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杨氏太极拳真传
:30.00元
售价:22.5元,便宜7.5元,折扣75
作者:赵斌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1051534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杨氏太极拳,经三代研习而定型,今已遍及世界。然而由于杨氏早期传授过程的演变,各地流传拳势不一。也在某些学者,未得正体而擅自妄改,遂以讹传讹。尤其对太极拳源流及杨家轶事,谬误百出。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介绍了太极拳的练习要诀,并对杨氏太极拳的动作、用法、歌诀及杨氏太极推手等等作了详细的阐释。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指导性及实用性,是太极拳爱好者尤其是习练杨氏太极拳者的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接触这类传统武术书籍,我最担心的就是理论阐述过于晦涩难懂,结果这本书的文字叙述方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架势和劲力转换时,都采用了非常生活化、形象化的比喻,使得那些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掤、捋、挤、按”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被身体清晰感知的状态。尤其是一些关于内气的运行和意念引导的描述,写得极为细腻,仿佛作者正手把手地站在身侧指导一般。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文字描述进行了一些慢动作的体会,发现那种对身体内部状态的捕捉和描述,准确度非常高,这绝非是泛泛而谈的经验之谈,背后有着深厚的内功修为作为支撑。这种由内而外的讲解,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让人觉得掌握这门武艺并非遥不可及的奢望。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不同流派的太极拳教材,但总感觉缺少一种将“拳架”与“实战(或应用)”有效连接起来的桥梁。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就是它在教授完套路动作之后,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招式在遇到不同干扰时的“应变”之法。它没有回避太极拳在技击层面上的严肃性,而是用一种非常内敛和符合人体自然规律的方式,揭示了阴阳相济的实用原理。这种由内到外的推导过程,让学习者明白了每一个看似缓慢的动作背后所蕴含的强大爆发力和控制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它不仅教我如何打拳,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如何去思考武术的本质,这对于武术爱好者的心性修炼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滋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印刷的清晰度也达到了专业水准。尤其是封面设计,那种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感,让人在书架上就能一眼捕捉到它的不同凡响。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出版社下了不少功夫,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安排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关键的图解部分,线条勾勒得极其精准有力,对于理解复杂的拳理和动作要领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出版方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态度。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高雅而不失实用性,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授拳法的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无论是从收藏价值还是日常研习的角度来看,这本实体书的物质载体都为内容的呈现增添了不少说服力和庄重感。
评分对于一个常年习武的人来说,最看重的就是技法的“真伪”和“传承脉络”。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极其到位,它不像市面上一些鱼龙混杂的武术读物那样含糊其辞,而是清晰地梳理了杨氏太极拳自创立以来的核心要义和技术演变。书中对每一个招式的分解步骤,都融入了对历史背景和武学哲学的思考,使得学习者不仅在做动作,更是在理解一套完整的武术体系。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中正安舒”和“松沉”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深度挖掘,作者没有停留于表面的动作模仿,而是深入到了力学结构和生理协调的最佳平衡点。这种对根源的尊重和对技艺精髓的忠实记录,让读者能够放心地将这本书作为长期、深入学习的权威参考,它真正担得起“真传”二字的分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图文配合的精妙处理。很多武术书籍的插图要么过于简化,要么就是动作定格得非常僵硬,难以还原运动的流畅性。然而,这本书中的动作示范图,捕捉到了太极拳运动过程中那个“变化未定”的瞬间,既展示了关键的结构点,又隐约透露出前后动作的连贯性。此外,图注的文字说明简洁有力,避免了冗长拖沓,每一句似乎都是为了解决练习中可能出现的特定误区而设计的。例如,在讲解“野马分鬃”时,对身体重心的转移和髋部的转动有着非常直观的指示,这对于修正长期形成的错误习惯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种高度专业化的视觉引导,是任何纯文字描述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