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国儿科学会:宝宝生病了怎么办
定价:49.80元
作者:(美)巴顿?施密特(Barton D.Schmitt)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
ISBN:97875304914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美国儿科学会是全球备受尊敬的儿童养育和儿童健康quanwei机构,拥有全美zuiyou秀的儿科医生,育儿领域zui前沿的研究水平和zui丰富的实践经验。★美国儿科学会已经成为中国父母信赖的育儿品牌。人们越来越乐于向美国儿科学会寻求建议和信息。★指导方针基于15年以上、超过1.5亿次来电验证,000多次实践以及400多位护士建议。★可以帮助父母确定什么时候需要求助医生,什么时候安全在家护理孩子,同时帮助辨别哪些症状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引起关注。★科学、完整的家庭护理建议,杜绝各种猜测,让孩子得到更合理的照顾。★崔玉涛主审并作序推荐,欧茜翻译。
《美国儿科学会:宝宝生病了怎么办》,是巴顿??6??1施密特博士根据临床指南创作而成,在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得到大量儿科医生和护士认可和使用,拥有超过000多次实践以及400多位护士建议。这些指导方针基于15年以上、超过1.5亿次测试。
照顾生病的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位父母都想做到*好,但也需要知道并不是每次生病都要去看医生或急诊。所以父母还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决策导向图可以帮助父母确定什么时候需要求助医生,什么时候安全在家护理孩子,同时帮助辨别哪些症状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引起关注。具体的时间界定,让父母知道什么时候求助医生,什么时候打急救120(美国911)。科学、完整的家庭护理建议,杜绝各种猜测,让孩子得到更合理的照顾。
一书在手,面对孩子生病,永远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对于如何照顾生病的孩子,这是一本的原创护理指南。
(美)巴顿??6??1施密特(BartonD.Schmitt)
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美国科罗拉多医学院儿科教授,夜班呼叫中心医学主管,同时也是美国儿科学会出版的《儿科办公草案》和《孩子的健康》(班塔姆出版社)的作者。施密特博士荣获过许多奖项,括因儿童发育以及儿童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美国儿科学会颁发的C.安德森??6??1奥尔德里奇奖和教育贡献奖。
美国儿科学会简介
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2,000名儿科专业医生、儿科次专科医生和初级护理医生构成的组织,主要致力于婴儿、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该学会拥有科学、全面、紧跟时代的信息,是美国儿童养育及儿童健康的quanwei机构,也是美国及全世界*影响力的儿科研究学会。
部分 头部或脑部症状 ............................... 1
章 哭闹 ................................................................2
第二章 头部外伤 .........................................................5
第三章 ..............................................................
第二部分 眼 ................................................... 15
第四章 眼部过敏 .......................................................16
第五章 眼睛分泌物增多 ............................................. 20
第六章 眼睛充血 .......................................................23
第三部分 耳 ................................................... 29
第七章 耳朵流液 .......................................................30
第八章 耳朵痒或拉耳朵 ............................................. 33
第九章 耳痛 ..............................................................36
第十章 中耳炎 ...........................................................39
第四部分 鼻 ................................................... 47
第十一章 感冒 ..............................................................48
第十二章 过敏性鼻炎(花症) ................................... 55
第十三章 鼻出血 ...........................................................59
第十四章 鼻窦疼痛或堵塞 ............................................. 62
第五部分 嘴部和喉咙 ..................................... 67
第十五章 手足口病 .......................................................68
第十六章 淋巴结肿大 .................................................... 71
第十七章 嘴部受伤 .......................................................74
第十八章 口腔溃疡 .......................................................77
第十九章 咽痛 ..............................................................81
第二十章 与链球菌性咽喉炎患者接触 ............................ 85
第二十一章 牙齿损伤 .......................................................89
第六部分 胸部和呼吸系统 ............................. 93
第二十二章 ..............................................................94
第二十三章 咳嗽 ..............................................................98
第二十四章 喉炎 ............................................................3
第二十五章 流行性感冒 .................................................. 8
第七部分 腹部 ............................................. 117
第二十六章 ............................................................118
第二十七章 ............................................................122
第二十八章 腹泻 ............................................................126
第二十九章 呕吐腹泻 ..................................................... 133
第三十章 呕吐不伴腹泻 .............................................. 139
第八部分 生殖和泌尿系统 ........................... 145
第三十一章 小便疼痛 ..................................................... 146
第三十二章 阴部瘙痒和刺激感 ....................................... 149
第九部分 四肢 ............................................. 153
