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
定价:79.90元
作者:(美)斯科特·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2130786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全面剖析智商与天赋的解惑之书,打开成才的正确方式。有关智力对人生的影响,读这一本就对了!美国大学招生官和教务长一致推荐,入选“2016年夏季家长和学生必读书单”。科学作家万维钢(同人于野)、亚拉巴马州伦道夫学校高校升学副主任乔?弗里曼推荐书单。《华盛顿邮报》《自然》《科学家》《出版人周刊》《科学美国人》《大观》集体盛赞。神童、超常儿童班、门门考试满分……人们普遍认为那些被视为天赋异禀的儿童会在成年后继续斩获成就,而资质平平的孩子则鲜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果真如此吗?本书作者通过原创性研究、趣闻轶事及强烈的同理心向我们证明,任何人,包括那些看似没有天分的人,都可以成就。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提要
《绝非天赋》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科特·考夫曼多年来对人类智力探索的集大成之作,他用坚实的研究基础和逆袭的人生经历证明,人们对传统智力测量的解读受到了误导。
本书通过对*的遗传学和神经学的研究,同时结合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种研究角度,以及对刻意练习、创造力等的剖析,*终揭示,智商分数并不能对人的一生盖棺定论,每一种智力特点的人都可以通向。
本书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多数资质平平者以及神童、大器晚成者、阅读障碍症以及自闭症患者等不同资质的个体所具备的多元智力优势。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通往“”的道路不止一条?
部分 源头
“智商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孩子的未来,历史会给出答案
章 孩子的天赋从何而来? / 003
一切从这里开始
风靡一时的双生子研究
基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有多大
环境与基因的关系
特质的发展:基因 VS 环境
智商和“”
第二章 智商?/ 022
智商测验之父——比奈
个智商测验问世
哪些人属于“智力孱弱”
“智商王国”的等级
离差智商:钟形曲线上有所有人的智商分布
CHC 框架:终于有了一个关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总结
第二部分 标签
被智商分数划定的三等,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大决定
第三章 谁有学习障碍?/ 051
“学习障碍”标签的诞生
历史上不明智的学习障碍鉴定法之一
智商测验到底可信吗
还有那么多与智商无关的因素可以预测学业成绩
关于严重差异方法,专家们各执己见阅读障碍也许是另一种天赋
第四章 谁的天赋优异 / 076
谁能成为资优生
判定资优生的临界分数是多少
百家争鸣的资优教育理论
向“成就”转变的风潮
第五章 谁有天才的灵魂 / 092
利塔:资优儿童的知音
罗帕夫妇:定性评估法
哥伦布小组:“资优”再定义
第三部分 投入
一个人恐怕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冲破瓶颈,终成 大器
第六章 激情 / 109
多巴胺的重要启示
去情境化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灵感对内在动机的激发
和谐型激情 VS 偏执型激情
第七章 心理定向 / 123
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成绩
气质会影响动机吗
外在环境的干预能起多大作用
固定型心理定向 VS 成长型心理定向
期望效应的强大威力
刻板印象威胁
第八章 自我调节 / 147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或许比智商更重要
早期干预在做些什么
第四部分 能力
成功的道路有许许多多条,赖以成功的能力也有很多很多种
第九章 刻意练习 / 167
什么能让你成为国际象棋大师
一口气记住 30 个数字的绝妙方法
古老的位置记忆法
专家的大脑有何不同
花 1 万小时你就能成为天才吗
心理定向、激情、自我调节与刻意练习间的关系
“10 年法则”只是一个平均值
不同领域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
第十章 一般智力因素 / 204
为什么一门考得好就门门考得好
智力可以分三级
看似无处不在的“一般智力因素”到底在哪
工作记忆:破解一般智力因素的重要一环
神经科学的助力解读
认知策略也在发挥作用
不要忽略大脑的可塑性
费林效应:智商分数随时间的显著提高漫长探索之后
第十一章 天赋异禀 / 244
神童未必智商高
自闭症是否与天才有关
特别兴趣领域具有巨大威力
如何获得学者症候群那样的天才技能 “脑人”丹尼尔 · 塔米特
第十二章 创造力 / 284
没人不做白日梦
大脑在无所事事时都在干什么
创造力过程的几大阶段
天才和疯子间的距离
神奇的心流体验
开放性和知性的两端
“理性”和“经验”缺一不可
如何测试“想出新点子的能力”
智商与创造力是否相关
第十三章 重新定义智力 / 330
走出“智力”迷雾
还是这个老问题:智商测验公平吗
众家之言
不能忽视人类智力的丰富性
个人智力理论“登场”
后记 梦想终会成真? / 358
致谢/ 360
译者后记/ 365
作者介绍
斯科特·考夫曼
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科普作家,耶鲁大学博士。先后师从心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尼古拉斯·麦金托什及罗伯特·斯滕伯格,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科学主任,主要研究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
《创造力邮报》联合创始人,“心理学播客”(The Psychology Podcast)主持人,在《科学美国人》开设“美丽心灵”(Beautiful Minds)。
2011年因对美学、创造力和艺术的杰出研究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丹尼尔·伯莱因奖;2011—2012年获得门萨国际研究奖,被商业内幕网站评为“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50位突破性科学家”之一。
文摘
序言
