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2013
定價:268.00元
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116176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農業科技院年鑒201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編寫,內容涉及科研與推廣、産業發展、國際閤作與交流、人事管理與人纔建設、研究生教育與管理、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人物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大事記等,全麵反映瞭中國農科院在2013年的重大事件、工作業績和研究成果。
目錄
作者介紹
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隸屬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院機關,承擔瞭曆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中國農業科學院簡報》和《院科技發展報告》等圖書與報告的匯編工作。
文摘
序言
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農業知識瞭解不多的人來說,《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2013》絕對是一次啓濛之旅。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圖錶數據,將復雜的農業科技和發展狀況娓娓道來。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討論印象深刻。書中提齣的關於保護耕地、閤理利用水資源、發展循環農業的建議,讓我意識到農業生産並非僅僅是“種地”那麼簡單,它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息息相關。我看到瞭科學傢們是如何在追求産量提升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書中對農村社會化服務體係建設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中國農村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從傳統的傢庭經營,嚮更加專業化、規模化的服務模式轉變。這些內容讓我對中國農村的未來充滿期待,也看到瞭科技和創新是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中國農業的深度、廣度和高度,也看到瞭它背後蘊含的無限潛力和美好前景。
評分《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2013》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展現齣的中國農業在麵對挑戰時所迸發齣的強大韌性與創新活力。書中關於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專題分析,讓我看到瞭科學傢們是如何未雨綢繆,研究應對極端天氣、病蟲害蔓延等問題的策略。那些關於農業保險、災害預警體係建設的論述,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實實在在的保障措施,讓我在感受到自然之力的不可預測時,也看到瞭人類智慧的積極應對。此外,我對書中關於國際農業閤作交流的部分尤為感興趣。看到中國農業科研機構如何與世界各國在技術、信息、人纔等方麵進行互通有無,我深感自豪。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引進與輸齣,更是中國農業走嚮世界,世界瞭解中國農業的重要窗口。它描繪瞭一幅中國農業積極融入全球體係、貢獻中國智慧的宏偉畫捲。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齣瞭我對一本年鑒的預期,它讓我看到瞭中國農業不僅僅是在滿足國內需求,更是在以一種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參與到全球農業發展的大潮中。
評分《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2013》的價值,在於它如實地記錄瞭一年間中國農業科技進步的軌跡,也為我們洞察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嚮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它詳盡地梳理瞭2013年各項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科研成果的進展情況,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推廣,都有細緻的描述。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智慧農業、物聯網在農業生産中的應用案例,這些前沿科技的融入,讓我看到瞭農業生産效率的巨大提升空間,也看到瞭未來農業生産的智能化、精細化趨勢。書中對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係建設的介紹,也讓我感受到瞭國傢對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視和投入。從生産源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嚴格的把控和監測。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記錄,更是一份行動指南,它所展示的正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國傢級研究機構,在推動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傢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緻富等方麵所做齣的卓越貢獻。它讓我對中國農業的未來充滿信心,也對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齣充滿敬意。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拿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2013》時,內心是有些許忐忑的。畢竟“年鑒”二字,總給人一種嚴肅、枯燥、遙不可及的感覺,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學術著作,隻適閤專傢學者翻閱。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這種顧慮蕩然無存。它以一種令人驚嘆的詳盡度,記錄瞭2013年中國農業科研領域發生的點點滴滴。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那些關於新品種、新技術的介紹,那些圖片配著文字,生動形象地展示瞭科研人員的智慧結晶。例如,在介紹一項新型抗病蟲害水稻品種時,我不僅瞭解瞭它在産量上的提升,更看到瞭它在降低農藥使用、保護生態環境方麵的重要意義。這種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産難題的研究方嚮,讓我看到瞭中國農業未來的希望。書中還有大量關於農業政策解讀和實施效果的分析,這對於我這樣對農業政策不太熟悉的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幫助我理解瞭國傢在鼓勵規模化經營、推廣綠色生産方式等方麵的考量,也讓我看到瞭這些政策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農民的生産行為和收入水平。這本年鑒,讓原本抽象的政策變得有血有肉,讓我看到瞭政策背後的邏輯和價值。
評分這本《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2013》真是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細數著一年的辛勞與收獲。我翻開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串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耕地麵積的變化、糧食總産量的增減、各項農業投入的比例,這些都仿佛是土地最真實的脈搏。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堆砌,而是通過這些數字,勾勒齣中國農業發展的宏觀圖景。我尤其關注瞭關於區域農業發展的篇章,那些關於不同省份、不同氣候條件下農業特點的分析,讓我對我國農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有瞭更深的認識。比如,在探討西北地區如何剋服乾旱、發展節水農業的案例時,我看到瞭科技的力量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綻放齣生機。同時,我也看到瞭政策導嚮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國傢對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的支持,是如何轉化為實際行動,惠及韆傢萬戶農民的。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聽到田間地頭的嗡嗡聲,感受到土地的芬芳,也體會到科研工作者們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所付齣的不懈努力。這本書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將中國農業的方方麵麵都巧妙地聯結起來,為理解這個古老又充滿活力的行業提供瞭寶貴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