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急救广生集
定价:18元
作者:(清)程鹏程 辑,李静生 等点校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1
ISBN:9787800890178
字数:239000
页码:26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清代著名而又难能可见的外治法专书。为程氏悉心博览,广辑方书,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三千余方,并将其外治方一千五百余1进行分门别类,汇篡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的外治经验,是一部J为丰富的外治法的宝贵史料。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炙、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
目录
卷一 慎疾法语
省身修德
卫生总要
饮食宜忌
养生铭
保命箴
寡欲说
延年六字诀
惜三宝
益五脏
先时加谨法
先春养阳法
先夏养阴法
先秋养阴法
先冬养阳法
摄生要言
一慎风寒
一戒受湿
一节饮食
一禁淫欲
一忌过伤
勿药须知
正心
静坐
调息
睡法
晨起
洗面
漱口
固齿
转肩
运手
摆身
伸腰
擦足
洗浴
养气
长生
五叟言
谨虑诗
却病词
处世方
D宿丸
十全大补汤
十二段动功
一、叩齿
二、咽津
三、浴面部
四、鸣天鼓
五、运膏育穴
六、托天
七、左右开弓
八、摩丹田
九、擦内肾穴
十、擦涌泉穴
十一、摩夹脊穴
十二、洒腿
行功
六字静功
解十二时病
为善去疾
孝感
信神
涌经
惜字
放生
建桥
救溺
还金
吕祖治百病符
卷二 杂症
头疾
头痛
头痛不止
头痛不可忍
偏正头痛
气郁偏头痛
热郁脑中头痛
头脑疼痛
太阳痛
头风脑寒
偏正头风
半边
头风
八般头风
熏头风
头风痛久而牵引
眉目渐至失明者
头风白屑
癞头
秃头
腊梨
脑漏
脑漏鼻涕臭
面疾
少年面疱
面上皴路
面上酒刺
面上粉刺
面上紫块
面上黑气
黑粗丑黑
面上忽生红黑丹如疥状,不急治,至遍身,必死
面上黑斑
面上黑黚雀斑
面上有靥痕并一切瘢迹
面生白驳
酒糟脸
抓破面皮
两腮红肿
痄腮
大笑脱腮
眼疾
……
卷三 急症
卷四 奇症
卷五 妇科
卷六 幼科
卷七 疡科
卷八 一切伤痛
卷九 外冶补遗
卷十 防病预诀
附
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典雅,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很适合放在书架上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我并非专业人士,纯粹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购入。坦白讲,初读时感到有些晦涩难懂,里面的很多病案描述,比如“卒然昏厥”、“脉象微弱如若游丝”,对于缺乏临床经验的我来说,几乎等同于天书。我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部历史文献来品读,感受古代医家是如何在缺乏现代检测手段的情况下,仅凭望闻问切来构建他们的世界观和诊疗体系的。这种探究过程很有趣,它揭示了一种与现代循证医学截然不同的决策路径——更加依赖于直觉、经验的积累和对自然的体悟。我发现,书中关于“辨虚实”的论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无论面对何种急症,首要任务是判断患者的“正气”尚存几何,这是一种极富人文关怀的医学哲学。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古典医学文献的系列丛书,这本关于急救方面的集子,读起来感受非常复杂。一方面,它展现了古代医家对于人体生理病理深刻的洞察力,很多关于外伤、中暑乃至瘟疫初期的处理原则,放到今天看,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比如书中对不同体质人群在遭受外力冲击后的反应差异,描述得细致入微,这在现代医学分流救治时也同样重要。但另一方面,阅读体验也颇具挑战性。那拗口的文言文和繁复的病机阐述,常常需要我停下来,对照着白话注释反复琢磨,才能勉强理解其背后的操作要领。这就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历史尘埃去触摸智慧的火花,虽然最终能领会其意,但过程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紧急处理后“后续调理”的部分,那才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真正体现,急而不乱,稳健收尾。
评分这本关于古代医学的著作,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那种条分缕析的应对策略,简直是现代急救指南的早期雏形。我记得有一次,家里老人突然感到胸闷,心慌得厉害,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打120,但在等待救护车到来这段时间里,我翻阅了一些手边的中医资料,尝试寻找一些能稍作缓解的方法。书中对于“气滞血瘀”的一些描述,虽然用词古奥,但对照老人的症状,似乎能找到一些契合点。我尝试着用书中提到的一些穴位进行轻柔按压,虽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至少在心理上给了我极大的安慰,也让老人在等待专业救助时情绪稳定了一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载了多少具体的方剂,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教人如何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并运用传统智慧进行初步的干预。它让我意识到,中医的精髓并非只是慢火细炖的调理,在关键时刻,其急救思想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评分我最近在准备一个关于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应用的研究课题,所以淘了不少这方面的旧籍。这本集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更侧重于“马上见效”的技巧,而不是长期的滋补。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外治法”的部分,比如一些烫伤或跌打损伤的即刻处理方。书中详细记载了用某些植物汁液或矿物粉末外敷的记录,虽然我绝对不会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私自尝试这些未经现代验证的方法,但从中可以窥见古人对身边自然资源利用的智慧。它提供了一种应急的思路,即在资源极度匮乏的环境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这种朴素而又坚韧的求生本能,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应急”这个词汇的重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考古挖掘工作,每一页都可能藏着需要小心翼翼清理出来的珍贵信息。我曾经尝试找寻书中是否有关于“心悸”的详细记载,因为我的一个朋友饱受此症困扰,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参考方向。书中对各种心神不宁的分类描述得非常细致,从惊恐导致的“惊悸”到气血亏虚引发的“怔忡”,区分得泾渭分明。虽然最终我并未从中找到一个立竿见影的“特效药”,但我对“心”在中医体系中的复杂地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器官,更是情志的居所。这种将生理与心理紧密结合的视角,是现代医学在某些领域还在努力追赶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另一种观察人体的宏观视角,教人以整体观对待生命中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