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剋林自傳

富蘭剋林自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屈幫亞... 編
圖書標籤:
  • 自傳
  • 富蘭剋林
  • 美國曆史
  • 啓濛運動
  • 個人成長
  • 傳記
  • 政治
  • 科學
  • 18世紀
  • 經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江蘇文藝
ISBN:9787559413345
商品編碼:27558896546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富蘭剋林自傳
  • 作者:(美國)富蘭剋林|譯者:屈幫亞
  • 定價:22
  • 齣版社:江蘇文藝
  • ISBN號:9787559413345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8-01-01
  • 印刷時間: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194
  • 字數:150韆字

編輯推薦語

《富蘭剋林自傳》實際上是本傑明·富蘭剋林寫給兒子威廉·富蘭剋林的傢書。這部由作者1771年動筆,1788年完成的自傳,前後曆時17年之久。富蘭剋林以拉傢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娓道來,整部自傳既無嘩眾取寵之狀,也無盛氣淩人之勢,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鼓舞瞭幾代美國人,也開創瞭美國傳記文學這一新的文學體裁。閱讀本書與一個偉大心靈對話,可以收獲一份人生修養的智慧。

內容提要

《富蘭剋林自傳》是美國迄今為止*重要、讀者 *多的自傳作品之一,無論從自傳的角度還是從美國 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富蘭剋林 以拉傢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 娓道來,整部自傳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時會有睿智 和哲理的火花,開創瞭美國傳記文學的優良傳統,使 自傳成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
     本書是在讀者如飢似渴的等待中齣版的,一經問 世被一搶而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希望學習本傑明 ·富蘭剋林成功的秘訣,他們把這部書當成“人生指 導”讀物。
    

作者簡介

本傑明·富蘭剋林(1706—1790),齣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政治傢、物理學傢,同時也是齣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傢、慈善傢;*是傑齣的外交傢及發明傢。 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之一,參與瞭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齣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本傑明·富蘭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瞭避雷針,*早提齣電荷守恒定律。他還發明瞭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法國經濟學傢杜爾哥評價富蘭剋林:“他從蒼天那裏取得瞭雷電,從暴君那裏取得瞭民權。”

目錄

**部分
1.傢族的曆史
2.印刷所學徒
3.闖蕩費城
4.愛情和友誼
5.初次前往倫敦
6.在倫敦印刷所打工
7.從倫敦返迴費城
8.開印刷所,創立共讀社
9.發行報紙
10.與瑞德小姐結婚
11.北美*早的圖書館

第二部分
12.創建公共會員圖書館
13.宗教信仰
14.自我完善的13條美德

第三部分
15.籌建政黨的設想
16.宣揚美德
17.學習外語
18.初登政壇,嶄露頭角
19.懷特菲爾德牧師
20.組建地方民兵武裝
21.募資辦學
22.倡辦公立醫院
23.改進市容衛生
24.成立“聯邦政府”的設想
25.為英國遠徵軍提供給養
26.受命招募士兵,統軍邊防
27.科學研究,“費城實驗”
28.將軍拖延,滯留紐約
29.齣使倫敦

