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
定价:29元
作者:赖茂生 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05-01
ISBN:9787301025314
字数:400000
页码:489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当前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需要,系统阐述了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介绍了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检索工具和使用方法。全书内容充实,不仅有传统的文献索引方法的介绍,还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当前的检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元词法、叙词法、键词法、持接主题索引法、保持原意索引法、引文索引法、自动标引与自动化文摘工作、新的检索技术及评价方法等等。本书第二版对版(1985年出版,1988年获guojia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进行了全面修订,以便把科技文献检索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反映到书中,使之更加完善。
本书可作为图书馆学业、情报学专业的教科书以及理工科各专业学习文献检索的参考书,也可供图书情报界的广大理论的实际工作者参考;本书还是《图书馆专业基本科目复习纲要》(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主持编写)所列主要参考书之一。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更新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更新中................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三部分:**部分(一至五章)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介绍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的一般构成机理,索引语言和索引方法。第二部分(六至八章)基本工具,重要介绍分析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且适用面较宽的检索工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第三部分(第九章)应用与评价,主要介绍如何综合运用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去开展检索工作,以及如何评价和改进检索工具或系统的性能,提高检索效果。鉴于手检与机检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以互相利用或借鉴,而且机检在我国已成为现实。因此,本书内容虽然主要立足于手检,但也在某些章节中适当地增加了机检方面的内容。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一般都在各章末尾给出。
目录
章绪论
节文献检索概述
第二节文献检索发展概况
第二章科学技术文献
节科技文献概述
第二节科技图书
第三节科技期刊
第四节科技报告
第五节科技会议和会议文献
第六节专利文献
第七节标准文献
第八节其他一次文献
第九节科技文献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检索工具及其编制方法
节检索工具与检索系统
第二节文摘性检索工具
第三节文摘编写方法
第四节文摘刊物的编制
第五节目录性与题录性检索工具
第六节检索工具的质量评价
第四章索引的索引法
节索引导论
第二节索引的结构
第三节索引语言
第四节索引编制方法
第五章索引的类型
节先组式字顺主题索引
第二节元词索引
第三节叙词法及其在索引中的应用
第四节关键词索引
第五节计算机自动标引和辅助标引
第六节引文索引
第七节著者索引和专用索引
第六章专业性检索工具选介
节美国《工程索引》
第二节英国《科学文摘》
第三节美国《生物学文摘》
第四节美国《化学文摘》
第七章综合性检索工具选介(一)
节科技报告检索工具
第二节专利文献检索工具
第八章综合性检索工具选介(二)
节我国科技文献检索刊物体系
第二节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第三节法国《文摘通报》
第四节俄罗斯《文摘杂志》
第九章信息咨询服务与检索效果评析
节信息咨询服务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检索效果评价
第三节检索理论与检索技术
附录Ⅰ常用检索工具选目
附录Ⅱ我国引进的CD-ROM光盘数据库目录
附录Ⅲ我国科技文献检索刊物学科分布一览
附录Ⅳ俄语字母与拉丁字母音译对照表
我拿到这本《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的时候,正处于一个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之前的工作涉及的市场分析需要大量参考行业报告和学术论文,但长期以来,我都是凭借直觉和一些简单的关键词搜索来完成,效率低下且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我了解到这本书是关于科技文献检索的,虽然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研人员,但我认为掌握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于任何一个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工作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有效检索词库、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献(如专利、标准、研究论文)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库的特定功能(如引文分析、相似文献推荐)来拓展检索范围的实用技巧。书中对检索结果的筛选和评估是否有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判断一篇文献是否具有创新性、其研究方法是否严谨,以及如何有效地评估文献的引用价值,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能帮助我摆脱“大海捞针”的状态,找到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支持我的工作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是《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我是在一次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感觉自己需要系统地提升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时,偶然得知这本书的。当时我是一名科研新人,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即使是简单的文献调研,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曾尝试过一些网络上的教程,但总觉得碎片化、不够深入。了解到这是“第二版”,这让我对内容的更新和实用性有了更高的期待。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范儿,这让我感觉这本书应该能给我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如何运用更高级的检索策略,比如布尔逻辑、截词符、同义词扩展等,这些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真正提升检索效率,以及如何识别文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避免被一些低质量信息误导。对于一些新兴的文献类型,比如预印本、会议论文等,书中是否提供了相应的检索方法和评价标准,我也非常感兴趣。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套科学、高效、系统的科技文献检索方法论,为我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对《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的关注,更多的是源于我对信息素养提升的普遍需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信息的真伪、高效获取所需信息已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虽然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研人员,但我相信这本书提供的关于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论,在更广泛的领域都具有借鉴意义。我期待书中能够从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科技文献、有哪些主要的文献类型,然后循序渐进地介绍各种检索工具和技术。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的检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我也很想了解书中关于如何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如何避免信息茧房、以及如何利用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创新性思考的指导。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关于如何更好地与信息世界互动的学习之旅,我希望能够通过它,提升我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从而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评分我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即将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文献检索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研究的深度和可行性。我选择《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是因为我听闻其内容非常系统和实用,尤其是在经历了几次低效的文献检索后,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够指导我建立一套科学检索体系的书籍。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如何根据研究方向制定检索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各种高级检索技巧(如布尔逻辑运算符、字段检索、邻近运算符)来精确地定位目标文献。对于如何评估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比如如何识别同行评审期刊、了解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如何评价研究方法的严谨性,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详细的指导。另外,我也想了解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引文分析来追溯研究源头和发现相关研究的技巧,以及如何管理和组织大量的参考文献。我的目标是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提高我的文献检索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更具批判性地审视文献,为我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个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购买《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的初衷,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对信息世界的好奇和掌控欲。我一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满兴趣,但常常被各种专业术语和晦涩难懂的文章所困扰,感觉自己无法真正进入科技的殿堂。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硬核”,但我相信它能够提供一把钥匙,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那些令我着迷的科技领域。我希望书中能够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比如如何高效地利用搜索引擎的高级功能,或者一些专门的学术数据库(如PubMed, IEEE Xplore等)的独特之处。我也对书中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检索到的文献,以及如何避免文献“撞车”或重复研究的策略非常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读懂”一篇科技文献,如何快速把握其核心内容和研究价值,从而节省我的阅读时间,并能与人交流时,能够有更深入的见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能够理解和参与科技讨论的“内部人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