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3岁前,好妈妈培养女孩的101个细节
定价:28.00元
作者:邢苗苗著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40319984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3岁前好妈妈培养女孩的101个细节》(作者邢苗苗)从女孩的气质、品德、独立性、兴趣、交际等方面逐步展开,为家有女儿的妈妈总结了101个教育细节,并给妈妈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相信《13岁前好妈妈培养女孩的101个细节》会对你培养一个的女儿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作者介绍
邢苗苗,女,从事幼儿教育十多年,所撰写的论文曾在北京市及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曾出版过多部亲子教育类图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成功地将“爱”与“规则”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很多父母要么过于溺爱,完全放任孩子的任性,要么过于严苛,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没有个性的乖宝宝。这本书倡导的“细节培养”,实则是一种有边界的爱,一种温柔而坚定的管教艺术。它教会我如何设定清晰、一致的家庭规则,但同时,又如何在规则之下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例如,关于“培养责任感”的那一节,它不是通过惩罚来让孩子承担后果,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日常小任务,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被需要”和“有能力”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强化,远比负面的约束更具长久的教育意义。这本书,与其说是教我如何去“管理”我的女儿,不如说是教我如何更好地去“认识”她,如何与她一起成长为一个更成熟的个体。它提供的是一种“与孩子共同进化”的哲学,让人读完之后,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实操的动力。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编排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划分,而是以“一百零一个细节”作为核心骨架,这种结构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我常常是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孩子午睡的间隙,随便翻开其中任何一个编号的小节,都能立刻获得一个独立且完整的“养育小支招”。这避免了阅读长篇大论时容易产生的疲劳感。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细节的阐述都紧密围绕着“培养女孩”这一核心主题,它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或技能的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内在品质,比如独立思考、情绪管理、界限感建立等“软实力”。比如,关于如何鼓励女孩拥有“冒险精神”的部分,书中提供的建议就非常巧妙,它不是鼓励盲目冒险,而是教父母如何创造一个“安全的试错环境”,让孩子在可控的范围内去体验失败,从而建立起真正的自信。这种培养方式,远比直接夸奖“你真棒”要有效得多,因为它培养的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流畅自然,完全没有一般工具书那种刻板的僵硬感。它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老朋友分享她多年来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育儿心得”,那种真诚是藏不住的。其中穿插的一些关于亲子沟通的技巧,尤其让我感到醍醐灌顶。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习惯性地用“命令式”或“说教式”的语言去干预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本书提供了一些“转述式”和“确认式”的表达方法,比如,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先不要急着去解决问题,而是先用一句话准确地描述出孩子此刻的情绪:“你现在感觉很生气,对吗?” 这种简单的确认,瞬间就能打开沟通的闸门。我尝试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似乎更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高情商的养育,很多时候,不过是换一种更尊重对方的方式去倾听和回应。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每次都能发现新亮点的书籍,它的深度藏在那些极简的表述之下。
评分这书的封面设计得挺温馨,色彩搭配柔和,一下子就能抓住为人父母的眼球。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随手翻了几页,就被那种细腻的情感描摹打动了。作者似乎对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痛点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文字里充满了对孩子成长的敬畏和对父母角色的反思。尤其是一些小故事,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被作者提炼得很有味道,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小挫折的那段描述,简直是我的“及时雨”,我前段时间正好因为孩子考试失利而焦虑不已,那段文字提醒了我,比起结果,过程中的陪伴和鼓励才是最重要的基石。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知心的大姐姐在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多的是平等地探讨和陪伴。它不是那种堆砌理论的教条,而是真正落地到柴米油盐的日常细节中去,让人觉得“原来我也可以做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经过作者的梳理和放大,才赫然发现,它们竟然是塑造孩子人格的无形力量。我期待着能把书中的智慧融入到我与女儿的每一次互动中,让我们的相处时光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细节培养”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育儿经验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泛之谈,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颗粒度”非常细。它没有宏大的教育理论框架,而是深入到那些我们平时很容易忽略的场景里。举个例子,书中提到餐桌礼仪的培养,它不只是简单地说“要安静吃饭”,而是详细描述了如何在孩子玩弄食物时,用平静的语气和恰当的肢体语言进行引导,既维护了规则,又保护了孩子的情绪自尊。这种精细入微的描述,让我立刻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具体的画面,甚至能想象出当时对话的语调和表情。我特别欣赏作者的这种“现场感”,仿佛她就坐在我们身边,记录下了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容易出错的瞬间。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思考的“镜头”,让我们学会用更清晰、更具同理心的视角去观察和解读孩子那些看似叛逆或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真正的情感需求。读完一些章节,我常常会停下来,审视自己过去的处理方式,那种自我更正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