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遊戲與理智-經驗儀式化的各個階段
定價:58.00元
售價:45.2元
作者:愛利剋·埃裏剋森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9210021
字數: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遊戲與理智》是二十世紀更的心理學傢之一、普利策奬得主、人類生命周期八階段理論提齣者愛利剋·埃裏剋森於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一部經典著作。當時美國國內外狀況頻發,越南戰爭、水門事件、經濟危機等讓美國人民對的信任直綫下降,也對“美國夢”這一驅使他們或其祖輩漂洋過海、踏足新大陸的共同願景産生瞭深深的懷疑。故在本書中,埃裏剋森通過整閤多學科的知識,將精神分析、兒童心理研究、遊戲理論、生命周期、人類的儀式化、共同願景等融入時代背景中去討論,寫就瞭這部意義深遠的著作。
為瞭嚮這位心理學大師緻敬,“世圖心理”將陸續推齣埃裏剋森的多部作品!
內容提要
在被深深的懷疑所籠罩的某一曆史時期,愛利剋·埃裏剋森對那些曾滋養瞭某些紀元,而在其他紀元缺失的共同願景的本質和結構進行瞭探究。從孩子的遊戲世界到成人的夢想生活,從藝術傢的想象到科學傢的推理,他對人類關於遊戲和願景的傾嚮進行瞭說明。*後,他對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同願景——美國夢的起源和結構進行瞭詳細闡述。這種世界觀既包括願景,又包括反願景,二者相互對抗,賦予瞭共同的現實以連貫的意義,並釋放瞭個體和公共的力量。
埃裏剋森認為,由世界觀所提供的時空定嚮是對個體心理的內在工作的一個恭維,適應瞭它的多種功能。在關鍵的一章中,作者通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儀式化的各個階段,將世界觀的係統發生學起源和個體發生學起源聯係起來。他強調瞭儀式化對於個體發展與關鍵機構的維持之令人信服的力量。此外,他還指齣瞭人類互動嚮自我欺和共謀發展,儀式化嚮儀式主義發展,願景嚮噩夢發展的傾嚮。為瞭闡明與(在科技時代變得更加普遍和更加深刻的)世界觀閤作或對抗的意識或無意識動機,埃裏剋森呼籲跨學科的閤作。
目錄
部分 遊戲與願景
章 引言:從兒童的遊戲到政治? ......................................................................................003
第二章 遊戲階段........................................................................................................................015
第三章 眼見即為希望................................................................................................................025
第四章 遊戲的結束....................................................................................................................035
第二部分 生命周期與儀式化
第五章 互動的舞颱 ....................................................................................................................049
第六章 物種形成與儀式化........................................................................................................055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的儀式化 ....................................................................................................065
第八章 再儀式化........................................................................................................................093
第三部分 共同願景
第九章 牆上的願景 ....................................................................................................................099
第十章 睡夢的銀幕....................................................................................................................105
第十一章 愛因斯坦的謎題 ........................................................................................................115
第十二章 國傢夢想....................................................................................................................121
第十三章 共享的夢魘 ................................................................................................................131
第十四章 願景與反願景............................................................................................................139
英文原文節選..............................................................................................................................145
注釋..............................................................................................................................................195
齣版後記......................................................................................................................................199
作者介紹
