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分离与精炼工艺学(第二版)贵金属素生产加工工艺教程书籍 电解溶剂萃取冶炼技术分离方法流程 精 图片色

贵金属分离与精炼工艺学(第二版)贵金属素生产加工工艺教程书籍 电解溶剂萃取冶炼技术分离方法流程 精 图片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贵金属
  • 分离
  • 精炼
  • 冶金
  • 电解
  • 萃取
  • 工艺
  • 教程
  • 生产
  • 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寒深处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122262981
商品编码:28677566525
丛书名: 贵金属分离与精炼工艺学(第二版)

具体描述

LT

预售 出版时间2016.7.15

 

定    价: ¥128.0元
作者:余建民 编著
丛书名: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书号:978-7-122-26298-1
开本:B5 710×1000 1/16 装帧: 版次:2版1次 页数:377页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贵金属分离与精炼工艺。书中首先概括介绍了贵金属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和贵金属的重要化合物及配合物,以及贵金属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而深入浅出地对金、银、钯、铂、铑、铱、锇、钌的分离精炼工艺分别进行了重点论述,还介绍了光谱分析用高纯贵金属基体的制备方法。全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作性强。为了满足国外同行的阅读需要,本书特意增加了英文目录。为了方便查阅,附录列出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名单、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条企业名单、上海期货交易所金锭注册、包括标准及升贴水标准、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银锭企业名单、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及俄罗斯贵金属产品标准(ΓΟCΤ)。 
本书与版相比变化较大的是,增加了选择性沉淀及选择性吸附铂族金属(铂、钯、铑)新技术、固相萃取分离贵金属新技术;完善了分子识别分离贵金属新技术;重新改写了金的精炼工艺,尤其是增加了高纯金(99.999%)制备新工艺;增加了无铜离子及高电流密度银电解新工艺;王水溶解�猜然�铵直接沉淀精炼钯新工艺;亚硫酸钠(草酸铵)还原�猜绕�氧化精炼铂新工艺;铑的溶解新技术、离子交换净化�仓苯踊乖�铑(铱)新工艺;计算机靶材用高纯钌粉制备新工艺;银锭自动浇铸机等。 
本书可供从事贵金属矿产资源提取冶金、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贵金属分离提纯与精炼、贵金属新材料研究、贵金属冶金分析及设计的研究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高等院校化学冶金专业的师生参阅。  1贵金属元素化学001 
1.1贵金属的电子层结构和氧化态001 
1.2贵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002 
1.3贵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004 
1.4贵金属重要化合物005 
1.4.1氧化物 005 
1.4.2氢氧化物007 
1.4.3硫化物008 
1.4.4卤化物009 
1.4.5硝酸盐012 
1.4.6氰化物012 
1.4.7硫酸盐013 
1.5贵金属重要配合物013 
1.5.1金配合物014 
1.5.2银配合物014 
1.5.3钯配合物016 
1.5.4铂配合物018 
1.5.5铑配合物019 
1.5.6铱配合物021 
1.5.7锇配合物022 
1.5.8钌配合物023 
1.6贵金属在酸性氯化物介质中的主要存在形式024 
参考文献025 
2贵金属的分离方法026 
2.1贵金属物料的溶解026 
2.1.1易溶物料的溶解026 
2.1.2难溶物料的溶解029 
2.1.3贵金属物料溶解动力学036 
2.2浓硫酸浸煮法分离贱金属039 
2.3蒸馏法选择性分离锇、钌040 
2.3.1锇、钌的化学性质040 
2.3.2锇、钌的蒸馏方法041 
2.3.3中国贵金属精矿蒸馏锇、钌的工艺流程044 
2.4蒸残液的预处理047 
2.5置换法048 
2.5.1铜粉置换法从脱胶液中置换金、钯、铂049 
2.5.2锌、镁粉置换法从一次置换液中置换铑、铱054 
2.6还原法055 
2.6.1还原法分离贵、贱金属055 
2.6.2选择性还原法分离金056 
