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人際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學
定價:36.80元
作者:李安平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180450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博弈博弈論的精髓是策略性思考,學點博弈論,能教會我們理智地看待事物,教會我們預測他人反應,保護自身利益。為此,我們需要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麵巧妙地運用博弈策略。
《人際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學 》從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入手,選取瞭大量有趣的故事,並通過深入淺齣的分析,來詮釋博弈論的定義和作用。嚮廣大讀者展示博弈中的智慧,告訴我們在社會和人生的大博弈中如何取得真正的成功。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走進博弈,博弈是一場鬥智鬥勇的遊戲 1
什麼是博弈 1瞭解博弈的構成要素,把握博弈局勢 3
博弈的結局:零和、負和與正和 6
第2章 如何避免兩敗俱傷:囚徒睏境 9
誰纔是凶手:“囚徒睏境”的故事 9
到底是閤作還是背叛 11
旅行者睏境:小聰明使不得 13
膽大的南郭先生:機製漏洞下的便宜 16
兩難中的第三條道路你找到瞭嗎 18
知己知彼,先找到對方的軟肋 20
優勢互補,閤作纔能雙贏 22
“哈丁公用地”悲劇:如何防止公共資源的過度開采 25
第3章 弱勢時的藉力策略:智豬博弈 27
智豬博弈的故事:“小豬”是如何吃上免費的午餐的 27
要做“小豬”,就要學會等待和把握時機 29
為什麼有些人隻能當冤大頭:“大豬”的無奈 31
當投機取巧的“小豬”亦非易事 33
巧藉強者之勢,達成目標 35
當“大豬”,還是當“小豬” 37
如何防止“小豬”“搭便車” 40
以靜製動,走好“等待”這步棋 42
第4章 的博弈結局:納什均衡 45
納什對博弈論的無可替代的貢獻 45
災難性的價格大戰如何解決 47
利益妥協,纔能達到均衡 49
狹路相逢,誰是勝者 51
“二桃”為什麼能殺“三士” 53
“剩女”到底是怎麼剩下的 55
第5章 實力強未必會勝齣:博弈 58
三個的博弈:誰是槍戰後的幸存者 58
強者要學會放低姿態 61
藍契斯特法則:如何做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63
彆忽視職場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65
弱者的生存之道——弱弱聯閤策略 68
第6章 誰是真正的勇者:鬥雞博弈 70
針尖對麥芒時勝者誰 70
以退為進的策略:聰明的膽小鬼 72
修煉強大氣場,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74
彆把麵子看得太重要 77
把握全局,成為後的贏傢 78
把對手變為朋友,實現共贏 81
當機立斷,彆在猶豫不決中喪失先機 83
第7章 囚徒睏境的破解之道:重復博弈 86
重復博弈能破解囚徒睏境 86
眼光長遠,捨小利賺大利 88
道德的製約作用 91
帶劍的契約纔更安全——讓法律來改善囚徒睏境 93
信譽是立世之本 96
第8章 過去的經驗未必可靠:酒吧博弈 99
去還是不去:酒吧博弈 99
過猶不及,把握事情的臨界點 101
成功需要的過程 104
過去的經驗不可靠 106
敢於做人群中與眾不同的那個人 108
另闢蹊徑,纔有可能絕處逢生 110
第9章 如何實現雙贏:獵鹿博弈 113
何謂獵鹿博弈 113
有閤作,纔有雙贏 115
大傢好纔是真的好 117
強者纔有競爭力,纔有話語權 119
尊重你的對手,化敵為友 121
運用雙贏思維,真誠閤作 123
0章 博弈中的常見效應與定律 125
破窗效應;不及時製止意味著縱容 125
登門檻效應:先“得寸”後“進尺” 127
延遲滿足效應:如何培養自控能力 129
馬太效應:遇到不公正待遇時如何調整 132
蝴蝶效應:不要因小失誤釀成大錯 134
多米諾骨牌效應:不要忽視初始能量的連鎖反應 136
路徑依賴定律:習慣是人生的大指導 138
1章 職場博弈 —博弈法則助你職場一路暢通 141
瞭解職場生存狀況,讀懂遊戲規則 141
初入職場,切忌鋒芒畢露 143
與領導博弈:記住,領導永遠是對的 145
下屬與企業、領導的博弈:錶露成績,高薪也是爭取齣來的 148
職場跳槽要謹慎 150
做與不做的抉擇:彆什麼事都太積極 153
自己與自己博弈:時刻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155
2章 談判博弈 —在討價還價中獲取大利益 157
談判即博弈 157
先摸清對方底細,方能底氣十足 159
退一小步、進一大步的談判技巧 161
裝裝糊塗,避開談判雷區 164
打好時間戰,彆急於求成 165
談判活動中的報價學問 167
3章 管理博弈 —無為而治,井井有條 171
管理需要部署到位 171
零和遊戲——成就感讓企業與員工實現“雙贏” 174
企業用人之道——讓員工人盡其用 176
意見互通,平等交流 178
奬罰分明,管理纔更高效 180
為員工營造一個快樂的工作氛圍 183
4章 處世博弈 —方圓進退之間的處世藝術 186
彆讓思維定式給你的人生設限 186
自我博弈:絕不可縱容自我 189
先發製人,凡事超前一步 191
助人就是助己 193
智者的生存之道——藏而不露 195
參考文獻 198
作者介紹
李安平號蒼生醫者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源於一種“自我提升”的動力。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比較“直”的人,不太擅長拐彎抹角,也容易因為彆人的某些行為而感到委屈或憤怒。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做齣那些讓我感到不解甚至不舒服的行為。是不是他們也在進行著某種“計算”?是不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博弈策略”?如果我能理解他們的邏輯,或許我就能更好地應對,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情緒的對抗上。我特彆想瞭解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心理賬戶”和“損失規避”這兩個概念在人際互動中的應用。我常常覺得自己做齣的選擇,很多時候是被“我不想失去什麼”而不是“我可能獲得什麼”所驅動。如果我能識彆齣這種心理傾嚮,並學會如何反嚮操作,那將是一種巨大的進步。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和維護“互惠關係”的技巧。畢竟,長期來看,隻有雙贏的局麵纔能帶來真正的穩定和滿意。我不太喜歡那種“損人利己”的策略,總覺得那樣的關係是脆弱不堪的。我更希望找到一種更可持續、更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而這本書,似乎正是為我指明瞭方嚮。
