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微行為心理學
:39.80元
售價:29.1元,便宜10.7元,摺扣73
作者:王新菊;心理學入門書。 口述
齣版社:煤炭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20613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必理的映射,能夠反映齣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每一個微小的行為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意義。《微行為心理學》,就是通過人微妙的行為來分析心理,讓你瞭解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教你看清周圍形形的人,帶你揭開人性詭譎的麵罩,參透行為的規律。這些知識將有助於你撥雲見日,看懂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以更有效地在工作、生活中獲取準確信息,做齣相應的應對策略。由外到裏一層層剖析,參透行為動機,破解人性密碼!
n 我們把太多行為當成理所當然,我們在看人看事時很難深入分析,也就不能明白其深層次的行為動機。這樣一來,我們就會錯過很多有價值的,甚至是關鍵的信息和策略。那麼,如何纔能從根源上瞭解自己和他人心底的秘密?
人的心理其實並不神秘,它有一定的規律,這一切都可以從微行為心理學中找到答案。
《微行為心理學》告訴你,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心理的映射,都能夠反映齣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每一個微小的行為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意義。本書就是通過人的種種易或不易察覺行為來揭破人的心裏隱藏的秘密,內容豐富而全麵,詳細分析我們身邊各種各樣讓人費解的行為,讓你瞭解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教你看清周圍形形的人。
王新菊,女,漢族,甘肅民勤人,碩士學曆,國內某大學講師。對心理學頗感興趣,曾參與多個心理學方嚮的課題研究。
n 走背字時多想想好的事情
早上齣門上班,在公交上錢包被盜;剛到公司就被主管叫去狠批一頓;午餐時叫瞭外賣,居然等到上班時纔送到;下午接到老公電話,又莫名其妙的吵瞭一架……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這樣的情況你遇到過嗎?為什麼人不走運時,壞事、鬧心的事都會蜂擁而至,接連不斷的發生?
行為故事
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認為他的一位同事是個倒黴蛋,他在不經意間說瞭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後來,由這句話延伸齣現一些其他錶達形式,如:
你早到瞭,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
你攜伴齣遊,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
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
你齣去買爆米花的時候,銀幕上偏偏就齣現瞭精彩鏡頭。
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卻動的更快瞭。
你越是害怕的事物,就越會齣現在你的生活中。
往往等公車太久沒來,就走瞭的人,剛走公車就來瞭。
越想要什麼就越不能得到什麼。
怕什麼,來什麼。
人走背字時什麼倒黴事都會碰到,像撞瞭邪似的。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墨菲定律。
關於墨菲定律,簡單的錶達形式是越怕齣事,越會齣事。對此,有人打瞭一個有趣的比喻:你兜裏裝著一枚金幣,害怕彆人知道也害怕丟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用手摸摸兜,去查看金幣是不是還在,於是你的規律性動作引起瞭小偷的注意,終金幣被小偷偷走瞭。即便沒有被小偷偷走,那個總被你摸來摸去的兜後終於被磨破瞭,金幣掉瞭齣去丟失瞭。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
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麵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麵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
不然,在運氣佳的一天,人的情緒也會整天處於低迷的狀態,繼而齣現“證實偏見”。比如,在工作中,如果我們贊同某個方案(特彆是那些自己提齣的方案),也會舉齣眾多理由,數據的、圖片的、事實的、分析的,來不斷支持該方案,使其越來越正確;我們討厭某個國傢(包括我們自己的國傢),那麼,我們就會下意識的關注這個國傢的負麵消息,用以證明這個國傢確實不招人喜歡,而且越來越討厭;對某個人,對某部電影,對某個産品,甚至對某個種族,我們都容易陷入證實偏見的思維;而在發生“墨菲事件”的當天,人們總想著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不好的事情,使得自己持續關注並記住消極的事件,而且這種消極的想法會引發散漫消極的心態。
證實偏見總讓你關注和記住某一件事情,與其總關注不愉快的事,自製“墨菲的日子”,不如專注於好的事情,所謂“境由心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這本書的標題很吸引人,“微行為心理學”,我以為會深入探討那些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細微的肢體語言、麵部錶情,甚至是語氣中的微妙變化,如何摺射齣一個人真實的想法和情感。我滿心期待能夠讀到諸如“為什麼人們在撒謊時會撓鼻子”、“握手的方式透露著怎樣的權力關係”、“眼神交流的時長與親密度的關係”等等,非常具體、可操作的解讀。我希望書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最好是結閤瞭電影片段、新聞事件,甚至是名人訪談,讓我能直觀地感受到這些微行為的威力。比如,通過分析某個政治人物在辯論中的微錶情,來預測其真實立場;或者通過觀察情侶間吃飯時的小動作,來判斷他們的關係是否健康。我更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教會我如何識彆他人的情緒、意圖,甚至是如何利用這些微行為來改善人際溝通,提升社交能力。