光看《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天赋”这个词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仿佛很多事情的成败都被预设了,要么有天赋,要么就没有机会。然而,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智商、创造力甚至其他很多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非先天的禀赋来获得提升。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和解析“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它听起来就像是一种科学的、有策略的训练方式,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练习方法,让我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解释,通过刻意练习,普通人如何在智商和创造力方面取得飞跃。这本书可能会颠覆我过去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让我相信,通过正确的努力和方法,我也可以实现我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目标。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潜能的开发和智力发展的话题非常着迷,而《绝非天赋》这本书的书名瞬间就吸引了我。它挑战了我们普遍认为的“天赋论”,暗示了智商、技能乃至创造力都可以通过非天赋的途径获得巨大的提升。这对于很多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并非“天生聪明”或者“有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刻意练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我猜想,它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练习,而是包含着高度的专注、明确的目标、及时的反馈以及对自身极限的不断挑战。如果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不同领域的人是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实现突破的,那将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创造力”的论述感到好奇。创造力常常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天赋,如果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创造力是可以被训练和培养的,那么它将彻底改变我对创新和解决问题的看法,为我提供一套全新的思维工具。
评分刚拿到《绝非天赋》这本书,还没开始翻阅,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作品。标题中的“绝非天赋”四个字,像是一剂强心针,直接击中了那些曾经因觉得自己“没天赋”而放弃追求的灵魂。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能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显得平平无奇?是纯粹的运气,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本书似乎预示着,天赋并非是决定性因素,而是有更强大的力量在起作用。尤其是“刻意练习”这个关键词,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性和实践性。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刻意练习”的概念拆解得如此清晰,并且给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的。是不是就像学习一项技能,有循序渐进的步骤,有针对性的弱点改进,有明确的目标设定?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揭示出普通人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在智商和创造力上取得显著进步的真相,那将是多么大的福音!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一个更加公平和充满希望的自我提升之路。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书名和目录就让我非常有期待。我一直觉得“天赋”这个概念有些模糊,好像一切成功都可以归结于天生的禀赋,这让我感到有些沮丧,因为我总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天才”型选手。但《绝非天赋》这个名字直接点破了我内心的困惑,似乎在告诉我,那些所谓的“天赋异禀”背后,隐藏着我们看不到的努力和方法。我尤其对“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它听起来不像那种漫无目的的瞎练,而是有针对性、有策略的提升。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解释刻意练习的具体操作,它是否真的能帮助普通人实现非凡的成就?我期待书中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如何克服练习过程中的瓶颈,以及如何衡量练习的效果。另外,“创造力”也是一个让我着迷的词汇,很多时候我觉得创造力是灵光一闪的产物,但如果它也能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培养,那将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这本书可能会彻底颠覆我对能力提升的认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直击我的一个长期困惑。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到底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凡的天赋,还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绝非天赋”这个强烈的断言,让我觉得作者一定有非常有力的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尤其是“刻意练习”这个部分,让我充满了期待。我理解的刻意练习,大概是那种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完全无法完成的练习,需要高度的专注和反馈,并且能够不断地将自己推向新的高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刻意练习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智商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培养中。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这三个看似独立的概念——智商、刻意练习和创造力——串联起来,揭示它们之间深刻的联系。如果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那将是对我人生的一次重大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