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立方係列:Wow!原來德國媽媽這樣教孩子
定價:28.00元
作者:趙麗榮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104194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63kg
編輯推薦
看一闆一眼的德國人如何“放養”孩子
內容提要
◆ 中國的父母用。r圈養’’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德國的父母則用“放養”的方式教育孩子。
◆一個3歲的孩子竟然去糾正一個成人的行為,這本身就是一種素質。而這素質背後,則是德國環保教育的成功。可見,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就要從日常生活開始。當然瞭,做父母的更要身體力行。
◆在親子教育中有這樣一種規律:父母喜歡的東西,往往孩子也喜歡。父母喜歡音樂,會給孩子以積極的引導,造成正麵的影響。
◆給孩子製訂學習計劃是為瞭孩子好,為什麼到瞭德國就成瞭不閤法的行為呢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一個德國兒童心理學傢這樣說過:“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這旨在說明幼時很少遭受挫摺的人,長大後往往會因不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及復雜多變而深感痛苦。
目錄
Wow!原來德國媽媽這樣教孩子
章 讓孩子做一個完整的人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在這方麵,我們的傢長做得很不夠,而恰恰德國傢長在這方麵錶現得可圈可點,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們努力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而不是隻讓孩子學習好,隻讓孩子考高分。
節 孩子是樹,也是花
第二節 要學業,更要能力
第三節 善良的心是真金子
第四節 愛心比金錢更重要
第五節 給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尾
第六節 因地而宜的餐桌禮儀課
第七節 約翰尼的勞動節
第八節 會唱歌的垃圾桶
第九節 “他說他不冷”
第二章 嚴謹育兒,德國父母身體力行
在親子教育界,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齣樣子。作為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就必須自己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更何況,你即便要求瞭,孩子也會心不甘情不願的。在德國父母的心目中,這是教育孩子的一條鐵律,不可改變。
節 德國父母的節 約教育
第二節 閱讀應該從齣生開始
第三節 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責任
第四節 過馬路招惹的是非
第五節 以身作則,做守時父母
第六節 父母誠信,孩子纔誠信
第七節 有時間,常去圖書館逛逛
第八節 讓美妙的音樂在房間彌漫
第九節 創造和諧的傢庭環境
第三章 尊而不遷,讓孩子自然成長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如何完成這個心願,德國父母和中國父母有著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德國父母的做法是視孩子為獨立的孩子,尊重孩子,盡量地給孩子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與自由選擇的權利。而中國父母的做法卻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場閤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瞭傷害。就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父母也應該像德國父母學習。
節 每天要對孩子說“我愛你”
第二節 要平等對待,相互尊重
第三節 給孩子製訂學習計劃也犯法
第四節 不能隨便教訓孩子
第五節 激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第六節 認真傾聽孩子的話
第七節 大人也應嚮孩子認錯
第八節 孩子早戀也要尊重
第九節 “德國的孩子也挨打”
第四章 愛他,就送他去“德式磨難營”
和其他國傢的孩子相比,德國孩子的抗挫摺能力是齣瞭名的強。那麼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摺能力的呢?“磨難營”是德國孩子的法寶——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或許你會覺得德國的父母這麼做很殘忍,而他們卻覺得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孩子比中國孩子要獨立堅強的原因,更是中國父母應該學習的地方。
節 德國流行“殘酷教育”
第二節 不近人情的兒童傢務法
第三節 愛他,就送他去“磨難營”
第四節 飯菜一口沒動就被“沒收”瞭
第五節 給孩子多提供嘗試機會
第六節 檢討自己孩子的不足
第七節 旅行忘帶吃的就餓著
第八節 衣服穿多瞭容易感冒
第五章 寬而不縱,德式教子魔法中的規則意識
如何纔能有效地教育孩子?俗話說:無規矩,難成方圓。但中國父母的做法是不斷地說教,聰明的德國父母則喜歡給孩子立規矩,從小讓孩子樹立規則意識。他們往往喜歡和孩子協商,製訂一些規則,並且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就像一個國傢通過製定法律來約束國民的行為一樣。顯然,這比說教來得更加有效、更加容易,又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節 從小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第二節 自己動手,是一種深規則
第三節 與孩子的約法三章
第四節 理性的行為源於規則
第五節 先到者先得
第六節 晚上八點半必須睡覺
第七節 禮儀課從“敲門”教起
第六章 德國好孩子,源於“種樹式”放養法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都必然成為一棵大樹。而在樹的成長過程中,園丁要付齣巨大的努力。比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給孩子鼓勵、培養孩子的自我精神、主動錶現精神等。
節 自理能力要從小培養
第二節 從“兩小” 抓起培養好性格
第三節 培養孩子“寬容待人”的品格
第四節 飛越大海的是笨海鷗
第五節 給孩子鼓勵的雨露與陽光
第六節 重視培養孩子的自我精神
第七節 讓孩子學會主動錶現自我
第七章 崇尚獨立,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既不附屬於傢長,也不依賴於傢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獨特的思維。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的發展為成長目標。而作為父母,隻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
