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
定价:32.00元
作者:宋家玉,禾雨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0866213
字数:
页码:19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男人为什么婚前婚后两个样?男女出轨是对婚姻的不满吗?婚姻对男女分别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导致婚姻问题的产生?解决婚姻问题的前提、关键、核心分别是什么?如何运用现象学还原法诊断婚姻问题?如何判断婚姻问题是“癌症”,还是“良性肿瘤”?为什么婚姻有时会伤人?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相濡以沫,有些人却相爱相杀?如何防止婚姻出现危机,又如何拯救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如何为一段高情商、长久幸福的婚姻做准备?这些问题困扰着女性的婚姻生活,而且往往难以向他人倾诉。
《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一书配有大量真实的咨询案例,从婚姻心理角度出发,指出并解释了男女关于婚姻的心理差异及表现、在婚姻中男女相处容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婚姻心理理论的婚姻自我剖析方法及婚姻相处之道,旨在打造一本实用的婚姻指南,让每一个人(无论男女)都能了解婚姻的实质、男女在婚姻中的真实想法,让处于即将进入婚姻的情侣、已经处于婚姻状态的夫妻都能从中受益,预防婚姻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婚姻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与爱人共同携手,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创建一桩高情商的、长久的婚姻,让婚姻生活变得轻松美好。
目录
作者介绍
宋家玉,婚姻心理学专家。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8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1995年受聘为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教授。
文摘
《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开始,是男人一件事的结束现在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为什么男女在结婚初期对婚姻的期许会有明显的不同?女人就想从一而终,男人对此却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这是因为女人把婚姻看成是大事,而且是关乎一生命运、给自己带来重生机会的终身大事(注意这里有丽个关键词,一个是终身,一个是大事);男人虽然不会视婚姻为小事,但不会和女人一样把婚姻看成是关乎命运的大事,对他们来说,婚姻是一种必须要完成的阶段性的事情。
换句话说,男人把婚姻看成是一个人生任务,结婚就意味着大功告成,结束了一个必做事件,接下来还要完成第二个、第三个任务;女人则把婚姻看成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会对这美好、神圣、挚爱的东西倍加呵护、珍爱有加。
我们从这两种心态上很容易看出,女人把婚姻当作起点,而男人把婚姻当作阶段性的终点,这是男女看待婚姻大的不同。很少有人在婚前认认真真地思考和分析这种不伺,直到进入婚姻以后才猛然发现,两个人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既想不到一起,也做不到一起。从这开始,婚姻中的困惑和矛盾就会有增无减、有深无浅了。
尽管新女性主义的呼声很大,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不断提高,但中国社会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认为女人结婚就意味着离开父母的原生家庭,转投到另一处全新的、可以提供安全庇护的港湾,而且把这次“转投”看成是命运的归宿,赋予强烈的宿命感,也就是常说的“女怕嫁错郎”,这是典型的一次论输赢、一次定乾坤的宿命观点。
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人把结婚看成是自己真正独立人生(生活)的全新开始,因此会有以下三种心理期待。
1.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女人输得起任何事情,唯独输不起婚姻。只要婚姻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工作可以失败,事业可以放弃,社交可以受挫,唯独婚姻不能有闪失,这是女人忌讳的事情。所以,女人对婚姻的期望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换句话说,女人从来不敢想象婚姻一旦出现问题,自己应该怎样面对,就像一个孩子从来不敢想象父母一旦离开自己,自己应该怎样面对一样——在孩子(女人)的潜意识里,父母(家庭)必须存在,不能缺失(失败)。
2.可以出现小问题,但不能有大闪失女人深知“一个锅里吃饭,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道理,并不祈求没有矛盾的婚姻,但女人缺乏对重大婚姻问题的应激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承受不起毁灭性的家庭灾难。因此,出现丈夫出轨或婚姻解体这类打击的时候,女人是无力应对的。面对这种“灭顶之灾”,有的女人会选择的方式,甚至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3.把美好的想象当作未来的现实这是女性突出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说,女人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许会远远高于婚后的现实生活情况。