2.7沉淀法058 
2.7.1影响沉淀分离的因素058 
2.7.2沉淀法分离贵、贱金属059 
2.7.3选择性沉淀法分离金、钯062 
2.7.4选择性沉淀钯062 
2.7.5选择性沉淀铂066 
2.7.6选择性沉淀铑069 
2.7.7贵金属传统沉淀分离工艺070 
2.8水解法071 
2.8.1氧化水解法分离铂071 
2.8.2亚硝酸钠配合水解沉淀法072 
2.9氨水配位法分离钯072 
2.10无水二氯化钯结晶法分离钯072 
2.11萃取法073 
2.11.1溶剂萃取分离贵金属概况073 
2.11.2贵金属萃取分离工艺075 
2.12离子交换法079 
2.12.1离子交换法分离贱金属精炼贵金属079 
2.12.2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分离贵金属080 
2.13固相萃取技术084 
2.13.1概述084 
2.13.2固相萃取技术分离金085 
2.13.3固相萃取技术分离钯090 
2.14分子识别技术092 
2.14.1分子识别技术(MRT)的基本原理092 
2.14.2在贵金属矿产资源中的应用093 
2.14.3在贵金属二次资源中的应用099 
2.14.4在电解液净化等领域中的应用103 
2.14.5在核燃料后处理中的应用108 
2.14.6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08 
参考文献112 
3金的精炼工艺116 
3.1概述116 
3.2金的火法精炼117 
3.2.1火法氧化精炼法 117 
3.2.2氯化精炼法119 
3.2.3温和氯化法123 
3.3金的电解精炼123 
3.3.1金电解精炼原理124 
3.3.2金电解时杂质的行为126 
3.3.3金电解精炼实践129 
3.4电解精炼金闭路循环新工艺——J工艺137 
3.4.1J工艺的流程138 
3.4.2J工艺的构成138 
3.4.3J工艺的物料平衡139 
3.4.4J工艺金的质量140 
3.5金的化学精炼141 
3.5.1粗金及氰化金泥的预处理方法141 
3.5.2金的溶解造液方法146 
3.5.3金的化学还原精炼156 
3.5.4控制电势还原法167 
3.6Boliden金精炼工艺170 
3.6.1工艺流程170 
3.6.2主要工艺技术条件170 
3.6.3成本分析173 
3.6.4Boliden工艺特点174 
3.7自动催化还原精炼法175 
3.8氯氨净化法176 
3.9焦家金矿金泥精炼工艺177 
3.9.1工艺作程序178 
3.9.2工艺技术条件178 
3.10金的萃取法精炼179 
3.10.1广东高要河台金矿金精炼工艺180 
3.10.2福建紫金矿业集团金精炼工艺183 
3.10.3南非MinataurTM溶剂萃取法精炼金新工艺185 
3.10.4氰化浸出-三烷基甲基氯化铵萃取-电积法190 
3.10.5王水溶解-二异辛基硫醚萃取精炼法191 
3.10.6混合醇(C7~C10)-磷酸三丁酯(TBP)萃取精炼法192 
3.10.7电解含金萃取相制备高纯金194 
3.1199.999%(5N)高纯金精炼工艺194 
3.11.1电解法195 
3.11.2二次氯化-二次还原法201 
3.11.3溶剂萃取法204 
3.12黄金精炼技术展望207 
3.12.1金电解工艺与溶剂萃取精炼工艺对比207 
3.12.2金电解工艺与化学精炼工艺对比211 
3.12.3化学精炼工艺与溶剂萃取精炼工艺对比212 
参考文献212 
4银的精炼工艺214 
4.1概述214 
4.2银的火法精炼214 
4.2.1银的火法精炼原理214 
4.2.2银的火法精炼方法215 
4.3银的电解精炼218 
4.3.1银的电解精炼原理218 
4.3.2银电解中杂质的行为219 
4.3.3硝酸银电解液的组成及制备221 
4.3.4银电解槽222 
4.3.5银电解精炼实践224 
4.3.6银电解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6 
4.3.7阳极泥及废电解液处理229 
4.4银的化学法精炼242 
4.4.1氯化银液相化学还原精炼法242 
4.4.2氯化银高温熔炼还原精炼法253 
4.5银的萃取法精炼255 
4.5.1二异辛基硫醚(S219)萃取精炼银255 
4.5.2电解含银萃取相制备高纯银257 
参考文献257 
5钯的精炼工艺259 
5.1概述259 
5.2氯钯酸铵反复沉淀法259 
5.2.1钯的溶解造液259 
5.2.2氯化铵反复沉淀法261 
5.3二氯二氨配亚钯法263 
5.3.1溶解造液263 
5.3.2除银赶硝263 
5.3.3氨水配合264 
5.3.4酸化沉淀265 
5.3.5煅烧与氢还原265 
5.3.6水合肼还原266 
5.4钯的萃取精炼工艺270 
5.4.1二正辛基硫醚(DOS)萃取分离钯271 
5.4.2二正庚基硫醚(DNHS)萃取分离钯271 
5.4.3二异戊基硫醚(DIAS或S201)萃取分离钯272 
5.4.48-羟基喹啉类萃取剂(HQ)萃取分离钯273 
5.5中国钯的精炼工艺273 
5.5.1钯精炼工艺流程273 
5.5.2主要工艺过程273 
参考文献275 
6铂的精炼工艺276 
6.1概述276 
6.2王水溶解-氯化铵反复沉淀法276 
6.2.1方法原理276 
