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
定价:25.00元
作者:中公教育全国银行招聘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0429116
字数:
页码:33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内容提要
《中公版·2018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为帮助参加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的考生利用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考前复习,中公教育全国银行招聘考试研究院根据近几年的考试真题,编写了本书。本书共计分为20章: n
n
章:政策性银行简介 n
n
第二章:英语 n
n
第三章:时政专题 n
n
第四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n
n
第五章:数字推理 n
n
第六章:数学运算 n
n
第七章:图形推理 n
n
第八章:逻辑判断 n
n
第九章:定义判断 n
n
第十章:类比推理 n
n
第十一章:资料分析 n
n
第十二章:微观经济学 n
n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 n
n
第十四章:金融学 n
n
第十五章:国际贸易 n
n
第十六章:财会 n
n
第十七章:法律 n
n
第十八章:计算机 n
n
第十九章:管理 n
n
第二十章:政策性银行申论写作 n
n
每一章内容都是按照考点进行划分,方便考生进行复习。
目录
章政策性银行简介(1) n
考点1国家开发银行概况(1) n
考点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概况(3) n
考点3中国进出口银行概况(5) n
第二章英语(9) n
考点1听力理解题型:短对话(9) n
考点2听力理解题型:长对话(10) n
考点3短文听力理解(13) n
考点4短文理解考查题型(13) n
考点5虚拟语气(14) n
考点6阅读理解概述(18) n
考点7记叙文体裁分析(19) n
考点8议论文体裁分析(20) n
考点9说明文体裁分析(20) n
考点10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n
--态度观点题(21) n
考点11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推断题(22) n
考点12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细节题(24) n
考点13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语义题(26) n
考点14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主旨题(28) n
考点15完形填空解题思路(29) n
考点16完形填空解题角度(30) n
考点17英译汉技巧(32) n
考点18汉译英注意事项(35) n
考点19英语常用被动句型 n
的汉语习惯译法(37) n
考点20写作常见话题词汇(38) n
考点21写作常用短句形式(40) n
考点22首尾衔接句型(41) n
考点23增加亮点关联词(46) n
第三章时政专题(48) n
考点12017年工作报告(要点)(48) n
考点2中国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n
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要点)(50) n
考点3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51) n
第四章言语理解与表达(54) n
考点1词语的理性义(54) n
考点2词语的感彩(54) n
考点3书面语的类型及特点(55) n
考点4常考习惯搭配词语汇总(56) n
考点5常考法律专业术语(58) n
考点6常考经济专业术语(59) n
考点7常考心理专业术语(61) n
考点8常见易望文生义成语(63) n
考点9常见易断词取义成语(64) n
考点10常见多义成语(64) n
考点11常见形近、音近成语(65) n
考点12语句连贯(68) n
考点13成分残缺(69) n
考点14成分赘余(70) n
考点15句式杂糅(70) n
考点16搭配不当的四种类型(70) n
考点17导致歧义的四种类型(70) n
考点18不合逻辑的五种类型(71) n
考点19十种常见的修辞格(73) n
考点20反衬与对比的区分(77) n
考点21借喻与借代的区分(77) n
考点22比喻与比拟的区分(78) n
考点23设问与反问的区分(79) n
考点24主旨观点型题目(79) n
考点25主旨观点型题目 n
的错误选项类型(80) n
考点26细节理解型题目 n
的七大常设陷阱(81) n
考点27词句理解型题目(84) n
第五章数字推理(86) n
考点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86) n
考点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86) n
考点3和数列及其变式(87) n
考点4积数列及其变式(88) n
考点5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88) n
考点6分式数列(89) n
考点7组合数列(89) n
考点8创新数列(89) n
考点9图形形式数字推理(90) n
考点10整数拆分数列(91) n
考点11数位特征分析(92) n
考点12和、差、倍、比运算关系(93) n
考点13幂次运算关系(93) n
考点14组合运算关系(93) n
第六章数学运算(94) n
考点1数的整除判定性质表(94) n
考点2大公约数与小公倍数(95) n
考点3各种数列公式表(96) n
考点4不等式(97) n
考点5平面几何常用公式(98) n
考点6立体几何常用公式(99) n
考点7角度的性质(99) n
考点8平行线的性质(99) n
考点9三角形的性质(100) n
考点10几何图形的性质(101) n
考点11平面解析几何(101) n
考点12和差倍比问题核心公式(103) n
考点13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表(103) n
考点14多次相遇问题(104) n
考点15其他行程问题公式表(104) n
考点16利润问题(105) n
考点17工程问题(105) n
考点18浓度问题(106) n
考点19排列组合问题基本原理(106) n
考点20排列组合问题基本概念(107) n
考点21错位重排问题(109) n
考点22概率问题(109) n
考点23容斥问题(110) n
考点24抽屉问题(111) n
考点25推理问题(111) n
考点26时钟问题(112) n
考点27年龄问题(112) n
考点28日期问题(113) n
考点29方阵问题(113) n
考点30植树问题(114) n
考点31鸡兔同笼问题(114) n
考点32牛吃草问题(114) n
第七章图形推理(116) n
考点1数量型图形推理(116) n
考点2特征型图形推理(116) n
考点3位置型图形推理(117) n
考点4组合型图形推理(118) n
考点5图形推理做题技巧(118) n
考点6折纸盒问题(120) n
第八章逻辑判断(121) n
考点1削弱型题目(121) n
考点2加强型题目(122) n
考点3前提型题目(124) n
考点4解释型题目(125) n
考点5评价型题目(125) n
考点6结论型题目(127) n
考点7直言命题(128) n
考点8复言命题(132) n
考点9智力推理(137) n
第九章定义判断(138) n
考点1定义的要素(138) n
考点2定义的逻辑方法(138) n
考点3定义要点的分类(138) n
考点4传统对应型(140) n
考点5升级筛选型(140) n