女人往往缺乏对婚姻问题的客观预期,只站在单纯、善良、美好且有点幼稚的心理层面上憧憬未来,把婚前感知到的恋爱情愫全盘移植到婚后生活场景当中,认为婚姻生活是和婚前被男朋友捧在手里、含在口里、捂在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
而男人进入婚姻以后,就像人类祖先一样,苦苦追逐的猎物已经到手了,需要地“解放”一下自己,把婚前高度集中在女朋友身上的注意力放松一下。实际上,这种放松往往是带有情感感受转折性的,一般来说是不可逆的。男人也不是有意为之,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时的松口气”便是终生的“一去不复返”,结果给女人及家庭带来了那么多的强烈不适和严重影响。
一般来说,男人进入婚姻以后会有以下三种心理变化。
1.她已经是我的了,没必要再劳神费力“到手的猎物”心理是男人婚后的普遍心理,并不是不重视“到手的猎物”,而是不重视维护与“到手的猎物”的关系。男人(雄性动物)对没有到手的“猎物”深感兴趣,一心一意、铆足了劲儿要把“猎物”捕获到手。一旦捕获成功,“猎物”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男人(雄性动物)对该“猎物”的注意力就会迅速下降。这种心理在自然界的雄性动物中普遍存在,作为雄性动物的男人当然也会有这种心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无力维持持久的“恋爱”对男人而言,恋爱是分阶段和分步骤进行的,无力维持太久。坦白地说,男人的恋爱只为两性的结合而服务。所谓“两性的结合”,不仅指性的结合,也包括男女双方的精神、意志、支持、吸引等方方面面的结合。这种结合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婚姻,一种是不当两往(婚外恋等)。
男人的恋爱也往往是奔着这两种目的去的,一旦目的达到了,男人的恋爱任务就完成了。无论哪种目的的恋爱,满足男人的“功利”要求都是基本的。
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是男人为了获得情感、生理、亲子等一系列家庭关系利益而进行的恋爱;婚外恋是男人为了满足婚外生理、心理及情感抚慰而进行的恋爱,这是典型的基于男人自我满足目的的恋爱。而女人的恋爱一般只为婚姻服务,心甘情愿当小三的“恋爱”不是女人心悦诚服的恋爱,正常女人的恋爱基本都是奔着婚姻去的,会同时兼顾男人和家庭的利益。
男人不仅在婚内的爱情表达上维持不久,而且在婚外的“恋爱。关系上也维持不了多久。别看有些婚外恋会保持很长时间:实际上那并不是一种持续的恋爱关系,而是一种双方互惠的利益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只有婚外恋的双方心里有数。小三们曾误以为被男人深深地爱着,时间久了就会发现,男人只是在利用她们的感情和肉体,根本不想给她们“女人想要的待遇”——婚姻,于是她们不得不把目标转向物质索取,以此来挽回自己的情感损失。
3.兴趣点会从婚姻转向其他别看男人婚前会把心思放在女朋友身上,婚后不也会这样。男人对婚姻的用心程度远不如女人,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对男人而言,恋爱是一个概念,婚姻则是另一个概念,两者并不怎么搭界。女人则恰恰相反,女人希望和男朋友进入婚姻。对女人来说,不为结婚而交往的男朋友是一种尴尬蹩脚的存在。
婚前的男人也有迫切想把女朋友变成妻子的愿望,但一旦女朋友变成了妻子,男人对女人的感觉就会慢慢发生变化。“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说法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它确实是女人对婚姻的切身感受。
因为男人进入婚姻以后,会把原先集中在女朋友身上的注意力逐渐转往别处。
当然,男人未必是有意地淡化婚内的情感,但很多时候女人会发现男人确实是放着家里的“香花”不闻不看,转去关注外面的“野花”。女人的这一发现都是从男人一些偷偷摸摸、藏藏掖掖、鬼鬼祟祟的小动作、小伎俩中获得的。这令女人很不解,因为多数情况下的“野花”根本无法与“家花”相媲美,男人为什么要顾此失彼地流连于那些层次不高、品位不端的“野花”呢?说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家花不如野花香”这句当玩笑说了几千年的非玩笑话。应该说,婚后的男人心里确实藏着很多小秘密,其中就包括“野花”与“家花”的竞争,只不过作为“家花”的妻子不知情罢了。当然,婚后的男人有些分神于“野花”并不意味着要背叛婚姻家庭,多数情况下只是思想走走神而已,确实不是什么“现实的罪过”。但这种“走神”充分说明了婚后男人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转移的责任不在于女人,而是由男人自身的软肋导致的。
那么,男人的注意力到底在哪里?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反常识”叙事风格。通常我们会听到各种关于如何“保鲜爱情”、“浪漫婚姻”的建议,而《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挑战了我们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我特别喜欢它对“沟通”这个话题的处理,它没有给你一套僵化的沟通公式,而是深入分析了爱情中的沟通和婚姻中的沟通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爱情里,我们可能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和共鸣,而在婚姻里,沟通则需要更多地承担起解决问题、协调分歧、建立共识的功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有时候过度强调情感的宣泄,反而可能会加剧矛盾。它提倡的是一种基于尊重、理解和共同目标的有效沟通,一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的沟通。我感觉它在教我们如何“说”和“听”得更聪明,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婚姻的粘合剂,而不是催化剂。
