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中级)考试大纲细则
图书定价:166.00元
作者:guojia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第01版
印刷日期:2016年11月第01次印刷
ISBN:9787513237604
字数:1662千字
页数:108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为进一步贯彻guoji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及guojia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全国卫生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体现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目标要求, guojia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委托guojia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于2011年组织有关专家,对2006年版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及2007年版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11年版《全国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新大纲体现了guojia中医药管理局培养优秀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导向; 突出了中医、 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临床专业中(初)级技术人员基础知识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测试;合理调整了考试科目设置,合理增加了与各专业相关学科的内容。
新大纲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层面与本科层次,以及中药3个级别、中医护理2个级别层次在考试科目设置及内容上均体现了差别。新大纲注重了考试专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形式。将20个专业考试大纲以“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四个考试科目进行学科排序,并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4个方面的标识、
为了配合新大纲的实施, guojia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依据新大纲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2011年版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考试大纲细则》 (以下简称大纲细则)。
本书是新大纲的具体细化。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20个专业(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50个考试学科。《大纲细则》以20个专业分类,分别装订成书。
本书既是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命题用书,也是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专业即将晋升为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生临床实践、复习备考的quanwei性参考书。
考试大纲
DIYI部分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中药学
方剂学
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药理学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第三、四部分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大纲细则(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DIYI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第四单元 藏象
第五单元 气血津液
第六单元 病因
第七单元 发病
第八单元 病机
第九单元 防治原则
内经
DIYI单元 气·阴阳·五行
第二单元 藏象
第三单元 病机
第四单元 病证
第五单元 诊法
第六单元 论治
第七单元 养生
伤寒论
DIYI单元 太阳病辨证论治
第二单元 阳明病辨证论治
第三单元 少阳病辨证论治
第四单元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单元 少阴病辨证论治
第六单元 厥阴病辨证论治
第七单元 霍乱病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
DIYI单元 痉湿喝病篇
第二单元 中风历节病篇
第三单元 血痹虚劳病篇
第四单元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
第五单元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第六单元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第七单元 痰饮咳嗽病篇
第八单元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第九单元 黄疸病篇
第十单元 妇人妊娠病篇
第十一单元 妇人杂病篇
……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药理学
传染学
医学心理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给想要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深造的同行们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我拿到手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考试大纲的解读,那叫一个深入骨髓!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要掌握什么”,而是细化到了每一个知识点,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一一列举。对于我们这些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的医生来说,备考的压力可想而知,毕竟要兼顾中西医两个体系的知识,而且还要达到“中级”的水平,难度系数不低。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诱地指引着我们学习的方向。它不仅梳理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它还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复习建议和学习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在结合实际临床案例方面所做的努力,很多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得到了完美的阐释,让原本枯燥的条条框框变得鲜活起来,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复杂的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思路。我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考试指导书,不如说更像是一位同行兼导师,它教会了我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梳理知识,找到学习的突破口,从而更有信心地迎接挑战。
评分我一直觉得,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这个领域,最难得的就是找到一本既能系统梳理知识,又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书。而这本《正版 2018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中级考试大纲细则》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最看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考点,而是围绕着考试大纲,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知识框架。从解剖生理基础,到各种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西医诊断和治疗,再到中医的辨证论治、治法方药,它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中西医在诊断思路、治疗手段上的融合与互补,这对于我们提升临床诊疗水平至关重要。我记得我最近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骨折脱位病例,在参考了这本书的相应章节后,我从中汲取了不少灵感,结合西医的手法复位和内固定技术,同时辅以中药熏洗、针灸等疗法,患者的恢复情况比我预期的还要好。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备考,更在于它能引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如何在中西医两个平台上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评分我作为一名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一直渴望有一本能够全面、系统地梳理并提升我专业技能的书籍。这本《正版 2018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中级考试大纲细则》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尤其欣赏它在整合中西医知识方面的独到之处。它没有将中西医割裂开来,而是巧妙地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展现了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上的优势。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在传授考试大纲的内容,更是在分享如何在中西医两个体系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书中对各种常见及疑难骨伤科疾病的分析,都做到了深入浅出,既有西医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有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这让我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和更有效的治疗。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让我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正版 2018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中级考试大纲细则》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备考的信心,更多的是一种对专业知识的重塑和升华。我一直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教学和考试内容感到有些模糊,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太杂。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考试指南,更像是一本融汇了丰富临床经验和精辟理论的教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个知识点的细致分析,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如何做”。比如,在讲解某个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时,它会详细分析西医手术的优劣势,同时也会探讨中医保守治疗或辅助治疗的切入点,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这种全面而深入的讲解,让我对疾病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疑难杂症,通过回顾书中相关的知识点,往往能获得新的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专业而流畅,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能激发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
评分作为一名在骨伤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深知理论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方面,更是日新月异。这本《正版 2018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中级考试大纲细则》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强调“细则”,这意味着它对大纲的解读是极其精细和深入的。在实际翻阅过程中,我发现它确实做到了。书中对于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力求做到准确、全面、易懂。它不仅涵盖了西医在骨伤科的最新进展,例如微创手术技术、康复治疗的新理念等,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在骨伤科的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比如不同证型的辨别,不同药物的配伍原则,以及一些特色疗法如手法整复、膏药外敷等。最难能可贵的是,它能够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我们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治疗中的重要性。我常常在阅读某一个章节时,能感受到作者在逻辑梳理和内容编排上的用心,整个学习过程都显得井然有序,不会感到杂乱无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