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
定价:46.00元
作者:刘修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0303775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以问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声元件、压电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与IGBT、晶闸管、继电器、电子管、LED数码显示管、三端集成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的基础知识、内部结构、特性曲线、主要技术参数、选用与替换,以及用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和DT9205型数字式万用表检测其性能等内容。
内容提要
《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以问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声元件、压电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与IGBT、晶闸管、继电器、电子管、LED数码显示管、三端集成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的基础知识、内部结构、特性曲线、主要技术参数、选用与替换,以及用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和DT9205型数字式万用表检测其性能等内容。
目录
章 电阻元件
1.1固定电阻器………………………………2
1.2电位器……………………………………11
1.3敏感电阻器………………………………16
第2章 电容元件
2.1普通电容器………………………………36
2.2电解电容器………………………………50
2.3可变电容器………………………………55
第3章 电感元件
3.1电感器……………………………………62
3.2变压器……………………………………75
第4章 电声元件
4.1扬声器与蜂鸣器…………………………90
4.2耳机与耳塞………………………………101
4.3传声器……………………………………108
4.4压电陶瓷片………………………………118
第5章 压电元件
5.1石英晶体谐振器…………………………124
5.2陶瓷滤波器………………………………133
5.3声表面波滤波器…………………………140
第6章 半导体二极管
6.1二极管基础知识…………………………148
6.2普通二极管………………………………156
6.3稳压二极管………………………………161
6.4发光二极管………………………………167
6.5变容二极管………………………………174
6.6光电二极管………………………………179
6.7肖特基二极管……………………………186
6.8快恢复二极管……………………………191
6.9整流桥堆…………………………………196
第7章 半导体三极管
7.1三极管基础知识…………………………202
7.2普通三极管………………………………210
7.3光电三极管………………………………222
7.4达林顿三极管……………………………229
第8章 场效应管与IGBT
8.1场效应管基础知识………………………234
8.2结型场效应管……………………………245
8.3绝缘栅型场效应管………………………252
8.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263
第9章 晶闸管
9.1晶闸管基础知识…………………………276
9.2单向晶闸管………………………………284
9.3双向晶闸管………………………………293
9.4其他晶闸管………………………………301
0章 其他器件
10.1继电器…………………………………308
10.2电子管…………………………………321
10.3数码显示管……………………………331
10.4三端集成稳压器………………………337
10.5光电耦合器……………………………349
参考文献……………………………………361
附录
附录A 常用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64
附录B 常用三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70
附录C 常用场效应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73
附录D 常用晶闸管的主要技术参数………376
附录E 电磁炉常用IGBT的主要技术参数…37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它对“常见”二字的精准把握上。很多技术书籍倾向于展示最前沿、最复杂的器件,但对于我们这些在生产一线和维修车间打滚的人来说,真正需要的是对那些“用了几十年都没变过”的电阻、二极管、晶体管的深入理解。我翻阅了关于功率晶体管(尤其是BJT和MOSFET的开关特性)的部分,里面的问答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仅仅停留在数据手册的参数罗列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在某个应用场景下,一个参数(比如$V_{GS(th)}$的阈值电压变化)对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巨大。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工程师在调试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玄学”问题——比如为什么同样的型号,不同批次的器件在高温下表现迥异?书中对寄生参数和PCB布局对高频器件影响的讨论,虽然篇幅有限,但切中要害,提供了立即可用的排除故障思路。这比那些只谈理想电路模型的书要实在得多,读起来一点没有晦涩感,更像是一本“排雷指南”。
评分作为一本参考书,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查找效率上的表现。这本书的目录设计相对合理,但真正好用的是它对核心术语的索引和交叉引用。虽然我没有仔细去研究它的索引部分,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当你被一个问题卡住时,往往只需要翻阅两三页,就能找到一个直接相关或能够启发思路的“问答”。这种检索的便捷性,是传统按章节顺序阅读的书籍难以比拟的。它更像是一个智能的知识库,而不是线性的文本。例如,当我查阅一个关于电位器线性度和寿命的疑问时,它不仅解答了电位器本身的问题,还顺带提到了在直流调光电路中,如何通过串联一个固定电阻来保护电位器末端的材料磨损。这种“顺藤摸瓜”式的知识拓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每一次翻阅都可能带来意外的收获。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其有多么宏大的理论体系,而在于其对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真正做到了“小中见大”。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和语言选择,体现出一种难得的老派工匠精神。它没有使用太多花哨的修辞或现代技术术语的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朴素、直接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物理现象和工程实践。这对于非科班出身但身处技术岗位的人员来说,是极大的友好。我注意到它在解释一些量子力学层面的半导体原理时,总能迅速切入到宏观的电气特性上,避免了让读者陷入过多的微观细节而迷失方向。比如,在讨论二极管的恢复时间和雪崩击穿机制时,其描述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而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是什么”参数。我特别喜欢它在最后一部分关于传感器接口电路中滤波电容选型的那几段论述,它将时间常数、噪声抑制和成本控制这三个互相制约的因素平衡得非常好,给出的建议极具操作指导性,绝非那种学院派的“完美方案”。
评分我对内容详实度的要求一直很高,总觉得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薄”而牺牲了深度。然而,《400问》在有限的篇幅内,居然还能对一些看似基础但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进行了深入剖析,这着实让我刮目相看。举个例子,关于连接器和PCB工艺的章节,我本来以为会草草带过,没想到它详细解释了金手指和沉金工艺在长期接触可靠性上的差异,甚至提到了不同焊接工艺对通孔电阻的影响。这已经超出了纯粹“电子元器件”的范畴,开始涉及到了更广阔的电子制造工程领域。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倍增。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以前很多“想当然”的认知都被修正了。例如,关于电感器的饱和电流和直流偏置对电感值影响的描述,不仅给出了理论公式,还附带了实际测试曲线的简化示意图,让人一目了然。整体来看,这本书的作者群显然不是纸上谈兵,他们一定是在实际工作中踩过很多坑,才把这些经验凝练成问答形式的。
评分拿到这本《RTDK 常用电子元器件400问》的时候,我正为一个棘手的项目焦头烂额,需要快速定位一批老旧电路板上的元件参数。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汗牛充栋的教科书式的参考书早就心生倦怠,恨不得有个“速查字典”能直接给我答案。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里还算顺手,纸张质量中规中矩,印刷清晰度尚可。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编排逻辑——完全是围绕“问”和“答”展开的,这对于实战派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直接跳到了关于电解电容极性和漏电流测试的那几个章节,里面的描述简洁明了,没有太多冗余的理论推导,直击痛点。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特定环境下的钽电容比陶瓷电容更可靠,并配上了简单的失效模式图。这种“现场感”十足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而不是在啃一本冷冰冰的技术手册。虽然有些非常冷僻的军规元件可能覆盖不全,但对于日常的研发和维修工作来说,这本“400问”的覆盖率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尤其是在对常见半导体器件的参数解读上,给出了非常实用的选型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