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冰雪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 1
第壹节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及其易发运动损伤 1
一、冰上运动项目 2
二、雪上运动项目 3
第二节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6
一、冰雪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特征 6
二、不同冰雪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特征 9
三、冰雪运动中的重大损伤 10
第三节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分类 10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 10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1
第二章冰雪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13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13
二、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13
三、组织管理方法不当 14
四、科学规范的制定运动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14
五、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4
六、技术动作不够规范 15
七、身体特定部位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15
八、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16
九、训练后放松整理活动不充分 17
十、比赛或训练中没有选配适宜的运动护具 18
十一、 电解质补充不及时 18
十二、运动中动作粗暴或违反运动规则 19
十三、场地及设施的缺陷 19
十四、不良气象的影响 19
十五、医务监督工作不完善 19
第三章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院前急救 21
第壹节院前急救的意义 21
第二节院前急救检伤 22
一、检伤分类的等级和标识 22
二、伤情分类的判断依据 24
三、检伤分类方法 25
四、标签明白告知 28
五、检伤分类组织及运行 29
第三节院前急救工作的主要内容 29
一、初步诊断 29
二、初步急救处理 30
第四节院前急救工作的基本技术 31
一、止血 31
二、包扎 39
三、固定 45
四、搬运 49
第五节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57
一、保护 58
二、制动休息 58
三、冷疗 58
四、加压包扎 59
五、抬高 60
第六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置 61
一、擦伤 61
二、撕裂伤 62
三、撕脱伤 62
四、穿刺伤 62
五、切割伤 62
第七节关节脱位和骨折的应急处置 64
一、关节脱位 64
二、骨折 65
三、关节脱位和骨折的现场应急处置 69
第八节内脏损伤的应急处置 72
一、内脏神经丛痉挛 72
二、胸部损伤 73
三、腹部损伤 73
四、睾丸创伤 75
第九节 冻僵冻伤的应急处置 75
一、冻僵 76
二、冻伤 77
三、冻僵冻伤的应急处理 78
四、冻伤和低温伤害的预防措施 80
第十节雪盲症的应急处置 80
第四章危重伤病员的应急处置 83
第壹节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置 83
一、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84
二、注意事项 88
三、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90
第二节颅脑损伤的应急处置 90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置 94
第五章冰雪体育运动医务监督工作 96
第壹节冰雪体育运动医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96
一、自我监督 97
二、体格检查 99
三、加强运动性伤病的防治工作 101
四、合理的营养补给 101
五、赛前医务监督 102
六、赛中医务监督 102
七、赛后医务监督 102
第二节运动医务监督中的特殊医学问题 102
一、兴奋剂 102
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106
三、控制体重 109
四、时差适应 112
五、女运动员体育生理卫生 114
第六章冰雪运动综合性赛事的医疗保障运行 119
第壹节整体医疗卫生保障运行 119
一、工作的总体原则 119
二、主要工作任务 119
三、医疗保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119
四、医疗保障运行的要求 122
第二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23
一、适用范围 123
二、工作原则 123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124
四、组织机构 124
五、工作职责 124
六、监测、预警与报告 125
七、应急处理 126
八、应急反应终止与善后处理 127
第三节现场医疗救护工作流程 127
一、医疗救护原则 127
二、现场救护措施 128
三、到达指定医院后医疗救护流程 128
参考文献 129
书名:冰雪运动损伤与防护
作者:臧克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2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128
ISBN:9787122306265
定价:48
