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啓功教我學書法
定價:38.00元
作者:陳啓智
齣版社:百花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06659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非凡的師生情。作者與啓功老師之間的師生情是在特殊曆史時期建立的。在中,文化成荒漠,知識分子遭摧殘。老師被監督、改造,學生也是挨整的對象。共同的命運,共同的喜好,纔有特殊的師生之情的健康發展,纔會有讓床鋪、草屋習字、隆鼕贈帖、入室習字、偷撕、書贈韆字文,以及幫助作者調入天津等等事情的發生。至於對作者書法方麵的扶持事例更是不勝枚舉。從而凸現啓功老師高尚的師德和作者虔誠尊師的衷情,十分感人。
二、書中收錄瞭許多鮮為人知或者雖然有人知曉卻未睹真顔的珍貴資料,包括老師批改的書法作業、課徒稿、名帖釋文、紙版山水畫、殘片以及為作者題寫的書名、齋名、展名、信件、題辭、序言等等。許多資料是**次麵世。
三、啓功先生作為中國首席書法傢及國學大師,備受國人敬重崇拜,而其日常生活,鮮有人知。本書作者近距離接觸名師,在共同勞動中,在共居的草捨中,以及在老師傢中的學習交談和觀察,再現瞭許多老師日常生活細節,從而勾勒齣一個有血有肉的可敬可親的高大豐滿的形象。
四、啓功先生在當代書法方麵的成就,無人可及。如何傳承這一寶貴的遺産?本書通過作者多年的承教,具體詳盡地講述瞭啓功先生卓特的書學理論和高超的書寫技巧,對廣大習書者提供瞭切實
的教學參考資料。
五、書法之外,本書還涉及啓功先生多方麵的成就,包括古典文學、古漢語、詩詞創作、繪畫、書畫鑒定等。還有做人之典範,如感情至重、樂於助人、虛懷若榖以及超脫達觀、幽默風趣的生活作風。幫助我們全麵認識和評價一代宗師的人生價值。
六、書中記述瞭作者在啓功老師數十年精心培育下不斷進步終成學者型書法傢的詳細過程。這個過程和結果*有說服力,說明尊師從師是何等重要,說明名師的魅力和能力對學生的成纔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
內容提要
這本書的寫作斷斷續續用瞭近兩年的時間,全書凝聚瞭作者大半生的心血。應該說從作者1969年鞦天初識啓功老師時就開始瞭。因為以此為起點,啓功老師所有教他書法的例字,批改的作業,乃至隨意書寫的片紙單字,都保存至今,這些在書中有所展示;啓功先生每次諄諄教誨,他大都事後做補記,這就為寫作此書提供瞭準確的時間和具體的內容;老師送他的書法作品以及為他題寫的書名、齋名、展名、信件、題詞、序言等等珍貴的手跡,還有中作者偷揭的老師書寫的殘片,盡在其中,貫穿瞭作者的成長曆程。總之,作者是以學生懷念老師的角度真實記錄瞭幾十年的習書往事,讓世人深入瞭解並傳承啓功先生卓特的學識、書法理論和書法藝術。
這本書展現瞭作者與啓功老師近乎傳奇的交往和習書經曆:從中下鄉勞動因草帽相識到草屋中互換床鋪,從陋室中開始跟老師學書法到作者應約去門可羅雀的老師陋室中求教;從老師隆鼕親赴作者傢中看望並贈字帖到為作者提供的扇麵上書寫*幾首詞;從作者夏夜偷揭老師抄寫的到老師饋贈手書《韆字文》;從老師贈作者《秦始皇詔》為新婚禮品到贈“聽琴”小畫以示心跡;從老師發明的“黃金律格”到作者在此基礎上改進的“新米字格”;從老師兩次寫信給天津市的主要領導幫助作者調入天津市到老師請學生吃飯;從老師為作者齣版的本書法專著題寫書名和序言到為作者書法展題寫展名和題詞;從老師苦心孤詣輔導作者古典文學到作者學術專著問世······其中有許多感人的事例,讀之使人靈魂淨化、心潮難平。
這本書以學書法為主綫,按時間順序,漸次講述對如何寫好漢字的理念,特彆是對結構格律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和闡述,沒有任何保留,再現瞭啓功老師當年無私地教授作者整個曆程。這對廣大習書者特彆是鍾愛“啓功體”的人提供瞭好的教學參考資料。
這本書不僅在書法上對習書者大有裨益,而且在學識、審美、師德、操守、待人、處世、情趣、情感、責任乃至人生觀、生死觀諸方麵均對世人有積極的教育作用。總之,這是一本可讀性強、內容豐富有益、充滿正能量的好書。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啓智,北京市人,1945年生。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曾任河北省滄州師專中文係係主任、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現為中國書協會員、天津書協名譽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師從國學大師、原中國書協主席啓功先生36年;發錶學術論文多篇;齣版瞭《漢字的藝術結構》《新米字格書寫技巧》等書法研究著作;在啓功先生發明的“黃金律格”基礎上,創製新型寫字用格——“新米字格”,並獲國傢;有多種字帖刊行於世;主編河北省中學《寫字》課本一套;2000年4月在天津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書法展;2007年10月在北京榮寶齋舉辦個人書法展;2009年10月23日,央視《教育人生》欄目播放書法名傢“陳啓智訪談”節目;經常在報刊上發錶文章和舊體詩,2010年齣版自作手書詩集《塵露詩稿》;2011年齣版學術專著《陸機演連珠譯注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讓人眼前一亮瞭。封麵選用的那種帶著微微粗糙紋理的紙張,觸感溫潤,仿佛能感受到時光沉澱下來的厚重感。啓功先生的題字,綫條遒勁又不失灑脫,那種獨有的韻味,僅僅是看著,就覺得心神為之一定。內頁的排版更是考究,大量留白的設計,讓每一幅字帖都仿佛有瞭呼吸的空間,而不是被擁擠地塞在一起。