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建筑低空摄影
定价:56.00元
作者:李哲,李严,赵曙光,张玉坤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1856352
字数:
页码: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建筑低空摄影》主要阐述利用无人机低空平台进行多种类建筑目标空中摄影的技巧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建筑低空摄影常用器材选购、基本拍摄原则、摄影技巧、照片后期处理、摄影其他用途等内容。
目录
序
章 建筑低空摄影常用器材选购
1.1 飞行平台分类、比较与选择
(1)轻型载人航空器介绍
(2)无人航空器介绍
(3)无人航空器的选购和使用基本原则
1.2 构成完整低空摄影系统的其他要件
(1)低空摄影用相机选择
(2)1低空摄影用相机云台选择
(3)飞行控制系统选择
(4)其他辅助器材的选择
第二章 低空摄影的基本拍摄原则
2.1 无人机操作基本原则
(1)专业化的训练
(2)处境意识的培养
(3)良好场地作业习惯的养成
(4)设备的日常调整、保养与维护
2.2 低空建筑拍摄的基本原则
(1)根据照片使用目的确定拍摄任务
(2)从空间及文化、内涵等角度熟悉被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3)根据任务、目的和踏勘结果,决定作业计划及相机器材选用
(4)培养空中构图的预判能力
(5)对照片可以进行裁切等有限度的调整、优化
第三章 低空建筑摄影的技巧
3.1 低空摄影的用光
(1)用光决定了低空摄影的成败
(2)时间与日光影调、角度
(3)被摄主体的特点与用光
(4)低空摄影用光技巧小结
3.2 低空摄影与气候、季节、地理条件
(1)季节与低空摄影
(2)季节与天气的合并作用
(3)地区特点与低空摄影
3.3 低空摄影的构图
(1)构图——低空摄影与地面拍摄的大区别
(2)构图与飞行高度的关系
(3)拍摄机位与镜头方向的确定
3,4地面线性元素的影响
(1)自然线。陛元素
(2)人工线性元素
(3)建筑摄影中隐含线性元素的利用
3.5 建筑空间的特点与低空摄影
(1)建筑单体的空间特点与构图
(2)建筑文化内涵与低空摄影
3.6 把握低空摄影中的不可预见性
(1)摄影充满不可预见性
(2)特殊视角的不可预见性
(3)拍摄时机转瞬即逝
第四章 建筑低空摄影的后期处理
4.1 照片透视问题的软件纠正
4.2 超广角全景照片合成
(1)超广角照片拼接的优缺点
(2)超广角拼接的缺点和合理利用
4.3 低空360度全景影像拍摄与制作
(1)360度全景影像的拍摄
(2)360度全景互动漫游影像的制作
4.4 特殊的全景合成照片——空中俯拍球形全景
第五章 建筑低空摄影的他用途简介
5.1 低空摄影用于建设工程记录
5.2 低空摄影用于建筑调查与记录
5.3 低空摄影用于建筑测绘和空间分析
结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序
章 建筑低空摄影常用器材选购
1.1 飞行平台分类、比较与选择
(1)轻型载人航空器介绍
(2)无人航空器介绍
(3)无人航空器的选购和使用基本原则
1.2 构成完整低空摄影系统的其他要件
(1)低空摄影用相机选择
(2)1低空摄影用相机云台选择
(3)飞行控制系统选择
(4)其他辅助器材的选择
第二章 低空摄影的基本拍摄原则
2.1 无人机操作基本原则
(1)专业化的训练
(2)处境意识的培养
(3)良好场地作业习惯的养成
(4)设备的日常调整、保养与维护
2.2 低空建筑拍摄的基本原则
(1)根据照片使用目的确定拍摄任务
(2)从空间及文化、内涵等角度熟悉被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3)根据任务、目的和踏勘结果,决定作业计划及相机器材选用
(4)培养空中构图的预判能力
(5)对照片可以进行裁切等有限度的调整、优化
第三章 低空建筑摄影的技巧
3.1 低空摄影的用光
(1)用光决定了低空摄影的成败
(2)时间与日光影调、角度
(3)被摄主体的特点与用光
(4)低空摄影用光技巧小结
3.2 低空摄影与气候、季节、地理条件
(1)季节与低空摄影
(2)季节与天气的合并作用
(3)地区特点与低空摄影
3.3 低空摄影的构图
(1)构图——低空摄影与地面拍摄的大区别
(2)构图与飞行高度的关系
(3)拍摄机位与镜头方向的确定
3,4地面线性元素的影响
(1)自然线。陛元素
(2)人工线性元素
(3)建筑摄影中隐含线性元素的利用
3.5 建筑空间的特点与低空摄影
(1)建筑单体的空间特点与构图
(2)建筑文化内涵与低空摄影
3.6 把握低空摄影中的不可预见性
(1)摄影充满不可预见性
(2)特殊视角的不可预见性
(3)拍摄时机转瞬即逝
第四章 建筑低空摄影的后期处理
4.1 照片透视问题的软件纠正
4.2 超广角全景照片合成
(1)超广角照片拼接的优缺点
(2)超广角拼接的缺点和合理利用
4.3 低空360度全景影像拍摄与制作
(1)360度全景影像的拍摄
(2)360度全景互动漫游影像的制作
4.4 特殊的全景合成照片——空中俯拍球形全景
第五章 建筑低空摄影的他用途简介
5.1 低空摄影用于建设工程记录
5.2 低空摄影用于建筑调查与记录
5.3 低空摄影用于建筑测绘和空间分析
结语
读完这本【XH】 建筑低空摄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竟然可以如此地立体和丰富。一直以来,我对建筑的认知都停留在地面水平,很少有机会能够真正地从一个全局的视角去审视它们。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视觉世界的大门。摄影师们用无人机、直升机等设备,将我们带到了一个超然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欣赏建筑的美。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展示城市规划和建筑群落的照片。从低空看去,密密麻麻的楼宇如同精心编织的地毯,街道的脉络清晰可见,整个城市的结构和肌理一览无余。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是如何运作的,建筑又是如何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书中也有很多聚焦于单体建筑的篇章,它们从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建筑的细节和韵味。