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淮南子
:12.80元
售价:8.7元,便宜4.1元,折扣67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34487569
字数: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当代学者胡适曾评价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淮南子》文笔瑰丽多姿,雄浑博大,极富浪漫气息和超逸精神,是韵散结合的西汉政论散文的典范之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不但巧设譬喻,而且善于援引神话故事,像“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都依靠此书得以流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而成。此书以道家为宗,综合了阴阳、儒、墨、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淮南子》继承并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对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消极应对,而是指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积极行为;而有为,则是指那些不尊重自然规律、得不偿失的荒唐行为。这种创新式的道家理论,成为西汉治国修身的利器之一。
原道训
俶真训
地形训
精神训
本经训
齐俗训
兵略训
说山训
说林训
人间训
修务训
要 略
原道训
【题解】
东汉学者高诱曾为本篇解题道:“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道”是《淮南子》一书中反复强调、阐述的思想精髓,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万事万物的母体。在自然规律和宇宙本源的引导下,人类要秉持“无为”“无不为”“无治” 和“无不治”的信念,守护形气、保神,以达到恬然自足的精神境界。这既是本篇的主旨,又是整部《淮南子》所表达的宗旨。
【原文】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①,柝八极②; 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③; 原流泉滂④,冲而徐盈⑤;混混汩汩⑥,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 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⑦。甚淖而滒⑧,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注释】
① 廓:通“扩”,扩张。
② 柝:通“拓”,开拓。八极:八方,指很远的地方。
③ 禀授:给予。
④ 原:通“源”,水的源头。滂:水涌出的量大。
⑤ 冲:通“盅”,空虚。
⑥ 混混:水流不绝。汩汩:形容水流声。
【译文】
道,覆盖上天承载大地,扩张到四面,拓展到八方;其高度无法到达,其深度无法测量。它包裹天地, 无形中蕴育了万物;像泉水的源头一样汹涌而出,由空虚而渐渐充盈;水流不绝,汩汩作响,由混浊渐渐清澈。所以,把它直立起来可塞满天和地,将它横放可弥漫四海; 使用它无穷无尽,可以永远没有时间的变化;将它舒散开来可以覆盖天地间,把它收卷起来又不足一把。缠束起来却能张开,幽暗时却能大放光明;弱小时却能强大,柔弱时却能刚强;横贯天地之间而包含着阴阳,维系着宇宙而可以彰显太阳、月亮和星辰。它非常柔和,非常细微;大山凭借它而高大,潭渊凭借它而深邃,野兽凭借它而行走,鸟儿凭借它而飞翔。太阳和月亮凭借它而光明,星辰凭借它而运行;麒麟凭借它而出游,凤凰凭借它而飞翔。远古时代的伏羲、神农,掌握了道的根本,从而在天地中央立身;使精神顺应万物的变化,以此安抚四方。
【原文】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风兴云蒸,事无不应;雷声雨降,并应无穷。鬼出电入,龙兴鸾集;钧旋毂转①,周而复匝②。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与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角觡生也;兽胎不,鸟卵不毈。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霓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
【注释】
① 钧: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毂(gǔ):车毂,即车轮的中心部位。
② 匝(zā):周还。
【译文】
所以能让上天运行而大地静止,像车轮绕轴转动而永不停止;像水流向下而没有停歇,与天下万物共相终始。像风起后紧随着云彩的蒸腾,事情无不与道相互应和;像雷声后紧随着雨水的降落,同时应和没有穷尽。像鬼魂出没、闪电出现一样没有踪迹、疾速,像神龙与鸾鸟那样兴起与聚集;像转轮和车毂那样旋转,周而复始。虽被雕琢刻画,但是仍然保持着质朴的本色。二王顺应自然规律做事,与道相符合;说话时言辞不加修饰,与德相通;安适而不自大,上下得以相处和谐;万事万物虽有不同,而都符合天性。其精神虽然处于极细微的事物之间,却比宇宙的总和还要大。其美德使天地和柔,使阴阳协调,使四时节制而五行调和;温恤化育,万物共同生长;滋润了草木,浸润了金石;飞禽与走兽健壮肥大,毫毛滋润有光泽;鸟类羽翼健壮有力,鹿角与麋角长了出来;野兽怀孕没有死胎,鸟卵能正常孵出。父亲没有丧失儿子的忧愁,哥哥没有哭悼弟弟的哀伤;小孩子不会变成孤儿,妇女不会做寡妇;虹霓不会出现,妖星不会运行,这是二王具备的美德所成就的。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变化”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当代社会,人们常常焦虑于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渴望抓住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淮南子》却以一种非常洒脱的姿态告诉我们:万物皆在流转,固守只会带来衰亡。书中对于历史兴衰、朝代更迭的论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但这种沧桑感并非带来消极,反而是激发了一种积极的适应性。它教会我,与其抗拒变化,不如成为变化的一部分,顺势而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知变而应变”的智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和个人职业规划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开始尝试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挫折和成功,明白它们都只是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这种心态的转变,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精神内耗,让我能够更专注于长期目标的实现。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人建立起强大内心秩序的经典著作,它提供的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和方法论。