考点6定义判断做题技巧(141) n
第十章类比推理(142) n
考点1概念间关系(142) n
考点2近反义关系(142) n
考点3描述关系(143) n
考点4条件关系(143) n
考点5语法结构(144) n
第十一章资料分析(146) n
考点1增长率问题(146) n
考点2增长量问题(147) n
考点3比重(148) n
考点4倍数(148) n
考点5翻番(149) n
考点6平均数(149) n
考点7中位数(150) n
考点8百分数、百分点(150) n
考点9常用解题技巧(151) n
第十二章微观经济学(153) n
考点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153) n
考点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53) n
考点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53) n
考点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54) n
考点5供给和需求的含义(154) n
考点6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函数、 n
供求曲线(155) n
考点7影响需求的非价格因素(155) n
考点8影响供给的非价格因素(156) n
考点9需求及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及 n
供给量的变动(156) n
考点10市场均衡含义及均衡价格决定(157) n
考点11供求定理(157) n
考点12基数效应和序数效应(158) n
考点13总效用、边际效用(158) n
考点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59) n
考点15无差异曲线(159) n
考点16商品边际替代率(160) n
考点17预算线(161) n
考点18消费者均衡(161) n
考点19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162) n
考点20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163) n
考点2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 n
及图示(163) n
考点2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64) n
考点23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165) n
考点24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 n
和等成本线(165) n
考点25生产者均衡(167) n
考点26规模报酬或收益(167) n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168) n
考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68) n
考点2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168) n
考点3宏观经济学的前提假设(168) n
考点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 n
和研究方法(168) n
考点5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69) n
考点6宏观经济学的衡量指标(169) n
考点7生产总值的定义(170) n
考点8名义GDP与实际GDP(171) n
考点9GDP平减指数(171) n
考点10潜在GDP(172) n
考点11国民生产总值(172) n
考点12生产净值(172) n
考点13支出法(173) n
考点14收入法(173) n
考点15财政政策定义(174) n
考点16自动稳定器(174) n
考点17支出政策工具(175) n
考点18收入政策工具(175) n
考点19财政政策与IS曲线的移动(175) n
考点20挤出效应(175) n
考点21财政政策的操作方向(176) n
考点22货币政策的含义(176) n
考点23三种基本的货币政策工具(176) n
考点24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177) n
考点25LM曲线移动的现实意义(177) n
考点2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178) n
第十四章金融学(179) n
考点1货币的产生(179) n
考点2货币的本质(179) n
考点3货币的形式(179) n
考点4货币的职能(180) n
考点5货币层次划分(180) n
考点6金融市场的含义(181) n
考点7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81) n
考点8金融市场的分类(181) n
考点9金融市场的功能(183) n
考点10货币市场概述(183) n
考点11同业拆借市场(184) n
考点12回购协议市场(185) n
考点13国库券市场(186) n
考点14商业票据市场(186) n
考点1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187) n
考点16资本市场工具(187) n
考点17资本市场特点(187) n
考点18资本市场功能(188) n
考点19发行市场(188) n
考点20交易市场(188) n
考点21股票市场的含义及特征(188) n
考点22股票的分类(189) n
考点23债券市场的含义及特征(190) n
考点24债券的分类(190) n
考点25债券发行价格(190) n
考点26债券收益率计算(单利)(190) n
考点27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含义(191) n
考点28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特点(191) n
考点29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功能(191) n
考点30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类型(192) n
考点31外汇的概念(193) n
考点32汇率(194) n
考点33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195) n
考点34国际储备(197) n
考点35外汇交易(198) n
第十五章国际贸易(201) n
考点1关税(201) n
考点2国际贸易实务(204) n
第十六章财会(208) n
考点1会计基础知识(208) n
考点2会计要素(213) n
考点3存货的账务处理(218) n
考点4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220) n
考点5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226) n
考点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务处理(228) n
考点7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232) n
考点8财务报表(236) n
考点9杠杆效应(241) n
考点10财务分析(243) n
第十七章法律(249) n
考点1法理学(249) n
考点2宪法(258) n
考点3民法(262) n
考点4商法(272) n
第十八章计算机(278) n
考点1计算机的分类(278) n
考点2计算机的应用(278) n
考点3计算机基本数制(278) n
考点4数制转换(279) n
