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定价:110.00元
作者: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发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3859632
字数:390000
页码:2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由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编,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林业重点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成效日益凸现。天然袜资源保护工程已阶段性地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任务,亟待改革体制、建立长效发展与保护机制;经过10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以粮食换生态”的政策目标初步实现,巩固成果专项建设全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地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工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类不断增加,种群规模不断扩大。
目录
序
1 监测概要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概要
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国有森工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专栏 天保工程影响下农村社区的变化
3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6 退耕还林政策10年评价
退耕还林农户问卷调查报告
7 调查员报告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工企业调查报告——甘肃省迭部林业局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调查报告——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意见与建议——甘肃省退耕还林监测县
退耕还林工程调查报告——山西省灵石县
退耕还林工程调查报告——贵州省普定县
退耕还林工程调查报告——湖南省永顺县
退耕还林工程调查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调查报告—河北省沽源县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调查报告——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调查报告——新疆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
8 附录
附表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评价三: 阅读《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这样的文献,我总是抱着一种学习和探索的心态。虽然我不是直接参与到林业工程项目中的工作人员,但我对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民生和环境息息相关的领域。林业工程,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栽树种草,它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多重使命。因此,了解这些工程的实际效益,对于我认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成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呈现出一些令人振奋的故事和数据。例如,在那些曾经贫困落后的山区,因为实施了林业重点工程,是否涌现出了一批蓬勃发展的林下经济,带动了当地的脱贫致富?是否因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曾经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得到了有效缓解,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报告中是否包含了一些具体的项目实例,通过鲜活的文字和翔实的图片,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工程带来的改变?我也希望报告在强调成绩的同时,也能客观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在效益的分配上是否公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通过这份报告,我希望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国家林业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从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评价五: 对于《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这样一份具有档案性质的文献,我的阅读视角更侧重于其历史价值和前瞻意义。2010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标志着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探索。这份报告,就像一张定格的快照,记录了那个时间点上,国家林业工程建设的规模、方向以及初步的成效。我希望从中能够了解到,当时有哪些标志性的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它们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报告中呈现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仅仅针对2010年这一年的短期成效,还是已经开始显露出长期的、可持续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份报告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点,让我们能够与后来的发展进行对比,从而评估林业政策的长期有效性。我也好奇,在2010年,对于“社会经济效益”的监测和评估,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报告中是否存在一些在当时看来具有创新性的监测方法或指标?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为我们理解林业工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以及未来如何优化林业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录,承载着那个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期许与实践。
评分评价四: 作为一名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抱有极大的期待。我知道,国家层面的林业重点工程,最终落地生根,是在全国各地的具体实践中。因此,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像一个宏观的“体检报告”,同时又能触及到微观的“病灶”和“良方”。我期待看到,报告中是如何将全国层面的工程,分解到具体的区域和项目上去的。例如,在某个省份,某项林业重点工程是如何实施的?它在当地的环境背景下,又具体产生了哪些独特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区域性的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在实施同类工程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效有何不同。这对于我们理解地方差异、因地制宜地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也关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林业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是如何协同合作的。报告中是否体现了这些多方参与的积极作用,或者揭示了在合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碍?此外,我想知道,报告中关于“社会效益”的衡量标准是什么?除了经济收入,它是否也包含了教育普及、医疗改善、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我对那些能够真正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效益指标尤为关注。这份报告,不仅是对工程的评估,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评分评价一: 拿到这本《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我首先被它严谨的标题所吸引。虽然我不是林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作为一名关注国家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普通读者,我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这一概念充满了好奇。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枯燥的数据和图表,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近年来国家在林业建设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些努力所带来的实际成效。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那些被列为“重点工程”的项目,例如退耕还林、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等等,在2010年这一年中,究竟在哪些地区开展了,又投入了多少资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这些投入是否真的转化为看得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项目所在地的农民收入是否有所提高?就业机会是否因此增加?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是否有所恢复?报告中是否呈现了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生动地展现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从报告的名称来看,它应该是通过一套科学的监测体系,对这些效益进行了量化和评估。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相对易懂的方式,向我这样非专业读者解释清楚这些复杂的监测方法,以及得出结论的关键指标。虽然我不会去深究那些复杂的统计模型,但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个清晰的脉络,理解国家林业政策的有效性,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切实地改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这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报告,它记录了国家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一份坚实足迹。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者,我对《2010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的出现,无疑是期盼已久。我们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如何科学地衡量和评估这一价值转化过程,始终是学界和政策界探讨的重点。这份报告,恰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证依据。我特别想知道,报告中是如何界定和量化“社会经济效益”的。它是否涵盖了直接的经济产出,比如林产品增值、旅游收入增长,还是进一步将生态服务的价值,如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等,也纳入了评估范围?在方法论上,报告采用了哪些监测工具和技术?是传统的问卷调查、访谈,还是运用了更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辅助分析?我非常期待看到报告中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它能否清晰地梳理出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与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之间的逻辑链条。例如,通过具体的经济模型,能否证明是工程的投入直接导致了某项效益的增长?此外,报告中是否对不同类型的林业工程,比如生态公益林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科技推广等,进行了分类评估,并对比分析了它们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差异?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相关研究的人来说,这份报告的结论将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案例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