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书名:基础有机化学 4版 习题解析
定价:75.00元
作者:裴伟伟 裴坚
ISBN:978730129133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版 次:4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本书为《基础有机化学(4版)》(上、下册)的配套习题辅导书,全书共27章,各章由内容提要和习题解析两部分组成。“内容提要”的编排与4版教材的章节一致,用极简的语言突出概述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帮助学习者复习概念、梳理思路、掌握知识的重点和要点。“习题解析”包括习题和答案,所有的习题与教材的习题基本一致,协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书可作为高校化学、化工、医学、生物等专业本科基础课有机化学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考研辅导教材。
1章 绪论
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式 命名
3章 立体化学
4章 烷烃 自由基取代反应
5章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和质谱
6章 卤代烃 饱和碳原子上的核取代反应 β-消除反应
7章 醇和醚
8章 烯烃 炔烃 加成反应(一)
9章 共轭烯烃 周环反应
10章 醛和酮 加成反应(二)
11章 羧酸
12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核取代反应
13章 缩合反应
14章 脂肪胺
15章 苯 芳烃 芳香性
16章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17章 烷基苯衍生物 酚 醌
18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炔
19章 杂环化合物
20章 糖类化合物
21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以及核酸
22章 脂类、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23章 氧化反应
24章 重排反应
25章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
26章 有机与逆分析
27章 化学文献与网络检索
??...........
我得说,这本书的“配套”功能做得非常出色,它几乎像是原版教材的“影子”和“放大镜”。我购买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消化课本上的内容,而它完全满足了我的期望。课本上的例题可能相对简洁,但这本书的解析部分对这些例题进行了深度挖掘,甚至将课本上未详细展开的延伸讨论都补充进去了,让我不用再到处搜集额外的参考资料。更棒的是,它对一些国际通用的命名法和现代波谱分析方法的引入也做得非常及时和恰当,没有让基础学习者感到知识点的“代沟”。我注意到,这本书中很多例题的难度设置是阶梯式的,从最基本的结构识别,到中等难度的反应预测,再到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复杂合成设计,这种梯度设计非常符合学习曲线的规律。它帮助我顺利地度过了从“死记硬背”到“理解应用”的关键瓶颈期,感觉学习效率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攻克有机化学难关的学生,我最看重的是例题和习题的解析深度。很多市面上的解析书,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然后用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带过关键步骤,让人感觉像是被敷衍了事。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极其到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做”的内在逻辑和反应机理。比如对于一个看似简单的取代反应,它会详细分析不同溶剂、不同温度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并且配有详尽的箭头推导图,逻辑链条非常完整清晰。我尤其欣赏它引入的一些“陷阱分析”环节,提前指出了我们在解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类型,这比死记硬背知识点有效得多。有一次我被一个立体化学的选择题卡住了好久,翻阅了这本书后,作者从投影图转换到更直观的构象分析的思维过程,瞬间豁然开朗。这种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解析,真正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标准答案,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大牛教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评分这本教材的排版和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内容很扎实。我记得我上次找一本类似的参考书,结果拿到手的纸张薄得跟A4打印纸似的,根本经不起反复翻阅。但这一本完全不同,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分子结构图也看得一清二楚,一点都不费眼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盯着书本的化学学习者来说,这种细节上的关怀真的太重要了。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得也很合理,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足够的阅读空间,不像有些“大部头”恨不得把所有内容都挤在一个小盒子里,看起来就让人头疼。装帧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即便是书脊部分,多次翻阅后也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这点对于经常需要带着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理念是围绕“实用”和“耐用”展开的,而不是仅仅追求内容的堆砌,这种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让我对它接下来的学习之旅充满了信心。光是这第一印象,就已经甩开我之前用过的好几本所谓的“名著”好几条街了。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和内容的取舍策略,显示出编者对基础有机化学核心知识体系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它并没有试图将所有已知的有机反应都囊括进来,那样只会让初学者感到信息过载,反而抓不住重点。相反,它非常精准地围绕着有机化学的主干——官能团转化、反应机理和结构鉴别——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提炼。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比如在讲完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后,紧接着就自然地引出了烯烃的亲电加成,这种逻辑上的衔接,极大地帮助我们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让知识点像孤立的珍珠一样散落一地。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中的顺序进行学习时,很多之前觉得抽象难懂的概念,都因为上下文的铺垫而变得合理起来。这种结构化的学习路径,对于期末复习尤为重要,因为你知道哪些是主线,哪些是辅助细节,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点的权重分配。它成功地避免了“面面俱到但都不精深”的通病。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细节的处理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对教学的责任心。我经常遇到一些参考书,作者似乎对“特定地区”的教学习惯有所偏好,导致引入的某些反应条件或者术语与我正在使用的标准教材略有出入,这在考试时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但这一版的书籍,无论是对反应条件的描述,还是对产物选择性的判断标准,都与当前主流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记忆的实验操作细节,这本书的描述既详细又务实,避免了那种纯理论的空谈。比如在讨论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时,它会特别强调在实际操作中,水分控制和温度控制对于产率的关键影响,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鲜活性和可操作性。我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解题书,而更像是一本集成了多年教学经验的“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