考点5计算机网络基础(280) n
考点6ISO/OSI参考模型(281) n
考点7因特网(283) n
考点8域名(283) n
考点9IP地址(284) n
考点10数据库基本概念(285) n
考点11数据模型(286) n
考点12结构化查询语言SQL(287) n
考点13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290) n
考点14计算机病毒及防护(292) n
第十九章管理(295) n
考点1需要层次理论(295) n
考点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96) n
考点3阿尔德弗的ERG理论(296) n
考点4麦克莱兰的三重需要理论(297) n
考点5期望理论(弗罗姆)(298) n
考点6组织的定义和类型(299) n
考点7组织工作(299) n
考点8组织权力(299) n
考点9领导(300) n
考点10的影响力(301) n
考点11领导行为理论(301) n
考点12控制工作(302) n
考点13人力资源管理(303) n
第二十章政策性银行申论写作(308) n
考点1申论的含义(308) n
考点2申论写作的题型特点(308) n
考点3归纳概括题型分类(311) n
考点4归纳概括的作答要求(313) n
考点5综合分析题型分类(316) n
考点6综合分析的作答要求(318) n
考点7提出对策题型分类(320) n
考点8提出对策的总体要求(320) n
考点9提出对策常用角度(322) n
考点10议论文三要素(324) n
考点11议论文的总体要求(324) n
考点12议论文开头的方法(326) n
考点13议论文结尾的方法(327) n
考点14立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327) n
考点15驳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327) n
考点16语言文风(328) n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29)
作者介绍
文摘
章政策性银行简介 n
考点1国家开发银行概况 n
1.国家开发银行简介 n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中国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2008年12月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明确将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n
国开行是全球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 n
国开行目前在中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3家二级分行,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和开罗、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伦敦、万象等6家代表处。全行员工近9000人。旗下拥有国开金融、国开证券、国银租赁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n
2.国家开发银行标识 n
(1)标识造型。 n
国开行标识产生于1995年。国开行标识底盘为方形,由红黄相间的四块图案组成,形成四个向外发散的箭头,中间为白色立体色块。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国开行英文行名发生变化,2014年国开行对标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n
(2)标识理念。 n
国开行标识以抽象的图形,表达国开行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柱之意。方形底盘象征“基础”,向外发散的箭头表示国开行各项业务向外拓展。中间的白色立体色块象征着“支柱”以及“窗口”,即国开行发挥中长期主力银行的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 n
(3)标准色。 n
国开行标识造型稳重、对称、严谨,色彩取自国旗的红与黄(金),昭示了国开行员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开行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 n
(4)标准字。 n
标准字是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美观、清晰、明确、易读、图形化是标准字的基本特点,国开行标准字采用了专用字体,体现了国开行沉稳、、庄重的形象内涵。中文行名:国家开发银行,简称国开行、开行。英文行名:ChinaDevelopmentBank,简称CDB。 n
3.国家开发银行必知信息 n
(续表) n
考点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概况 n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介 n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领导的我国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金,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全系统有31个省级分行、300多个二级分行和1600多个县域营业机构,有一支5万多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专业队伍,服务网络遍布中国各个地区。 n
建行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从服务大局、推进创新发展、遵循银行规律、坚持拼搏进取,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始终保持对“三农”领域的信贷净投放,已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了农发行特色的核心业务能力。每年支持的粮食占商品量的60%以上、棉花占产量的50%以上,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卖难”和“打白条”问题。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支农格局。业务规模、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大幅跃升,基本实现了资金自筹,消化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内生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n
2014年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有效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及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政策属性、坚持服务“三农”、坚持按银行规律办事,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服务扶贫攻坚,努力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的银行、支农的银行、现代化的银行,更好地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n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形象标识 n
