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追火车:华北东北卷 |
| 作者 | 王嵬 |
| 定价 | 78.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543615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锁线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十几年来拍摄火车的亲身旅行记录,也是一本介绍火车文化和铁路摄影经验的摄影书。本书将为读者讲述:追火车过程中的种种挫折、磨难以及冒险;在5A级景区都不可能看到的壮美山河;美得令人窒息的火车写真;历经几十万公里才拥有拍摄经验与技巧;以及发生在旅途、火车、火车站中的有趣和感人故事。全书内容丰富,包含40条拍摄线路,30幅手绘机位图,80段火车视频,700多幅精彩摄影图片。 |
| 作者简介 | |
| 王嵬,北京人,自由摄影师,铁路迷,“懂”火车的人。十年来行摄路程已达40多万公里,足迹踏遍全国铁路干支线路60余条,其中步行涉水攀爬逾2000公里,拍摄铁路图片40万幅,有数千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N、Conde Nast Traveler、南方周末、人民画报、大众摄影、中国国家地理等媒体使用或登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曾播出其专题纪录片《追火车》。 |
| 目录 | |
| 目录: 【启蒙之路——京张铁路/013】 梦开始的地方015 大坡度:36.8‰019 野路子025 关沟寻古028 居庸花海031 与国保失之交臂——康庄机车房034 【北京周边出片儿的线路——丰沙线/036】 山水画卷的开端——三家店040 马致远的故乡 ——石古岩044 便捷的出片儿地——落坡岭046 落坡岭-珠窝——深山沟子049 卧波势如虹——七号桥056 天险不可逾越——沿河城-旧庄窝062 飞檐走壁——上下行四交叉065 比Windows桌面更漂亮——官厅-沙城066 【 北京周边山区线路/069】 山清水秀江南风——京通线075 硝烟中诞生的铁路——京承线078 永定河中的另一种情调——京门线085 中国条重载线路——大秦线093 【开着火车上北京/096】 楼梯间是大功臣099 追随法的运用104 长时间拍出变化106 车站内摄影109 值得注意的站内小景113 功臣之家118 截然不同的感觉124 【次大运转—— 卓资山/126】 莫名的亲切感129 次亲密接触卓资山131 绿怀135 把握后一夏137 秋访卓资山——抢救苏州码子里程碑142 因“祸”得“福”——被复活的老线路145 【纵穿三晋/149】 绝壁下的通途——石太线151 充分利用“U”势156 山西的火车不再慢——拍高铁159 同蒲路163 刀削面一绝之地167 云中近畿169 【永远的蒸汽机车/170】 影视作品使我热泪盈眶/174 中国蒸汽机车的天堂——集通铁路/175 次去集通——与火车赛跑/176 一次都不能少的 集通蒸汽节/180 后的扎赉诺尔蒸汽行/187 “大城市”的蒸汽机车——铁岭调兵山/196 繁忙的蒸汽机务段——阜新/197 百年一叹 ——辽西的蒸汽机车/199 元宝山中有元宝/204 西露天的“怪”车/208 平庄:理想的厂矿线路/211 蒸汽机车的好归宿/217 蒸汽机车参考信息/219 【美丽的季节——绥佳线、图佳线、滨绥线/220】 当“仙翁”遇上五花山 ——绥佳线/222 手机桌面诞生地 ——通天屯展线/227 凄风苦雨并不“苦” ——山河- 亚河/231 当火车遇见稻花香 ——朱家沟/234 滨绥铁路/239 【深山老林寻秘境—— 大兴安岭/240】 开着汽车追火车/242 奔赴加格达奇——驱车之旅的开始/245 绿皮车的旧时光——塔源- 林海- 碧水/248 飞来“横福”——赶鸭子上架的新林/253 死磕到底——雨中的碧州/254 曾经中国北的车站 ——漠河站/258 坎坷满归路/259 注意熊瞎子出没 ——神经末梢之莫尔道嘎/262 顺着北风,一路向南 ——牙林线/264 中国铁路大坡的奇遇/267 伊尔炧?伊尔灺?伊尔施?/272 用不着崇洋媚外——白阿线/272 【灵感发源之线—— 东边道/274】 东边道就是小清新/276 险些成为野猪的盘中餐/281 不走寻常路:露水河镇/284 “珠宝”遍地撒,“仙人” 桥上行/289 头道松花江大角度/292 “大手电筒”拍摄法/295 铁血大动脉——鸭大线/297 【穿林海,跨雪原—— 滨洲线/298】 探访国门 ——满洲里/300 白毛风中的免渡河/302 舌尖上的相机 ——兴安岭/304 另一个“有鹿的地方” ——博克图/310 喇嘛山上拍火车 ——巴林/314 【后记/316】 【感谢/318】 |
| 编辑推荐 | |
| 坚持不懈 值得点赞 坚持12年,行摄路程50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铁路干支线路60余条。 其中步行、涉水、攀爬逾5000公里,拍摄火车图片、铁路图片、人文风景40万幅。 惊心动魄 *真实 追火车过程中的种种挫折、磨难以及冒险 在5A级景区都不可能看到的壮美山河 美得令人窒息的火车写真 历经几十万公里才拥有拍摄经验与技巧 十年磨一剑的心路历程 内容丰富 保证精彩 20多条精彩拍摄路线 30幅手绘拍摄机位图 80段火车视频 700余幅精美摄影图片 双封面,精致线装,阅读体验更佳。 |
| 文摘 | |
| 序言 | |
当我翻开《追火车:华北东北卷》,我以为我将要阅读的是一段关于火车旅行的流水账。然而,我错了。王嵬的文字,就像是那些穿梭在广袤华北东北大地上轰鸣的火车,带着一种原始而又深沉的力量,将我带入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之中。我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火车,观察过与火车相关的人们。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没有去歌颂伟大的工程,也没有去讲述惊心动魄的事故,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平凡的生命,那些在火车旁、在站台上、在车厢里度过自己人生的人们。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呼吸,感受到他们的体温,甚至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酸甜苦辣。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那些冰天雪地的东北,那些风沙弥漫的华北,都在他笔下变得生动而充满生命力。火车在这样的环境中穿梭,就像是这片土地上跳动的心脏,承载着希望,也带走忧伤。这本书让我对“追火车”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一种对远方的向往,一种对命运的抗争。我从中读到了普通人的伟大,读到了时代的变迁,也读到了生命的坚韧。
