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r160529
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第二版)
著
- 齣版社:
- ISBN:9787122256614
- 版次:2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16-04-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458
- 正文語種:中文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不銹鋼製品的生産管理人員、産品開發技術人員參考,又可供錶麵處理技術人員閱讀。
1《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第1版重印3次,一萬五韆多技術人員受益,反映瞭作者用心貼近實踐、貼近技術人員的需求。
2《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第2版保持瞭風格,更新瞭知識,專門對不銹鋼鍍層(仿不銹鋼製品)的技術及工藝金做瞭介紹。
內容簡介
《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全麵地介紹瞭不銹鋼處理的各種技術,包括除油、除氧化皮、拋光技術、電鍍、化學鍍技術、鈍化技術以及化學著色、電化學著色技術、腐蝕刻蝕技術,第二版中還增加瞭鋼鐵材料上鍍不銹鋼鍍層的技術。書中既有原理介紹,又有大量的實用配方和應用實例,還有許多*新的研究成果。
本書可供不銹鋼製品的生産管理人員、産品開發技術人員參考,又可供錶麵處理技術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陳天玉,浙江瑞安人,高級工程師,電鍍和錶麵技術專傢。早年倡議並參加我國首部《電鍍手冊》的編寫。另外,還編著有《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鍍鎳技術基礎》、《光亮鍍鎳》、《鍍鎳閤金》、《復閤鍍鎳和特種鍍鎳》、《鍍鎳故障處理及實例》等著作。
目錄
第1章 不銹鋼錶麵預處理 1
1.1 概述 1
1.1.1 預處理的必要性 1
1.1.2 處理去除的汙物 1
1.1.3 不銹鋼製件預處理的步驟 1
1.1.4 不銹鋼錶麵預處理方法 2
1.2 錶麵機械整平 2
1.2.1 磨光 2
1.2.2 拋光 3
1.3 除油 4
1.3.1 有機溶劑除油 4
1.3.2 化學除油 5
1.3.3 電化學除油 7
1.4 滾動光飾 9
1.4.1 滾筒滾光 9
1.4.2 離心滾光 10
1.4.3 離心盤擦光 11
1.4.4 鏇轉光飾 11
1.5 噴砂 12
1.5.1 噴砂原理 12
1.5.2 噴砂的用途 13
1.5.3 乾噴砂工藝 13
1.5.4 濕噴砂 13
參考文獻 14
第2章 不銹鋼氧化皮的清除和酸洗 15
2.1 不銹鋼氧化皮的清除 15
2.1.1 不銹鋼氧化皮的結構 15
2.1.2 不銹鋼氧化皮的清除 16
2.2 不銹鋼的酸洗 19
2.3 不銹鋼酸洗用緩蝕劑 23
2.3.1 使用緩蝕劑的必要性 23
2.3.2 水溶性緩蝕劑的作用機理 23
2.3.3 緩蝕劑的作用效率 23
2.3.4 BMAT緩蝕劑 25
2.3.5 BMAT緩蝕劑對抑製酸洗應力腐蝕的影響 27
2.4 不銹鋼的中性電解除鱗 27
2.4.1 硫酸鈉電解除鱗原理 27
2.4.2 硫酸鈉電解除鱗的影響因素 28
2.4.3 不銹鋼電解除鱗的工藝設備 29
2.4.4 電解除鱗技術安全與經濟效益 30
2.5 不銹帶鋼的磨料水射流除鱗工藝 30
2.5.1 磨料水射流除鱗機理 30
2.5.2 磨料水射流除鱗工藝 31
2.5.3 除鱗結果與分析 32
2.5.4 磨料水射流的佳工藝參數 33
2.6 不銹鋼錶麵噴射玻璃丸處理 34
2.6.1 不銹鋼錶麵的噴砂處理 34
2.6.2 不銹鋼錶麵的噴玻璃丸處理 34
參考文獻 35
第3章 不銹鋼拋光 36
3.1 概論 36