6.2.2作业过程277 
6.3还原溶解-氯化铵反复沉淀法279 
6.3.1方法原理279 
6.3.2作业过程280 
6.3.3方法特点281 
6.4铂的氧化水解法284 
6.4.1铂的造液方法284 
6.4.2氧化水解法精炼铂的原理284 
6.4.3铂的水解作业过程286 
6.5载体水解法289 
6.5.1溶解造液289 
6.5.2除金289 
6.5.3除钯290 
6.5.4载体水解290 
6.6高纯铂的制取291 
6.6.1载体水解-离子交换法291 
6.6.2氧化载体水解-离子交换-氨气沉淀法291 
6.7碱溶-还原法292 
6.7.1方法概述292 
6.7.2作过程293 
6.7.3实验结果293 
6.8二氯二氨合铂(Ⅱ)法294 
6.9二亚硝基二氨合铂(Ⅱ)法294 
6.10还原-溶解法295 
6.10.1方法原理295 
6.10.2工艺流程296 
6.10.3作业过程296 
6.11电解精炼法298 
6.12铂的萃取精炼工艺298 
6.12.1磷酸三丁酯(TBP)萃取精炼铂299 
6.12.2三正辛胺(TOA)萃取精炼铂299 
6.12.3三烷基胺(N235、7301)萃取精炼铂300 
6.12.4氨基羧酸萃取精炼铂300 
6.13中国的铂精炼工艺301 
6.13.1铂精炼工艺流程301 
6.13.2主要工艺过程301 
参考文献303 
7铑的精炼工艺304 
7.1概述304 
7.2亚硝酸钠配合法304 
7.2.1铑的溶解304 
7.2.2亚硝酸钠配合307 
7.2.3硫化沉淀法除杂质307 
7.2.4用亚硫酸铵精炼除铱309 
7.2.5氯化铵沉淀309 
7.2.6铑的还原309 
7.2.7氢还原310 
7.3氨化法310 
7.3.1五氨化法310 
7.3.2三氨化法311 
7.4加压氢还原法311 
7.5铑的萃取精炼工艺312 
7.5.1离子交换-TBP萃取法313 
7.5.2TRPO萃取-离子交换法315 
7.6中国铑的精炼工艺316 
7.6.1铑精炼工艺流程316 
7.6.2主要工艺过程316 
参考文献319 
8铱的精炼工艺320 
8.1概述320 
8.2硫化法320 
8.2.1铱的溶解320 
8.2.2氯铱酸铵沉淀321 
8.2.3氯铱酸铵的还原321 
8.2.4硫化铵除杂质321 
8.2.5离子交换除贱金属322 
8.2.6氯铱酸铵再沉淀324 
8.2.7煅烧-氢还原324 
8.2.8沉铱母液、还原渣及硫化渣的回收325 
8.3亚硝酸钠配合法325 
8.4加压氢还原法326 
8.5萃取法精炼铱327 
8.5.1三烷基氧膦(TRPO)萃取精炼法327 
8.5.2磷酸三丁酯(TBP)萃取精炼法330 
8.5.3三烷基胺(N235)萃取精炼法330 
8.6中国铱的精炼工艺331 
8.6.1铑铱溶液的净化331 
8.6.2TBP分离铑、铱332 
8.6.3铱的精炼333 
参考文献335 
9锇、钌的精炼工艺336 
9.1概述336 
9.2锇的精炼工艺336 
9.2.1还原沉淀法336 
9.2.2硫化钠沉淀法336 
9.2.3二次蒸馏法337 
9.2.4氢直接还原OsO4或Na2OsO4法338 
9.2.5中国的锇精炼工艺338 
9.3钌的精炼工艺342 
9.3.1粗钌的精炼工艺342 
9.3.2钌吸收液的二次蒸馏法342 
9.3.3硝酸赶锇-二次蒸馏法343 
9.3.4萃取法精炼钌344 
9.3.5中国的钌精炼工艺344 
参考文献348 
10光谱分析用高纯贵金属基体的制备349 
10.1概述349 
10.2金基体的制备350 
10.2.1金锭产品标准350 
10.2.2光谱分析用高纯金基体的制备351 
10.3钯基体的制备352 
10.3.1海绵钯产品标准352 
10.3.2光谱分析用高纯钯基体的制备354 
10.3.3光谱分析用高纯钯基体标准(YS/T 83—2006)355 
10.4铂基体的制备355 
10.4.1海绵铂产品标准355 
10.4.2光谱分析用高纯铂基体的制备357 
10.4.3光谱分析用高纯铂基体行业标准(YS/T 82—2006)358 
10.5铑基体的制备359 
10.5.1铑粉产品标准359 
10.5.2光谱分析用高纯铑基体的制备361 
10.5.3光谱分析用高纯铑基体标准(YS/T 85—2006)362 
10.6铱基体的制备363 
10.6.1铱粉产品标准363 
10.6.2光谱分析用高纯铱基体的制备364 
10.6.3光谱分析用高纯铱基体标准(YS/T 84—2006)366 
10.7钌基体的制备367 
10.7.1钌粉产品标准367 
10.7.2光谱分析用高纯钌基体的制备367 
参考文献368 
附录370 
1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名单370 
2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条企业名单371 
3上海期货交易所金锭注册、包装标准及升贴水标准372 
4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银锭企业名单373 
5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及俄罗斯贵金属产品标准(ГОСТ)374 

