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暴力的陰影:政治、經濟與發展問題
定價:78.00元
作者:[美]道格拉斯·諾思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6
頁碼:389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ISBN:978-7-5086-8999-9
在本書中,由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道格拉斯?諾思領銜的製度經濟學傢將《暴力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齣的分析框架應用於九個發展中國傢,揭示為瞭遏製始終存在的暴力陰影並平衡不同精英群體的利益,政治控製與經濟特權如何互動,創造不同的平衡結果,從而決定各國的迥異命運。本書突破瞭傳統思維不重視製度因素的盲點,也*越瞭把發展中國傢的落後僅僅歸咎於“治理”問題、歸咎於精英腐敗的誤區,迫使我們將經濟思維與政治思維融為一體,從更深層麵思考後發國傢的轉型問題。
“比較譯叢”序
第1章 有限準入秩序:概念框架導論
1.1 經濟與政治發展問題
1.2 有限準入秩序的邏輯
1.3 有限準入秩序的光譜
1.4 有限準入秩序內部的發展
1.5 開放準入秩序、轉型和臨界條件
1.6 作為案例研究的國傢
第2章 孟加拉國:脆弱型有限準入秩序中的經濟增長
2.1 分裂與憲政危機:1947—1958年
2.2 軍事威權主義:1958—1971年禁衛軍式的初級型有限準入秩序
2.3 民粹威權主義初級型有限準入秩序的興起與衰落:1971—1975年
2.4 威權恩庇主義:1975—1990年
2.5 競爭性恩庇主義和脆弱的準成熟時期:1990年以來
第3章 剛果(金)的脆弱:國傢、精英和租金
3.1 導言
3.2 剛果(金)脆弱型有限準入秩序的發展史
3.3洛朗?卡比拉政府
3.4 約瑟夫?卡比拉
3.5 作為有限準入秩序的剛果(金)
3.6 結語
第4章 尋找難以捉摸的發展優勢:贊比亞和莫桑比剋的故事
4.1 導言
4.2 從有限準入秩序角度考察贊比亞
4.3 從有限準入秩序視角考察莫桑比剋
4.4 比較評估
第5章 菲律賓:有限準入秩序的變化與連續性
5.1 獨立時的狀況
5.2 戰後時期的民主政府(1946—1972年)
5.3 馬科斯的威權統治時期(1972—1986年)
5.4 後馬科斯民主時代(1986年至今)
5.5 結論
第6章 馬哈拉施特拉邦與西孟加拉邦:印度脆弱的成熟型有限準入秩序
6.1 獨立以來的印度史
6.2 馬哈拉施特拉邦
6.3 西孟加拉邦
6.4 比較與總結
第7章 根深蒂固的內部人:墨西哥的有限準入秩序
7.1 導言
7.2 私人與公共組織的平衡
7.3 有限準入秩序的持續
7.4 暴力陰影中的墨西哥
第8章 從有限準入秩序到開放準入秩序:智利的兩次曆程
8.1 導言
8.2 皮諾切特之前民主智利的有限準入秩序
8.3 1973—1990年:獨裁和新有限準入秩序的基礎
8.4 1990—2010年:民主智利從有限準入秩序嚮開放準入秩序的轉型
8.5 後皮諾切特時代的民主製度體係
8.6 民主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8.7 選民參與
8.8 結論
第9章 從有限準入秩序嚮開放準入秩序的轉型:以韓國為例
9.1 導言
9.2 曆史
9.3 思考有限準入秩序和開放準入秩序的框架與韓國案例
9.4 韓國成功轉型的原因
9.5 結論
第10章 教訓:暴力的陰影
10.1 分析性洞見
10.2 對發展政策的啓示
10.3 進一步的研究計劃
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 C. North),美國經濟史學傢,新經濟史的先驅者,1993年獲諾貝爾經濟學奬。諾思曾任《經濟史雜誌》副主編、美國經濟史學協會會長、國民經濟研究局董事會董事、東方經濟協會會長、西方經濟協會會長等職務。2015年11月23日逝世於密歇根州傢中,享年95歲。
約翰?沃利斯(John Joseph Wallis),馬裏蘭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
史蒂文?韋布(Steven B. Webb),世界銀行經濟學傢與顧問。在世界銀行工作21年,主要研究拉丁美洲、加勒比等地區的政策研究、評估和執行。
巴裏?溫加斯特(Barry R. Weingast),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鬍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需要“投入”的,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消遣的讀物。我建議讀者最好準備好筆記本和熒光筆,因為幾乎每隔幾頁就會冒齣需要停下來仔細思考或查閱背景資料的觀點。作者在處理敏感議題時錶現齣的那種毫不妥協的批判精神,令人印象深刻。特彆是當他深入剖析某些新興經濟體在高速增長背後所付齣的社會成本和對環境的不可逆轉的影響時,那種冷靜的批判姿態比任何激昂的控訴都更具力量。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簡單的答案,而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全新的、更具穿透力的分析工具,讓你能以一種更復雜、更少偏見的視角去觀察我們所處的世界。它更像是一副眼鏡,讓你看清世界原本的樣子,盡管那景象可能並不總是那麼令人愉快。
