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7中国产业发展年度分析报告:创新驱动的视角
定价:66.00元
作者:芮明杰,王小沙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642296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产业发展实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本报告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对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全书由主报告与副报告组成。主报告分四章,从我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近年来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效、大类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各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和创新驱动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副报告独立成篇,主要研究我国科技型大企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的战略。通过分析2017年我国产业发展的状况,报告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总体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国民经济的供给一侧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但也有新的增长力量在成长。报告得出的结论、提出的建议对我国产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 言 (1)
主报告 2017中国产业发展年度分析报告
1 2017年中国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3)
1.1 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3)
1.2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分析 (28)
1.3 三大产业的结构分析 (48)
1.4 本章小结 (91)
2 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效分析 (95)
2.1 创新投入产出的总体状况 (96)
2.2 创新投入产出结构分析 (115)
2.3 我国创新环境分析 (143)
2.4 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情况分析
(155)
2.5 本章小结 (162)
3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大类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165)
3.1 传统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165)
3.2 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190)
3.3 基于创新视角的大类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212)
3.4 本章小结 (225)
4 创新驱动视角下地区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227)
4.1 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227)
4.2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257)
4.3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283)
4.4 东北地区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310)
4.5 四大区域产业发展创新比较分析 (337)
4.6 本章小结 (362)
副报告 创新驱动视角下“”创新型企业成长研究
1 “”创新型企业的理论分析 (367)
1.1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367)
1.2 “”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369)
1.3 “”创新型企业与一般创新型企业的区别 (373)
2 “”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型研究 (377)
2.1 企业成长理论 (377)
2.2 企业成长的创新驱动机理分析 (379)
2.3 “”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型 (392)
2.4 案例研究:美国苹果公司 (398)
3 “”创新型企业成长路径研究 (403)
3.1 “”创新型企业成长特点 (403)
3.2 “”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408)
3.3 “”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选择 (410)
4 对我国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启示与借鉴 (415)
4.1 我国培育创新型企业的优势基础 (415)
4.2 我国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对策建议 (419)
参考文献 (42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版时机非常巧妙,正值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之际。2017年,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了“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主题,“创新驱动”更是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将“创新驱动”这一宏观概念具体化到不同产业的发展分析中的。例如,是否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切入,分析创新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书中是否有对区域性创新能力差异的探讨,比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水平和模式有何不同?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讨论,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等要素如何协同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另外,书中是否会涉及跨界融合创新,即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模式、业态的交叉与融合,催生新的增长点?例如,大数据与制造业的结合,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业的变革等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现象,更应该提供一种深入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创新驱动发展背后深刻的逻辑和潜在的机遇,对于企业决策者、政策制定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沉稳的蓝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散发出一种专业而权威的气息。拿到手里,分量十足,厚实的纸张和精良的装订都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我之所以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新驱动”这个关键词。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无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中国产业在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挑战,例如,国家在鼓励科技研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具体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情况如何?又给哪些行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书中是否会探讨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以及如何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我猜想,报告应该会涵盖对不同产业的案例分析,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阐述它们是如何通过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或者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同时,我更关注创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影响,如何让“老树发新芽”,焕发新的生机。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能满足我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欲,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清晰的脉络和更深刻的洞察,为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评分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创新驱动”这个概念的深刻认同,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2017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新旧动能转换”,而创新正是驱动新动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在这一年里,中国的产业究竟是如何通过创新来实现升级换代的。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展现出了怎样的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创新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如何帮助它们摆脱低附加值、高能耗的困境,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讨论,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激励、投融资机制等等。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产业创新的现状、挑战和机遇,无疑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分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部分是它如何展现中国产业在“创新驱动”理念下的具体实践路径。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产业门类齐全,但很多领域仍然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这本书能否深入分析中国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比如在半导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是否有成功的创新模式被总结和推广?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也包括那些在细分领域默默耕耘、实现技术突破的“隐形冠军”。此外,创新驱动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书中是否会探讨这些多元化的创新形式,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例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出现,背后蕴含了怎样的创新逻辑?我对书中关于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评估也颇感兴趣,哪些政策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如此细致和多维度的分析,无疑将极具参考价值,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产业的创新潜力和发展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2017中国产业发展年度分析报告:创新驱动的视角”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精准地定位了分析的时间节点和核心视角。2017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我非常想知道,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各个产业是如何具体践行“创新驱动”的。书中是否会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量化创新对GDP增长、就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贡献?我更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的产业分析,比如,不同行业在研发投入、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是否有对创新生态中的关键要素,如风险投资、创业孵化器、高校科研机构等的作用进行深入剖析?我期待书中能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例如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如何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这本书如果能提供深入的、基于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前沿的理论视角,将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报告,为理解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