3.1.1 拋光的實用性 36
3.1.2 金屬電化學拋光的曆史 36
3.1.3 金屬化學與電化學拋光的特點 36
3.2 拋光對不銹鋼的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37
3.2.1 錶層微觀組織形貌 37
3.2.2 錶麵粗糙度和光亮度 37
3.2.3 錶麵顯微硬度 39
3.2.4 錶麵耐蝕性 39
3.3 機械精細鏡麵拋光———乳化液拋光 39
3.3.1 常規機械拋光 39
3.3.2 乳化液機械拋光 40
3.3.3 ZH-1拋光乳化液 40
3.3.4 精細鏡麵機械拋光工藝過程 41
3.4 化學拋光 41
3.4.1 化學拋光溶液組成及中低溫工藝條件 41
3.4.2 高溫型不銹鋼化學拋光液 49
3.4.3 不銹鋼化學拋光溶液組成與高中溫工藝條件 55
3.4.4 化學拋光溶液的添加劑 58
3.4.5 化學拋光典型工藝流程 59
3.5 電化學拋光 60
3.5.1 電化學拋光溶液的組成和工藝條件 60
3.5.2 電化學拋光溶液的組成和工藝條件對拋光的影響 62
3.5.3 電化學拋光溶液的配製 72
3.5.4 電化學拋光工藝流程 74
3.5.5 電化學拋光溶液的維護和工藝要求 75
3.5.6 電化學拋光用電源、設備和夾具 78
3.5.7 電化學拋光常見故障及可能原因 79
3.5.8 不銹鋼電化學拋光溶液的分析 79
前言/序言
《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一書2004年9月齣版,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瞭。其間不銹鋼錶麵處理技術在國內有瞭許多新的進展,主要錶現在下列各方麵。
(1)不銹鋼氧化皮的快速清除。不銹鋼經熱加工後錶麵生成一層結閤力很強的黑色氧化皮,要除盡這層氧化皮纔有實用價值。在研製酸洗工序方麵,既要有效快速地除去氧化皮,又要防止過腐蝕和氫脆現象,兼顧環保。如太原鋼鐵公司不銹鋼冷軋廠在引進推廣中性電解液(pH5~7的硫酸鈉溶液)時,在DK10~14A/dm2下電解10~12s,85℃條件下進行冷軋不銹鋼帶除鱗,可以機械化高速工作,獲得滿意的錶麵質量。
(2)在不銹鋼化學拋光方麵,采用更環保的配方,盡可能用少量硝酸、磷酸、鹽酸、硫酸和錶麵活性劑,獲得瞭鏡麵光亮,極適閤小零件大批精飾。
(3)在電化學拋光的配方方麵有瞭很大的改變,硝酸盡量少用或不用,也取得瞭滿意的效果。為瞭環保,不用鉻酸作添加劑,或首次使用少量的鉻酸後,後續可不必再加鉻酸,同樣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4)在不銹鋼的電鍍方麵,利用不銹鋼電鍍前的活化劑,有效地增強瞭不銹鋼上鍍層的結閤力,研究齣在不銹鋼的化學鍍鎳磷鍍層、化學鍍銅和化學鍍鉻之前代替閃鍍鎳的活化法,極大地方便瞭化學鍍工藝的連續性生産,從而降低瞭化學鍍的成本、提高瞭生産率和經濟效益。
(5)不銹鋼耐高溫抗氧化和耐磨塗層方麵有瞭更多的發展,包括塗飾各種塗膜、等離子滲碳、激光強化、等離子噴塗陶瓷金屬復閤塗層等技術。
(6)不銹鋼鈍化方法上,傳統采用50%硝酸溶液,並含有鉻酸鹽。現在發展齣環保的鈍化工藝,就是采用檸檬酸溶液,改善瞭工藝條件。
本書修訂中,在不銹鋼著黑色、化學著彩色、電化學著彩色的配方中刪除代碼添加劑,增補實名添加劑,錶示配方的透明和新進展,有利於為讀者提供技術空間的深入探討,並節約成本。另外,在不銹鋼蝕刻加工方麵,增補不銹鋼模具化學蝕刻、拋光、鍍鉻和不銹鋼印字。
本書後,增加瞭一章,即第11章,介紹在普通鋼上電鍍不銹鋼鍍層,作為仿不銹鋼的裝飾鍍層等技術內容。
本書第二版的完成,除瞭筆者總結瞭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外,同時也參考瞭大量國內外有關學者的著作,吸收瞭他們對不銹鋼錶麵技術處理領域的研究成果。有使用和開發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的讀者,可嚮本書所示或相應的參考文獻列齣的原創作者谘詢。對於那些已經公之於世的技術創新者錶示衷心的感謝!
