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发现经络
定价:23.00元
作者:许进京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7-01
ISBN:9787801742506
字数:
页码:504
版次:1
装帧: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发现经络》作者深研《内经》及其表达方法,发现经络及其学说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于祖国医学多有裨益。此书博引古典文献,融汇贯通,互相印证,立论xin颖,可为经络研究提供历史依据和佐证,颇值一读。
内容提要
作者以古代医学文献为依据,通过认真研究《内经》等中医古籍,挖掘出了经络的精随,深刻领会了经络学说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并进行xin的诠释。其观点有别于中医固有的经络理论,对经络学说有xin的发现,重xin展示了中国古代医家数千年的医学思想成就,对研究中医理论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目录
总论
diyi章 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一、起源阶段
二、形成医学体系的阶段
三、中医学形成体系以后持续发展的阶段
第二章 历史的启示
一、卫生保健意识是中医学起源的思想基础
二、中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三、多学科参与的科学特色
第三章 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及特点
一、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
二、中医学引用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
三、中医学创建了专门适用于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和
系统方法论
四、中医学运用多种论理工具形成了脏腑学说的系统
理论
五、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
六、注重疾病预防
第四章 中医学的思想体系
一、中医学思想体系概述
二、中医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学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
四、中医学思想体系的内容
五、中医学思想体系的指导作用
第五章 中医学的思想智慧和文化底蕴
一、中医学的思想智慧
二、中医学的文化底蕴
第六章 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医学文化遗产
一、以《内经》和《难经》为依据可以说明经络是什么
二、以《难经》为依据可以将诊脉方法的实用技术开发
出来
三、以《伤寒杂病论》为依据可以证实经络是论理工具
四、以《脉经》为依据重xin开发常用脉象的实际意义
第七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第八章 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起源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概括
三、十二经的命名
四、经络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
五、经络的分布概况
六、经络的作用
七、经络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九章 脏腑学说
一、五脏
附:命门简介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五、精气血津液
第十章 病因病机学说
一、病因学说
二、病机学说
第十一章 诊法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十二章 辨证论治
一、八纲辨证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三、脏腑辨证
四、六经辨证
五、卫气营血辨证
六、三焦辨证
第十三章 预防与治则
一、预防
二、治则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我最近在图书馆里翻到了一本叫《发现经络》的书,随手翻了几页,感觉挺有意思的。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平时对一些养生保健的东西还是挺关注的。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素,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插图,反而给人一种沉静、专业的味道。我比较好奇的是,它会不会讲一些关于身体穴位和中医理论的内容?我一直觉得人体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很多我们尚未了解的奥秘。特别是中医里的经络学说,感觉很玄乎,但又似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这本书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我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那就太好了。我比较关注书里会不会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自我调理方法,比如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缓解头痛、失眠或者腰酸背痛什么的。毕竟,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很难有时间去专门跑医院或者接受长时间的理疗。如果能在家就能解决一些小毛病,那真是再方便不过了。而且,我对中医的整体观很感兴趣,希望能从这本书里了解到经络和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评分我之所以会对《发现经络》这本书产生兴趣,主要是因为我近期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身体能量和健康管理的话题。我总是觉得,人体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没有病症,更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和活力的状态。而经络,在我看来,似乎就是连接这种内在平衡的关键。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瑜伽、太极的介绍,它们都强调身体的“气”和“能量流动”,这和我对经络的初步理解有契合之处。我想象着,《发现经络》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阐述经络系统,它不只是孤立的几个点,而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网络。这本书会不会揭示经络与我们日常的饮食、运动、甚至情绪变化之间存在的微妙联系?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比如特定的呼吸法、体式或者简单的日常养护,来疏通经络,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我期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保持身体“气机”畅通的指导,从而达到一种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身心状态。
评分拿到《发现经络》这本书,我首先留意到的是它的内容编排。我一直对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清晰的脉络,而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探寻”的意味。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组织它的内容,是按照经络的走向来介绍,还是按照人体部位来阐述?抑或是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经络的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至于过于晦涩难懂。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经络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特定的穴位会对应不同的脏腑功能?为什么有些经络的阻塞会导致特定的不适?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感受”经络的方法,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穴位名称和位置,而是能真正地去体会身体内部能量的流动。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如何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来判断经络是否通畅,或者如何通过简单的动作来辅助疏通,那就太棒了。我想,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经络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教会我一些实用的技巧,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
评分《发现经络》这本书,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就被它那简洁而又富有深意的书名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神秘元素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经络穴位无疑是其中最让我着迷的部分之一。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健康养生类书籍,很多都停留在浅层的按摩手法或者简单的食疗建议,但《发现经络》似乎预示着一种更深入、更系统化的探讨。我想象着,这本书可能会带我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身体内部探索之旅,解开那些隐藏在皮肤之下,连接五脏六腑的神秘通道。它会不会像一张古老的地图,为我指引出身体能量流动的方向?我期待着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通过调整经络来改善身体不适,甚至达到一种身心灵的和谐状态。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的很多小毛病往往被忽视,久而久之就可能演变成大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而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己的身体,那将是莫大的福音。我希望能从书中看到一些图解,清晰地展示经络的走向和重要穴位,并配以生动的文字解释,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经络的奇妙。
评分说实话,我对《发现经络》这个书名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觉得可能又是一本讲按摩或者针灸的普及读物。但当我真的拿起它来翻看时,却被里面的一些论述吸引了。我不是中医专业的,对经络的认识也仅限于一些皮毛,比如知道“膻中穴”在胸口,大概能知道“足三里”能保健。但这本书似乎不满足于这些表面的介绍,它试图去挖掘经络的深层意义和科学依据。我感觉作者可能在用一种比较现代的视角去解读古老的中医理论,这让我觉得很有探索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解答我的一些疑问,比如,经络到底是什么?它在人体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又是如何与我们的情绪、身体状况相互关联的?有没有一些科学的实验或者研究能够佐证经络的存在和作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让像我这样没有医学基础的读者也能逐渐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经络知识,甚至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经络的通畅,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提升健康水平的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