尤其是那些拓片的復刻,精細到連墨色的深淺、紙張的縴維紋理都能清晰可見,這對於我們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有些關於書法學習的書籍,隻是簡單地將範字打印齣來,缺乏那種原作的“氣韻”,但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大工夫。裝訂也很結實,即便是經常翻閱和臨摹,也不擔心會散架。細節之處見真章,這本書在硬件上的投入,充分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讀者體驗的重視。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就知道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反復研習的“良器”。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風景。
評分這本書在對具體書體進行解析時,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方法,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拿楷書的結構來說,它沒有泛泛地提一下“要端正”,而是針對每一個基本筆畫——橫、竪、撇、捺——都給齣瞭不同書傢在不同時期細微的變化和處理要點。比如“橫”畫,有的要求“蠶頭燕尾”,有的則強調“藏鋒內斂”,書中會配上清晰的對比圖和紅綫標注,告訴你這個橫畫的起筆處“藏”的深度和角度,以及收筆時“齣鋒”的力度和走嚮。這種精細到像素級彆的剖析,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盲區。更棒的是,它還會穿插講解不同書體之間的演變邏輯,比如隸書的波磔是如何孕育齣魏碑的方峻朗,以及行書的連帶是如何在草書中得到解放的。這讓學習者不會感到自己在孤立地學習某一種字體,而是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脈絡圖,明白每種風格的産生都是有其曆史必然性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似乎總能在最嚴肅的教學內容中,巧妙地插入一些詼諧幽默的“旁白”或是富有生活氣息的比喻,這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樂趣,完全沒有傳統教材那種拒人於韆裏之外的距離感。作者仿佛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師”,而是一個坐在你身邊、耐心陪你一起練字的良師益友。比如,在講解“墨池”的運用時,作者沒有用文縐縐的術語,而是說“下筆要果斷,彆像在猶豫午飯該吃什麼一樣,一旦下筆,就要讓墨水痛快地流淌齣來”。這種接地氣的錶達,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學習的壓力得到瞭極大的釋放。它成功地打破瞭人們對書法學習“門檻高、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讓人感覺到,原來學習傳統藝術也可以是這樣一種輕鬆愉悅的體驗。這種充滿溫度和人情味的文字,是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一部分,它讓我想拿起毛筆的衝動,持續地保持著。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對於“悟道”的闡述方式,它並沒有采取那種枯燥的口訣式教學,而是通過一係列深入淺齣的故事和哲理思辨,將書法從單純的“技法”提升到瞭“修心”的層麵。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筆鋒的提按與心境的起伏”之間的關係,作者引用瞭許多古代文人的軼事,比如某位大傢在遭遇挫摺時,其筆下的結構是如何變得內斂而堅韌的。這種敘事手法,讓枯燥的筆畫練習變得生動起來,我開始明白,每一次落筆都不是機械的重復,而是心性的投射。它引導我去思考,如何在一個喧囂的世界裏,找到內心的那份寜靜與定力,並將這份定力通過指尖傳遞給毛筆。這種由內而外的訓練方法,比單純模仿字形要高明得多。它教會的不是“怎麼寫得像”,而是“怎麼通過寫字來完善自己”。這種深層次的引導,是市麵上很多速成手冊所不具備的,讀完之後,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體係都有瞭一個更宏大的認識。
評分坦白說,剛開始接觸書法時,我最大的睏惑就是“從哪裏開始臨摹,臨摹瞭又該怎麼檢驗自己的進步”。這本書的“自檢與精進”章節,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通關秘籍”。它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化的自我評估工具。例如,在學習某一體勢時,它會列齣幾個關鍵的“自查清單”:你的重心是否偏倚?你的墨色是否均勻?你的字距是否閤理?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推薦瞭一些輔助工具和練習方法,比如用尺子量化筆畫之間的間架結構比例,或者使用不同濃度的墨水來觀察筆鋒的運行軌跡。它鼓勵讀者在臨摹後,將自己的作品與範本進行“疊影對比”,找齣結構上的主要差異點,而不是憑感覺“差不多就行瞭”。這種科學且量化的反饋機製,讓我找到瞭進步的階梯,不再是原地打轉,而是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學達到較高水平的愛好者來說,這部分的指導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