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奥运发展论
定价:40.00元
作者:周西宽 等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36465107
字数:
页码:19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人类历史舞台上,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大,成为蔚为大观的文明现象。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一种财富基石。体育事业是积极进取、公平公正、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以人为本的事业。
重视体育、发展体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是事业发展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体育是获得健康的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体育不仅塑造人健康的体魄,而且更培养人健全的精神,并通过对人的全面塑造,对社会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2006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体育大学演讲时说:“通过体育运动,我们能够培养青年人传统的人文价值,这不仅能塑造他们的内在品格,更有助于构建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前南非总统曼德拉也有一句名言:“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对于体育、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共识。
目录
总序刘鹏
时代呼唤体育理论创新——《体育新视角》丛书前言朱玲,李后强
前言Ⅸ
章 引论
第二章 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节 奥林匹克价值的广泛认同
一、奥林匹克价值的广泛认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二、奥林匹克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较强的兼容性
第二节 多极化世界的局面
第三节 奥林匹克的内部改革
一、20世纪的两类改革
二、21世纪的改革方向和内容
第四节 奥运安全保障机制
一、奥运安全的全方位与综合性建设
二、处理奥运期间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三、奥运临时性与后效性兼顾的安全建设
第五节 高科技对奥林匹克的推动作用
一、奥林匹克中的高科技比拼愈益激烈
二、由高科技支撑的奥运人性化服务更加精细
三、高科技对奥林匹克是一把“双刃剑”
第三章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节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人文危机”
一、“内源性冲突”
二、“外源性冲突”
第二节 “人文奥运”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人文奥运”是对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扬弃
二、“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
三、“和谐”理念为解决奥林匹克“人文危机”提供了价值取向
四、“和谐”理念为中国文化精神切入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巨大空间
五、“和谐”理念为解决奥林匹克“人文危机”提供了方法论
第四章 奥运会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节 奥运商业化背景
一、奥运会面临的经济危机是其商业化的直接动因
二、经济规律是奥林匹克商业化的深层次动因
三、奥林匹克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其商业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第二节 运动员职业化对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的驱动作用
一、奥林匹克运动业余化向职业化的转变
二、运动员职业化对奥运商业化的驱动及其影响
第三节 奥运商业化发展趋势
一、奥运商业化程度将继续得到提高
二、继续加强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市场的开发
第五章 奥林匹克团体协作的历史与未来
节 奥林匹克团体协作的萌芽
第二节 研究方法说明
第三节 有关体育政策发展理论
第四节 各种理论影响下的奥林匹克团体协作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及前景
节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重建”
一、升华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
二、将奥林匹克的影响推向纵深
三、完整展现奥林匹克的魅力
四、推动奥林匹克的变革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对妇女的影响
一、奥林匹克是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
二、奥林匹克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
三、奥林匹克关于妇女问题的新争论
第四节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景
一、全球化进程将加快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
二、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将有力推动妇女的参与意识
三、妇女视角将有助于奥林匹克研究的深入发展
四、女性参与奥林匹克的机会平等化趋势
五、女性职业体育的兴起将有力地促进女性参与奥林匹克
第七章 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奥会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节 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出现与奥委会的关注
第二节 关系走向密切阶段
第三节 直接关系的开端
第四节 创造形象与获得控制:合作协议
第五节 目前和未来面临的问题
第六节 结语
第八章 奥运会:当今世界上大的传媒事件
节 传媒体育:大众传媒与体育的“共生现象”
第二节 奥运会:大众传媒的竞技场
第三节 奥运报道:后现代的“集锦”风格
第四节 奥运五环背后:揭发还是合作
第五节 未来传媒化奥运会也将面临激烈竞争
第九章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兴奋剂问题
节 历史的教训
第二节 兴奋剂问题的伦理性
第三节 兴奋剂问题的政治学151
第四节 奥林匹克兴奋剂问题的文化环境
第五节 反兴奋剂教育
第十章 2008年奥运会——奥运史上的新里程碑
节 回顾与总结: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一、中国的奥运之路
二、百年奥运,中华圆梦
第二节 北京奥运会的若干寓意
一、不同政治体制说明的问题
二、东西方文化(体育文化)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与未来奥林匹克运动
一、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更加广泛的参与性与普及性
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提供发展模式
四、在程度上体现公平的原则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这样,寻求国际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即成为顾拜旦和平主义愿望的基础”。换言之,顾拜旦复兴的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和平的使命。在战争风云密布的欧洲,顾拜旦及其支持者们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呼吁和平,犹如一道明亮的曙光划破欧洲的长空。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能够阻止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一战期间死亡1687万人,经济损失l805万美元;二战期间死亡约8000万人,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沉重的代价,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认识到世界和平之可贵,向往和平的人们越来越多,奥林匹克的和平教育价值也得到超乎欧洲的世界范围的认同。