评分我想说,《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婚姻就是爱情的自然延伸,是两个人相爱就能长长久久。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把爱情看作是婚姻的终点,反而认为,当爱情的激情消退后,才是婚姻真正开始的阶段。它教我们如何从一个“被动接受爱”的角色,转变为一个“主动经营者”的角色。我最欣赏它关于“共同成长”的理念,它强调婚姻不只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更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面对挑战的过程。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婚姻需要的不是永恒的浪漫,而是持续的付出、不断的学习和积极的调整。它鼓励我们把婚姻当成一项事业来经营,用心去浇灌,去维护,去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虽然名字叫《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但它给我的感觉远不止于此。它没有大段地描绘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也没有那些让你脸红心跳的浪漫场景,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一种非常务实和深刻的视角,去解剖婚姻这个复杂而迷人的课题。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关于“期望管理”的部分,作者好像在说,我们常常把对爱情的无限浪漫幻想带入婚姻,期望对方能够永远像热恋时那样理解你、宠爱你、满足你所有的期待。但现实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压力和局限。这本书鼓励我们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爱的滤镜”,学会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也接纳自己可能无法达到对方期望的现实。它强调的不是放弃爱,而是用一种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式去爱,去理解,去包容,去共同成长。读完这部分,我仿佛醍醐灌顶,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在婚姻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评分这本书最近真的火遍朋友圈,我同事好几个都在讨论,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看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爱情嘛,总是充满了激情、浪漫、不确定和自我付出,而婚姻,似乎更需要的是责任、磨合、理解和共同承担。把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甚至有时会产生冲突的概念放在一起,然后告诉你“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这其中的深意,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有料。我猜这本书大概率是在探讨,当爱情褪去最初的光环,回归到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时,我们应该用怎样一种更成熟、更稳健、更具建设性的态度来维系这段关系。也许它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论,告诉你如何在平淡中创造惊喜,如何在争执中找到平衡,如何在琐碎中体会温情,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将婚姻打造成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港湾,而不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却摇摇欲坠的过山车。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剖析“爱情”在婚姻中的局限性,以及“经营”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努力。
评分这是一本读起来有深度,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的书。它不像一些心灵鸡汤那样空洞,也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教科书。作者在《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这本书里,运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警示,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我尤其被它关于“责任与自由”的探讨所吸引。爱情让人渴望自由,不愿被束缚,但婚姻则是一种责任的承担。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们,如何在承担婚姻责任的同时,依然保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婚姻的稳定和幸福,并非来自于牺牲个体的自由,而是来自于双方在共同体中,如何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为彼此负责,又能尊重对方的需求。这种思考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成熟和值得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