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和能源價格劇烈波動的現實 背景下,産業生態係統的脆弱性問題已經成為煤炭城 市可持續發展的桎梏。王德魯著的《煤炭城市産業生 態係統響應經濟波動的脆弱性與恢復力研究》重點以 中國煤化工産業生態係統為對象,基於多學科研究方 法、視角的交叉和多源數據、知識的融閤,係統探討 瞭經濟波動條件下煤炭城市産業生態係統的脆弱性機 理、綜閤評價模型、恢復力影響因素和提升策略等問 題。相關成果將為煤炭城市産業生態係統的適應性管 理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
本書可供可持續發展管理、能源經濟與管理、循 環經濟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 決策人員參考使用。
王德魯 1978年11月生,管理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可持續發展管理、能源經濟與管理方麵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與麵上項目、**軟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彆資助項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項目8項;參與**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支撐計劃等重要課題多項。以**或獨立作者在Journal of Forecasting、Energy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以及《管理科學學報》、《係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期刊發錶論文50餘篇,獨立齣版專著3部,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奬等省部級科研奬勵3項。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外研究進展述評
1.3 研究意義
1.4 概念界定
1.5 主要內容
1.6 研究方案
1.7 特色與創新
本章參考文獻
2 我國典型煤炭城市煤化工産業生態係統案例分析
2.1 鄂爾多斯市煤化工産業生態係統分析
2.2 六盤水市煤化工産業生態係統分析
2.3 榆林市煤化工産業生態係統分析
2.4 淮南市煤化工産業生態係統分析
本章參考文獻
3 煤炭城市産業生態係統響應經濟波動的脆弱性機理
3.1 經濟波動與CCIES結構特徵耦閤作用過程與機製
3.2 經濟波動下CCIES網絡特徵及脆弱性演化
3.3 模型構建與仿真結果分析
3.4 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章參考文獻
4 煤炭城市響應宏觀經濟波動的脆弱性綜閤評價
4.1 CCIES響應宏觀經濟波動的脆弱性評價指標體係構建
4.2 基於RS-TOPSIS-RSR的CCIES脆弱性評估模型
4.3 我國典型CCIES脆弱性評價
4.4 討論
4.5 主要結論
4.6 附錄
本章參考文獻
5經濟波動下煤炭城市恢復力影響因素及其形成機製
5.1 CCIES恢復力影響因素辨識
5.2 CCIES恢復力影響因素矩陣數值分析
5.3 CCIES恢復力影響因素結構解析
5.4 CCIES恢復力形成機製
5.5 案例研究
5.6 主要結論
5.7 附錄
本章參考文獻
6 經濟波動下煤炭城市産業生態係統的恢復力建設
6.1 宏觀經濟波動分析
6.2 CCIES應對經濟波動衝擊的係統動力學模型構建
6.3 經濟波動與調控政策情景設計
6.4 仿真結果與分析
6.5 討論
6.6 結論與對策建議
6.7 附錄
本章參考文獻
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所呈現的“脆弱性與恢復力”這一核心議題所吸引。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資源型城市,特彆是曾經以煤炭為支柱的城市,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而新的發展動能尚未完全培育成熟。這本書的標題點明瞭研究對象——“煤炭城市産業生態係統”,這本身就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我設想,作者會深入分析在宏觀經濟下行、能源結構轉型、國際市場波動等外部壓力下,煤炭城市的産業生態係統所暴露齣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體現在哪些方麵?是産業鏈的單一性,是對外部需求的過度依賴,還是技術創新能力的不足?而更令我期待的是,書中對“恢復力”的探討。它是否會列舉一些成功實現轉型的案例,或是提齣一套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超越單純的理論闡述,提供一些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分析框架和政策建議。或許,它會帶領讀者走進那些煤炭城市的街頭巷尾,去感受那些在變革中堅守與創新的個體和群體,去理解他們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尋找並構建屬於自己的“恢復力”。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學術研究的深度,更在於它能否為那些正處於轉型期的城市提供一麵鏡子,映照齣問題,也照亮前行的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初看之下,就已經勾勒齣一個引人入勝的畫麵:在漫天煙塵的煤炭城市,那些曾經支撐起繁榮的産業,如今麵對著經濟的潮起潮落,顯得如此脆弱,又或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韌性。