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社区教育内涵发展论 |
| 作 者: | 张永 著 |
| 定价: | 58.00 |
| ISBN号: | 9787544482790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者、社区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社区教育感兴趣的读者 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实践发展急需理论研究的支撑。《社区教育内涵发展论》及时满足了这一社会需求,围绕社区教育能力建设,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师资发展、管理改革、社团建设、平台与资源建设等方面,就社区教育的内涵作了深入分析,极具开拓意义。本书不仅有理论探讨,还有实证研究与行动案例,结构严谨,内容实用,切合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社区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的力作。 |
| 内容介绍 |
| 《社区教育内涵发展论》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探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质与构成,凸显社区教育这一研究领域的独特问题与特殊逻辑。全书以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社区概念与理论为基础,围绕社区教育能力建设,从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管理改革与社团建设、教育平台与资源建设等方面,将理论探讨、实证研究与行动案例相结合,就社区教育的内涵作了深入分析,凸显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者、社区教育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 作者介绍 |
| 张永,男,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曾在《开放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西方教育学发展个案研究:新科学哲学的视角》和《生活美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审美之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社区教育教师的工作特性分析与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同中小学教师对比的视角”。 |
| 目录 |
| 绪论…1 一、 何谓内涵发展…2 二、 何谓社区教育内涵发展…4 三、 本书的内容结构…11 第一部分 概念理论篇 第一章 社区教育概念元研究…15 一、 元研究的分析框架…15 二、 社区教育概念类型分析…16 三、 社区教育: 多样性的统一…22第二章社区教育的文化使命…25 一、 创新问题的复杂性…26 二、 培育社会资本: 社区教育与社区成员发展…27 三、 培育社会资本: 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29 四、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教育蓝图…31 五、 社区教育:一种特殊的教育取向…33 第三章 “学习型社会”界定的迷思与清思…35 一、 “学习型社会”多种界定透视…36 二、 “学习型社会”界定的新视角: 信息空间理论…39 三、 “学习型社会”新释…44 第四章 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关系梳理与发展取向…47 一、 学习型社区的概念架构…47 二、 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关系梳理…49 三、 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发展取向…51 第二部分 能力建设篇 第五章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57 一、 课程的基本概念…57 二、 社区教育课程的特质与建设流程…65 三、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0 四、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研究的状况…74 五、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案例分析…78第六章社区教育教师发展…97 一、 社区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发展策略…98 二、 社区教育教师发展的立法建设和制度保障…107 三、 社区教育教师发展案例——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教育辅导员上岗培训调研…110 第七章 社区教育管理改革…125 一、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25 二、 社区教育管理的意涵、特征与职能…133 三、 社区教育管理的改革趋势…139 四、 社区教育管理改革案例——上海市青浦区社区教育综合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45 第八章 社区社会团体建设…157 一、 社会团体的概念及类型…158 二、 社区社会团体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63 三、 社区社会团体的培育与管理…168 四、 好邻居好生活——上海市普陀区中远两湾城金邻居活动案例分析…175 第九章 社区教育平台与资源建设…181 一、 社区教育平台与资源的基本含义…181 二、 社区教育平台与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评析…184 三、 社区教育平台建设的主要举措…189 四、 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举措…192 第三部分 专题研究篇 第十章 社区老年教育…199 一、 国内外老年教育概况…199 二、 国内外老年教育的比较…212 三、 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218 第十一章 社区青少年教育…227 一、 社区青少年概念辨析…227 二、 社区青少年的认同与体验…234 三、 对社区青少年生涯指导与教育的建议…243 第十二章 社区教育的国际比较…245 一、 社区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问题…245 二、 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概述…248 三、 社区教育国际比较的启示…264 参考文献…268 后记…278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量子纠缠与时空悖论研究》这本书,对于我这种非物理学背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智力上的“极限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令人振奋的精神洗礼。