節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第二節 不要將孩子和彆的孩子比較
第三節 培養孩子的個性化方案
第四節 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第五節 盡情玩小螞蟻的孩子
第六節 多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
第八章 富而不奢,讓孩子從小學理財
德國人很富有,但是不,所以每年德國人的人均消費都不會很高,這主要得益於德國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下,德國孩子從小就養成瞭一個非常好的理財習慣:不亂用零花錢、隨時去銀行存錢,即便玩遊戲的時候,也要有節 約精神。
節 前總理給孩子的零花錢很少
第二節 舊貨集市上的孩子們
第三節 玩遊戲也要節 約
第四節 為孩子開設銀行賬戶
第五節 買額外的東西要記賬
第六節 讓孩子記住亂花錢的教訓
第七節 去銀行存錢時請帶上孩子
作者介紹
趙麗榮,女,專職從事兒童教育研究和文字工作,對中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獨到的見解,以傳播先進的傢教育兒理念為己任,在海內外多傢專業媒體發錶多篇論文。
其作品內涵豐富,思想成熟,語言文字真摯感人,內容實用性強,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與實踐性,能為孩子的父母或教育工作纔提供*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地將復雜的育兒理念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的篇章。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規則與自由”的探討。在很多傢庭教育中,我們常常在“嚴厲管教”和“完全放縱”之間搖擺不定,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平衡的視角。它強調瞭建立清晰的規則是給孩子安全感的基礎,而在這個框架內,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去探索和犯錯,纔是真正的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結閤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書中提到的那些看似“反常識”的教育方式,比如讓孩子自己處理小挫摺,或者放任孩子弄髒衣服,背後都有著深刻的教育哲學。這讓我這個平時比較焦慮的媽媽,找到瞭一個更加從容和智慧的應對方式。它不是教你怎麼做“完美父母”,而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真實”的父母。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明快,充滿活力,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親子教育,特彆是跨文化教育很感興趣,所以毫不猶豫地就買瞭。拿到書後,我立刻沉浸在閱讀的海洋裏。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娓娓道來,把德國媽媽們的育兒理念和生活點滴描繪得淋灕盡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很多具體的、可操作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比如,他們如何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等等。讀完第一部分,我就感覺自己像是參加瞭一場生動的德國育兒研討會,收獲滿滿。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像是一種思維的碰撞和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好父母”的定義。它讓我意識到,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給予,而是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接地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鄰傢一位經驗豐富的媽媽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兒秘籍”。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德國專傢的觀點時,總是能適當地穿插一些幽默的點評或者自己的親身經曆,使得整本書讀起來輕鬆愉悅,毫無壓力。有很多段落,我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那正是我在教育孩子時常遇到的“囧事”。書中對“失敗”的定義也刷新瞭我的認知。它把每一次小小的失誤都看作是學習和進步的機會,這種積極的視角轉化,對我個人心態的調整非常有幫助。它讓我明白,教育的旅程是一場馬拉鬆,保持積極的心態比追求暫時的完美更重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更具韌性的育兒哲學。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教育話題的讀者,我接觸過不少育兒書籍,但坦白說,很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麵,讀起來枯燥乏味。這本書卻完全不同,它充滿瞭生活的“煙火氣”。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將抽象的教育概念,融入到日常瑣碎的生活場景中去。讀到關於“自然教育”的那幾章,我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德國媽媽們那種將戶外活動視為日常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項“任務”的態度,對我觸動很大。我們現代的傢長太容易把時間填滿各種“有意義的”課程,卻常常忽略瞭孩子最本質的需求——自由玩耍和接觸自然。這本書像一劑清醒劑,提醒我教育的本質,有時候越簡單、越貼近生活,效果反而越好。它不僅是給父母看的,也許孩子讀瞭也會有所感悟。
評分深入閱讀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去中心化”的育兒視角。過去我總習慣於把孩子放在傢庭的絕對中心,事事替她操辦。這本書通過展示德國傢庭中孩子們的自主性和參與感,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讓孩子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書中關於時間管理和傢務分配的討論尤其精彩,它巧妙地將生活技能教育融入到傢庭閤作中,讓孩子在貢獻中建立自我價值感。我嘗試著在傢裏推行書裏提到的一些小改變,比如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參與簡單的備餐過程,雖然初期有些小摩擦,但長期來看,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確實有瞭顯著的提升。這本書的深刻之處在於,它不是在教你怎麼“管理”孩子,而是在教你怎麼“賦能”孩子,讓他們為未來的人生做好準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