标识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英文名称首字母A为构成元素,内含中国古钱币的造型,形象地传达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业特点。 n
标识为正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准确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稳固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 n
标识似一座金色的大山,伟岸、博大、雄居在天地之间,寓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新农村为己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 n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必知信息 n
考点3中国进出口银行概况 n
1.中国进出口银行简介 n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领导的、全资拥有的国家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总部设在北京。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以支持国际经济合作为己任,致力于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在设有20多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巴黎分行、东南非代表处、圣彼得堡代表处和西北非代表处;与1000多家银行的总分支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n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职责是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n
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拥有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评级,这些评级分别是AA-、Aa3、A+,与中国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一致。 n
2.银行标识 n
(1)行徽寓意。 n
标识从造型上看是两枚平行并联、紧密结合的钱币。钱币代表金融业,显示出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行业属性。 n
在造型结构上,两枚钱币相互开放、循环往复、双向流动、持续稳健,表明中国进出口银行是充满内在活力的现代金融机构,是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家银行。 n
(2)行名标准字。 n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标准字由中英文构成,中文标准字以魏碑字体为架构,加以修饰组合而成。魏其稳重遒劲,工整有序的风格,表现出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的特质,作为辅助要素,产生理性识别效果。英文全称标准字以“TimesNewRoman”字体为架构,加以修饰组合而成,表现出银行的国家化特性,并与中文标准字体的风格相吻合。 n
(3)标准色彩。 n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标准色是深蓝色,又称“中国进出口银行蓝”,简称“银行蓝”。 n
色彩传达的意义:蓝色代表高尚、神圣、外向、开放、安稳、强健、效率和秩序,象征着海阔天空般的发展前景,适用于国际化金融服务行业的定位。 n
银行标识应用在所有视觉媒体时,均采用“银行蓝”标准色。 n
3.中国进出口银行必知信息 n
(续表) n
第二章英语 n
考点1听力理解题型:短对话 n
对话部分一般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即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生活等话题。 n
短对话具有如下特点: n
采用的是一男一女对话的形式,每人说一句,然后提问,卷面只有选项,没有问题;对话为美式英语发音和英式英语发音的混合。 n
短对话按题型分类主要有地点题、人物关系或身份职业题、数字计算题、请求和建议题、判断推理题、因果关系题、词汇和习惯用语理解题、观点态度题等。 n
考点2听力理解题型:长对话 n
长对话虽然也采用两人日常对话的形式,但是与短对话有很大的区别。长对话不仅字数大幅增多,约200~300单词,而且在难度上也大大提高了。短对话涉及的只是一个“点”,而长对话涉及的则是一个“面”。短对话的答案一般是“显而易见”的,而长对话涉及的内容更深入,它有一个“中心议题”,中心议题正是该“面”的凝聚点,对话双方都是围绕中心而展开话题。 n
考点3短文听力理解 n
短文听力理解是银行英语考试的常规题型,问题基本为特殊问句,短文的平均字数大约220字。 n
听力短文的体裁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其文章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大类:社会生活类、人物故事及其历史类、科普知识类和文化教育类。 n
序言
我一直觉得,备考政策性银行,除了掌握基础的金融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政策性”的内涵,以及如何服务于国家战略。这本【XH】 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在这方面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考点汇集,更像是一本关于政策性银行“魂”的书。手册中对政策性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它们如何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全局。我尤其喜欢手册中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金融合作”等内容的论述,它让我看到了政策性银行的战略意义和全球视野。而且,手册的编排也很有特色,它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将相关的政策、业务和案例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解某项政策性业务时,书中会先介绍相关的政策背景,然后阐述业务模式,最后辅以实际案例,这种讲解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目的。虽然我还在备考的初期阶段,但通过阅读这本手册,我已经对政策性银行的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备考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真正理解和融入这个行业。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备考者,我不得不说,市面上关于银行招聘的教材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做到“抓住精髓、直击考点”的书却不多。这本【XH】 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可以说是我近期接触到的一本非常出色的教材。