例如,在談判時如何通過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來判斷其底綫,或者在麵試時如何通過調整自己的微行為來給麵試官留下更好的印象。這本書的書號是9787502061326,我一直以為它會是這樣一本實操性極強的“讀心術”指南,能夠讓我瞬間成為社交達人,洞察一切。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微行為心理學》,書號9787502061326,內心是激動又好奇的。我一直對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以及個體行為背後的心理機製充滿興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扇窗戶,讓我窺見人們內心深處的想法,瞭解那些我們不常注意到的、細微的舉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和人際關係的。我希望書中能涉及一些關於認知偏差、習慣養成、情緒調節等方麵的心理學理論,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例如,我很好奇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做齣一些看似不理性的選擇,或者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事物産生莫名的好感。我期待書中能解釋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原因,並提供一些科學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剋服不良習慣,提升幸福感。我希望作者能引用一些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比如巴普洛夫的狗、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來佐證他的觀點,讓理論更加生動有趣。我還希望這本書能涉及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健康人際關係、如何有效溝通、如何處理衝突等方麵的實用建議,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難題。
評分拿到這本書,書號9787502061326,我其實是抱著一種想要更深入瞭解人類情感世界的期望。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很多時候並不在於那些轟轟烈烈的言語,而藏在那些不經意間的溫柔、疏離、甚至是些許的猶豫裏。我渴望能讀到關於共情、依戀、同理心這些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的探討。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如何迴應對方的感受,以及如何在關係中建立更牢固信任的分析。比如,在一段關係齣現裂痕時,如何通過細微的言語和行為來修復;或者在麵對沮喪的朋友時,怎樣用最恰當的方式給予支持,而不是適得其反。我期待書中能有對不同文化背景下情感錶達差異的探討,以及對於現代社會中人們情感體驗的變化進行的觀察。更進一步,我希望這本書能觸及一些關於如何處理負麵情緒,比如嫉妒、憤怒、焦慮,以及如何培養積極心態,例如感恩、樂觀、希望的心理學方法。我期望能從中獲得一些能夠滋養自己和身邊人的情感智慧,讓生活中的連接更加溫暖和有意義。
評分關於這本書《微行為心理學》,書號9787502061326,我曾經有過一個非常具體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那些影響我們日常決策的潛意識力量。我總覺得,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但實際上,我們卻常常被一些我們自己都察覺不到的因素所左右。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一些關於啓發式思維、錨定效應、損失厭惡等心理學概念,並用生動有趣的案例來解釋這些概念如何在我們的購物、投資、甚至是一些生活小事中發揮作用。我希望看到作者能分析一些經典的營銷案例,揭示商傢是如何利用這些心理學原理來影響消費者的行為的。例如,為什麼同樣一件商品,換個包裝或者促銷方式,價格就能被接受;或者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因為害怕錯過而做齣衝動的決定。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識彆和抵製這些潛意識的操縱,讓我們能夠做齣更明智、更符閤自己真實利益的決策。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的一麵鏡子,讓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思維盲點,並學會如何“反套路”地思考,從而在生活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評分拿到這本《微行為心理學》,書號9787502061326,我其實是帶著一份對“人為什麼會這樣”的好奇心。我總覺得,人的行為背後總是有一套邏輯,一套由我們過去的經曆、現在的環境、以及內心深處的動機所共同編織的邏輯。我渴望能讀到一些關於動機理論、學習理論,以及人格形成等方麵的深入探討。我希望書中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錶現齣冒險精神,而有些人則更傾嚮於保守;為什麼有些人容易形成某種習慣,而另一些人則很難改變。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不同人格類型之間互動模式的分析,以及不同成長經曆如何塑造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比如,童年經曆對成年後的行為模式有什麼樣的深遠影響;或者社會環境如何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自我認知的工具和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發現自己潛在的優點和不足,並找到一條更適閤自己的成長道路。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人”這個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能夠更平和、更包容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