评分这部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里面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叹为观止。初读时,我被那种古朴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深深吸引,仿佛能感受到那位古代先贤的谆谆教诲。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典籍,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安身立命、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宝典”。书中对“道”的阐述,不同于以往我接触到的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它更加注重实践和内心的修炼。记得有一次,我正为工作上的一个难题感到焦头烂额,无意中翻到书中关于“无为而治”的章节,虽然初听起来有些玄妙,但深入体会后,却豁然开朗。它提醒我,很多时候,过度的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保持内心的平静,问题反而会迎刃而解。这种跨越时空的启发,让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角度都有了微妙的转变,我开始学着慢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周遭环境的细微变化。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它需要时间去沉淀,去反复咀嚼,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那些看似简单的词句背后,蕴含着极为深奥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评分这部典籍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文字的盛宴。它融合了道家、儒家甚至法家的一些思想精髓,但最终又超越了它们,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宏大叙事风格。我个人尤其钟爱其中关于“气”与“形”的辩证关系的那几段论述,它们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作者似乎有一种点石成金的能力,能将最抽象的概念用最具体、最贴合自然景象的语言描绘出来。比如书中描述“精气”的流动与变化时,那种画面感极强,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宇宙间能量的循环往复。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本书也提供了极高的审美享受。它对自然美的描摹,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描绘,而是将自然现象上升到了宇宙秩序的体现,充满了崇高感和敬畏感。我常常在写作遇到瓶颈时,会重新翻阅这些篇章,汲取那种磅礴的气势和清新的意境。它告诉我,真正的美,是蕴含在秩序和变化之中的,是永恒与瞬间的交织。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文学和哲学的双料宝库,值得反复品味和研究。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毕竟名头太响亮了。然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落俗套”。它没有刻意去迎合大众的口味,反而以一种近乎冷峻的姿态,呈现出一种清醒的、甚至有些残酷的现实洞察力。其中一些篇章,对于权谋和治国之道的分析,非常犀利,直指人性的幽暗面和社会的运行潜规则。这让我意识到,古代的生存智慧和现代的管理学、政治学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共通之处。它教导的不是如何成为一个“好人”,而是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我发现自己开始在与人交往时,更加注重言语背后的意图,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读心术”的提升并非负面的猜忌,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让你能更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和冲突。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让你能从“棋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而不是仅仅做一个被摆布的“棋子”。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沉思很久,它迫使你直面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恐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被彻底重塑了一遍。它不像那些枯燥的说教,而是用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寓言,将那些宏大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特别是书中对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概念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人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精妙把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术数”的探讨部分,它并非迷信,而是一种对规律的探索和应用。作者巧妙地将天文历法、地理环境与人事变迁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宇宙图景。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现代科学与古代智慧之间的关系,发现很多看似“落后”的观念,实则是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直观感受和总结。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某些术语,我甚至去查阅了大量的相关历史背景资料,这种主动求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本书的文字虽然古奥,但一旦你找到了那把开启理解的钥匙,所有的晦涩都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知识边界被拓宽的兴奋感。它像一位严厉又慈爱的老师,在你沉迷于表象时,毫不留情地把你拉回本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