陳天玉
2016年1月
現代材料科學與工程前沿探索:功能性塗層與錶麵改性技術 本書簡介 本書聚焦於現代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中,特彆是針對高性能結構材料的錶麵功能化、防護與增強技術。它係統地梳理和深入探討瞭高分子材料塗層技術、先進陶瓷薄膜製備、錶麵熱處理與擴散改性等多個前沿方嚮,旨在為科研人員、工程師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資料。 本書並非專注於不銹鋼的特定化學處理過程,而是將視角拓展到更廣泛的材料體係和更復雜的錶麵工程學原理。我們相信,理解不同材料——從金屬閤金到復閤材料,再到工程塑料——的錶麵行為,是實現下一代産品性能飛躍的關鍵。 第一部分:高性能塗層係統與界麵科學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用於提升材料耐腐蝕性、耐磨損性、生物相容性及特殊電學/光學性能的各類塗層技術。 第一章:功能性高分子塗層設計與應用 本章詳細闡述瞭先進樹脂體係在錶麵工程中的應用,重點在於理解聚閤物分子結構與宏觀塗層性能之間的關聯。內容包括: 環氧樹脂、聚氨酯及氟聚閤物塗層的固化動力學與網絡結構分析: 探討瞭不同引發劑和交聯劑對塗層機械強度和耐化學性的影響機製。 智能響應型塗層: 介紹自修復塗層、溫敏或pH敏感型塗層的設計原理,以及其在腐蝕預警與環境適應性方麵的應用前景。 高固體分與無溶劑塗料技術: 關注環保型塗層體係的開發趨勢,包括UV固化和電子束(EB)固化技術的工藝控製與缺陷分析。 第二章:先進陶瓷薄膜的沉積方法論 陶瓷薄膜因其極高的硬度、耐高溫性及優異的屏障性能,在航空航天和精密儀器領域至關重要。本章的重點在於不同物理氣相沉積(PVD)和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的原理與優化: 磁控濺射(Magnetron Sputtering)的工藝窗口: 詳細分析瞭濺射功率、工作氣體種類及襯底偏壓對薄膜緻密性、晶粒尺寸及應力狀態的影響。重點探討瞭反應性濺射中氣氛控製對氮化物和氧化物薄膜組分的影響。 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的機理: 闡述瞭等離子體對前驅體分解、活性物種形成和薄膜成核過程的調控作用。特彆對比瞭在低溫下製備高質量氧化鋁和氮化矽薄膜的優勢與挑戰。 原子層沉積(ALD): 深入解析ALD的自限製性生長機製,及其在製備超薄、高均勻性功能層(如高介電常數材料)中的獨特地位。 第三章:塗層與基材的界麵行為 塗層性能的最終發揮,嚴重依賴於其與基材之間的結閤力。本章著重於界麵粘結機製的研究: 界麵結閤的物理化學基礎: 探討瞭範德華力、化學鍵閤和機械互鎖在界麵粘結中的作用。 界麵缺陷與失效模式分析: 識彆並分析瞭脫層、針孔、界麵擴散等常見缺陷的成因,並引入瞭先進的無損檢測技術(如聲學顯微鏡)來評估界麵完整性。 第二部分:結構材料的錶麵改性與性能強化 本部分將研究不涉及傳統化學鍍或酸洗的,主要基於熱力學和動力學原理對材料錶麵進行原子級重構或元素擴散的強化技術。 第四章:熱處理與固態擴散技術 本章專注於通過熱輸入改變材料錶層微觀結構和化學成分,以提升其服役性能: 氮化與滲碳工藝的先進控製: 深入研究瞭低溫等離子體氮化(Plasma Nitriding)中氮原子在鐵素體/奧氏體中的溶解與擴散行為,以及如何精確控製白層厚度和硬度梯度。同時,探討瞭在特定閤金中,滲碳後進行快速淬火所形成的超硬錶層結構。 激光錶麵熔覆與重熔技術: 詳述瞭利用高能激光束對基材錶麵進行快速熔化、閤金化和快速凝固的過程。重點分析瞭激光輸入參數對熔池對流、晶粒細化以及相分離的控製,從而實現耐磨損和抗氧化性能的顯著提升。 熱障塗層(TBCs)的製備與服役行為: 針對高溫閤金的防護,詳細分析瞭氧化釔穩定氧化鋯(YSZ)塗層的製備(如等離子噴塗),以及其在熱循環下的相變和熱力學穩定性。 第五章:錶麵塑性變形與殘餘應力調控 本章關注通過機械作用誘導材料錶麵産生塑性變形層,以提高其疲勞壽命和抗接觸磨損能力: 滾道、噴丸強化技術: 闡釋瞭通過衝擊或高壓滾壓在材料錶麵誘導高壓縮殘餘應力的機理。分析瞭壓縮應力層深度和峰值應力對錶麵裂紋萌生和擴展的抑製效果。 錶麵梯度材料(SMGs)的製造: 討論如何通過精確控製塑性變形程度,在材料錶麵形成硬度或晶粒尺寸隨深度變化的梯度結構,以平衡錶麵的高強度與心部的韌性。 第三部分:新型防護材料與環境效應 本部分探討瞭麵嚮極端環境的材料錶麵防護策略。 第六章:抗輻照與極端環境防護塗層 本章側重於為核能、深空探索等特殊應用領域定製錶麵解決方案: 抗輻照材料的錶麵響應: 介紹如何設計具有缺陷容忍度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塗層,以抵禦高能粒子轟擊導緻的材料損傷。 高熵閤金塗層的潛力: 探討將高熵閤金概念引入錶麵塗層,以期獲得優異的耐高溫蠕變和抗氧化性能。 本書的結構設計旨在引導讀者從基礎的材料錶麵物理化學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先進的工程製造技術和應用場景,全麵覆蓋現代錶麵工程學中非涉及傳統不銹鋼化學鈍化的關鍵技術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