评分阅读《追火车:华北东北卷》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心灵的跋涉。我不是一个熟悉北方风土人情的人,但王嵬的文字,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那个世界的好奇之门。他笔下的华北和东北,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具体而微的场景,是鲜活的人物。我仿佛能听到火车穿越旷野的轰鸣,感受到北风的凛冽,以及站台上人们的忙碌。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刻意去营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讲述着他们与火车结下的不解之缘。我看着那些在火车上度过自己人生的劳动者,看着那些在火车旁等待亲人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虽然朴实,却充满了力量和温情。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把握,那些微小的事件,那些人物的对话,都能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情感也依然能够传递出温暖的力量。它让我对“追火车”这个行为有了更深的体悟,它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读完《追火车:华北东北卷》王嵬的这部作品,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又充满力量的旅程。这本书并非我通常会选择的类型,我更偏爱轻松的都市小说或是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然而,朋友的强烈推荐,加上封面上那张似乎能听到汽笛声的复古火车图片,勾起了我一丝好奇。翻开书页,我被立刻拉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富有画面感,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北方广袤的土地,那被火车轨迹切割开的田野,连绵的山峦,以及隐藏在严寒背后的勃勃生机。我仿佛能闻到煤炭燃烧的焦香,听到车轮与铁轨摩擦的铿锵声,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宏大叙事。书中所描绘的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有着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坚韧不拔的生存智慧和情感羁绊。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坚持,都通过作者充满人情味的文字,触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站台,饱经风霜的面孔,以及在简陋车厢里闪烁着希望的眼神,都让我对那个年代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追火车”这个词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寻,是对过往的回溯,对未来的眺望,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无尽探索。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历史或地理的读物,但它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变成了一本关于人性、关于时代、关于记忆的深刻体悟。
评分我必须承认,《追火车:华北东北卷》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我一直以为,关于火车的故事无非是关于速度、关于旅行、关于工业文明的进步。然而,王嵬的这部作品,却让我看到了火车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的人性与情感。作者的文笔非常朴实,但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他描绘的华北和东北,不是那种明信片式的风景,而是充满了烟火气,充满了生存的艰辛,也充满了坚韧的力量。我看着那些在火车上度过一生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找生存的立足之地。我被他们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之间淳朴的情感所打动。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那些微小的动作,那些不经意的对话,都能够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够揭示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人性依然能够闪耀出璀璨的光芒。它让我对“追火车”这个行为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一种对生命的探索。
评分读完《追火车:华北东北卷》,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一本关于“火车”的书,可以如此富有温度和深度。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技术性或历史性的读物,但王嵬的文字却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没有去宏大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与火车紧密相连的普通人身上。我看着那些在火车上度过一生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因为火车而改变,他们的命运也因为火车而连接。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华北和东北风土人情的描绘,那些朴实无华的对话,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都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仿佛能感受到,在寒冷的冬日里,火车带来的温暖,在漫长的旅途中,火车带来的希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情感也依然能够传递出温暖的光芒。它让我对“追火车”这个行为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一种对远方的憧憬。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会让你“读进去”的作品。我不是一个轻易被文字打动的人,但《追火车:华北东北卷》却做到了。王嵬的笔触有一种魔力,他能够将那些看似寻常的场景,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描绘得如此生动,如此真实,仿佛我亲身经历了一般。我能感受到华北平原的广阔,东北黑土地的厚重,以及在那片土地上奔腾的火车所承载的无数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年代,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像是连接人们生活、情感和梦想的纽带。我看着那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人们,看着那些在火车上挥洒汗水和泪水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轨迹,他们的艰难抉择,都让我深感触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隐藏在沉默中的渴望,那些在绝望中闪烁的希望,都让我对书中人物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铁路建设或历史的科普读物,但它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是一本关于人性的百科全书,一本关于时代的史诗。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生命依然顽强地生长,情感依然炽热地燃烧。
