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6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精彩对局解析
定价:58.00元
作者:孟辰,王晴,尚培峰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96532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6年“天天象棋”全国象棋甲级联赛于2016年5月28日开战,至11月26日结束。为了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今年联赛在赛制上有了较大改革。首先是比赛变成了20 5的快棋,同时四盘棋按照先后顺序分开进行,并进行网上直播。在赛制方面今年联赛增加了季后赛,让比赛更加刺激好看。本书选择比赛中较为精彩的对局进行评注,希望这本书能让广大棋迷朋友们感受到联赛现场紧张激烈的气氛,同时书中的评注可以让棋友们对棋局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帮助读者了解对局者的心里,吸收高手对局的精华,提升自己的水平。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质量也值得一提。对于一本专业性很强的棋谱来说,清晰的图文对照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棋盘图的清晰度和标注的准确性毋庸置疑。更难得的是,在一些复杂的行棋过程中,图注的切换非常流畅自然,不会因为找图而打断阅读的连贯性。我是一个注重阅读体验的人,如果图版模糊不清或者需要反复翻页查找,阅读的热情会大打折扣。但翻阅此书时,我几乎没有遇到这种困扰。文字的叙述也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克制——既有足够的讲解深度,又避免了冗长枯燥的术语堆砌。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它既能提供专业指导,又不会因为过于艰深而望而却生畏,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
评分我将这本书视为近几年中国象棋界高水平对局的一个缩影。2016年的联赛,正值几股新锐力量崛起、传统格局受到冲击的关键时期,这本书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象棋的脉搏。通过解析这些对局,我不仅学习到了具体的招法,更感受到了那个时期顶尖棋手们对于局势的判断趋势和战术倾向的演变。例如,对弃子争先的理解,在不同棋手手中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哲学意味。这不像是一本单纯的“招法大全”,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时代棋坛史”。对于想要系统回顾或研究那一年联赛的棋迷来说,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记录下的不只是胜负,更是特定时间点上,中国象棋思维高度活跃的证明。
评分这本棋谱集简直是象棋爱好者的福音!从翻开扉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所震撼。作者团队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对局面的剖析细致入微,简直就像是把棋盘上的每一个可能的变招都用放大镜审视了一遍。特别是那些关键时刻的取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妙手,被解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我个人特别喜欢他们对选手心理活动的描摹,那种在毫厘之间定乾坤的紧张感,即便是通过文字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读完一局,我常常会合上书,拿起自己的棋子,在棋盘上复盘推演,试图揣摩当时孟辰、王晴或尚培峰的真实想法。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记录比赛,它更像是一本高水平的实战教科书,对于希望提升自己中局和残局处理能力的棋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展示了“是什么”,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深度解析是很多普通赛事报道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手时,我主要是冲着几位特定棋手的名字去的,希望能从中找到他们标志性的杀招。然而,阅读深入后,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超出了对某位明星棋手的个人崇拜。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对局网络,让你明白,在顶尖对弈中,没有哪一步棋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步棋的价值,都取决于它如何与其他所有潜在的走法进行互动和博弈。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训练,比单纯记忆几条“必杀”路线要重要得多。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教会读者如何“像高手一样思考”,如何评估局面时更加全面和立体。它让我从一个“看热闹”的棋迷,逐渐蜕变成一个更懂得欣赏棋局艺术的“品鉴者”。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汇集了多位名家对局的选集抱持着一丝疑虑,担心内容会过于碎片化,缺乏统一的风格和逻辑线索。然而,阅读体验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不同棋手的对局风格差异,在作者的梳理下,非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和互补。比如,某位棋手的布局创新思路,立刻就能通过另一位棋手的应对得到检验和深化。这种“多角度审视”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棋路视野。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争议性走法的分析,作者并未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提供了多套合理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每种选择的得失,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人对这本书的权威性深信不疑。它强迫你去思考,去辩论,而不是被动接受结论,这才是真正有益于棋艺精进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