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 教材帮
【包含内容】 数学必修1
【 主 编 】 杜志建
【 出版社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5月
这本号称“教材帮”的数学辅导书,从我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带着一股浓厚的“应试”气息。说实话,我买它主要是为了应对我们学校老师的进度,毕竟他们讲课的方式有时候实在让人抓不住重点,而市面上真正能跟上人教版B版教材的同步资料又不多。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把课本知识点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并且还能提供大量习题来巩固练习的“救命稻草”。然而,实际体验下来,感受颇为复杂。首先,它的排版设计确实是下了功夫的,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比较适合长时间阅读,不像有些资料印得密密麻麻,看着就让人头大。但内容组织上,总感觉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罗列和习题的堆砌,缺乏那种真正深入浅出的引导。比如讲到集合的概念时,书里直接给出了几种定义和几种运算的公式,然后紧接着就是一大串例题和课后练习,中间几乎没有穿插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或者对概念本质的哲学思考,搞得我虽然能套用公式做对题,但心里还是有点虚,总觉得对“为什么是这样”理解得不够透彻。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可能需要配合老师的讲解才能完全消化,如果指望单凭这本书就打通任督二脉,恐怕会有些吃力。这对于一本“必修1”的入门级教材来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毕竟高一数学是整个高中数学体系的基石啊。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本辅导书的期待值本来就不算特别高,毕竟“教材帮”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点速成班的意思,我更看重它在“同步”二字上的精准度。我选的这个版本是针对人教B版的,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概念相对抽象,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它在“例题解析”这块做得还算可以,步骤比较详尽,尤其是在三角函数图像变换那部分,图示的辅助作用非常明显,让我这个视觉学习者感到清晰了不少。但是,它的“变式训练”部分就显得有点千篇一律了。很多变式题,无非是把数字换了换,或者把运算顺序稍微调整了一下,本质上还是在考察同一个知识点,缺乏那种能真正激发你思考“如果条件变了怎么办”的创新性题目。我更希望看到一些能引导我跳出固定思维定势的“思维拓展”环节,而不是一味地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打转。这种重复性的练习,做到后面确实会让人感到疲惫和麻木,机械地套用模板总感觉离真正掌握数学思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题库管理员”,而不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数学导师”。
评分我是在高一下学期开始,重新整理高一上学期知识点时才接触到这本资料的。当时我的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特别是那些因为上课走神而漏掉的零散知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检索性”还算不错。它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每个小节都进行了清晰的划分,章节标题和知识点标题的对应也很明确,翻阅起来相对方便快捷。然而,它的“系统性整合”能力却稍显不足。它能告诉你“A点是什么”,但很少会清晰地画出“A点与B点、C点是如何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脉络图。学习数学,尤其是像集合、函数这样基础但关联紧密的学科,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结构更像是线性的,每学完一节就结束了,缺乏定期的“章节回顾”或者“知识点串联”的专题总结。这使得我在复习时,需要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反而增加了复习的负担。如果它能在每章末尾增加一个结构清晰的知识网络图和易错点汇总,相信对于巩固学习效果会大有裨益。
评分作为一名对数学学习有自己一套节奏的理科生,我挑选教辅资料时非常注重其对“知识点深度”的挖掘程度。我发现这本“2018年教材帮”在基础概念的梳理上是合格的,但一旦涉及到稍深层次的定理推导或者特殊情况的讨论,它的描述就显得有些言简意赅,甚至可以说有些“敷衍”。比如在处理函数的奇偶性判定时,书中直接给出了判定方法和几个简单的例子,但对于那些需要结合图像来理解奇偶性的微妙之处,或者在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时如何处理的边界情况,这本书几乎是一笔带过。这对于那些追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生来说,是绝对不够的。我不得不翻阅网络资源或者找其他更深入的参考书来补足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高一的数学,尤其是必修一中的函数部分,是培养数学严谨性的关键时期,如果辅导书在这个阶段就只是停留在“教会你做题”的层面,而没有引导你去探究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结构,那么它对学生长期学习的帮助是有限的。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只想在考试中拿到中上分数的学生设计的“稳妥之选”,而非为志在深入研究的同学准备的“进阶利器”。
评分从一个普通高一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让我感到“实用”的地方,或许就是它提供的那些“标准答案和详细解析”。在做完一套模拟练习后,对照解析来找出自己思维的卡点,是非常直接有效的反馈机制。这本辅导书的解析部分,几乎涵盖了所有例题和大部分习题,步骤非常细致,甚至连一些简单的代数变形步骤都没有省略。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确认每一步推理是否严谨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的方程求解或者不等式求解过程,详细的解析能帮助我捕捉到自己思维中的细微错误。但是,如同前面提到的,这种“详细”有时也转化为一种“啰嗦”。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运算能力的学生来说,重复阅读那些过于基础的中间步骤,会让人感觉在浪费时间。我希望作者能够在“基础题”和“拔高题”的解析上有所侧重,对于基础题可以简洁扼要地指出关键步骤,而将篇幅留给那些需要更多技巧和巧妙思路的难题的深入剖析。总体而言,它是一本合格的、偏向于基础巩固和考点覆盖的同步练习册,但距离一本能真正提升数学思维深度的经典教辅,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