家董其昌所书《金刚经》,尤为后世所重。董其昌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他主张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之说;又借佛法阐述书法之“八还说”:“哪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赵吴兴未梦见在。余此语悟之《楞严》八还义。”(《画禅室随笔》)。可惜,融汇其“八还”书法思想之精品《金刚经》很少为书家所知,未见著录,唯收于即墨杨氏《承贵堂法帖》;又因董书多行草,其楷书唯此经保留为多,真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今补其残损,使还原书风貌,或可从中领悟董氏禅理书法之三昧。
作者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別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他精於书画鉴赏,才思敏捷,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他是晚明傑出、影响的书画家。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并不局限于书法练习本身,它更是一本研究董其昌“书学思想”的辅助读物。从选取的不同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对于“晋韵”和“元人意趣”的深刻理解和吸收,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他个人的哲学观照。例如,某些作品中透露出的那种“平淡天真”的境界,恰恰是文人艺术的最高追求。我尤其喜欢它在展示作品时,对“题跋”部分的重视,这些看似随性的文字,往往蕴含着作者最直接的书法观点和审美取向。对于想要真正深入理解董其昌的学者或深度爱好者而言,这些细节是不能放过的。这本书的装帧虽然传统,但其内容选择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学术性的眼光,它平衡了艺术欣赏的愉悦感和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我建议,在临习之余,不妨多揣摩一下这些题跋的内容,体会一下他写这些字时的心境,那才是真正的“神韵”所在。
评分这次入手这本董其昌书法字帖,纯粹是出于对明代晚期文人书风的偏爱。相较于宋人那些激烈的、充满个性的表达,董氏的书法仿佛是一股清流,它强调的是“和”与“韵”,是书写者内心的平和与修养的外化。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稳定且可模仿的范本。对于那些在学习楷书或行书时感到迷茫的写作者来说,董其昌的法度恰到好处,既不失古人风骨,又避开了险怪之笔。特别是那些篇幅较长的作品选段,能让人体验到长时间书写中气息如何保持连贯,这是通过短句练习难以体会的。宣纸的特性也使得墨迹的洇化效果非常自然,这对于练习墨法的控制力来说,是极佳的反馈工具。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购买体验,它不仅是一本可以学习的字帖,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在日常的笔墨练习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沉静与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研习帖学的爱好者,我对于各种版本的历代名家碑帖都有所涉猎,但这本书在“金刚经”这一特殊载体上的处理,确实有独到之处。临摹经文,本身就带有修行和静心的意味,董其昌的笔法恰好契合了这种要求——不急不躁,平和中蕴含力量。此书的编排思路似乎是想构建一个完整的“董体金刚经”的视觉谱系。从某些角度看,这种将书法与佛教经典结合的方式,使得字里行间多了一层禅意的渗透。特别是在处理那些结构相对工整的楷书部分时,其笔画的提按顿挫,细微之处见真章,让人不得不放慢自己的呼吸和节奏去跟随。与其他版本的对比,我发现它在留白的处理上更为大胆和从容,这使得整部作品的“气”更足,不会显得拥挤局促。我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关于这种“书写行为”本身的研究,而这本书,无疑提供了极佳的实物样本。
评分这本《董其昌书法选》的装帧实在令人眼前一亮,光是那宣纸线装的质感,就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古韵和匠心。拿到手里,那份特有的、略带粗粝却又温润的纸张触感,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摩挲。线装书的传统工艺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页的装订都紧实而美观,体现了制作上对细节的尊重。我特地翻阅了其中对董其昌不同时期楷书、行书的选取,编排得颇有心思。比如,初期作品的骨力内含,到中年后的淡雅松和,再到晚年那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境界,脉络清晰可见。尤其欣赏的是,选本中对不同体裁的收录比较全面,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那些碑帖,还穿插了一些尺牍和题跋,这些更像是书法家在日常交流中的真实流露,少了刻意的雕琢,多了几分天然去雕饰的韵味。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选本无疑是极好的入门砖,既能领略到董氏书法的精髓,又不至于被过于繁复或气象太大的巨制所慑。如果能配上一些关于墨法、笔法用力的图解说明,那就更完美了,不过单就内容和载体的结合而言,已属上乘之作。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学院派的字帖,但翻开后,那种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预期。它更像是一部经过精心策展的书法鉴赏画册,而非冷冰冰的刻板印刷品。董其昌的书法,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那个“逸”字,那种超脱尘世的文人气息,从每一笔中都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影印质量,是决定性因素,它精准地捕捉到了董书那种“秀润淡雅”的特点,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纸张的肌理感,乃至气息的连贯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我特别留意了其中收录的几篇“行草”作品,那种笔断意连,游丝飞动却又绝不失法度的章法布局,读来令人心神俱畅。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临摹”范畴,更像是一种“对话”,与古人的精神进行一次深层次的沟通。我甚至可以将它放在茶几上,随时取阅,即便只是驻足观赏片刻,也能起到涤荡心胸的作用,那种书卷气,是其他印刷品难以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