愛利剋·埃裏剋森(1902.6.15—1994.5.12),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傢,精神分析學傢,曾獲得普利策奬。其一生中重要的貢獻是提齣瞭人類心理社會發展的八階段理論,以及身份認同危機的概念。盡管埃裏剋森甚至都沒有拿到學士學位,但由於其洞見之深和學識之廣,因此被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等知名學府破格聘用為教授。前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羅伯特·沃勒斯坦曾經說道:“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沒有一位心理學傢比埃裏剋森對其所處的時代産生的影響更為深刻。”此外,在一項於2002年發錶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的調查報告中,埃裏剋森在“20世紀的100位心理學傢”中高居第12位,足見其影響之深。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BF:遊戲與理智-經驗儀式化的各個階段》所傳達的信息,似乎觸及瞭一個非常核心的人類發展主題,特彆是關於“經驗儀式化”的論述,這讓我聯想到很多關於文化傳承、社會習俗以及個體成長過程中那些反復齣現的、帶有象徵意義的行為模式。我正在思考,書中所指的“遊戲”是否僅僅是狹義的電子遊戲或桌麵遊戲,還是可能包含更廣泛的,例如社會角色扮演、學習過程中的模擬實驗,甚至是某些群體性的儀式活動?而“理智”又將如何與這些“遊戲”和“儀式”聯係起來?我個人的理解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需要通過一些結構化的、重復性的活動來學習和適應社會規則,建立秩序感,並理解抽象的概念。這些活動可能就包含瞭“儀式化”的成分,而“遊戲”作為一種高度自由和探索性的活動,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可能是一種低風險的試錯平颱,讓個體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嘗試和犯錯,從中學習和反思。因此,我猜測這本書會深入剖析,這些“遊戲”和“儀式”是如何塑造我們的認知結構,影響我們決策的模式,以及最終如何促使我們發展齣更成熟的“理智”。
評分讀到《BF:遊戲與理智-經驗儀式化的各個階段》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湧現齣關於遊戲化學習和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各種思考。特彆是“經驗儀式化”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會提供一種非常深入的理論框架來解釋人類如何學習和成長。我很好奇,這裏的“遊戲”是否涵蓋瞭從孩童時期的玩耍,到成年人參與的各種虛擬或現實世界的模擬互動?而“理智”又將如何與這些遊戲過程相聯係?我個人一直認為,遊戲不僅僅是消遣,它更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學習工具,通過在遊戲中的探索、試錯和成功,個體能夠獲得寶貴的經驗,並將其內化。而“儀式化”,或許是指將這些遊戲化的經驗轉化為一種有意義的、結構化的知識體係的過程。這本書的名字也暗示瞭“各個階段”的重要性,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按照人生發展的不同時期,來探討遊戲和理智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經驗是如何被儀式化的。這讓我聯想到,不同年齡段的人,在麵對相似的遊戲或經曆時,其理解和處理方式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遊戲與理智”這個組閤,讓我立刻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對遊戲如何影響我們的心智和認知過程感到好奇,而“經驗儀式化”這個詞組又增添瞭一層神秘感。它暗示著遊戲並非隻是簡單的娛樂,而可能是一種深刻的學習和發展方式,通過某種“儀式”的過程,將經驗內化,甚至重塑我們的思維模式。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探討不同年齡段的人,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是如何通過玩耍和參與某些遊戲化的活動,來理解世界、建立自我認同,以及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特彆期待書中能闡述,這些“遊戲”與我們日常所說的“理智”之間存在怎樣的辯證關係。是不是說,在看似非理性或充滿想象力的遊戲中,恰恰蘊含著理性思維的萌芽和發展?抑或是,當我們在遊戲中投入情感和精力,將每一次體驗都視為一次“儀式”,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處理這些信息,並將其轉化為有意義的知識和技能的?這本書的理論框架,可能會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過去的遊戲經曆,以及周圍人是如何在生活中通過各種形式的“遊戲”來學習和成長的。
評分當我看到“BF:遊戲與理智-經驗儀式化的各個階段”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它似乎在探討一種非常深刻的人類體驗。我一直對遊戲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感到好奇。而“經驗儀式化”這個詞組,則暗示瞭書中可能不僅僅是討論遊戲本身,而是聚焦於遊戲所帶來的某種更深層次的轉化過程。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深入分析,當我們在進行某種形式的“遊戲”(無論是電子遊戲、角色扮演,還是更抽象的社會模擬)時,我們的“理智”是如何被激活、引導,甚至被挑戰的。同時,“儀式化”的說法,可能意味著這些遊戲經驗並非隨意的,而是通過某種重復性的、帶有特定意義的體驗,逐漸內化成我們認知的一部分,甚至形成我們處理世界的方式。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年齡段的人,在經曆這些“儀式化”的遊戲過程時,所錶現齣的不同特點和發展軌跡。這本書的標題似乎承諾瞭一種跨越年齡的、對人類心智發展進行係統性解讀的視角。
評分《BF:遊戲與理智-經驗儀式化的各個階段》這個書名,尤其是“經驗儀式化”的提法,讓我立刻聯想到瞭人類文明中許多曆史悠久的儀式和習俗,它們是如何代代相傳,並深刻影響著個體認知和行為的。我推測,這本書可能將“遊戲”視為一種現代社會中的“儀式”,通過參與各種遊戲化的活動,個體能夠學習、適應,並最終內化某種社會規範或認知模式。而“理智”,則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對遊戲規則、策略以及自身行為進行反思和判斷的能力。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這些“遊戲”是如何一步步將外在的經驗,通過一種“儀式化”的過程,轉化為內在的認知結構和情感模式。這個“各個階段”的錶述,也預示著本書的論述可能具有縱嚮的時間維度,探討在人生的不同發展時期,遊戲和理智的互動關係是如何演變的,以及經驗儀式化是如何在各個階段扮演不同角色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