比如,某一页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剧院,其独特的屋顶设计在低空视角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件悬浮在空中的艺术品,充满着未来感。我又翻到另一页,看到了一处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从低空看去,古老的砖石结构在阳光下散发出温润的光泽,与周围的绿树红墙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本关于城市美学和建筑艺术的百科全书,它用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建筑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探索未知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地理、历史还是艺术。而这本【XH】 建筑低空摄影,恰恰满足了我对“新视角”的渴望。我一直觉得,建筑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宏伟的外观,更在于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以及它所承载的时代精神。从低空拍摄的角度,能够将建筑置于更广阔的天地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空间关系和视觉冲击力。书中有一组照片,展示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在低空视角下,它们仿佛直插云霄的巨塔,与天空连接,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而另一组照片,则描绘了古朴的村落,从空中俯瞰,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这种对比,让我深刻体会到建筑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光影的运用。摄影师们巧妙地利用太阳的角度,捕捉到建筑在不同时间的光影变化,使建筑的轮廓更加鲜明,纹理更加细腻,仿佛赋予了建筑生命。当我看到那些傍晚时分,夕阳染红建筑的画面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情绪。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更是承载着人类梦想、历史记忆和情感的空间。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我们去重新认识和欣赏我们身边的建筑。
评分拿到这本书【XH】 建筑低空摄影,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诗意”。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建筑是凝固的诗,而低空摄影,则为这首诗赋予了流动和飘逸的韵律。书中那些从空中捕捉到的画面,让我看到了建筑与天空、与光影、与自然之间最诗意的对话。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历史古迹和文化建筑的展示。从低空看去,那些古老的城墙、精美的飞檐,在光影的勾勒下,显得格外庄严而神秘,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又比如,书中对一些现代化的文化场馆的描绘,从空中看去,它们独特的造型,如同展开的翅膀,又似绽放的花朵,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力。我发现,低空摄影能够将建筑从坚实的地面上“解放”出来,赋予它们一种超然的灵动感。例如,书中有一页展示了某个水上建筑,从低空看去,建筑倒映在水中,虚实结合,仿佛漂浮在水面之上,如梦似幻,充满了诗意。又比如,书中对一些园林建筑的描绘,从低空看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如同精美的盆景,在绿意盎然中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禅意的画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的诗意所在,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寄托。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对建筑类的书籍有些望而却步,总觉得它们过于专业,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术语和理论,难以理解。但当我拿到这本【XH】 建筑低空摄影时,我被它的封面所吸引,那种从高处俯瞰城市的视角,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感。翻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上的感染力。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捕捉到了建筑最独特、最震撼的一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标志性建筑的呈现方式。比如,书中有一页展示了某个著名的大桥,从低空视角看去,它横跨在宽阔的江面,桥身的曲线优美流畅,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水中,那种壮丽的景象,用任何文字都难以形容。再比如,书中对一些历史建筑的描绘,也让我耳目一新。那些古老的寺庙、庄严的宫殿,在低空摄影师的镜头下,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威严,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建筑本身,更是关于建筑与环境、与人文、与历史的对话。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城市,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丽。这本书,无疑是一本能够打开我们视野,激发我们对城市和建筑探索欲望的优秀作品。
