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效能父母的7堂课
定价:38.00元
作者:(台湾) 李显文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64093006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风靡世界50年,43个国家的父母效能训练!《高效能父母的7堂课》让你做父母,也要高效能!一套SOP教育法7堂课 5个步骤, 74个教育实境,轻松、有效解决各种教育问题!上了《高效能父母的7堂课》,教育孩子,原来这么容易!
内容提要
教育孩子原来这么容易!
本书透过一套SOP执行步骤,以各种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为例,清楚指出孩子问题的管教时机点、快速判别行为的对错及对应策略……
让父母就像在阅读操作手册一样,有脉络可循,以一套方法解决所有教育问题!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显文
15年亲职咨询经验,帮助千百位华人父母解决教育难题
台湾辅仁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17年咨询辅导经验,历任:吉隆坡关怀辅导中心、怡保心灯辅导中心咨询协助员,现任「父母效能系统训练课程」领导员。
1999年开始带领父母效能训练课程;2009年起在台北地区10多所国小的读书会、老师或义工妈妈团等团体,进行父母效能课程、父母成长课程、老师辅导课程及亲职讲座的工作。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界限”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非常僵硬和功利化的,总觉得设立界限就是为了管住孩子,避免麻烦。然而,作者在这里提供了一个非常颠覆性的视角:清晰的界限,实际上是对孩子安全感和自主性最大的保护伞。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尤其是在处理青少年晚归问题上。它没有直接给出“惩罚时间表”,而是引导父母去探索“为什么需要这个界限”以及“界限被打破时,对双方意味着什么”。这种探讨式的处理方式,让我意识到,界限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条河流的河道,它限制了泛滥,却也保障了水流的方向和力量。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一起“协商”并“共同维护”这些规则,而不是单方面“宣布”。这使得界限的建立不再是权力斗争的导火索,而成为了双方共同构建的、信任的基础。这种“赋权式”的界限管理,极大地减少了家庭内部的对抗性摩擦,让亲子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基于尊重而非服从,这对我这个过去总是在“控制”与“放手”之间摇摆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剂定心丸。它提供的不是一套死的教条,而是一套动态调整的哲学。
评分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一部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精妙的框架,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任务分配式”的教育方法。我以前总认为,责任感就是把家务分配给孩子,让他们按时完成。但作者指出,真正的责任感源于“内在驱动力”和“掌控感”。书里强调了“小小的拥有感”对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比如,与其说“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不如引导孩子去“管理你的个人空间”。这种措辞上的微小变化,却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转换——从被动接受指令,转变为主动对自己的领域负责。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贡献”,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非一个被要求做事的附属品。我尝试着将家中一个特定的“领域”(比如阳台植物的照料,或者某个储物柜的管理)完全交给孩子去负责,并允许他们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创新”。这种放手和信任,带来的孩子对任务的主人翁意识,远超我预期的效果。这种“赋能而非安排”的教育理念,是全书中最让我感到震撼和受益匪浅的部分。
评分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失败”和“错误”的重新定义。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失败常常与羞耻、惩罚挂钩,这导致很多孩子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出极度的规避心理,生怕犯错。这本书则花了大量篇幅来论述“建设性失败”的价值。作者并非鼓励孩子随便犯错,而是提倡一种“高频迭代、低成本试错”的思维模式。他们倡导家长应该像一位“首席鼓励官”,重点不在于孩子是否成功,而在于他们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再试一次”的勇气是否得到了肯定。书中举了一个关于“项目失败后的复盘”的例子,这个复盘的重点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系统性地分析“假设是否错误”“执行环节哪里卡壳了”。我从中领悟到,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体面地”面对失败,如何将挫折转化为数据点,而不是情感包袱。这种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实操指南,非常具体且可操作,让我在面对孩子学业或兴趣发展中的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真正将“失败”变成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算特别厚重,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洞察力和实操性,实在让人醍醐灌顶。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有效沟通”的深度剖析。很多育儿书会泛泛而谈“多倾听”、“少指责”,但这本书却深入到了沟通的底层逻辑——那种不带评判的观察和感受的表达,如何能瞬间打破亲子间的坚冰。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考试失利情绪低落,我习惯性地想去“修复”他的情绪,说些“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的场面话。读完这本书的相应章节后,我尝试着只是描述我看到的:“我看到你把书合上了,肩膀有点塌下来,你现在是不是感觉很难过?”仅仅是这样一个反馈,孩子立刻就爆发了,但那不是愤怒,而是积压已久的那种委屈和挫败感,得到了被看见的出口。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高效能”不在于父母能提供多少解决方案,而在于我们能提供多大程度的、不打折扣的理解空间。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是市面上很多育儿指南所欠缺的,它真正教会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敏锐、更有人性的倾听者和回应者,而非一个流程化的管教者。这种细腻的观察和引导,对任何希望改善亲子关系的人来说,都是一座宝库。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和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教条冰冷,反而充满了那种仿佛邻家智者娓娓道来的亲切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积极影响力的建立”时所使用的比喻和故事。很多时候,我们总想通过“榜样力量”来教育孩子,但如何将自己的价值观内化并自然地流露出来,却是一个难题。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关于“父母的情绪稳定性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情绪教育”,这个论断简单却极具穿透力。它促使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气候”——我自己的压力、焦虑是如何不自觉地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我开始练习在感到烦躁时,先给自己设置一个“情绪缓冲站”,而不是立刻对孩子发火。这种自我觉察的训练,远比学习多少种“快速安抚技巧”来得有效和持久。全书的行文流畅自然,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堆砌,使得那些深刻的心理学原理,都能被一个初为人父母的人轻易消化和应用。这种易读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是它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关键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