“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而且也将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是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实现这两大主题的浪潮中,奥林匹克运动发挥了空前的历史作用。抓住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历史契机,它不失时机地进一步融入了全球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特别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奥运商业化改革,与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实行互动,一方面开发、营销奥运品牌,迅速从国际市场获得滚滚财源,从而解决了自身的生存危机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奥运会作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反过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奥运会举办地址从欧美到亚洲、大洋洲的拓展、从发达国家城市到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推移,极大地促进并将继续促进各举办城市及其所在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旧世纪之交,国际奥委会在其《宪章》1999年修订版中,明确提出“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的崇高理想,并且在其相应的《议程》中,也表明其推进“可持续发展”愿望。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或者说它在当代所表现出来的多重价值,几乎是举世公认的。
……
序言
读《奥运发展论》,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宏大而细腻的时空画卷。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奥运会起源、历届盛况,而是深入剖析了奥林匹克运动是如何从一项古老的体育赛事,演变成如今影响深远的全球性文化现象。书中对于早期奥林匹克精神的探讨,让我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现代格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竞技上的追求,更是一种超越国界、促进理解的人类共同理想。书中对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的连续性与革新性,让我看到了这项运动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自我审视与发展。
评分《奥运发展论》的魅力还在于它对奥运会文化意义的深度挖掘。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体育竞技场,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平台。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描绘了奥运会如何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融合。从开闭幕式上展现的各国独特艺术文化,到运动员之间跨越语言的友谊,都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中蕴含的包容与尊重。书中对于奥运会如何反过来影响和塑造现代流行文化,甚至成为一种全球共同叙事的研究,更是让我耳目一新。这种超越竞技层面的审视,让我看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深远的社会价值。
评分我被书中对运动员个体命运的关注所打动。虽然奥运会是一个宏大的集体叙事,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运动员,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奋斗、他们的喜悦与失落,构成了奥运会最动人的篇章。作者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故事,展现了他们在追求奥林匹克梦想道路上的艰辛与辉煌。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体育传奇,更是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刻启示,让我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个体生命中的具体体现。
评分书中对奥运会与和平主题的探讨,让我深受触动。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之初,就承载着促进世界和平与理解的理想。作者梳理了奥运会在促进国际对话、化解冲突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毫不回避它在某些历史时期未能完全实现这一目标的事实。这种客观而辩证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和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象征,始终提醒着我们,人类可以通过体育交流搭建桥梁,寻求共同的进步。
评分《奥运发展论》在技术层面的探讨也十分精辟。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宏观的社会经济分析,而是深入到奥运会运行的各个环节,比如科技在赛事组织、转播、运动员训练等方面扮演的角色。书中对一些关键技术突破如何改变奥运会面貌的描述,比如计时技术的革新如何影响比赛公平性,或者信息技术如何提升赛事管理效率,都让我看到了体育赛事背后科技进步的巨大驱动力。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本书的论述更加全面和扎实。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时而严谨厚重,时而又带着一股浪漫主义的色彩。在描绘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时,作者的笔触仿佛也充满了激情,让我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了那些超越个人、属于全人类的荣光。但当他剖析那些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潜在危机时,又展现出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让人不禁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感到敬佩。我尤其喜欢书中引用的大量一手资料和访谈,这些细节使得整个论述更加真实可信,也让那些宏大的叙事变得有血有肉。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奥运会背后政治、经济、社会多重力量交织的解读。作者并没有回避奥运会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可能,而是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叙事,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如何利用奥运会来塑造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冷战时期奥运会被意识形态对抗所裹挟的章节印象深刻,那些金牌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汗水,更是国家意志与战略博弈的缩影。同时,作者也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如何重塑奥运会,从申奥的巨额投入到商业赞助的无处不在,这种变迁既带来了辉煌,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公平与可持续性的争议,这些都让我深思。
评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奥运会接收和诠释方式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奥运会的理解和参与方式,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在全球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样性。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其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不同文化的土壤。这种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知边界,让我看到了其在多元世界中不断生根发芽、焕发生机的力量。
评分《奥运发展论》在预测未来趋势方面也展现了独到的眼光。作者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对未来奥运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大胆的设想,也对奥运会面临的文化变迁、地缘政治挑战进行了预判。这种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思考,让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相信,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和现在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讨非常感兴趣。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作者对历届奥运会筹办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对“绿色奥运”理念的实践与挑战的梳理,都极具现实意义。书中引用的具体案例,比如某些城市在奥运会后如何处理场馆遗留问题,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都让我看到了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巨大课题。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对未来的奥运会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反思我们自身在追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