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但实际阅读体验远比想象中要流畅和实用得多。 我是那种对运动防护知识有兴趣,但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冰雪运动爱好者。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它巧妙地将复杂的解剖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运动情境中。比如,当讲解肩关节脱位时,作者会立刻结合单板滑雪中常用的支撑性着地姿势,生动地解释为什么这个动作模式是高危的。而且,书中对于不同运动项目(如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壶甚至雪鞋行走)的防护侧重点做了明确的划分。我最喜欢的是关于“预防性力量训练”的部分,它没有提供那种需要专业健身房器械的复杂动作,而是推荐了一系列利用自身体重就能完成的、针对冰雪运动核心稳定性和离心收缩能力的训练序列。这种“拿来即用”的实用性,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我的私人运动顾问,时刻提醒我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保持对身体的敬畏与细心呵护。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或许并不算得上华丽,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绝对称得上是冰雪运动防护领域的“宝典”。 我自己是常年参与野雪探险的滑雪发烧友,对于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的特有风险一直非常关注。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急性高寒暴露对关节和肌肉功能影响的专业见解,而它完全没有让我失望。书中详细描述了低温如何影响肌肉的弹性和神经反应速度,以及这种生理变化如何间接增加扭伤和摔倒的概率。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竟然包含了一章关于雪崩后伤情处理的初步急救原则,尽管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运动防护”,但在野外环境下,这种知识的边界延伸极具现实意义。阅读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雪地急救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那种扎实、不容置疑的论述风格,让人对所学知识产生高度的信任感。它提供的防护建议,更偏向于对环境因素的主动适应和规避,而非仅仅依赖保护装备的被动抵抗,这一点非常符合我追求的户外探险精神。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书能让我对冬日运动的安全意识提升一个台阶,那这本书绝对名列前茅。 我是一名冰球教练,平日里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在高强度对抗中最大限度地保护队员。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基础的拉伸和热身这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上,而是着重讲解了针对冰球这项高冲击性运动的特殊防护策略。例如,针对面部保护装备的更新迭代带来的保护效果差异分析,以及在快速转向和铲球动作中,核心肌群稳定性的具体训练方法,书中提供的训练模块设计得非常系统化,甚至附带了简易的居家替代练习,这对资源有限的基层教练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对“旧伤管理”的篇幅,很多运动员带着旧伤继续高水平对抗,如何科学地评估和调整训练负荷,避免二次损伤,书中提出的评估量表和恢复周期建议,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临床经验。这不仅仅是一本面向运动员的书,更是一本为我们这些幕后工作者提供专业支持的实战手册,让我对如何制定科学的赛季训练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蓝图。
评分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挑战,这本书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安全之门的大窗。 作为一个资深滑雪爱好者,我一直深知这项运动的魅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详尽的、分门别类的损伤案例分析,从常见的膝盖扭伤到更严重的骨折与韧带撕裂,作者的描述不仅专业,更带着一种对运动者切身的关怀。书中对不同级别滑雪者(初学者、中级、专业人士)在不同雪况下可能遇到的具体伤害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区分,这远超出了我以往阅读的那些泛泛而谈的运动健康指南。特别是关于雪板的固定器设置对预防伤害的关键作用,书中用图示和大量数据支撑了其论点,让我立刻反思了自己过去对装备设置的随意性。更让人称赞的是,它不仅仅罗列问题,更深入探讨了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理解了“为什么会受伤”,才能更好地“如何不受伤”。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在脑海中对照自己过往的经历,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难以言表。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冰雪运动的激情与科学的防护体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让人在追求速度与自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坚实的后盾。
评分市面上关于运动损伤的书籍很多,但很少有能将运动心理学与物理损伤预防结合得如此紧密的。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深入探讨了“信心缺失”和“恐惧反应”对运动表现及受伤风险的间接影响。作者指出,在经历过严重伤病后,运动员回归赛场时常有的“心理阴影”,实际上会通过不自然的动作模式增加二次损伤的风险,这一点在康复后期常常被忽略。书中提出了一套针对性的心理重建训练建议,帮助运动员重新建立对身体的控制感。对于那些面临伤病恢复期的朋友来说,这种全方位的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修复受损的组织,更教会我们如何修复面对运动的勇气。这种对“人”的关注,超越了单纯的肌肉和骨骼层面,将运动损伤防护提升到了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高度。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防护,是从思想深处开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