我對於“産業生態係統”這個概念特彆好奇,它是否意味著將煤炭産業的發展不僅僅看作是單一的開采和加工,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相互關聯的網絡中去審視?那些上下遊的配套企業,那些服務於煤炭産業的人力資源,甚至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它們是如何共同構成一個“生態係統”的?而當經濟的“波動”來襲,是怎樣的“衝擊”會讓這個精心構建的係統感到“脆弱”?是市場需求的銳減,還是環保政策的收緊?這本書會深入剖析這些“脆弱點”嗎?我更期待的是,它如何去探尋那些“恢復力”。是在技術創新中尋找新的增長點,還是在産業結構的多元化中找到齣路?或者,是城市自身的人文精神和社區凝聚力,成為抵禦經濟寒鼕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顯微鏡,細緻入微地展現煤炭城市在經濟浪潮中的掙紮與蛻變,為我們理解相似睏境中的其他産業和城市提供寶貴的藉鑒,讓我能跳齣狹隘的視角,去思考一個産業的生命力究竟源於何處,又如何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堅韌的故事,一個關於在睏境中尋找齣路的故事。我一直對那些曾經輝煌但如今麵臨挑戰的産業城市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與不可再生能源緊密相連的城市。煤炭,這個曾經點亮無數傢庭和工廠的能源,它的城市,又將如何麵對經濟的“波濤洶湧”?“産業生態係統”這個詞匯,立刻勾起瞭我的研究興趣。它意味著作者並非孤立地看待煤炭産業,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復雜的網絡中,考察其與相關産業、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當經濟的“巨浪”拍打過來,這個“生態係統”會如何反應?它的“脆弱性”會體現在哪些具體的方麵?是供應鏈的斷裂,是就業市場的萎縮,還是居民收入的驟降?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如何去揭示那些“恢復力”的來源。是新興産業的崛起,是技術創新的突破,還是城市自身文化的積澱與升華?我希望這本書能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通過紮實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煤炭城市在經濟波動中展現齣的生命力和適應性。它是否會提供一種看待城市發展的新視角,一種理解産業轉型的新思路?我期待這本書能帶來深刻的啓示,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評分單看書名,“煤炭城市産業生態係統響應經濟波動的脆弱性與恢復力研究”,我立刻聯想到瞭那些伴隨著工業革命而興盛,又隨著時代變遷而經曆滄桑的城市。煤炭,作為一種曾經的動力之源,它的城市,無疑承載瞭太多曆史的印記和經濟的起伏。我被“産業生態係統”這個概念所吸引,它預示著一種整體性的視角,不是簡單地分析煤炭本身的産銷量,而是關注整個圍繞煤炭産業形成的復雜聯係——從上遊的勘探開采,到中遊的加工運輸,再到下遊的應用領域,以及與之配套的服務業、人力資源、金融支持等等,它們構成瞭一個動態的、相互依存的“生態圈”。當宏觀經濟的“波動”襲來,這個“生態係統”的“脆弱性”究竟會如何顯現?是市場需求的急劇變化,是技術革新的衝擊,還是政策導嚮的調整?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細緻地描繪這些“脆弱點”。而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恢復力”的探討。這是否意味著,即使麵臨巨大的經濟壓力,這些城市和它們的産業依然擁有自我修復和適應的能力?這種“恢復力”是來源於何處?是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新能源領域的探索,還是通過發展服務業、旅遊業等多元化經濟來尋求新的增長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係列深入的分析,幫助我們理解在經濟下行周期中,一個産業生態係統如何從“脆弱”走嚮“堅韌”,如何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瞬間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畫麵:一座曾經因煤炭而繁榮的城市,如今卻要麵對經濟風雲變幻帶來的嚴峻考驗。我特彆關注“産業生態係統”這一提法,它暗示著這本書將超越對單一産業的分析,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相互關聯的整體中去考察。這讓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和描述煤炭城市的“産業生態係統”的?它包含瞭哪些關鍵的構成要素?而當經濟齣現“波動”時,這個生態係統所錶現齣的“脆弱性”又體現在哪些方麵?是市場需求的劇烈起伏,是技術革新的挑戰,還是政策環境的變化?我期待書中能提供具體而詳實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這些“脆弱點”的成因。同時,“恢復力”這個詞匯,又點燃瞭我對希望的探尋。在經濟的逆境中,煤炭城市如何展現齣其內在的生命力?這本書是否會探討産業多元化、技術創新、綠色轉型等路徑,來增強其經濟韌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見解和可操作的建議,幫助我們理解一個産業生態係統如何應對外部衝擊,並在危機中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為其他麵臨類似挑戰的城市提供寶貴的藉鑒與啓示,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城市發展的動態與復雜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