 





































































































































































































































































































稀有金属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前沿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当前全球稀有金属回收与循环利用领域的最前沿技术与实践,为材料科学家、冶金工程师以及相关产业决策者提供一份全面、深入的参考指南。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铟、镓、锗、稀土元素等关键稀有金属的需求持续攀升,而传统的地质储量有限性与开采的复杂性,使得“城市矿山”的开发和高效回收成为保障战略资源安全的关键途径。本书将焦点集中于如何从复杂的废弃电子产品、报废催化剂、工业残渣等二次资源中,经济、环保地提取和纯化这些高价值的稀有金属。 第一部分:二次资源基础与预处理技术 本部分首先对当前主要的稀有金属二次资源——特别是印刷电路板(PCB)、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的物质构成、金属赋存状态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原材料的复杂性是后续高效分离的基础。 第一章:二次资源概述与挑战 1.1 电子废弃物(E-Waste)的结构特性与元素分布 1.2 报废锂电池的化学组成与安全风险评估 1.3 工业二次物料的分类与特征化研究 1.4 复杂组分对传统回收工艺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二章:高效预处理与物料富集 本章详细阐述了提升后续湿法或火法冶金效率的关键预处理步骤,强调物理分离技术在降低后续化学处理负荷中的作用。 2.1 机械破碎与分选技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尺寸控制 2.2 物理富集方法:密度分离、磁选与静电分离的优化设计 2.3 预热与热解技术:有机物剥离与惰性物固化 2.4 表面改性技术在提高分离效率中的应用探索 第二部分: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新策略 湿法冶金因其操作温度低、选择性高而在稀有金属回收中占据核心地位。本书重点介绍近年来突破性的浸出体系、高效的萃取剂开发及新型沉淀分离技术。 第三章:创新浸出体系与过程控制 针对传统酸碱浸出效率低、污染大的问题,本章探讨了绿色、高效的浸出剂体系。 3.1 绿色溶剂在特定金属浸出中的应用(如离子液体、深共熔溶剂) 3.2 生物浸出技术(Bioleaching)在复杂硫化矿及电子废弃物中的潜力 3.3 氧化还原辅助浸出机制与动力学研究 3.4 浸出液中杂质的预处理与控制技术 第四章:选择性分离的关键技术——溶剂萃取体系的优化 溶剂萃取是实现复杂多金属溶液中目标元素精准分离的核心手段。 4.1 萃取剂分子设计原理:提高对特定稀有金属的亲和力 4.2 协同萃取体系的研究:多组分体系下的选择性调控 4.3 萃取动力学与传质效率的提升 4.4 萃取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放大:连续化操作模式的建立 第五章:新型沉淀与结晶技术 在萃取或离子交换之后,如何高效地将目标金属转化为高纯度产品,是决定最终经济性的关键。 5.1 可控pH沉淀法的精细化控制(针对痕量元素的富集) 5.2 反应结晶技术在高纯度金属盐制备中的应用 5.3 电化学沉淀法在特定金属回收中的优势与挑战 5.4 利用膜分离技术辅助固液分离与溶液净化 第三部分:高温冶金与联合回收工艺 对于部分抗氧化性强或杂质含量极高的物料,高温冶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选择。本部分侧重于能量效率与污染控制的平衡。 第六章:火法冶金在稀有金属回收中的地位 6.1 熔炼-富集原理在复杂废料中的应用 6.2 炉渣体系设计与炉渣中目标金属的分配系数研究 6.3 挥发性金属的捕集与处理技术(特别是汞、镉等有害元素的控制) 6.4 熔融电解技术在精炼阶段的应用潜力 第七章:多技术耦合的集成化回收流程设计 现代稀有金属回收追求高效率和低排放,这要求必须采用不同技术单元的有机结合。 7.1 湿法-火法耦合工艺在工业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7.2 基于流程模拟的集成化系统优化:软件工具与模型构建 7.3 能源梯级利用与副产物资源化研究 7.4 闭路循环系统的构建与物料平衡控制 第四部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与智能化 本书最后一部分着眼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自动化手段来提升回收流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第八章:过程分析技术(PAT)在回收中的应用 8.1 在线/实时监测技术在浸出和萃取过程中的实时反馈控制 8.2 光谱学方法在原位分析中的应用(如LIBS, Raman) 8.3 数据驱动的工艺参数优化与故障诊断 第九章:稀有金属回收的可持续性评估与法规遵循 9.1 生命周期评估(LCA)在回收技术选择中的作用 9.2 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设计原则(DfE for Recycling) 9.3 全球稀有金属回收的法规框架与标准 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工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详尽的技术图解,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可操作的稀有金属二次资源化技术路线图。理论阐述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是冶金工程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深度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时接触到这本著作的。说实话,我之前对某些涉及电化学和萃取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零散。然而,这本书的章节逻辑性极强,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从基础的物相平衡理论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耦合反应系统。尤其是它对最新一代的离子液体萃取技术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对比了传统有机溶剂的优缺点,分析得入木三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似乎完全站在了实践者的角度,很多地方的论述都直接指向了“为什么会失效”和“如何修正”这两个核心问题,这种实用导向的写作风格,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能够迅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指导实际操作的策略。

