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傳統療法大全:藥膳食療治百病
定價:35.00元
作者:王啓纔
齣版社:西安交通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60558387
字數:
頁碼:33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是圖書的銷售點、賣點,不同於內容介紹
·北京衛視“養生堂”專傢佟彤作序推薦
·在日常飲食中養生
·中藥與食物相配伍,補氣補血全搞定
·近韆個養生小食譜,滋陰都囊括
·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藥膳曆來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重要部分是中國特有的營養調理膳食。
·本書所摘錄的補品、補方均經過反復臨床實驗,隻要使用得當,均能夠發揮其效,對我們的健康有較好的幫助。
·本書不但讓讀者認識藥膳及其用途、用法,而且在運用的過程中瞭解其原因,並終掌握中醫藥補的核心理念和一般原則。
·在書的每一節的後還羅列瞭許多各大藥房常見的滋補養生成品,讓讀者在麵對市麵上的各種補品時不再迷茫、盲目。
·這本書就是讀者科學進補、藥膳食療的指導老師。
內容提要
藥膳,中國特有的營養調理膳食。膳意為飯食,即中藥與食物相配伍而成的膳食,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閤的産物。簡言之,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藥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
《藥膳食療治百病 》以調理身體為目的,將內容分為兩部分。前麵將藥膳的概念、功效嚮讀者娓娓道來;然後以中醫的“氣”、“血”、“陰”、“陽”為劃分依據,從辨證施治、補養髒腑的角度齣發,精選齣我國傳統醫籍中近韆種養生治病名藥,並根據各藥材的功效、適應證等羅列簡便易行、療效顯著的方劑。此外,本書在每一節的後還羅列瞭許多各大藥房常見的滋補養生成品,讓讀者在麵對市麵上的各種補品時不再迷茫、盲目。本書就是讀者科學進補、藥膳食療的指導老師。真可謂“一書在手,健康不愁!”
目錄
緒論
章章補氣
補脾氣、胃氣
白術
茯苓
人參
吳茱萸
生薑
神麯
甘草
蜂蜜
草果
枳殼
砂仁
白扁豆
常見補品
補肺氣
羊肺
太子參
黃芪
黨參
薏苡仁
枇杷
陳皮
常見補品
補心氣
蓮子
桂圓
大棗
山藥
竹蓀
常見補品
補腎氣
熟地
杜仲
枸杞
山茱萸
黃精
栗子
芡實
金櫻子
常見補品
第二章補血
補脾血
荔枝
花生
常見補品
補心血
桂圓
葡萄
熟地
大棗
酸棗仁
桑椹
花生衣
常見補品
補肝血
補腎血
第三章補陰
補肺陰、胃陰
補心陰
補腎陰
補肝陰
第四章
補脾陽、胃陽
補腎陽
補心陽
補肺陽
補肝陽
作者介紹
王啓纔,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中醫藥科普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秘書長,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榮譽院士,美國紐約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加拿大中醫研究院學術顧問,香港中醫藥研究院顧問、客座教授。2010年被江蘇電視颱聘為《萬傢燈火》健康養生節目主講專傢。從事中醫、針灸教學、臨床工作40多年,在外醫學刊物上發錶學術文章近200篇,發錶中醫藥科普文章300多篇,主編和參編著作50餘部。2006年榮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光榮稱號; 2010年榮獲全國首屆中醫藥科普講座“金話筒”奬。
文摘
生薑
【彆名】鮮薑。
【産地】江西、湖北、福建、雲南等省。
【季節】10~12月采挖。
【性味】性微溫,味辛。
【歸經】入肺、脾、胃經。
【功效】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適應癥】脾胃氣虛:癥見飲食減少、胃痛、腹中冷痛、嘔吐泄瀉等。多見於風寒感冒、寒痰咳嗽、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應用】
1.健脾湯
原料:生薑、白芍各10 剋,黃芪15 剋,生地黃12剋,白蜜10剋。
用法:將生薑、白芍、黃芪、地黃用砂罐加適量水煎煮,沸後取一大碗藥汁,去渣後加入白蜜並攪拌均勻,再煮數沸,分成2份,早晚各服1份,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養血。適用於脾胃氣虛所緻食欲不振,麵色萎黃,神疲氣短,肢體酸軟,頭暈目眩,胃脘疼痛。
2.參苓粥
原料:人參、白茯苓、生薑各10 剋,粳米100剋。
用法:上述三味以水煎煮至沸,去渣後取汁,將粳米加入藥汁內煮粥,待粥熟後加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胃。適用於脾氣虧虛、胃氣不和所緻不思飲食、虛羸少氣等癥。
3.生薑山藥羊肉湯
原料:生薑15 剋,山藥50 剋,羊肉500 剋,鬍椒粉6 剋,黃酒20毫升,蔥白30 剋,精鹽3剋。
用法:將羊肉去筋洗淨,入水焯過;淮山藥以冷水泡透切段;蔥白洗淨切段,生薑拍破。將羊肉、山藥放入碗中,加水及薑等調料,先以大火燒沸去沫,再用小火燉至熟爛,撈齣羊肉,放涼後切片,裝入碗內。原湯去掉薑和蔥白,加調味品,即可服用。羊肉和湯皆可服用。
功效:補益脾胃。適用於脾胃虛弱所緻咳嗽氣少、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等癥。
【常見補品】
二仙膏
【主要成分】人參、鹿角膠、龜闆膠、牛鞭(乾)、核桃仁、遠誌(製)、黃芪(蜜炙)、熟地黃(砂仁拌)、五味子(酒製)、製何首烏、枸杞子、沙苑子(鹽炒)、
牛膝、黑芝麻(炒)、山藥(炒)、丹參。
【功效】健脾補腎,益氣養血。
【適應證】用於治療氣血兩虛、周身懶軟、神疲體倦、神經衰弱等癥。
四君子閤劑
【主要成分】白術、茯苓、生薑、大棗、黨參、甘草。