它的内容编排紧凑,没有丝毫的冗余,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于政策性银行核心业务和监管要求的梳理。比如,在谈到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和职能时,书中用清晰的表格和图示进行了对比分析,让我能迅速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并深刻理解其各自的政策导向。更让我惊喜的是,手册中还涉及了一些金融科技在政策性银行应用的前沿内容,这在其他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我个人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并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是学习的关键。这本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帮助我节省了大量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时间,让我能更专注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手册附带的章节练习题,虽然不多,但质量很高,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并暴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在备考后期进行系统梳理和强化训练的书籍。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政策性银行的认识比较模糊,只知道它们是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设立的金融机构,但具体到业务模式、监管框架以及招聘要求,都知之甚少。当我看到这本【XH】 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时,就被它“考点速记”的定位吸引了。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的内容设计非常人性化。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其次,它针对性很强,直接切入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的核心考点,比如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风险管理等。手册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并且大量运用了图表和对比分析,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我特别喜欢手册中关于“政策性银行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这一章节的讲解,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风险类型,还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于理解政策性银行的稳健运营至关重要。此外,手册还包含了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虽然我还没有经历考试,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已经对政策性银行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工作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评分【XH】 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 这次的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我真的算是卯足了劲去准备。之前也看过不少资料,但总觉得知识点零散,难以系统梳理。朋友推荐了这本【XH】 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的第一感觉是,它确实非常“速记”,纸张质量不错,排版也很清晰,重点内容用醒目的颜色标记出来,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快速抓住核心要点的人。我尤其喜欢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不会让你感到迷茫。而且,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这对于理解抽象的政策和理论非常有帮助。比如,在讲解某项政策性银行的信贷业务时,书中就引用了一个实际操作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流程和关键环节。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另外,书中还包含了近几年的真题解析,这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通过分析真题,我能更准确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方向,也更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虽然我还没有参加考试,但仅仅是这几天的复习,我已经感觉自己对政策性银行的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信心也足了不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备考政策性银行的道路上增添了重要的助力。
评分准备政策性银行的考试,最头疼的就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政策法规和金融理论。这本【XH】 政策性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二版)-中公版,真是及时雨。它最大的优点在于“速记”这两个字。我发现书中对每一个考点的讲解都力求精炼,用最少的文字概括最核心的信息,并且大量的知识点都以列表、要点、甚至是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大量记忆的考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反复翻看手册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等章节,因为它能够快速地帮助我回忆起关键的论述和支撑材料。而且,手册的第二版更新及时,加入了许多最新的政策动向和行业解读,这在其他过时的教材中是很难找到的。比如,手册中对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在政策性银行中的最新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正是当前的热点考点。我特别欣赏手册中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比如“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等,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解读,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就像一个浓缩的知识宝库,让我事半功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