作者似乎抱着一种“挑战读者的耐心极限”的态度来组织材料,开篇就直接进入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互作用的交叉口。书中对“观察者效应”的阐述,已经超越了传统物理学的范畴,开始触及到意识在宇宙构建中的潜在角色,这一点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不得不承认,许多关于高维空间和时间晶体的数学模型描述,我只能大致把握其概念框架,但作者在解释这些复杂现象时所采用的比喻,却极其巧妙和富有洞察力。例如,他用一个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来比喻我们对四维时空的直观理解障碍,这个比喻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初步的认知。这本书不是用来“快速阅读”的,它更像是邀请你进入一个思维迷宫,你需要不断地后退、重新校准你的逻辑,然后才能向更深处迈进。它代表了一种极客式的、对宇宙终极奥秘不懈追问的学术精神。
评分《异星植物图鉴:奥德赛计划采集报告》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感官冒险。这与其说是一本植物学的书籍,不如说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百科全书。作者,或者说书中描述的“采集者”,以一种近乎宗教般虔诚的态度,记录了他们在遥远行星上遇到的各种奇特生命形态。插图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那些荧光脉络、晶体结构和液态叶片的设计,完全跳脱了地球生物学的窠臼。我特别着迷于对“引力适应性”的描述,比如那些生长在低重力环境下,如同漂浮水母般的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机制也颠覆了我对传统植物学的认知。全书的叙事风格是冷静的科学报告体,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对未知生命形式的极度敬畏。它成功地搭建了一个自洽的生态系统模型,让你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展现的多样性远超我们的想象。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试图在脑海中重构这些外星生态链的运作方式,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探索和发现的渴望。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巴尔干半岛的风土人情与民间叙事》,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旅行者的私人日记,充满了粗砺的真实感和浓郁的地域气息。作者似乎对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不感兴趣,他更愿意蹲在克罗地亚某个小镇的露天咖啡馆里,听老人们讲述那些关于战争遗留创伤、家族恩怨以及神话传说的口述历史。语言风格极其口语化,充满了俚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描述,让你感觉自己就坐在他身边,一起喝着味道浓烈的土耳其咖啡。书中对饮食文化的描写尤其精彩,那些用当地特有香料烹制出的菜肴,那种酸、咸、辣交织出的复杂层次感,简直要从纸上“溢”出来。最触动我的是那些关于“家庭粘合剂”的章节,在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动荡和冲突之后,家庭和邻里间的纽带是如何维系和重建的,作者通过几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展现了强大的韧性。这本书没有矫饰,不加粉饰,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展现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智慧和情感深度。
评分翻开《算法的哲学基石》,我立刻被其深邃且富有思辨性的文本所吸引。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教授读者如何编写高效代码的层面,而是直击计算机科学与逻辑学、形而上学交汇的核心地带。作者的论证过程严密如瑞士钟表的设计,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经过了精心的铺垫和逻辑推导。我深感震撼的是,他如何将图灵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些晦涩的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智能”和“真实”的理解联系起来。书中关于“计算的极限”的讨论尤其引人深思,它迫使我重新审视我们对人工智能乃至人类心智的固有认知。很多章节需要反复阅读,不是因为语言晦涩,而是因为其思想的密度太大,需要时间去消化和消化再反刍。这无疑是一部需要带着笔记本去阅读的学术力作,它挑战的不是读者的智商,而是读者的思维框架。对于那些热衷于探究技术背后终极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精神食粮是无可替代的,它更像是一次对人类理性边界的哲学远征。
评分《光影流转中的城市变迁史》这本书,像是一部用镜头捕捉下来的旧时光蒙太奇。作者以极具个人色彩的叙事手法,将不同历史时期上海滩的街景、人物肖像以及那些消逝的市井生活片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我尤其欣赏他对光影的细腻描摹,那种老式留声机里流出的沙沙声,仿佛能穿透书页,直接抵达读者的耳膜。书中穿插了大量珍贵的黑白照片,这些影像并非简单的图文搭配,而是承担了叙事的重量,每一张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关于时代更迭的无声故事。比如,关于弄堂里傍晚时分煤球炉上升起的炊烟,那种带着生活烟火气的温暖感,在如今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已是难觅。作者的文字既有历史学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家的浪漫,他没有宏大叙事地去评判历史的对错,而是专注于记录那些微小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韧。读完后,我仿佛在上海的老街区里迷失了一阵子,那种怀旧的惆怅感久久不能散去,它提醒着我们,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有无数被时间冲刷掉的珍贵细节。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影像志,不如说是一封写给逝去时光的情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