【功效】健脾益氣。
【適應證】用於脾胃氣虛,食少納差,便溏。
人參歸脾丸
【主要成分】人參、茯苓、炙黃芪、白術(麩炒)、當歸、酸棗仁(炒)、龍眼肉、甘草(炙)、木香、蜂蜜。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適應證】用於心脾兩虛證,癥見食少體倦,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舌淡脈弱;及脾不統血癥,癥見便血、吐血,月經不調,崩漏或帶下,舌淡,脈細。
人參蜂王漿
【主要成分】人參,蜂王漿,葡萄糖,澱粉。
【功效】健脾益氣,滋補強壯。
【適應證】用於病後體虛,食欲減退,疲乏無力,失眠。
補中益氣丸
【主要成分】炙黃芪、白術(炒)、當歸、黨參、升麻、陳皮、柴鬍、炙甘草、生薑、大棗。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適應證】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緻食少,體倦乏力,腹脹久瀉,脫肛,脫垂。
益氣補血片
【主要成分】人參、當歸、大棗、製何首烏、黃芪、陳皮。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滋腎。
【適應證】用於氣血兩虛證所緻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癥見皮下散在齣血點,或兼見神疲乏力、食少納呆、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麵色蒼白、脈細無力等。
歸脾丸(小蜜丸)
【主要成分】黨參、黃芪(蜜炙)、白術(炒)、遠誌(製)、茯苓、甘草(蜜炙)、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脾兩虛,肢倦乏力,食欲不振,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崩漏便血。
仲景歸脾丸
【主要成分】人參、白術(麩炒)、酸棗仁(炒)、龍眼肉、茯苓、炙黃芪、當歸、遠誌(去心)、木香、炙甘草。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適應證】用於氣血不足,食少乏力,麵色萎黃,心悸失眠,月經量少,色淡。
健胃消食片
【主要成分】太子參、山藥、麥芽(炒)、陳皮、山楂,輔料為蔗糖、糊精。
【功效】健脾益氣,消食化積。
【適應證】適用於脾胃氣虛所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脘腹脹悶、食少倦怠等癥。
補脾益腸丸
【主要成分】黃芪、黨參(米炒)、砂仁、白術(土炒)、當歸、肉桂、白芍、延鬍索(製)、乾薑(炮)、防風、木香、赤石脂(煆)、補骨脂(鹽製)、荔枝核、炙
甘草。輔料為煉蜜。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
【適應證】用於脾虛泄瀉,癥如腹瀉腹脹、腹痛、腸鳴等。
黃芪精
【主要成份】黃芪,輔料為煉蜜、山梨酸、甜菊苷、聚山梨酯-80、羥苯乙酯、橘子香精。
【功效】養氣補血,固本止汗,健脾益胃。
【適應證】用於氣虛血虧,錶虛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壯。
舒肝健胃丸
【主要成份】柴鬍(醋製)、枳殼、厚樸(薑製)、檳榔、豆蔻、香附(醋製)、香櫞、牽牛子(炒)、青皮(醋炒)、陳皮、檀香、延鬍索(醋炒)等。
【功效】疏肝開鬱,健胃益氣。
【適應證】用於肝胃不和所緻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壽星補汁
【主要成份】白術(炒)、茯苓、乾薑、甘草(蜜炙)、製何首烏、黨參、山藥、山楂(炒)、當歸、白芍(炒)、桂枝、麥鼕、熟地黃。
【功效】益氣養血,調理脾胃。
【適應證】用於病後體虛,年老衰弱,食欲減退,疲乏無力,失眠多夢,肢痛麻木。
維爾康膠囊
【主要成份】人參、黃芪、靈芝、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E、甲基橙皮苷。輔料:澱粉。
【功效】健脾固本,益氣扶正。
【適應證】用於年老體虛,健忘。
北芪五加片
【主要成份】黃芪乾浸膏、刺五加浸膏。
【功效】健脾,益氣,安神。
【適應證】用於腰膝酸軟,體虛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多夢。
棗參閤劑
【主要成份】大棗、當歸、太子參、蔗糖、維生素C、羥苯乙酯、苯甲酸鈉、桔味香精。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生津。
【適應證】用於氣血兩虛所緻少氣乏力、心悸、頭暈等。
……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而言,簡直是一場身心的深度放鬆之旅。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私人傢教,耐心地引導我建立起一種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哲學。書中不隻是關於“吃什麼”,更多的是關於“如何吃”和“為何要吃”。例如,關於進食的時間、環境對消化吸收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細嚼慢咽來配閤藥膳發揮最大功效的描述,都體現瞭中醫整體調理的精髓。我過去總是狼吞虎咽地應付三餐,但讀瞭這本書後,我開始有意識地放慢節奏,體會食物的香氣和口感,這不僅讓食療效果更好瞭,連帶著我的精神狀態也變得更加平和、專注。這種由內而外、由食及心的轉變,是任何單純的營養補充劑都無法帶來的體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通過最自然、最貼近生命本源的方式——飲食,去與自己的身體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和療愈。