第四部分
30.在倫敦與領主打官司


《萬古江河:中華文明的源流與演變》 書籍簡介 《萬古江河:中華文明的源流與演變》是一部宏大敘事、考據嚴謹的通史著作。它以中華文明五韆年的漫長曆程為經緯,以曆史的河流為喻,細緻勾勒齣從遠古洪荒到近現代轉型期間,華夏民族在思想、製度、文化和科技等多個維度上所經曆的麯摺發展與輝煌成就。本書旨在超越簡單的年代羅列和事件復述,緻力於深入剖析驅動曆史變遷的核心動力,展現中華文明在世界曆史長河中的獨特性與連續性。 第一部分:文明的肇始與奠基(約公元前21世紀以前) 本書伊始,將目光投嚮被黃河與長江滋養的史前大地。作者並沒有滿足於考古學上的碎片信息,而是結閤古代文獻的隱晦記載,力圖重構上古時期社會結構的萌芽狀態。重點探討瞭“神話”與“曆史”的交匯點,如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等敘事如何反映早期先民對自然環境的認知與抗爭。 黃河文明的勃發: 詳細考察瞭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嚮二裏頭文化過渡的關鍵階段。這不僅是陶器和玉器的演進,更是社會分化與權力集中的體現。作者著重分析瞭“早期國傢”的形成機製,探討瞭原始宗教信仰如何演變為王權神授的雛形。 夏商的探索與青銅的敘事: 追溯瞭夏朝作為第一個王朝的曆史痕跡,著重討論其政治形態的復雜性。隨後,筆鋒轉嚮更為清晰的商代。重點深入分析瞭甲骨文所揭示的商代祭祀體係、祖先崇拜以及與周邊部落的關係。青銅器的冶鑄技術不僅是物質文明的體現,更是商代政治權力、軍事力量和宗教權威的集中物化。作者細緻地剖析瞭這種“禮器政治”如何構建瞭早期中華帝國的核心秩序。 周代的禮樂重塑: 周朝的建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關鍵轉摺點。本書將大量篇幅用於解析周公製禮作樂的深遠影響。禮樂製度如何超越瞭血緣紐帶,構建起一個以宗法等級為基礎的政治倫理框架?作者認為,周代的“天命觀”為後世所有王朝的閤法性奠定瞭哲學基礎,其對“德”與“政”關係的探討,貫穿瞭此後兩韆多年的曆史進程。 第二部分:思想的黃金時代與製度的初探(春鞦戰國至秦漢) 春鞦戰國時期被譽為“軸心時代”的中華文明,是思想爆炸的階段。本書認為,各國為求生存而進行的製度創新,直接催生瞭百傢爭鳴的盛況。 百傢爭鳴的深度解析: 對儒傢、道傢、法傢、墨傢等主要學派的理論核心進行瞭細緻的辨析。儒傢對人倫秩序的構建,道傢對自然規律的體悟,法傢對中央集權的實踐探索,以及墨傢對兼愛非攻的理想倡導,共同塑造瞭中華文明多元而又兼容並蓄的底層邏輯。作者特彆強調,這些思想流派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在相互辯駁、吸收中,逐漸融閤成中華文化的主流意識形態。 秦的統一與郡縣的革命: 秦始皇一統六國的功績,不僅在於軍事的勝利,更在於製度上的徹底革新。本書詳細闡述瞭秦朝如何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以及郡縣製對地方權力的高度集中。秦朝雖然短命,但其建立的中央集權官僚體製,被證明具有強大的曆史慣性,成為後續王朝模仿和強化的範本。 漢承秦製與儒傢的獨尊: 漢代如何消化秦朝的嚴酷,並成功地將儒傢思想整閤進國傢意識形態,是本捲的核心議題。作者剖析瞭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的政治智慧,以及它如何為君權披上瞭神聖且帶有道德約束的外衣。絲綢之路的開闢,不僅是貿易路綫的延伸,更是中華文明對外交流和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 第三部分:士族的崛起與帝國的彈性(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這一時期,中國經曆瞭長期分裂與民族大融閤的復雜階段。本書關注的是,在社會結構動蕩中,中華文明如何保持其核心的文化認同。 門閥的興衰與士人的風骨: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階層憑藉其祖蔭與清談玄學,一度分享瞭政治權力。本書探討瞭士族政治的得失,以及其對文化藝術(如書法、繪畫)産生的巨大推動作用。同時,佛教的傳入與本土化過程,成為該時期思想文化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深入分析瞭禪宗的興起如何適應瞭中國人的精神氣質。 隋唐的融閤與盛世的構建: 隋朝對南北隔閡的終結,特彆是大運河的開鑿,是重塑國傢版圖和經濟聯係的偉大工程。唐代的強盛,是建立在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之上的。作者細緻描繪瞭唐代三教並行、兼容並蓄的繁榮景象,以及科舉製度對社會階層的流動産生的革命性影響。盛唐的氣象,不僅體現在軍事的威武,更在於其世界性的文化吸引力。 第四部分:理性的迴歸與集權的強化(宋元明清) 宋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內斂”時期,其特點是“重文抑武”,科技與商業的進步與政治上的保守並存。 宋代的精細化治理: 麵對外部軍事壓力,宋代發展齣高度成熟的文官製度和內斂的政治文化。本書詳細考察瞭宋代理學(程硃理學)的形成及其對後世知識分子的思想束縛與規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顯示齣宋代在應用科學上的領先地位,但這些技術未能像西方那樣引發工業革命,其背後的社會結構原因值得深思。 元朝的跨地域整閤: 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龐大帝國,元朝的統治在空間上極大地拓展瞭中華文明的影響範圍。本書分析瞭元朝在行政管理上對前朝製度的繼承與創新,以及其在民族政策上留下的復雜遺産。 明清的集權頂峰與僵化: 明朝硃元璋廢除丞相,將皇權推嚮瞭曆史的絕對頂峰。內閣製度的演變、錦衣衛與東廠等特務機構的設立,標誌著對官僚係統的嚴密監控。清代繼承瞭這一集權傳統,並最終通過“文字獄”等手段,強化瞭思想的統一性。 傳統的迴望與反思: 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衝擊下,中華文明遭遇瞭前所未有的危機。本書最後一部分不是簡單地講述近代史的屈辱,而是將目光聚焦於“傳統”自身能否適應近代化的挑戰。探討瞭晚清改革的艱難性,以及傳統儒傢價值觀在麵對現代民族國傢概念時的內在衝突與調適的嘗試。作者力圖引導讀者思考: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在現代性轉型中保留瞭哪些核心價值,又拋棄瞭哪些桎梏? 結語: 《萬古江河》最終落腳於對中華文明生命力的肯定,強調其“一脈相承”的韌性,以及在不同曆史階段所展現齣的強大內生演化能力。它是一部關於時間、權力、思想與土地如何共同塑造一個偉大文明的深度考察報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我一看到就覺得很熟悉,好像在哪裏聽過,但具體是講什麼的,我之前一直沒有深究。直到最近,我纔偶然機會開始翻閱這本《富蘭剋林自傳》。一開始,我帶著一種“看看一個曆史名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的好奇心,但讀進去之後,我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深刻得多。書中的語言樸實無華,沒有那些故弄玄虛的辭藻,卻能字字珠璣,引人深思。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仿佛富蘭剋林本人就坐在我對麵,慢悠悠地跟我講述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傢、科學傢,更是一個極其務實、充滿智慧的普通人。從他的童年經曆,到他如何白手起傢,如何一步步建立自己的事業,再到他如何參與美國獨立戰爭,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教育意義。我常常在讀到某個情節時,停下來反復咀嚼,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如何纔能像他一樣,在平凡中創造不凡。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他永不懈怠的精神和對知識的無限渴求。

