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工艺基础
定价:42.00元
作者:陈晓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2958701
字数:
页码: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工艺基础》以基本电子制造工艺知识为主,对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及典型工艺进行了全面介绍,其内容主要包括:用电常识、常用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电子焊接工艺技术、电子元器件的装配与连接、表面安装与微组装技术、电子产品调试与故障检修、电子技术文件、典型实习电子产品以及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电子工艺基础》可以作为工科院校学生电子工艺实习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工程人员进行电子设计创新等实践活动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前言
章 用电常识
1.1 电的危害
1.2 安全用电
1.3 急救与保护
第2章 电子元器件
2.1 电阻器
2.2 电位器
2.3 电容器
2.4 电感器
2.5 变压器
2.6 半导体分立器件
2.7 集成电路
2.8 表面安装元器件
第3章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3.1 印刷电路板基础知识
3.2 印刷电路板的排版设计
3.3 印刷电路板制造工艺
3.4 印制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4章 电子焊接工艺技术
4.1 焊接工艺基础
4.2 焊接工具与材料
4.3 手工焊接技术
4.4 自动焊接技术
4.5 电子焊接新工艺
第5章 装配与连接
5.1 电子产品生产的基本知识
5.2 装配工艺
5.3 其他连接方法
第6章 表面安装与微组装技术
6.1 电子产品组装技术
6.2 表面安装技术
6.3 微组装技术
第7章 电子产品调试与故障检修
7.1 调试与检修基础
7.2 调试与检修安全
7.3 调试技术
7.4 故障检修方法
第8章 电子技术文件
8.1 电子技术文件概述
8.2 产品技术文件
8.3 图形符号及说明
8.4 原理图简介
8.5 工艺图简介
8.6 电子技术文件计算机处理系统简介
第9章 实习电子产品
9.1 无线电收音机原理
9.2 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
9.3 调频电路收音机
9.4 收音机的检修
0章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10.1 万用表
10.2 交流毫伏表
10.3 示波器
10.4 信号发生器
附录A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及说明
附录B 电气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总
附录C 外部分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关于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我只想说,简直是为实战派量身定做!我不是科班出身,但工作中经常需要与电子工程师打交道,过去总是在沟通上有些隔阂,因为我抓不住他们对话的核心。自从啃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个“行业黑话”的翻译器。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工业界的真实场景,不是那种实验室里才会出现的理想化模型,而是充满了现实挑战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关于故障排查那一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和对应的排查步骤,详细到让你觉得仿佛就在现场操作。我试着将书中的某个诊断思路应用到最近遇到的一个小问题上,结果效率比以往高出了好几倍。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成为顶尖专家,而在于让你迅速获得“能干活”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框架,是职场新人或者需要跨界合作的人士的必备工具书,读完之后,信心倍增!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简直是鬼斧神工!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专业书籍,其内部的章节安排应该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系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这本书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它从宏观的系统介绍开始,逐步深入到微观的元件分析,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点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章节之间设置了大量的“回顾与展望”环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总结,更像是一个导航灯,帮你梳理刚才学到的内容,并预告下一部分将要探索的更深层次的奥秘。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疲劳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整个领域的系统性认知。我能感受到作者在组织这些庞大信息时付出的巨大心血,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堆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知识路径规划。读完一个部分,你不会觉得知识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导向下一个逻辑点,体验感极佳。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技术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枯燥得让人昏昏欲睡,要么就是术语堆砌,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叙述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化繁为简”。他没有直接抛出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复杂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生活中的小例子入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揭开事物的本质。我尤其喜欢他那种“讲故事”的笔法,把那些冰冷的代码和电路板描述得活灵活现,仿佛每一个元器件都有了自己的生命和使命。读起来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更像是在听一位资深工程师在下午茶时间,耐心地为你拆解一个精妙的机械谜题。即便是像我这样背景相对薄弱的读者,也能跟上他的思路,并且时不时地拍案叫绝,感叹原来事情可以这样理解!这种流畅自然的过渡和深入浅出的表达力,绝对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让技术学习不再是苦差事。
评分天哪,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点复古味道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质感。我一拿到手就忍不住翻了翻,纸张的触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感,而是带着微微的纹理,阅读体验简直是享受。光是看着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房间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图文的分布非常合理,没有那种信息爆炸的压迫感,每一页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公式和图示,都被处理得非常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人,也能一眼抓住重点。这本书的装帧也极其讲究,侧边切口处理得干净利落,合起来的时候严丝合缝,一看就知道是精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光是这本书的外在,就已经值回票价了,绝对是书架上的C位担当!
评分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读技术书的时候,会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那些“突然开窍”的瞬间。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笔记本几乎快要被写满了!这不是因为内容太难,而是因为作者总能在看似不经意的脚注或者案例分析中,提供那种“醍醐灌顶”的洞察力。比如,他对某个特定工艺流程的描述,不仅仅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工程哲学。他似乎在提醒读者,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操作技能,更是在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容错设计”的讨论,那一段的文字充满了对实践的敬畏,让人明白在实际工作中,理论的完美和现实的复杂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种富有哲理的思考,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教材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工匠精神”的箴言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