評分這本《中醫傳統療法大全:藥膳食療治百病》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中醫理論的刻闆印象。我原本以為這種類型的書籍會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古老的典籍引用,讀起來會像是在啃一本教科書,但這本書的編排和敘述方式簡直太親民瞭。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將復雜的養生理念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即應用的實踐指南。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不同藥膳食譜時,會詳細解釋每一種食材的藥用價值,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作用來調理特定身體狀況的。比如,書中對脾胃虛弱的調理部分,不僅給齣瞭具體的食譜,還配有詳細的烹飪步驟和注意事項,甚至連食材的選擇都有講究,比如什麼時候采摘、如何炮製等,這些細節的把控,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大大增強。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真正走入瞭廚房,成為瞭我日常飲食規劃的得力助手。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圖文並茂,色彩搭配也很和諧,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更像是在一本精美的健康生活雜誌上汲取智慧,而不是一本嚴肅的醫學著作。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中醫傳統療法大全:藥膳食療治百病》時,我有點持懷疑態度,因為市麵上這類書籍太多瞭,很多都誇大其詞,效果存疑。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很快就打消瞭我的顧慮。它並非簡單地羅列食療方子,而是建立在一個紮實的整體觀之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於“辨證論治”在飲食上的具體體現。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來解釋“寒、熱、虛、實”這些基礎概念,並結閤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給齣瞭非常貼閤實際的“自查”指南。例如,如果你常年感到口乾舌燥,書中會引導你判斷是虛火還是實火,然後推薦不同的食材組閤。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這個中醫小白也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健康認知框架。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強調的是“治未病”,而不是等到病入膏肓纔去補救。書中關於季節養生和體質調理的章節,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日曆,指導我如何根據氣候變化調整膳食結構,避免身體機能的失衡。這種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比單純的“治病”更有價值。
評分要說這本書的獨特之處,那必須是它對傳統食療和現代營養學的巧妙融閤。我發現很多傳統的藥膳方子,用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去解釋,竟然都有非常科學的依據。比如,書中提到在燉煮某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食材時,加入適量的酸性物質(如陳皮或山楂),可以幫助更好地吸收和轉化,這在烹飪技巧上是老祖宗的經驗,在營養學上也是有理論支持的。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這本書不僅吸引瞭那些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也吸引瞭注重科學驗證的年輕群體。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藥引”的講解,過去總覺得這是個很玄乎的概念,但書中結閤瞭食材的溶解性、吸收率等因素進行瞭分析,讓“藥引”變得有跡可循。這本書不是故作高深,而是用現代的思維去梳理和印證古老的智慧,讓傳統療法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也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吃”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擁有著極其強大的信息密度,但呈現方式卻齣奇地清晰和流暢。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不同病癥時,所展現齣的嚴謹態度。它不是那種“包治百病”的宣傳口號,而是非常務實地指齣,食療是輔助和調理手段,對於嚴重的疾病仍需遵醫囑。這種界限的劃分非常重要,體現瞭作者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我個人嘗試瞭書中幾種針對改善睡眠質量的食療方,比如搭配不同藥材煮粥的方法。最讓我驚喜的是,效果並非立竿見影的“神效”,而是一種溫和、持久的改善,身體的微小變化積纍起來,最終帶來瞭顯著的提升。書中對每種藥材的性味歸經分析得非常透徹,即便是像大棗、生薑這樣常見的食材,也被賦予瞭專業的解讀,讓我對廚房裏的這些普通“藥材”重新産生瞭敬畏之心。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使得整本書的論述都站得住腳,讓人信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