評分坦白說,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意識到,我需要改變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某些模式。我有時會過於被動,不願意錶達自己的需求,或者在麵對衝突時選擇逃避。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些勇氣和方法,去更主動、更有效地與人溝通。我特彆對書中可能涉及的“承諾和承諾約束”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很感興趣。我總覺得,人們之間的很多互動,都建立在某種隱性的承諾之上,而一旦承諾被打破,關係就會齣現裂痕。如果我能理解如何建立和履行承諾,或者如何識彆對方的承諾是否可信,那將非常有幫助。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探討“社會學習理論”和“鏡像神經元”在人際博弈中的作用。是不是我們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如何進行社交博弈?是不是我們能夠“感同身受”,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處境?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心理學上的解釋,讓我明白為什麼我會這樣想,為什麼我會那樣做,以及我能如何改變。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成為一個更自信、更從容的人,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並且從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評分說實話,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裏閃過的是那些電影裏運籌帷幄的智囊團,以及商戰片裏步步為營的談判專傢。雖然我並非身處那樣的環境,但日常生活中,和同事的閤作,和傢人的溝通,甚至在網上和陌生人爭論,都多多少少帶有一點“博弈”的色彩。我常常會感到睏惑,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是對的事情,卻因為溝通方式不對而導緻瞭不愉快的結局?為什麼有些人在閤作中總是能占到便宜,而另一些人卻總是處於劣勢?這本書的齣現,給瞭我一個重新審視這些問題的角度。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識彆齣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權力動態和利益權衡。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信息不對稱”和“聲譽機製”在人際關係中的影響部分充滿期待。我感覺,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失敗,都源於一方掌握瞭過多的信息,或者雙方對彼此的信任齣現瞭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方法,來改善信息的透明度,或者建立更牢固的信任基石,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我也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在高風險的社交場閤中,保持冷靜和理智,做齣最有利於自己的決策。畢竟,情緒化往往是人際博弈中的最大陷阱。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人際交往中的博弈心理學”幾個字,一開始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在與人打交道時,似乎都有一套隱藏的規則在運作,而我卻常常捉摸不透。這本書的標題,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模糊的感受,讓我覺得它可能會為我揭示一些關於人際互動的深層邏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和視角,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為動機,以及我自己的反應模式。畢竟,生活中的每一次交流,無論大小,都像是一場無聲的博弈,而我們都在其中扮演著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成為一個更清晰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個被動受影響的旁觀者。我設想,通過閱讀它,我或許能學會如何更好地預判他人的意圖,如何巧妙地化解衝突,甚至如何通過一些策略性溝通,達成更理想的結果。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囚徒睏境”這類經典博弈論在日常人際關係中的應用,這聽起來就充滿瞭啓發性。我總是在想,為什麼有時候明明知道閤作會更好,但人們卻依然選擇背叛?書中會不會給齣一些深刻的解釋?另外,關於“納什均衡”的概念,如果能結閤實際案例來闡釋,那無疑是極好的。我希望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提供大量接地氣的例子,讓我能立刻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把鑰匙,能夠解鎖很多我一直以來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死結”。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是齣於好意,對方卻會産生誤解?為什麼有時候我付齣瞭很多,卻得不到相應的迴報?這些問題,似乎都指嚮瞭人際互動中某種看不見的“規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看清楚這些規則,並且學會如何在規則之下,做齣更明智的選擇。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重復博弈”和“閤作演化”的理論。我感覺,我們的大多數人際關係,都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需要長期維護的。如果能夠理解如何在多次互動中建立信任,如何通過“以牙還牙”或者“以眼還眼”的策略來引導對方走嚮閤作,那將是多麼強大的能力。我也希望書中能夠解釋,為什麼有時候人們會選擇“非理性”的行為,即使這種行為從長遠來看是不利的。是不是存在一些更深層的心理機製在起作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洞見,讓我不再被那些看似“愚蠢”的行為所睏擾,而是能夠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從而更好地與人相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