第三十三章 上肢受伤 ..................................................... 154
第三十四章 上肢痛 .........................................................158
第三十五章 下肢受伤 ..................................................... 161
第三十六章 下肢痛 .........................................................165
第十部分 皮肤局部症状 .............................. 169
第三十七章 割伤、擦伤和淤伤(皮肤损伤) ..................170
第三十八章 免疫接种反应 .............................................. 174
第三十九章 锐器扎伤 ..................................................... 181
第四十章 皮肤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或出疹 .............. 184
第四十一章 小刺扎进皮肤 .......................................... 187
第十一部分 皮肤广泛症状 .......................... 191
第四十二章 荨麻疹 .................................................... 192
第四十三章 不明原因的广泛皮疹 ................................ 196
第四十四章 晒伤 ........................................................199
第十二部分 咬伤和刺伤 ............................... 203
第四十五章 动物咬伤 ................................................. 204
第四十六章 蜜蜂等蜇伤 ............................................. 209
第四十七章 昆虫叮咬 ................................................. 214
第四十八章 蜱虫叮咬 ................................................. 221
第十三部分 发热 .......................................... 227
第四十九章 发热 ........................................................228
第五十章 关于发热的流言和真相 ............................ 234
第五十一章 如何准确测量体温 ................................... 237
第十四部分 其他 .......................................... 241
第五十二章 抗生素:该什么时候用 ............................ 242
第五十三章 感冒咳嗽:物还是家庭护理 ........... 244
第五十四章 不可忽视的紧急症状 ................................ 247
第五十五章 感染接触问题:传染性 ............................ 251
附录 常见物使用剂量表 ................. 254
部分 头部或脑部症状 ............................... 1
章 哭闹 ................................................................2
第二章 头部外伤 .........................................................5
第三章 ..............................................................
第二部分 眼 ................................................... 15
第四章 眼部过敏 .......................................................16
第五章 眼睛分泌物增多 ............................................. 20
第六章 眼睛充血 .......................................................23
第三部分 耳 ................................................... 29
第七章 耳朵流液 .......................................................30
第八章 耳朵痒或拉耳朵 ............................................. 33
第九章 耳痛 ..............................................................36
第十章 中耳炎 ...........................................................39
第四部分 鼻 ................................................... 47
第十一章 感冒 ..............................................................48
第十二章 过敏性鼻炎(花症) ................................... 55
第十三章 鼻出血 ...........................................................59
第十四章 鼻窦疼痛或堵塞 ............................................. 62
第五部分 嘴部和喉咙 ..................................... 67
第十五章 手足口病 .......................................................68
第十六章 淋巴结肿大 .................................................... 71
第十七章 嘴部受伤 .......................................................74
第十八章 口腔溃疡 .......................................................77
第十九章 咽痛 ..............................................................81
第二十章 与链球菌性咽喉炎患者接触 ............................ 85
第二十一章 牙齿损伤 .......................................................89
第六部分 胸部和呼吸系统 ............................. 93
第二十二章 ..............................................................94
第二十三章 咳嗽 ..............................................................98
第二十四章 喉炎 ............................................................3
第二十五章 流行性感冒 .................................................. 8
第七部分 腹部 ............................................. 117
第二十六章 ............................................................118
第二十七章 ............................................................122
第二十八章 腹泻 ............................................................126
第二十九章 呕吐腹泻 ..................................................... 133
第三十章 呕吐不伴腹泻 .............................................. 139
第八部分 生殖和泌尿系统 ........................... 145
第三十一章 小便疼痛 ..................................................... 146
第三十二章 阴部瘙痒和刺激感 ....................................... 149