评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全面且权威”。我很少看到一本教材能将这么多个技术领域(从湿法冶金到电化学工程,再到溶剂设计)整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它在讨论分离效率时,不仅考虑了化学选择性,还兼顾了操作的可行性,比如搅拌能耗、相间传质速率等工程参数,这些都是在纯理论书籍中常常被忽略的关键点。我特别欣赏它对质量控制和安全环保标准的阐述,这部分内容结合了最新的国际法规要求,确保了读者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能树立起负责任的工业生产理念。这本书无疑为我们这一领域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标准,是值得长期置于案头参考的经典之作。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实验室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理论深度与实际操作指导之间的平衡是多么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阐述,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金属体系在实际工业放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拦路虎”。比如,在处理复杂矿物原料时,如何精确控制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以实现高效分离,书里用好几个详尽的案例分析了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动力学变化,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优化现有工艺流程、减少试错成本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某些稀有贵金属的痕量回收部分,那部分内容提供的分离系数数据和热力学计算模型,精确度高到让人惊叹,完全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工艺改进的权威参考手册来使用,而不是仅仅作为入门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是那种沉稳、严谨,带着一丝老派学者的风范,但又不失现代科学的锐气。它避免了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化学反应式,信息密度非常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反复研读才能完全消化其中的深度内容,比如那些复杂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研究生或工程师而言,这本书简直就是宝藏,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做什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底层科学原理。书中引用的文献资料更新速度很快,涵盖了近几年的重要突破,这使得这本书在内容的前沿性上保持了领先地位,避免了老旧教材的通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深邃的蓝绿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散发出一种低调而高级的质感。拿在手里分量十足,纸张的选取也相当考究,厚实而平滑,阅读起来触感很舒服。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布局,图文穿插得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尤其是那些关键步骤的流程图和设备示意图,线条清晰、标注详尽,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把握住核心工艺的脉络。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到了对环境友好型溶剂的应用,书中配的那些高分辨率的微观结构照片,真是精美绝伦,仿佛能透过书页看到金属晶体的排列,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作者和出版社在出版质量上的不懈努力,让人在学习之余也享受到了视觉上的愉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