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
定价:38.00元
作者:詹新寰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02575738
字数:120000
页码: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一项产业。近年来,针对高尔夫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若干限制性政策,但与此同时高尔夫市场的需求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国际奥委会将这项运动列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后,预计市场需求还会有所扩大。如何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促进高尔夫产业的良性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尔夫运动爱好者的需求是本书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经济学研究丛书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目录
作者介绍
詹新寰,1978年6月生,江西婺源人,中员,讲师。2009年6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得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体育经济与产业方向)博士学位。2008年5月至1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体育局挂职锻炼,任朝阳区体育局局长助理。2009年7月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任教,现任体育学院科研副院长。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并完成课题8项,201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高尔夫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都充满了故事性,而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当我看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这本书名时,我的好奇心就被瞬间点燃了。SCP框架,这是一个我熟悉的研究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层层剥开产业的迷雾,看见其本质。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个框架来解读中国高尔夫的?例如,在“结构”层面,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地区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差异?是沿海地区先行,还是内陆地区快速崛起?土地政策、环保法规、城市化进程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又如何塑造了这个产业的“结构”?而在“行为”层面,我非常期待了解那些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品牌商、赛事组织者,以及球员、消费者们,他们是如何在这个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做出决策的?是否存在寡头垄断的局面,还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他们的营销策略、服务创新、价格策略又有何独到之处?最后,“绩效”的评估,我想这部分会呈现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整体表现,比如它的经济贡献、就业吸纳能力、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仅了解到高尔夫产业的表象,更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驱动力、竞争态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光是书名就足以激起我极大的阅读兴趣。首先,“中国高尔夫产业”这个关键词,立刻将我的思绪拉到了一个既熟悉又略显陌生的领域。高尔夫,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少数人才参与的“贵族运动”,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缩影。从最初的零星几个球场,到如今遍布大江南北的众多高尔夫度假村和练习场,这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发展规律?是市场需求的爆发,还是政策的引导?是资本的涌入,还是技术的革新?这些疑问都在我的脑海中盘旋。而“SCP框架”的引入,则进一步增加了这本书的学术厚度和研究的严谨性。SCP,即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这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竞争格局的经典模型。将这一宏观而系统性的分析工具应用于中国高尔夫产业,无疑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这个产业的内在运行机制,以及它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的地位和影响力。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画像,理解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高尔夫的书,更是一扇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窗口。
评分《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这个书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的标题,更像是一张地图,指引着读者去探索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地理”和“经济”版图。SCP框架,这个经典的分析模型,就像是这幅地图上的刻度尺和指南针,帮助我们精确地定位和测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结构”的宏观视角出发,描绘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基本特征。比如,它是否会分析出,在中国,高尔夫产业的进入门槛是高还是低?哪些因素限制了新进入者的步伐?而“行为”部分,我猜想,书中会深入剖析在这个产业结构下,企业之间的互动模式,例如,他们是如何进行市场竞争的?是价格战还是非价格战?是否存在合作和联盟?又或者,书中会揭示出,一些企业是如何通过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我特别好奇,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的高尔夫企业是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最后,“绩效”的分析,则是对产业整体表现的总结。我想,这部分会展示出产业的盈利能力、效率、创新能力以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我非常希望能从书中获得关于中国高尔夫产业的清晰认识,了解其发展规律,以及它在未来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又不失专业感,黑白为主的色调搭配精致的线条勾勒,让人一看便知其内容之深度。书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也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本书的核心价值。作为一个对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市场发展趋势都颇感兴趣的读者,我被“SCP框架”这个研究方法深深吸引。它预示着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会从产业的宏观结构入手,深入剖析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最终落脚于产业的整体绩效评估。想象一下,通过SCP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尔夫产业在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结构性特点,例如,有多少资本投入,这些资本的来源和流向如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政策限制如何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是否健全?再进一步,书中对企业和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策略、合作模式、定价行为等“行为”层面的探讨,一定会非常精彩。是激烈的价格战,还是品牌差异化竞争?是相互封锁,还是战略联盟?这些都将为我们揭示出产业内部动态的另一面。而最终的“绩效”评估,则会让我们看到产业的盈利能力、创新水平、社会贡献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我深信,这本书将为我提供一个严谨的分析工具,让我能够以更加专业的视角来审视中国高尔夫产业,理解其成败的关键要素,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框架的分析》时,我immediately被它所传递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所吸引。高尔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复杂性的课题,而用SCP这个经典的产业经济学框架来解读,则预示着这将是一次深入而有力的剖析。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结构”这个层面,例如,是否会分析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是否存在主导企业,还是呈现出分散竞争的格局?它还会探讨进入和退出壁垒,比如土地政策、环保审批、投资门槛等,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着新玩家的加入和老玩家的退出的。在我看来,这些宏观层面的分析,将为理解整个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对“行为”的深入洞察,我期望书中能揭示出企业在这个市场结构下的竞争策略和合作模式。是激烈的价格战,还是通过品牌建设、服务升级来获取优势?是否存在区域性的市场特点,或者全球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以及,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是积极的推动者,还是必要的监管者?最后,“绩效”的评估,我相信会是对产业整体表现的总结,包括其经济效益、就业贡献、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我非常渴望通过阅读此书,能够系统地理解中国高尔夫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