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荀子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定价:19.00元
售价:12.9元,便宜6.1元,折扣67
作者:雪克,王云路注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506041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荀子就是其中主性恶说、重视教化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晚期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荀子》版本较多,今以汇录20多家校释成果的梁启雄《荀子简释》本为底本,选出名篇,参校前人成果,进行译注。
前言
劝学
非相
非十二子
王制
富国
议兵(节选)
天论
正论
礼论(节选)
解蔽
正名
性恶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雪克: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者。王云路,辽宁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整理研究专家。
我这次挑选的侧重点,其实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一本“可以被经常拿起来翻阅”的书,而不是那种束之高阁的“镇宅之宝”。这意味着,它的内容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重读性”。有些古代典籍,初读时惊为天人,但由于其文本的单一性和结论的封闭性,再读时便索然无味。我期待的“选译”版本,应当是选取了那些富有思辨性、允许不同解读空间的片段。比如,一些关于人性本源的探讨,或者对理想政治形态的描摹,这些主题是永恒的,不同年龄、不同心境去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好的翻译,就像是为这些古老的思想镶上了一层新的、能反射不同光线的棱镜。如果这本书的选篇能做到这样“耐嚼”,并且译者在关键处留下了足够的“解读空间”——没有将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锁定——那么它就成功了。我更希望它能激发我去进一步查阅其他相关文献,而不是读完就彻底闭合了探索的欲望。这是一种对知识探索精神的维护,而非终结。
评分购买这样一套丛书,往往是出于对特定文化序列的敬畏和追寻。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我们民族性格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特质,就必须回溯到源头去探寻。不同于那些仅在文学性上下功夫的选本,我更倾向于这种带有明确的“文史”定位的出版物。这意味着,它不应仅仅关注辞藻的华美或故事的曲折,而更应该聚焦于其蕴含的制度思想、伦理规范和社会治理的经验教训。例如,书中对某些涉及“礼”或“义”的论述,我希望译者能够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进行解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的解释上。我关注的是,这些古代的先贤们,是如何在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内,构建起一套自洽的、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体系的。如果译文能够清晰地揭示出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和影响,那么这本书对于我理解当代社会诸多深层逻辑的构建,无疑是极具启发性的。我买的不是过去的故事,而是古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工具。
评分我个人对阅读体验的苛求,常常让我在挑选书籍时显得有些吹毛求疵。我习惯于在阅读古代经典时,将译文与少量关键的原文并置对照,以便于体会译者在转译时的取舍和取巧之处。因此,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它是采用左右分栏或者上下对照的形式,那简直是太棒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大段译文,我可能会感觉少了那么一层与历史的直接对话感。再者,关于注释的详略程度,也是一个平衡的艺术。过于精简的注释,对于初学者来说如同隔靴搔痒;而过于繁琐的脚注,又会冲淡了流畅的阅读快感。我期待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只在关键的、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上提供简洁明了的解释,同时在重要的理论概念处,附带简短的背景介绍,以帮助理解其在特定学派中的定位。坦白说,一本好的选译本,其价值就在于它搭建了读者与原典之间一座稳固且美观的桥梁,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了一个“翻译件”。我对那种能让我沉浸其中,忘记自己正在阅读翻译作品的文本,抱有极高的期待。
评分这本关于古代文史名著的选译丛书,我真的花了不少心思去品读。虽然我最终选定了这本,但过程着实让人琢磨。我首先看中的是这个丛书的名字,感觉它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那些分量极重的篇章,对于想要系统了解先秦乃至更早期思想脉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之前翻阅过一些零散的古代典籍翻译,总觉得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读起来像是在迷宫里打转,抓不住主线。所以,我期待这套丛书能够提供一种清晰的脉络,让那些晦涩的古文在现代汉语的润饰下,重新焕发出应有的光彩。我特别关注译者的注释和导读部分,因为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转换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有价值的译本,必然会结合时代背景、哲学思辨,甚至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来阐释文本的深层含义。如果导读能够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其思想的独特性,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更上升到了“研究”的层面。当然,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也是我考虑的因素之一,毕竟是需要反复翻阅的“常备书”,手感不好,阅读的愉悦感也会大打折扣。总而言之,选择的过程,是基于对整体学术水准和阅读体验的综合考量,希望它能成为我书架上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石。
评分说实话,我这次购书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把握住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思想精髓的读物,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大百科全书”。市面上那些厚重的原典校注本固然权威,但对于一个非专业研究者来说,简直是望而却步,里面的训诂和繁复的考据往往会打断阅读的流畅性,让人难以进入情境。因此,我对“选译”这个定位非常青睐,它意味着有人替我做了一次精妙的“取舍”工作,挑选出了最能代表该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片段。我非常看重译者本人的学术立场,他是唯物主义的阐释者,还是更偏向于诠释其形而上学的思考?这种潜藏在译文背后的视角,会极大地影响我对原文的理解。好的选译本,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在译文中体现出一种富有洞察力的“再创造”,让古人的智慧能够穿越时空,直接触动现代读者的心灵。我希望读完之后,能清晰地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一代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人”与“天”、“治”与“乱”的关系的。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点,那么它就超越了普通的工具书范畴,具备了启发心智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