评分我一直觉得,有些书就像一杯醇厚的酒,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甜与回味。王嵬的《追火车:华北东北卷》恰恰就是这样一本让我愿意沉浸其中,反复琢磨的书。它的文字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直白易懂,反而带着一种沉淀了岁月的韵味,需要读者用心去感受,去解读。我不是一个喜欢在阅读中“烧脑”的人,但我被这本书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所吸引。它没有刻意营造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土地、对人民、对历史的深情,却足以打动人心。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北方风土人情的描绘,那些寒冷冬日里升腾的热气,那些朴实无华的对话,那些在艰难岁月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片段,都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莫名的亲切感。这本书让我看到,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意义,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我常常在想,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他笔下的人物,无论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都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与我一同呼吸,一同感受。我从中读到了对过去的回望,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心灵的洗礼。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入挖掘特定领域、特定群体的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王嵬的《追火车:华北东北卷》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偏好。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火车本身的描绘,更是通过火车这条线索,串联起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群人的命运。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并将它们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看到,在漫长的铁轨上,火车带着希望与梦想,也带着辛劳与汗水,穿梭在广袤的华北和东北大地。我看到了那些火车司机、检修工人、以及在火车上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韧性和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隐藏在沉默中的渴望,那些在困境中闪烁的希望,都让我对这些人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情感也依然能够传递出温暖的光芒。它让我对“追火车”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一种生存的保障,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对远方的向往。
评分我是一个很少会去主动关注历史题材作品的读者,更多时候是随波逐流,被热门话题所吸引。然而,《追火车:华北东北卷》这本书,却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住了我的目光。王嵬的文字,带着一种北方的凛冽,也带着一种大地的温情。他描绘的华北与东北,不是冰冷的地理概念,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历史印记的生动画卷。我仿佛能听到火车汽笛的鸣响,感受到车厢里熙熙攘攘的人声,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煤烟味。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也伴随着他们的离别。我看着那些在火车上出生入死、为生活奔波的人们,他们的故事虽然平凡,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时代背景的刻画,那些历史的洪流,那些社会的变迁,都通过人物的命运巧妙地展现出来,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生命也依然能够展现出顽强的韧性,情感也依然能够传递出温暖的力量。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追火车:华北东北卷》时,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我对“追火车”这个概念并不熟悉,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纪实文学。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我的看法被彻底颠覆了。王嵬的文字如同北方的风,带着一种粗犷而又深沉的力量,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他笔下的华北和东北,不再是地图上的地理名词,而是充满生命气息的鲜活土地。我能感受到那里的寒冷,那里的贫瘠,但同时也能感受到那里人民的坚韧和乐观。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煽情,不刻意拔高,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讲述着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我看着那些在火车上、在站台上、在漫长的旅途中与火车相伴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琐事,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展开。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把握,那些历史的变迁,那些社会的发展,都巧妙地融入在人物的命运之中,让人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有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普通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选择,都构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对“追火车”这个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对远方的向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