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孙子兵法
定价:12.00元
作者:(春秋)孙武 著,臧宪柱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637
字数:130000
页码:1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著名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古兵学奇书,世兵家鼻祖!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孙子兵法》问世以后,为历代军事家们所注视,自曹操以来,历代注家蜂起,其中以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等人为代表,这版《孙子兵法》综合了各代表注家的精彩注评,博采众家之长!
除《孙子兵法》之外,本书还附有《孙膑兵法》,两大兵法合体,更有料!
计篇……………………………005
作战篇di二…………………………010
谋攻篇di三…………………………015
形篇di四……………………………020
势篇di五……………………………025
虚实篇di六…………………………030
军争篇di七…………………………037
九变篇di八…………………………044
行军篇di九…………………………048
地形篇di十…………………………055
九地篇di十一………………………061
火攻篇di十二………………………072
用间篇di十三………………………076
附录:孙膑兵法……………………083
擒庞涓…………………………084
[见威王]………………………089
[威王问]………………………095
陈忌问垒………………………105
篡卒……………………………110
月战……………………………114
八阵……………………………117
地葆……………………………120
势备……………………………125
兵情……………………………129
行篡……………………………132
杀士……………………………136
延气……………………………137
官一……………………………140
五教法…………………………152
[强兵]…………………………155
坦白说,我过去对传统经典一直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象牙塔里的学问,与我辈的日常琐事格格不入。然而,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那本重点介绍的先哲思想,其中有段论述关于“知行合一”的探讨,最初我以为是老生常谈,但在译注本中,作者结合现代管理学和个人成长的案例进行了解构,让我茅塞顿开。它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译者在处理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古语时,非常巧妙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同时用精准的现代汉语进行了释义,这种处理方式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失古朴,又确保了现代读者能够无障碍地理解其精髓。对我来说,阅读的体验就像是进行了一场高水平的对话,你感觉那位两千年前的智者正坐在你对面,用最贴近你生活的方式,为你解答你当下最困惑的问题。这种“活化”了的经典,才真正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它让你觉得,那些智慧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正在发生的、指导你人生的指南针。
评分最近购入的那本诸子读本,它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的出版物,很多追求的是华丽的封面和花哨的色彩,但这本书却走了一条返璞归真的路线。封面采用的材质,带着一种略微粗砺但触感温润的质感,色调沉稳内敛,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仿佛捧着一份经过时间沉淀的古籍拓本。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并非那种刺眼的亮白,而是微微泛黄的米白,既保护了视力,也从视觉上营造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更值得称赞的是字体和版式的设计。译文和原文采用了不同的字号和字体样式进行区分,但整体的排版布局却达到了惊人的平衡。我特别注意到,在涉及关键论断的注释部分,编者似乎下足了功夫,他们引用的旁证资料非常丰富,不仅限于本家学派的阐述,还会与其他流派的观点进行对比,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边界。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是对先贤智慧的一种最高敬意,也让阅读本身成为了一种仪式感的享受,而非敷衍了事。
评分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读本》系列,光是看到这个名字就让人心头一振,仿佛能嗅到千年智慧的沉香。我最近迷上了读这些经典的译注本,特别是那种文白对照的编排方式,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努力想抓住传统文化脉络的现代人量身定制的。我手头那本虽然不是《孙子兵法》,但它关于另一位先贤的论述,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晦涩的古代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古文拗口,晦涩难懂,但好的译注本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引路人,它不会直接把答案砸在你面前,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为你揭开字里行间的深意。比如,书中对某个核心概念的阐释,它不仅提供了直译,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深入剖析,让你明白“为什么”古人会那样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说了什么”的层面。更让我欣赏的是排版上的用心,注释和译文的对比阅读非常流畅,不会因为频繁翻页而打断思考的连贯性。这种书籍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立刻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而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重塑你的思维底层逻辑,让你在处理现代问题时,不自觉地调动起一种更加宏大、更具历史纵深的视角。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都感觉自己的心性仿佛被洗涤了一遍,那种宁静而深刻的力量感,是当下任何畅销书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书籍的“实用性”有较高要求的人,如果一本厚厚的书读完后,只能留下几句空泛的感悟,我会觉得时间被浪费了。这套诸子读本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我所阅读的那部分内容,侧重于探讨“治理之道”与“修身之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分析了领导者应有的七种品格,注释部分不仅详细解读了每种品格的古义,还特别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对“领导力”的定义进行对照。这种跨领域的对话,使得书中的论点瞬间变得鲜活和可操作。例如,对于“慎独”这一概念的阐释,译者没有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将其延伸至现代商业伦理和个人职业操守的构建上,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自我审视框架。每读完一个核心章节,我都会习惯性地停下来,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用这些原则。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思维工具箱,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它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这种潜移默化的心智模型重塑,才是它最宝贵的馈赠。
评分要评价一套优秀的译注本,细节决定成败。我发现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在细节处理上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注释”的定位——它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而是深度的学术对话记录。比如,当原文中出现一个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时,译注者会列举出宋代、明代的几种主要学派对此词的不同解读,然后才给出最被学界认可的主流翻译,并说明采信此译的原因。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读者在阅读时充满了安全感,知道自己所接受的知识是经过多方考证和反复推敲的。相较于那些只做简单“意译”的读物,这套书真正尊重了文本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对我这种希望深入探究的读者来说,它就像一位随时待命的私人导师,随时准备为你解答每一个“为什么”和“原来如此”。正是这种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和对读者求知欲的尊重,使得这套书在众多国学读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常备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