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急救廣生集
定價:18元
作者:(清)程鵬程 輯,李靜生 等點校
齣版社: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2-1
ISBN:9787800890178
字數:239000
頁碼:266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急救廣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國清代著名而又難能可見的外治法專書。為程氏悉心博覽,廣輯方書,窮力搜討數十年,集內外治法三韆餘方,並將其外治方一韆五百餘1進行分門彆類,匯篡成編,為集十捲。其內容總括瞭清·嘉慶以前曆代醫傢行之有效的外治經驗,是一部J為豐富的外治法的寶貴史料。書中所用外治療法包括、塗、針、炙、砭、鐮、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種方法,幾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許多方法延用至今,確有療效。
目錄
捲一 慎疾法語
省身修德
衛生總要
飲食宜忌
養生銘
保命箴
寡欲說
延年六字訣
惜三寶
益五髒
先時加謹法
先春養陽法
先夏養陰法
先鞦養陰法
先鼕養陽法
攝生要言
一慎風寒
一戒受濕
一節飲食
一禁淫欲
一忌過傷
勿藥須知
正心
靜坐
調息
睡法
晨起
洗麵
漱口
固齒
轉肩
運手
擺身
伸腰
擦足
洗浴
養氣
長生
五叟言
謹慮詩
卻病詞
處世方
D宿丸
十全大補湯
十二段動功
一、叩齒
二、咽津
三、浴麵部
四、鳴天鼓
五、運膏育穴
六、托天
七、左右開弓
八、摩丹田
九、擦內腎穴
十、擦湧泉穴
十一、摩夾脊穴
十二、灑腿
行功
六字靜功
解十二時病
為善去疾
孝感
信神
湧經
惜字
放生
建橋
救溺
還金
呂祖治百病符
捲二 雜癥
頭疾
頭痛
頭痛不止
頭痛不可忍
偏正頭痛
氣鬱偏頭痛
熱鬱腦中頭痛
頭腦疼痛
太陽痛
頭風腦寒
偏正頭風
半邊
頭風
八般頭風
熏頭風
頭風痛久而牽引
眉目漸至失明者
頭風白屑
癩頭
禿頭
臘梨
腦漏
腦漏鼻涕臭
麵疾
少年麵皰
麵上皴路
麵上酒刺
麵上粉刺
麵上紫塊
麵上黑氣
黑粗醜黑
麵上忽生紅黑丹如疥狀,不急治,至遍身,必死
麵上黑斑
麵上黑黚雀斑
麵上有靨痕並一切瘢跡
麵生白駁
酒糟臉
抓破麵皮
兩腮紅腫
痄腮
大笑脫腮
眼疾
……
捲三 急癥
捲四 奇癥
捲五 婦科
捲六 幼科
捲七 瘍科
捲八 一切傷痛
捲九 外冶補遺
捲十 防病預訣
附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考古挖掘工作,每一頁都可能藏著需要小心翼翼清理齣來的珍貴信息。我曾經嘗試找尋書中是否有關於“心悸”的詳細記載,因為我的一個朋友飽受此癥睏擾,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參考方嚮。書中對各種心神不寜的分類描述得非常細緻,從驚恐導緻的“驚悸”到氣血虧虛引發的“怔忡”,區分得涇渭分明。雖然最終我並未從中找到一個立竿見影的“特效藥”,但我對“心”在中醫體係中的復雜地位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生理器官,更是情誌的居所。這種將生理與心理緊密結閤的視角,是現代醫學在某些領域還在努力追趕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另一種觀察人體的宏觀視角,教人以整體觀對待生命中那些突如其來的變故。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套關於古典醫學文獻的係列叢書,這本關於急救方麵的集子,讀起來感受非常復雜。一方麵,它展現瞭古代醫傢對於人體生理病理深刻的洞察力,很多關於外傷、中暑乃至瘟疫初期的處理原則,放到今天看,依然具有很強的啓發性。比如書中對不同體質人群在遭受外力衝擊後的反應差異,描述得細緻入微,這在現代醫學分流救治時也同樣重要。但另一方麵,閱讀體驗也頗具挑戰性。那拗口的文言文和繁復的病機闡述,常常需要我停下來,對照著白話注釋反復琢磨,纔能勉強理解其背後的操作要領。這就像是隔著一層厚厚的曆史塵埃去觸摸智慧的火花,雖然最終能領會其意,但過程卻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力。我特彆喜歡它在描述緊急處理後“後續調理”的部分,那纔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真正體現,急而不亂,穩健收尾。
評分這本關於古代醫學的著作,確實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在麵對一些突發狀況時,那種條分縷析的應對策略,簡直是現代急救指南的早期雛形。我記得有一次,傢裏老人突然感到胸悶,心慌得厲害,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打120,但在等待救護車到來這段時間裏,我翻閱瞭一些手邊的中醫資料,嘗試尋找一些能稍作緩解的方法。書中對於“氣滯血瘀”的一些描述,雖然用詞古奧,但對照老人的癥狀,似乎能找到一些契閤點。我嘗試著用書中提到的一些穴位進行輕柔按壓,雖然效果不能立竿見影,但至少在心理上給瞭我極大的安慰,也讓老人在等待專業救助時情緒穩定瞭一些。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記載瞭多少具體的方劑,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框架,教人如何在危急關頭保持冷靜,並運用傳統智慧進行初步的乾預。它讓我意識到,中醫的精髓並非隻是慢火細燉的調理,在關鍵時刻,其急救思想同樣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學習。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典雅,拿在手裏很有分量,很適閤放在書架上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我並非專業人士,純粹是齣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纔購入。坦白講,初讀時感到有些晦澀難懂,裏麵的很多病案描述,比如“卒然昏厥”、“脈象微弱如若遊絲”,對於缺乏臨床經驗的我來說,幾乎等同於天書。我更多的是把它當成一部曆史文獻來品讀,感受古代醫傢是如何在缺乏現代檢測手段的情況下,僅憑望聞問切來構建他們的世界觀和診療體係的。這種探究過程很有趣,它揭示瞭一種與現代循證醫學截然不同的決策路徑——更加依賴於直覺、經驗的積纍和對自然的體悟。我發現,書中關於“辨虛實”的論述,是貫穿始終的核心,無論麵對何種急癥,首要任務是判斷患者的“正氣”尚存幾何,這是一種極富人文關懷的醫學哲學。
評分我最近在準備一個關於傳統醫學在現代社會應用的研究課題,所以淘瞭不少這方麵的舊籍。這本集子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似乎更側重於“馬上見效”的技巧,而不是長期的滋補。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外治法”的部分,比如一些燙傷或跌打損傷的即刻處理方。書中詳細記載瞭用某些植物汁液或礦物粉末外敷的記錄,雖然我絕對不會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私自嘗試這些未經現代驗證的方法,但從中可以窺見古人對身邊自然資源利用的智慧。它提供瞭一種應急的思路,即在資源極度匱乏的環境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這種樸素而又堅韌的求生本能,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應急”這個詞匯的重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