評分說實話,我是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纔開始閱讀這本大部的。起初我對這種學術著作心存畏懼,擔心會陷入晦澀難懂的術語泥潭。然而,齣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並非是那種一味堆砌數據的作品,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一些具有強烈戲劇性的曆史轉摺點作為錨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全球化進程中“去工業化”現象時所采用的敘事策略——他沒有直接譴責,而是通過對比兩個不同地區在同一時期産業結構調整的微觀個體命運,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那種結構變遷帶來的陣痛。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感染力。它讓那些冷冰冰的經濟數據仿佛有瞭溫度和麵孔,使人能夠真正從情感深處去共鳴那些被時代洪流裹挾的普通人的境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深藍配上燙金的字體,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學術氣息,但同時又沒有那種拒人於韆裏之外的古闆。初次翻開,我就被作者那種近乎外科手術刀般精準的切入點所吸引。它似乎不僅僅是在羅列事實或曆史事件,更像是在解構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運行邏輯。我記得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沉浸在關於“結構性權力轉移”的章節裏,作者對不同發展階段國傢間資源分配不均的分析,簡直是醍醐灌頂。尤其是他對國際貿易協定中那些隱藏條款的解讀,那種抽絲剝繭的力度,讓人讀完後,再看任何新聞報道,都會不由自主地去審視其背後的利益鏈條。那種對宏大敘事保持警惕,並試圖還原到微觀權力博弈的寫作手法,使得這本書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不僅僅是專業人士的參考書,對於任何想要深刻理解當代世界格局的普通讀者來說,都是一本極佳的入門嚮導,隻是內容密度較大,需要耐心細品。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在於其對“發展”這一概念的顛覆性解構。在很多主流敘事中,“發展”往往被等同於GDP的增長和西方式現代化路徑的采納。但作者似乎毫不留情地撕開瞭這層溫情脈脈的麵紗,直指隱藏在“幫助”和“援助”背後的權力再生産機製。他引用的那些跨國機構內部文件的細節披露,讓人不寒而栗。閱讀這些部分時,我時常感到一種智識上的不安,因為它挑戰瞭許多根深蒂固的信念。書中對“軟實力”如何轉化為結構性經濟控製的分析,尤為精妙,它揭示瞭文化輸齣和意識形態滲透在當代國際關係中的核心作用。整本書的論證邏輯如同一個精密的鍾錶,每個齒輪——無論是曆史的教訓、經濟學的模型,還是政治學的權力鬥爭——都咬閤得天衣無縫,驅動著對既有認知體係的持續拷問。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似乎有一種將看似無關的領域強行連接起來的魔力。它不像傳統教科書那樣涇渭分明地劃分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的邊界,而是將它們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網。比如,其中關於“地方治理中隱形精英網絡對基礎設施投資決策的影響”的案例分析,簡直是精彩絕倫。作者沒有停留於理論模型的推演,而是深入到具體的項目審批流程中,描繪齣那些在會議室角落裏達成的默契和妥協是如何最終影響數百萬人的生活質量和地區經濟增長的。那種對灰色地帶的描摹,既有社會學的人文關懷,又不失經濟學對效率和成本的冷靜計算。這種跨學科的融閤處理,使得全書的論證體係異常堅實,但也對讀者的背景知識提齣瞭一定的要求,不過,即使是初次接觸這些概念,那種撲麵而來的思辨衝擊力也足以讓人欲罷不能,絕對是那種讀完後需要閤上書本,靜坐半小時纔能消化完畢的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