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三版)(高校英語選修課係列教材)
作 者:葉子南 著
齣 版 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32813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定價:45.00元
內容簡介
《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3版)/高校英語選修課係列教材》將英漢翻譯理論講解與翻譯實踐指導結閤起來,部分為理論技巧篇,綜述翻譯基本概念、技巧,對比語言文化,評介中兩評論;第二部分為翻譯實踐篇,節錄社會人文、科技法律、小說詩文等領域的英文篇章作為練習,提供兩種具有代錶性的參考譯文,並加上詳細精到的批改點評。
《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3版)/高校英語選修課係列教材》讀者對象:英語係翻譯學生、從事翻譯教學與研究的教師、從事翻譯工作的社會人士及廣大的翻譯愛好者。
作者介紹
葉子南,浙江紹興人。畢業於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外語係,後在杭州大學教授英語和英漢翻譯課,近十多年來任教於美國加州濛特雷研究學院(MIIS)翻譯語言學院。早年從事科技翻譯,近來的研究方嚮是翻譯教學與應用翻譯理論。除本書外,還著有《英漢翻譯對話錄》(北大版)、Introduction to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紐約版、颱北書林版、外研社版,閤著)、《靈活與變通:英漢翻譯案例講評》(外文社版)和《認知隱喻與翻譯實用教程》(颱北書林版、北大版)。此外作者長期為《中國翻譯》“翻譯自學之友”專欄撰稿,並一直為中國外文局翻譯培訓班和中國譯協全國高校翻譯教師培訓班講課。
0123456789
目錄
第三版修訂說明
尤金·奈達序
辜正坤序
作者自序
理論技巧篇
章 翻譯的基本概念和問題
1.翻譯基本問題的提齣
2.直譯還是意譯
3.功能對等還是形式對應
4.重原文形式還是重原文內容
5.靠近源語還是靠近譯入語
6.以原作者為中心還是以讀者為中心
7.原作者寫作的目的和譯者翻譯的目的
第二章 從語言文化對比角度看翻譯
1.語言文化對比的層次
2.語音和書寫的對比
3.英漢語義對比
4.句法結構的對比
5.話語和篇章結構的對比
6.語言外因素的對比
第三章 文化與翻譯
1.人類基本衝動的相通性
2.人類較高層次衝動的差異
3.商業和高科技環境中的語言特
4.各種比喻或形象語言的譯法
第四章 翻譯的過程
1.描述翻譯過程的不同模式
2.分析理解原文
3.頭腦中圖像的形成
4.譯入語錶達
第五章 翻譯的基本技巧
1.翻譯技巧概述
2.解包袱法
3.詞性轉換法
4.增減重復法
5.反麵著筆法
6.分閤移位法
7.定語從句的譯法
8.狀語從句的譯法
9.被動語態的譯法
10.對“詞性轉換”的新認識
第六章 翻譯單位
1.翻譯單位概述
2.音位
3.詞素
4.詞
5.詞組
6.句子
第七章 套語的翻譯
第八章 前景化概念在翻譯中的應用
第九章 翻譯中的西化錶達法
第十章 翻譯理論及其在翻譯課程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尤金·奈達和他的翻譯理論
第十二章 彼得·紐馬剋和他的貢獻
第十三章 認知隱喻理論和翻譯實踐
第十四章 文學翻譯簡述
第十五章 翻譯前的文本分析
第十六章 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翻譯實踐篇
..............................................................................................................................
坦白說,初次接觸這類專業教材時,我總會擔心內容過於陳舊,無法跟上時代語言發展的步伐。然而,這本書展現齣的生命力和前瞻性令人耳目一新。它並沒有沉湎於過去的輝煌,而是積極地引入瞭諸如機器翻譯輔助、語料庫建設等前沿理念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探討。作者似乎對未來翻譯技術的發展趨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並將這些洞察融入到瞭對傳統理論的重新審視之中。這種與時俱進的姿態,讓這本書即便是作為一本經典教材,也絲毫不顯得僵化。它引導我們思考,在人工智能日益強大的今天,人類譯員的核心價值和不可替代性究竟在哪裏,這無疑是為我們這些處於行業轉型期的學習者,提供瞭至關重要的戰略方嚮指引。它讓我們看到瞭挑戰,更看到瞭蘊藏其中的巨大機遇。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時,我就被它那種嚴謹又不失生動的敘事風格深深吸引住瞭。作者的文字功底紮實得讓人驚嘆,每一個論述都仿佛經過瞭韆錘百煉,邏輯鏈條清晰得如同精密的儀器。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復雜理論時所采用的類比和實例,那些看似高深的翻譯原則,在作者的筆下變得觸手可及。比如,在探討語篇連貫性時,它沒有僅僅停留在抽象的理論闡述,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具體文本進行剖析,展示瞭如何從微觀的詞匯選擇到宏觀的篇章結構層麵實現自然流暢的銜接。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瞭“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種探究事物本質的精神,對於想在翻譯領域深耕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讀完一部分內容,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被重新梳理瞭一遍,對翻譯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技巧堆砌,而是一個有機的、係統的知識體係正在逐步建立。它確實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高階翻譯思維的大門,讓人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瞭閱讀過程中的那種智力上的愉悅感。
評分這本書的實戰指導性絕對是超乎預期的強悍。我之前接觸過不少側重於理論闡述的譯著,但往往在真正麵對實際翻譯任務時,總感覺抓不到重點,理論和實踐之間存在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這本書巧妙地架設瞭那座橋梁。它對不同文體、不同領域(例如科技、文學、新聞)的翻譯難點分析得鞭闢入裏,給齣的案例既有代錶性又具啓發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比如,它詳細闡述瞭如何在時間和資源受限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術語管理和風格模仿。讀完這些章節,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在處理陌生文本時的焦慮感降低瞭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胸有成竹的從容。這種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飛躍,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能力提升。它讓我明白,翻譯不是一門手藝,而是一套嚴謹的工程學,需要周密的規劃和執行。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頗具匠心,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踏實感,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大功夫的用心之作。內頁的字體選擇和行距把握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人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專業書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更值得稱道的是,書中對各個翻譯流派和學者的觀點介紹得非常到位,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仿佛是為我量身定製的一份精選閱讀清單。它不偏執於某一種“絕對真理”,而是鼓勵讀者去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形成自己獨特的翻譯觀。我發現自己時不時地會停下來,在書頁空白處做大量的批注和思考,這已經超越瞭簡單的學習過程,更像是一場與書中智慧的深度對話。這種互動性,正是優秀教材所應具備的特質,它激發瞭學習者的主動探索欲,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對於備考者來說,這種能夠激發內生動力的教材,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評分這本書的內在結構設計簡直堪稱完美,層次分明,遞進自然,完全符閤人類學習麯綫的規律。它不是一股腦地拋齣所有知識點,而是采用瞭螺鏇上升的教學模式。開篇宏觀,逐步深入到具體的操作層麵,然後在涉及更高階的議題時,會巧妙地迴顧並整閤前文的基礎概念,使得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極強,不易遺忘。這種精心編排的章節順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認知負荷。我發現,即便是那些我最初覺得晦澀難懂的概念,在後麵的章節中得到瞭更豐富的語境支撐和更深入的剖析後,也會豁然開朗。它真正做到瞭“教學相長”,讓閱讀過程本身就成瞭一種自我糾錯和知識內化的有效途徑。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總能在你迷茫的關鍵時刻,提供恰到好處的引導和支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