评分拿到这本【XH】 建筑低空摄影,我最先想到的是“惊喜”。我一直以为,建筑摄影也就是一些仰拍或者平拍,没想到,低空摄影能带来如此颠覆性的视觉体验。书中那些从空中俯瞰的画面,让我看到了建筑的另一种生命力。我一直对城市天际线有着莫名的情愫,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城市天际线最极致的想象。从低空看去,高楼大厦的屋顶设计,如同一个个精巧的艺术品,它们与天空的距离被拉近,与自然的光影嬉戏,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展示,比如体育场、会展中心等。从空中看去,它们的体量感和空间感被无限放大,那种宏伟的气势,让人心潮澎湃。同时,书中也有很多篇章聚焦于一些富有特色的街区和建筑群落。从低空看去,那些错落有致的房屋,蜿蜒的街道,仿佛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城市画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发现,低空摄影不仅能够展现建筑的宏伟,更能够捕捉到建筑的细节和人文关怀。例如,书中有一页展示了某个小区,从低空看去,花园、庭院、儿童游乐区都清晰可见,展现出了一种和谐宜居的生活空间。这本书,让我对建筑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地面,而是扩展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让我看到了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评分作为一个对城市发展和建筑形态有着持续关注的人,这本书【XH】 建筑低空摄影,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察平台。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一座城市,理解建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而低空摄影,正是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书中的图片,让我看到了建筑群落之间的联系,它们如何相互呼应,如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低空看去,城市不再是孤立的建筑堆叠,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肌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交通枢纽的设计展示。从空中俯瞰,立交桥、轨道交通如同复杂的血管网络,将城市的各个部分紧密连接,展现出一种高效而有序的运行模式。这种视角,让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也有很多篇章专注于单个建筑的魅力。比如,书中对某个博物馆的展示,从低空看去,其独特的造型,仿佛一件巨大的雕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现代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又或者,某个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在低空摄影师的镜头下,其斑驳的墙体和岁月的痕迹,都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更是思想的载体,它引导我们用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建筑,审视我们生活的城市。
评分在翻阅这本【XH】 建筑低空摄影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如何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一个城市的脉络和建筑的体系。而低空摄影,恰恰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书中那些从空中俯瞰的画面,让我看到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宏伟与精妙。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城市夜景的描绘。从低空看去,万家灯火如同璀璨的星河,将整个城市装点得美轮美奂,那种规模和气势,用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又比如,书中对一些大型交通枢纽的展示,从空中看去,立交桥、轨道交通如同巨龙的脊背,将城市紧密连接,展现出一种高效而有序的运行模式。这种视角,让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也有很多篇章专注于单个建筑的魅力。例如,书中对某个科技园区的展示,从低空看去,那些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如同散落在绿野上的水晶,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展现出一种创新与活力的氛围。又或者,某个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在低空摄影师的镜头下,其斑驳的墙体和岁月的痕迹,都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深刻、也更加震撼人心的可能性。