第九部分 四肢 ............................................. 153
第三十三章 上肢受伤 ..................................................... 154
第三十四章 上肢痛 .........................................................158
第三十五章 下肢受伤 ..................................................... 161
第三十六章 下肢痛 .........................................................165
第十部分 皮肤局部症状 .............................. 169
第三十七章 割伤、擦伤和淤伤(皮肤损伤) ..................170
第三十八章 免疫接种反应 .............................................. 174
第三十九章 锐器扎伤 ..................................................... 181
第四十章 皮肤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或出疹 .............. 184
第四十一章 小刺扎进皮肤 .......................................... 187
第十一部分 皮肤广泛症状 .......................... 191
第四十二章 荨麻疹 .................................................... 192
第四十三章 不明原因的广泛皮疹 ................................ 196
第四十四章 晒伤 ........................................................ 199
第十二部分 咬伤和刺伤 ............................... 203
第四十五章 动物咬伤 ................................................. 204
第四十六章 蜜蜂等蜇伤 ............................................. 209
第四十七章 昆虫叮咬 ................................................. 214
第四十八章 蜱虫叮咬 ................................................. 221
第十三部分 发热 .......................................... 227
第四十九章 发热 ........................................................228
第五十章 关于发热的流言和真相 ............................ 234
第五十一章 如何准确测量体温 ................................... 237
第十四部分 其他 .......................................... 241
第五十二章 抗生素:该什么时候用 ............................ 242
第五十三章 感冒咳嗽:物还是家庭护理 ........... 244
第五十四章 不可忽视的紧急症状 ................................ 247
第五十五章 感染接触问题:传染性 ............................ 251
附录 常见物使用剂量表 ................. 254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和值得信赖的感觉,那种熟悉的儿科学会标志,立马让我这个新手爸妈心安了不少。我记得当时刚拿到手的时候,我简直是如获至宝,立刻就翻阅了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得极其清晰,从宝宝最常见的感冒发烧,到一些需要稍微警惕的症状,都有详尽的介绍。最让我欣赏的是,它没有用那种高深莫测的医学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如何初步判断。比如,当宝宝体温超过多少度需要特别关注,什么时候可以先观察,什么时候必须马上去医院,这些关键的“红线”标注得非常明确。我特别喜欢它里面那种“别慌张,先做这个”的指导思路,每次宝宝一有点风吹草动,我都能迅速在脑海里对应上书中的处理流程,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是任何网络搜索都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我们家里的一个持证上岗的“虚拟儿科顾问”,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忐忑的夜晚。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真的体现在那些“意料之外”的状况中。我记得有一次,宝宝突然拉肚子,而且次数比平时多了一点,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翻阅这本书的腹泻章节时,我发现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止泻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判断脱水的早期信号——比如尿布湿的次数、宝宝的精神状态、眼窝深不深陷等等。这些细微的观察点,如果没有这本书的细致指导,我可能就直接忽略了,只会关注腹泻本身。而且,书里还详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腹泻可能代表的原因,这帮助我更有针对性地与儿科医生沟通,而不是泛泛而谈。这种系统性的、将症状与潜在风险挂钩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作为父母的科学素养。它教会我的不是“怎么治”,而是“怎么看懂宝宝发出的求救信号”,这才是真正的育儿智慧所在。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是一次对育儿焦虑的有效“脱敏”过程。我发现,很多我们过去觉得“天大的事”,比如夜里突然的呕吐或者轻微的撞伤,在书里都有冷静、理性的分析和处理建议。这让我逐渐明白,医学的世界并非全是未知和恐惧,很多状况是可控的、有规律可循的。它教会我区分“需要马上行动”和“可以耐心等待”的界限。举个例子,关于睡眠中的一些小异响,书里会解释哪些是婴儿正常的生理现象,哪些才是需要警惕的呼吸暂停。这种知识的灌输,让我在面对宝宝成长的每一个新阶段时,都能带着一份基于知识的从容,而不是被每一次咳嗽或每一次哭声牵着鼻子走。这本书,确实是教会我如何做一名更自信、更科学的父母的教科书。
评分作为一个对育儿细节比较较真的家长,我发现这本书在介绍常见病症时,对于“家庭护理”和“何时求医”这两个维度的平衡把握得近乎完美。很多育儿书籍要么过于保守,恨不得宝宝打个喷嚏就要挂急诊,要么就是过于放松,把很多潜在风险轻轻带过。但巴顿·施密特博士的这本,恰到好处地为我们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比如在处理轻微皮疹时,它会告诉你用什么成分的湿巾或沐浴液可以尝试缓解,并且明确指出如果皮疹伴随发烧或精神萎靡,就必须立即就医。这种既实用又负责任的态度,让我非常信服。它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要成为我们家庭护理的第一道屏障,帮助我们过滤掉那些自己可以处理的小问题,从而能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焦虑型父母量身定做的。我最喜欢它那种“症状优先”的索引方式。通常,当我发现宝宝不对劲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好像有点不对劲”。我不需要事先知道这是“支气管炎”还是“哮吼”,我只需要根据宝宝最明显的表现,比如“剧烈咳嗽”或“呼吸急促”,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应的章节。这种基于“表现”而不是基于“诊断”的查阅方式,极大地缩短了我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时间。每一次查阅,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行动步骤列表:第一步,观察;第二步,测量;第三步,立即采取的家庭措施;第四步,联系医生所需提供的关键信息。这种结构化的处理流程,瞬间瓦解了突发状况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让新手父母也能快速进入处理模式,而不是陷入无助的恐慌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