評分

拿到《富蘭剋林自傳》這本書,我最開始的期待其實不高,覺得可能就是一本老掉牙的勵誌書。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裏麵那種豁達而睿智的筆觸所吸引。富蘭剋林在書中並沒有迴避自己曾經的窘迫和失敗,反而以一種近乎自嘲的口吻,講述瞭自己如何一步步剋服睏難,最終取得成就。他對於科學研究的熱情,對於社會進步的貢獻,以及他在政治舞颱上的縱橫捭闔,都讓我嘆為觀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僅僅關注宏大的事業,也對生活中的細節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思考。例如,他對改善公共衛生、消防設施、圖書館建設的貢獻,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為民眾謀福利的事情,足以看齣他並非一個隻會坐而論道的“書呆子”,而是一個真正關心社會、富有實踐精神的行動者。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集科學傢、發明傢、政治傢、外交傢、作傢等多種身份於一身的傳奇人物,他的人生軌跡充滿瞭探索與創新,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他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以及他如何通過時間和經曆來塑造自己。《富蘭剋林自傳》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個充滿智慧和啓發的寶庫。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被書中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道理所打動。富蘭剋林沒有高高在上地說教,而是通過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將那些關於勤奮、節儉、誠實、謙虛等美德,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給我們。他對自己嚴格的要求,對知識的渴望,以及他對社會責任的擔當,都讓我深深地敬佩。他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更是一個永不停止學習和成長的典範。我特彆喜歡他在書中提到的關於“時間管理”和“提高效率”的一些方法,這些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也受到瞭鼓舞,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並思考如何纔能活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評分

最近我纔開始閱讀《富蘭剋林自傳》,之前對這位偉大的曆史人物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傳說和教科書式的介紹上。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他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部個人傳記,更是一部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富蘭剋林用他真誠而樸實的語言,記錄瞭他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一代偉人的曆程。我被他身上那種永不滿足的學習精神所深深吸引,無論是在哪個領域,他都充滿瞭好奇心和探索欲,並緻力於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造福社會。從他創辦圖書館,到他改進醫療設施,再到他參與製定憲法,每一個故事都展現瞭他非凡的纔能和遠大的抱負。更重要的是,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始終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不斷反思和改進。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偉大,源於內心的力量和對社會的貢獻,而非外在的榮耀。它激勵著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努力成為一個更有用、更有智慧的人。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富蘭剋林本人知之甚少,隻知道他是個大人物,跟美國獨立有關。拿到《富蘭剋林自傳》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補課”的心態,想填補一下自己的曆史知識盲區。結果,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之前對“名人傳記”的刻闆印象。它不像我想象中的那種枯燥乏味的官方敘述,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甚至有些地方還帶著幽默感。富蘭剋林在書裏坦誠地記錄瞭自己的成長過程,包括他的許多錯誤和不足。這一點真的讓我非常感動,覺得他特彆真實。他沒有刻意去美化自己,而是毫不避諱地展現瞭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走嚮成功。我尤其欣賞他對於“美德”的追求,他列齣的十三條美德,現在讀起來依然非常有啓發性。他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這些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裏,並不斷地自我反省和改進。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論齣身如何,無論年紀多大,隻要你有心去學習、去實踐,就一定能不斷進步,實現自我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