评分拿到这本【XH】 建筑低空摄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那个充满张力的画面,光影在现代建筑的轮廓线上跳跃,仿佛能听到螺旋桨的轻微轰鸣。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的质感很舒服,印刷也相当精良。我一直对建筑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从地面仰视,视角总有些局限。这本建筑低空摄影,恰恰满足了我对建筑全貌以及其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好奇心。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建筑的静态美,更是其在特定时空下,融入更大叙事中的动态感知。书中那些从飞机、无人机等低空视角捕捉到的建筑群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宏大与细腻并存的美感。例如,某一页展示了老城区错落有致的瓦片屋顶,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温暖的光泽,与远处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让我深刻体会到城市发展变迁的痕迹。又比如,某些篇章聚焦于单体建筑的细节,从空中俯瞰,原本宏伟的立面变得更像一件精巧的艺术品,窗棂的排列、材质的纹理,在低视角下被无限放大,展现出建筑师们在设计时对每一个像素的考量。我尤其喜欢那些利用光影效果来突出建筑体量和空间感的照片,仿佛建筑本身在低空摄影的镜头下活了起来,拥有了呼吸和生命。这本书,对于我这样想要更深层次理解建筑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视觉和思想的盛宴。它引导我去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景观,在换了一个视角后,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XH】 建筑低空摄影,在我手中简直是一本“沉甸甸”的视觉宝藏。我一直以来都对现代建筑的简洁线条和几何美感有着特殊的偏爱,而低空摄影,恰恰是展现这些特质的最佳方式。从高处俯瞰,那些原本以为平淡无奇的建筑,瞬间变得充满了艺术感和设计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现代化办公楼和商业综合体的描绘。从低空看去,它们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天空的光芒,金属质感的线条勾勒出硬朗的轮廓,仿佛一件件悬浮在空中的雕塑,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又比如,书中对一些创意园区的展示,从空中看去,那些分散的建筑单元,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巧妙地分布在绿色的草坪上,又彼此呼应,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空间。我发现,低空摄影不仅仅是展现建筑的宏伟,更是能够捕捉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微妙关系。例如,书中有一页展示了某个滨海建筑,从低空看去,它与蔚蓝的大海遥相呼应,海浪的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建筑本身也拥有了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的另一种美学,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深刻、也更加触动人心的美学。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本关于现代建筑哲学和空间艺术的探索之作。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大亮点,让我对“建筑”这个词的理解,从二维的平面图纸和三维的地面观察,扩展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建筑低空摄影,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科技感和艺术感,而内 एकदा的翻阅,更是让我惊叹于摄影师们的技艺和视角。我一直以来都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够捕捉到城市肌理和建筑生命力的作品。而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展示了美丽的建筑照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建筑的方式。通过低空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它们是如何融入城市的整体景观,又是如何与天空、自然元素对话。书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一个现代化的体育场,从低空俯瞰,其流线型的屋顶如同展开的翅膀,充满了动感和力量。又比如,在描写某个大型综合体时,摄影师巧妙地利用了建筑的阴影,将建筑的层次和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空间和光影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展示建筑与绿化空间结合的照片,从低空看去,绿色的植被如同丝带般缠绕在建筑周围,为冰冷的钢筋水泥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这种和谐共存的美,让人心生赞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本关于建筑美学和城市规划的启迪之作,它让我看到了建筑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深刻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